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188.67KB ,
资源ID:517771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1777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南省安阳市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南省安阳市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x

1、河南省安阳市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载,周文王在周地举行过祈请商远祖先王成汤、太甲等册命周方伯为天下共主的典礼,武王灭商后,继续保留

2、这项礼仪。周王的这一做法A. 意在强调周政权的正统性B. 使商朝文化得到了传承光大C. 使中国古代政权一脉相承D. 表明商先王认可周共主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周文王与武王时,举行祈请商远祖先王册命周方伯为天下共主的典礼,意在强调周与商一样具有正统性,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周对商文化的传承,排除B项;周灭商,取而代之,这是政权更替,不是一脉相承,排除C项;周王通过祈请方式使商先王认可周共主地位的合法性,并不代表商先王对周共主地位的认可,排除D项。【点睛】本题以周王举行祈请商先王册命周方伯为天下共主的典礼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汉武帝给刺史规定了明

3、确的监察职责,叫“六条问事”,除第一条外,其余五条都是针对二千石郡守的,监察王国的内容没有载入明文。据此可知,当时A. 郡守势力已日益膨胀B. 监管郡守成国家工作重心C. 王国问题已基本解决D. 国家大一统局面已经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汉景帝和汉武帝所采取的相关措施,王国问题已基本解决,王国已不能构成对巾央威胁,郡的官员成为监察工作的重点,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郡守势力没有膨胀,排除A项;仅凭对地方郡守的监察,不能得出监管郡守成国家工作重心和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排除B、D两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

4、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对古代监察制度的准确把握。3.下图为中国古代某-发明对外传播示意图。这一发明A. 加强了世界各地经济联系B. 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C. 使中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D. 加速了封建制度走向衰亡【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中向朝鲜传播的时间“公元4世纪”可知,该发明是造纸术,造纸术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B项正确。A项是指南针的影响,排除;C项夸大了这一发明的影响,排除;D项为火药武器使用的影响,排除。【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以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4.明清时期,在单位面积产量继续提高的

5、同时,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粮食却明显下降。这反映出,明清时期A. 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农业经济B. 人地矛盾开始出现C. 农业仍是国家重要经济部门D. 农户收入没有增加【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人口增加,农业劳动力增加,耕地却没有增加,因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解决人地矛盾,依据材料每个农业劳动力牛产的粮食却下降可知劳动力增长快于农业经济,A项正确。人地矛盾不是明清时期开始的,B项中的开始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与其他经济部门对比,无法得出农业的重要性,排除C项;仅凭材料中“每个农业劳动力牛产的粮食”“下降”并不能得出农户收入没有增加的结论,排除D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

6、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需要掌握明清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状况。5.鸦片战争期间,大多数时间内中国民众主动向英军出售蔬菜、牲畜、粮食,英军舰队在珠江和清军作战时,当地民众只是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在远处观战。这说明A. 英军获得民众大力援助B. 鸦片战争失败具有必然性C. 民众缺乏近代民族意识D. 民众置个人利益于国家上【答案】C【解析】【详解】民众卖东西给英军,是出于获利,并非援助,排除A项。材料中民众的态度是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但不能因此得出鸦片战争失败具有必然性,排除B项;英军是外敌、外族,清政府是国家政府,清军是中国军队,从材料可知,民众在清军

7、与英军作战时,不把自己当作清朝一方,而是置身事外,这说明民众缺乏近代民族意识,C项正确;材料叙述的是民众对鸦片战争的漠不关心态度,但没有体现将个人利益置丁国家利益上,排除D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解答问题要搞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环境的特征,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6.如图是18841900年中国反洋教斗争事件统计示意图(单位:次)。这反映出A. 民众不断抵制西方文化B. 反洋教发展成全国运动C. 中国渐沦为文化殖民地D. 西方列强加强对华侵略【答案】D【解析】【详解】天津条约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传教,西方列强及传教士借传教加强对中国的政治、文化侵略,从而出现众多的

8、反洋教斗争,D项正确。反洋教斗争可以体现对西方宗教的抵制,但不能由此得出民众抵制西方文化,排除A项;反洋教没有发展成全国运动,排除B项;西方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使中国半殖民地化,但中国始终没有沦为殖民地,排除C项。【点睛】本题考查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影响,以18841900年中国反洋教斗争事件的统计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7.有学者指出,中国革命“发生在一个缺乏马克恩的社会民主主义传统,几乎完全不具备实现马克思主义纲领的物质前提的国度里”。在此情况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A. 得由共产国际来直接领导B. 走上“以俄为师”的革命道路C. 力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

9、. 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社会的发展本身并没有为中国提供足够的实行社会主义运动的政治、经济、文化、阶级等条件,在此情况下,来自苏俄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对中国革命有莫大的帮助,早期中共党人选择“以俄为师”,故B项正确。A项中的直接领导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需要掌握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道路,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道路特点解答即可。8.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

10、义的伟大转折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的。这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A. 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 开启城市经济体制全面改革历程C. 提出了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D.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新中国政治、经济、对外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且产生了深远影响。故答案为A项;开启城市经济体制全面改革历程是1984年之后,B项错误,排除;C项是内容不是意义,排除;D项是其意义,但不符合深远意义的要求,排除。9.民法大全中规定: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

11、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这反映出的法制精神是A. 自由民主B. 公正平等C. 责任自负D. 法律至上【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民法大全规定父亲罪责由自己承担,不能由儿子承担,这符合责任自负原则,故C项正确。材料与自由民主无关,故A项错误;公正原则,是指要平等对待,裁判的结果不偏不倚、不轻不重、合理,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法律至上,就是法治国家里,法律是第一位的,任何人都要遵守法律,违反法律的要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罗马法,以民法大全的规定为背景材料考查对罗马法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

12、力。10.如表为三位思想家有关理性主义的叙述。据此可知,三者都认为公元5世纪苏格拉底坚持理性的指引,追求知识的确定性17世纪笛卡尔相信只要运用人的理性,就可以正确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不是人、自由、还是上帝。18世纪康德在外延上包括所有高级认识能力及实践能力内涵上指理性的逻辑推理能力。A. 人类能完全认识自己B. 理性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C. 理性能正确认识上帝D. 人们对理性主义没形成共识【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追求知识的确定性”“理性正确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高级认识能力及实践能力”表明,三位思想家都认为理性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故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相信人可以运用自己的理性认

13、识你自己,但却没说人类能完全认识自己,A项材料不能得出,排除;由材料“相信只要运用人的理性,就可以正确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不是人、自由、还是上帝”可知,上帝不属于认识的范畴,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三者对理性主义有一定共识,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和发展。需要掌握苏格拉底、文艺复兴以及启蒙运动关于理性主义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对“追求知识的确定性”“理性正确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高级认识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分析理解。11.19451947年西欧有法、意、比等8个国家的共产党参加了本国联合政府。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警告说:“要是美国不支持欧洲进行自助走向暴政统治很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14、这说明马歇尔计划意在A. 推动西欧经济的发展B. 削弱无产阶级力量C. 颠覆共产党执政地位D.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共产党在西欧的影响不断扩大,为了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美国推出了马歇尔计划。故答案为D项;马歇尔计划意图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西欧,但客观上也推动了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A项不属于意图,排除;B项说法过于表面,不符合“意在”要求,排除;C项说法与“西欧有法、意、比等8个国家的共产党参加了本国联合政府”不符,排除。12.下图为公元12000年西欧、中国、世界历史人均GDP统计图(单位:1990年国际元)。据此可知A. 西欧一直处于领先B. 全球经

15、济走向一体化C. 中国逐渐走向落后D.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从公元一年到公元1000年西欧的人均GDP有所下降,中国的人均GDP有所上升,15001820年间西欧的人均GDP呈上升趋势,并超越中国,2000年西欧、中国、世界GDP都出现上升的趋势但西欧超出中国与世界更大,由此可得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论,D项正确。公元1000年中国超过西欧,故不能得出一直的结论,排除A;图表只能比较出差距,一体化过程无法体现,排除B;由图可知,中国的人均GDP也一直有所增长,只是增长速度没有西欧快,排除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近代以来世界经济

16、发展的特点,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代禁海南北物资交流主要依赖京杭大运河;清代随着海禁开放和长江中上游诸省的经济发展沿海、长江航运逐渐取代运河成为全国最主要的流通干线沿海、沿江一批重要的流通枢纽城市迅遮崛起。在广大农村一个具有相当密度的集市网已形成这一集市网与流通干线上的商业城镇相联系使商品流通几乎可覆盖每一州县、村落将各经济区域联结成一个整体。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没有重大突破的条件下仍保持着内在的动力与活力主要就是市场机制在起作用。摘编自许檀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轨迹探讨材料二 伴随着城市经济的扩张城市资本向农村的渗

17、透农村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方式迈进以及乡村工业的商业化和交通运输的改善1618世纪英国国内市场向纵深方向发展大宗商品在国内市场上大规模地跨区城流动统一的国内市场最终形成。对外贸易领域空前广阔主要贸易区由最初的欧洲拓展到东印度和美洲。交易模式由主要向欧洲市场出口呢绒进口奢侈品转为由东印度大量进口生丝、香料、棉织品等贵重物品和由美洲殖民地进口烟草蔗糖等当地产品然后再输出或加工再输出至欧洲或亚洲。到18世纪英国对外贸易已遍布全球各地。摘编自王瑞红转型期英国商业发展及对商人的挑战(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商品流通发展变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相对于中国商业发展的不

18、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答案】(1)特点:沿海、长江流通成为主流;城乡问、村落问联系加强。影响:在沿海、沿江崛起一批重要的流通枢纽城市;各经济区域联结成为一个整体;使中国传统经济保持内在动力与活力;推动全国商品经济发展。(2)不同:乡村工业的商业化;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对外贸易广阔,遍及全球;带有殖民色彩。原因:城市资本投向农村,农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国际市场扩大;重商主义的实施。【解析】【详解】(1)第一问根据材料“沿海、长江航运逐渐取代运河成为全国最主要的流通干线”可以得出沿海长江流通成为主流;“农村,一个具有相当密度的集市网已形成,这一集市网与流通干线上的商业城镇

19、相联系”可以得出城乡村落联系加强。第二问由材料“沿海、沿江一批重要的流通枢纽城市迅速崛起”可概括为在沿海、沿江崛起一批重要的流通枢纽城市;“使商品流通几乎可覆盖每一州县、村落,将各经济区域联结成一个整体”可概括为各经济区域联结成为一个整体;“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没有重大突破的条件下,仍保持着内在的动力与活力”可概括为使中国传统经济保持内在动力与活力;“使商品流通几乎可覆盖每一州县、村落”“主要就是市场机制在起作用”可联想到推动全国商品经济发展。(2)第一问根据材料“城市资本向农村的渗透,农村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方式迈进,以及乡村工业的商业化和交通运输的改善”可以看出英国农村制经

20、济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并且乡村工业已经商业化;根据材料“贸易区由最初的欧洲拓展到东印度和美洲”可以看出对外贸易广阔,遍及全球;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其对外贸易带有殖民色彩。第二问由材料“伴随着城市经济的扩张,城市资本向农村的渗透,农村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方式迈进,统一的国内市场最终形成。”可知其原因为城市资本投向农村,农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交易模式的转变可知其原因为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国际市场扩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英国推行重商主义也进一步推动了英国商业的发展。【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发展,主要考查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与影响,并能与英国进行比较,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

21、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历史图片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1872年,清政府首次派30名留美儿童 第一批留学生青年时期的合影1916年,北京大学第一次理科毕业师生合影图从图中提取一项近代中国社会的重大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道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论从史出史实充分逻辑严密。)【答案】示例1:变化:中国教育走向近代化。阐释: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中的改革派开始兴办洋务。1862年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诞生是中国近代教育的起点。洋务派还向国外派遣留学生使近代教育出现较大发展培养了一些人才一定程度上转变了社会风气。甲午中日战争后面对民族危机的严峻形势社会各界有

22、识之士表达了发展教育、民族自强、与列强抗争的强烈愿望。1898年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同时颁布了一系列文化教育改革措施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变化。20世纪初清政府不得不正视现实加大教育改革。总之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示例2:变化: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阐释: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等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和创办新式学堂并派遣留学生有利于人们接受西方思想。面对民族危机康有为等人的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一次爱国运动也是资产阶

23、级启蒙运动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总之近代中国在探索救国道路中思想不断走向解放。(“示例”仅作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解析】【详解】第一步:结合图片和文字信息,确立主题。第一幅图是1872年清政府首次派出的留美幼童,第二幅图是第一批留学生青年时期的合影,第三幅图是1916年北京大学第一次理科毕业师生,第三幅图既显示了近代中国教育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体现了近代中国不断向西方学习、进行思想解放的过程,考生可以二选一进行论述。第二步:关联史实。如主题定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

24、放,关联的史实有睁眼看世界、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第三步:结合所学,从背景和影响等方面对史实进行阐述。如“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第四步:点明主题,总结升华。如“总之,近代中国在探索救国道路中,思想不断走向解放。”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在地方隋初沿袭前代的州、郡、县三级制。但当时南北各地均置侨州、郡、县“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根据杨尚希等的建议废除郡级机构并省州县裁减冗官。对于地方各级官吏统由尚书省的吏部负责选任所谓

25、“大小之官,悉由吏部”。在整顿吏治方面隋文帝擢“仁明著称”的广汉太守柳俭为蓬州刺史,以“奉国尽心”的驾部侍郎辛公义为岷州刺史,擢“治术尤异”的临颍令刘旷为莒州制史,任“达于从政”的房恭懿为新丰令。文帝还经常遣使考察地方官吏褒奖良能惩处贪污。治书侍御史柳或巡省河北五十二州,奏免贪污不称职的长吏二百余人。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指出隋文帝地方治理改革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文帝地方治理改革的影响。【答案】(1)措施:废除郡级机构,合并州县,裁减冗官;由吏部负责选任地方各级官吏;重用德能出色的官员;监察、奖惩地方官吏。(2)影响:节省了国家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朝

26、廷对地方的控制;对澄清吏治,减轻人民痛苦起了一定的作用。【解析】【详解】(1)材料“废除郡级机构,并省州县,裁减冗官”对应废除郡级机构,合并州县,裁减冗官;材料“对于地方各级官吏,统由尚书省的吏部负责选任”对应由吏部负责选任地方各级官吏;材料“在整顿吏治方面,隋文帝擢仁明著称的广汗太守柳俭为蓬州刺史,以奉国尽心的驾部待郎辛公义为岷州刺史,擢治术尤异的临颍令刘旷为莒州刺史,任达于从政的房恭懿为新丰令”对应为重用德能出色的官员;材料“文帝还经常遣使考察地方官吏,褒良盘能。惩处贪污”对应为监察、奖惩地方官吏。(2)依据材料,结合第一题的措施可推导出影响。废除郡级机构,合并州县,裁减冗官是节省了国家开

27、支,提高了行政效率;吏部负责选任地方各级官吏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重用德能出色的官员和监察、奖惩地方官吏对澄清吏治,减轻人民痛苦起了一定的作用。【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隋文帝地方治理改革措施和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对材料的正确解读并提取有效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1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1955年12月7日到1956年3月8日刘少奇听取各部委汇报约谈了32个部委(包括国务院直属局)。刘少奇关于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思想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设想:实行农业社的个人负责制增强地方和企业的自治权增加个人的经济活动自由允许私人办工

28、厂开放和利用商品自由市场。20世纪60年代初期他又开始搞农业所有制形式他采取了增拨自留地、搞家庭副业、发展集市贸易、允许社员开小片荒地进行生产等一系列措施。在工业体制上他提出国家放权于地方和企业。压缩工业战线多为农业和轻工业让路运用价值规律、市场调节等经济手段来组织生产和流通各环节。摘编自田雪梅刘少奇对经济管理本制改革的探索与贡献(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少奇经济思想。(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刘少奇的经济思想。【答案】(1)思想: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增强企业和地方的自主权;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重视企业和职工(社员)的利益;重视经济协调发展;运用经济于段发展经济。(2)简评:

29、符合当时中国实际,有利于调动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和解决一些现实经济问题;提供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思考点;为当今改革提供了借鉴;并未认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也未突破苏联建设模式。总体难度偏高。【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实行农业社的个人负责制,增强地方和企业的自治权,增加个人的经济活动自由,允许私人办工厂,开放和利用商品自由市场。20世纪60年代初期,他又开始搞农业所有制形式”、“在工业体制上,他提出国家放权于地方和企业”等结合所学知识思想归纳如下: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增强企业和地方的自主权;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重视企业和职工(社员)的利益;重视经济协调发展;运用经济于段发展经济。(2)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入手分析讨论,积极层面可从当时和后世两方面的影响,当时是符合当时中国实际,有利于调动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和解决一些现实经济问题;后世是提供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思考点,也为当今改革提供了借鉴;消极层面则是并未认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也未突破苏联建设模式。【点睛】(1)本题考查刘少奇经济思想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实行农业社的个人负责制,增强地方和企业的自治权”等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2)本题考查对刘少奇相关经济思想的评价,主要依据材料相关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