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38.81KB ,
资源ID:516645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1664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宋代士大夫主流精神论以范仲淹为中心的考察.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宋代士大夫主流精神论以范仲淹为中心的考察.docx

1、宋代士大夫主流精神论以范仲淹为中心的考察宋代士大夫主流精神论以范仲淹为中心的考察绪说 在中国,一个改革家,特别是一个失败了的改革家,在他的生前身后,往往会非议甚多,以致盖棺难以论定。然而,主持宋代第一次重大改革“庆历新政”的范仲淹,则是个例外。 朱熹评论他:“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1刘宰评论他:“本朝人物,南渡前,范文正公合居第一。”范仲淹的改革同道韩琦评论他:“大忠伟节,充塞宇宙,照耀日月。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哲。”宋代最大的改革家王安石评论他:“一世之师,由初迄终,名节无疵。”前贤渺远,近哲可师。在宋代,乃至后世,这个失败的改革家,则成为士大夫精神世界中的圣人。范仲淹为什么会得到如此

2、之高的评价?为什么会得到如此之高的精神地位?同样是改革家,王安石的身后为什么竟是毁誉参半,而范仲淹则是“名节无疵”?以往,人们评论范仲淹,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范仲淹的事功上,集中在范仲淹如何主持“庆历新政”和抵御西夏这两件大事上。诚然,这是范仲淹的主要活动,不应当忽视。然而,人们却很少去探讨形成范仲淹这些事功的原动力是什么?在这种原动力的推动下,产生了什么样的行为准则与行为方式?而形成这种原动力的时代背景又是什么样?如果没有一种精神上的原动力,范仲淹会有如许事功,会得到如许评价吗?在这里,我想从这个角度来研究一下范仲淹。我以为,这样的研究或许有助于人们对宋代士大夫社会与士大夫政治的认识,乃至对中

3、国传统知识分子主流精神的认识。一、“荷国家不次之遇,思所以报”报恩论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宋人编次并广泛流传的神童诗的第一首。这首诗形象地说明了宋代朝廷与士大夫的关系以及士大夫的社会地位。范仲淹晚年也作过一首诗,作为对自己仕途的回顾和对乡人的劝谕长白一寒儒,登荣三纪余。百花春满路,二麦雨随车。鼓吹迎前道,烟霞指旧庐。乡人莫相羡,教子读诗书。如果说以上两首诗是以笼统和含蓄的笔触来表达一种观念和意识的话,那么,相传出自北宋第三代君主宋真宗之手的劝学诗,则是十分通俗浅显地告诉人们,天子是如何“重英豪”的,并且形象地向人们晓谕了为什么“唯有读书高”的道理。诗云富家不用买良

4、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些诗,尽管都是毫无例外地诱人以功利,但在客观上却反映出一种观念。那就是,一个人的政治身分与社会地位是可以通过读书来获得的。这是一种全新的观念。在宋代以前,是缺乏形成这种观念的现实条件和社会基础的。然而从宋代开始,自身获益的体验与官方的提倡,以及“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现实,则象春雨入土一样,滋润并助长着世世代代的庶民与士大夫的梦想。而这种光荣与梦想,又不断地激励着他们的进取心。于是,宋真宗的诗演化成为民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5、于是,始盛于宋的科举制度,历千年而不衰。不可否认,利,对任何人都是一种诱惑。但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并不都是唯利是图。犹如“器”之于“道”,他们当中的不少人是以科举之“器”,来实现其理想之“道”。自古以来,在中国知识份子的血液里,一直流淌着一种责任意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不过,这种责任意识,由于客观环境与统治者的政策等因素,在许多时期里,使许多士大夫得不到抒展。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是政治舞台上的主角。“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这种门阀制度及其残余观念一直影响到唐代。这样就使大多数士大夫难以“达则兼济天下”,就只好转而“穷则独善其身”。一部分人因此而遁入山林,走向了积极入世的反面,做

6、了隐士。中国古代的隐士现象,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政治上极度压抑之下,产生出来的一种畸形解脱。宋代则不然。从客观政治现实来看,唐末五代的大动荡,较为彻底荡涤了残余的腐朽门阀观念。在宋代,已经基本上找不到唐代政治生活中常常出现的士庶之争了。此外,五代时期政权象走马灯似地不断更迭,打乱了固有的政治秩序,打散了传统的政治组合,也不可能形成和平时期出现的那种牢固的“门生故吏”式的政治派系。这就给绝大多数士大夫步入仕途提供了一种相对平等的机会与可能。此外,从统治者的主观意图来看,赵宋王朝鉴于历史上出现的魏晋门阀政治、隋唐集团政治、五代武人政治的弊端,加之自身并未带有多少“君权神授”的光环,因此,这个同样

7、是通过篡夺建立起来的政权,选择和制定了一种能够最广泛地笼络士大夫的政治策略,让他们都来参与政治,以增强士大夫对这个政权的向心力。这就是“与士大夫治天下”。“与士大夫治天下”。这句话出自北宋宰相文彦博之口。熙宁时期,王安石实行变法,朝野内外议论纷纷,神宗拿不定主意,招集文彦博等大臣们商议。其间,君臣有如下对话。文彦博言: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上曰: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彦博曰: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10“与士大夫治天下”,这句话不仅充满了一代士大夫的自豪与自信,也等于是提醒君主,我们是这个政权的合作者。它反映了一种新型的君臣关系,也清楚地表明了宋

8、代政治的特征。与这句话适成对照,令我不禁想起了一个士大夫之死。一个叫颜见远的读书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朝齐做官,当梁代齐,他竟绝食而死,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伯夷、叔齐。梁高祖听说这件事之后,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士大夫事?而颜见远乃至于此也!”11一介书生之死,对一个王朝来说,固然微不足道,但从今天看来,则可以说是时代的悲剧。在那个时代,士大夫之于朝廷,至多是一种雇佣、而不是作主的关系。而当历史步入宋代,则真可谓是“时代不同了”,士大夫作为一个阶层、一种势力,已经崛起,并且已经不可小视。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与太祖、太宗一同打天下的士大夫们,为他们所建立的政权设计了“与士大

9、夫治天下”的基本政治构架。在这种政治构架之下,宋朝统治者通过科举的方式,大规模地开科取士,把视角面向全社会,汲取有用之才,这就扩大了统治基础,把一个农业社会中占人口比例并不多的掌握文化知识的精英大都网罗了进去。由于“取士不问家世”12,读书人只要耐得寒窗苦读,在机会基本均等的竞争之下,其中的出类拔萃之辈便能够脱颖而出,通过科举而跃入统治层,成为统治结构中的一分子。入仕后的士大夫们,不再因难跳“龙门”而顾影自怜。恰恰相反,社会环境的改变,入仕的成功,“兼济天下”之志的再度激发,使他们以所投入的政权安危为己任,不再充当冷眼观世的局外人。这一切都铸成和强化了一代士大夫的责任感与事业心。“天下者,我们

10、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13二十世纪初叶,一个年轻的知识分子的疾呼,似乎是宋代那“与士大夫治天下”的遥远的回声。宋代君主希望通过扩大科举考试能够恩归于己,并且将殿试制度化,以增强士大夫都是“天子门生”的观念。朝廷的各种优礼政策,使得宋代士大夫十分感激君主的知遇之恩。许多由普通庶民甚至贫民出人头地的士大夫,在对国家朝廷尽忠尽力的行为中,都包含了相当强烈的报恩成分。出身贫寒的范仲淹自然也不例外。他是宋王朝优礼士大夫政策的受惠者。在范仲淹的所有言行中,都浸透着一种浓厚的报恩思想。不过,在他那里,已不是简单地对君主一人报恩,而是升华到为一个朝廷尽忠尽力,为这个朝廷所代

11、表的国家的最高利益长治久安而尽心竭虑。范仲淹两岁时,父亲便去世了。母亲因生计无着,携其改嫁,过着一种寄人篱下的贫寒生活。青年时期,范仲淹在山间僧舍读书,饮食难济,一小盆粥冷冻之后分成四块,放一点韭菜和盐,便是一天之食。14范仲淹在睢阳学舍读书时,生活也很艰苦,以致牵动同学中富家子弟的侧隐之心,馈以食物。15当时,他将自己比作贫困的颜渊。16然而,在登进士第入仕之后,范仲淹的境况便顿然改观了。政治地位且不说,仅从经济收入看,当他还仅仅是大理寺丞、秘阁校理这样的小官时,据他自己说,一年的俸禄已相当二千亩地的收入了。17由此,也可见宋王朝对士大夫优礼政策之一斑。因此,范仲淹从他自身这种地位与经济上的

12、变化中,深切体会到:“朝廷用儒之要,异其品流,隆其委注。”18“与士大夫治天下”的政治构架,决定了宋王朝优礼士大夫的政策。这种政策,具体讲,正如宋人吕中在大事纪讲义卷1序论所言取士至于累举,举官至于及内亲,任子至于异姓,拜近必择良日,固所以结士大夫之心。对此,范仲淹时常萦绕于怀的是:“某早以孤贱,荷国家不次之遇,夙夜不惶,思所以报。”19这样的话,范仲淹不止一次地说过。例如,他说:“某孤平有素,因备国家粗使,得预班列。每自循揣,曷报上恩。”20他还说:“自省寒士,遭逢至此,得选善藩以自处,何以报国厚恩。”21上面引述的范仲淹的几句话,我都是摘自范仲淹写给朋友的书信。如果说一个士大夫写给朝廷的奏

13、疏多少有些官面文章的成分,那么,朋友间私下的书信,则大致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真实思想。所以说,上述言论所展示的范仲淹的报恩思想,可以说是相当真实的,相当真切的。同时,我还注意到,范仲淹上述话语所提及的报恩对象,不是君主一个人而是国家政权这个整体。自身地位的强烈反差,雄心壮志的得以舒展,这一切都造成了范仲淹浓厚的报恩思想。我以为这种报恩思想,就是范仲淹一切政治行为的主要原动力、内驱力。范仲淹的许多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都可以从这里找到部分答案与解释。不过,范仲淹是以宋代士大夫特有的方式来报答国家朝廷对他的恩遇的。即这种报恩思想化作了一种对国家对朝廷的强烈责任感与事业心,贯穿在他的一言一行之中。在士大夫

14、政治的构架之下,国家政权就是士大夫的政权。朝廷优礼士大夫的政策,同样也是在士大夫的主持之下实施的。因此,可以这样说,士大夫向朝廷、向作为朝廷代表的皇帝报恩。实际上是个人向整个集团的表忠,是政权的参与者向自己的政权尽诚。二、“少小爱功名,欲作万人英”爱名论宋王朝的优礼政策,开科取士的一系列措施,这一切都极大地激发了士大夫们压抑已久的“兼济天下”之志。一个个都跃跃欲试,试图建功立业,以报答国家对他们的知遇之恩,并且光宗耀祖。作为士大夫中的一员,范仲淹的功名心相当重。早在天圣二年,范仲淹就在他的一首诗中自抒抱负:“有客淳且狂,少小爱功名;非谓钟鼎重,非谓箪瓢轻。”22同时,他慨叹道:“风尘三十六,未

15、作万人英。”23不过,他很自信:“万古功名有天命,早晚将相云汉外。”24他在经略西边时,满怀自信地吟出:“功名早晚就,裴度亦书生。”25看来,出身贫寒的范仲淹颇想出人头地,欲作“万人英”。幸运的是,以士大夫为统治基础的社会政治环境,给他提供了这种机会。对于范仲淹的爱名、近名,当时颇有些非议。范仲淹入官的举主晏殊就曾告诉过他,说有人议论他“好奇邀名”26。宰相吕夷简说范仲淹“务名无实”27。曾向晏殊推荐范仲淹的另一位宰相王曾,也说过“范希文未免近名”之类的话28。看来,对于范仲淹的爱名、近名,在当时,除了有人出于恶意攻击之外,不少人也不理解或有些误解。那么,范仲淹是怎样看待名节问题的呢?我们来看

16、一下他的名节观。范仲淹在天圣八年写的上资政晏侍郎书中,集中反驳了别人对他“好名邀奇”的非议。在景佑三年,为反击吕夷简攻击他“务名无实”,范仲淹又专门写了一篇近名论。这两篇文字,集中地反映了范仲淹的名节观。29第一,范仲淹认为,道家的远名说,缺乏责任感。他列举了老子的“名与身孰亲”和庄子的“为善无近名”等说法,加以批驳。他说,这是“道家自全之说”,“使人薄于名而保其真”,并不是“治天下者之意”。他说这种人“非爵禄可加,赏罚可动,岂为国家之用哉”!就是说,范仲淹认为,这种无入世之意,不爱名节,明哲保身的人,毫无责任感可言,根本不可能为国家尽力。因此,统治者不应当提倡道家的远名说。他说:“如取道家之

17、言,不使近名,则岂复有忠臣烈士为国家之用哉!”第二,范仲淹认为,重名、爱名,是圣人前贤一贯的思想与作风,着在经典。他从儒家经典中找出许多重名、爱名的理论,如“立身扬名”,“善不积不足以成名”,“疾末世而名不称”,“荣名以为宝”等等,来证明他主张近名符合圣人的思想。同时,他还列举出古代圣王名臣的许多事迹,来进一步阐述他的“近名论”。他说:“我先王以名为教,使天下自劝。汤解网,文王葬枯骨,天下诸侯闻而归之。是三代人君已因名而重也。太公直钓以邀文王,夷、齐饿死于西山,仲尼聘七十国以求行道,是圣贤之流无不涉乎名也。孔子作春秋,即名教之书也。善者褒之,不善者贬之,使后世君臣爱令名而劝,畏恶名而慎矣。”第

18、三,范仲淹认为,重名、爱名,是推行教化的第一要事,关乎治乱兴衰。他说,“名教不崇,则为人君者,谓尧舜不足慕,桀纣不足畏;为人臣者,谓八元不足尚,四凶不足耻。”而普通人如果不爱名,“则虽有刑法干戈不可止其恶也。”最后,他指出:“人不爱名,则圣人之权去矣。”就是说,儒家以礼教化天下,使人有羞耻之心,遵守一定的秩序规范。如果人人都不在乎自己的名节,毫无羞耻之心,那么,圣人借以教化天下的理论也就行不通了。因此,范仲淹得出结论:“教化之道,无先于名。”所以说,在范仲淹看来,一个人看重和爱惜自己的名节、名誉,立身扬名,是件好事,而不是坏事。范仲淹的一生,就是好名、重名的一生。在当时,范仲淹可谓是直声满天下

19、,贤名遍朝野。然而,范仲淹的好名、重名是有一定分寸的。他对这个问题有一种辩证的认识,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当爱名,在什么情况下不应当顾名。范仲淹并不是那种“卖直取名”的浅薄之辈。在他那里,近名与邀名是有严格区别的。他在一封家书中嘱咐继父家的子弟说:“平生之称,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30由此可见,范仲淹的近名,是建立在高度事业心之上的近名,好的是大名大节,而不是出于个人目的的出风头。因此,他在生前死后,留下的名是一种正直之名。此外,当这种注重个人名节对国家利益以及整个事业有所妨碍时,范仲淹认为,应当服从大局,“宜与国同忧,无专尚名节”。31范仲淹提倡注重名节,可以说是在特定的历史

20、环境下的一种拨乱反正。唐末五代时期,由于政权转换频繁,士大夫往往转仕几朝。如自命“长乐老”的冯道,就历仕四朝十君32。宋朝禅代后周,后周一批士大夫成为宋臣。在宋初的几十年中,“贰臣”充满了朝廷。因此,当时对所谓的“贰臣”,在舆论上也没有什么非议。后来,范仲淹等人痛感五代以来士风浇薄,道德沦丧,而以身作则,振作士风,砥砺士大夫名节。宋史卷446忠义传序指出士大夫忠义之气,至于五代,变化殆尽。宋之初兴,范质、王溥犹有余憾,况其他哉!艺祖首褒韩通,次表卫融,足示意向。厥后西北疆场之臣,勇于死敌,往往无惧。真、仁之世,田锡、王禹偁、范仲淹、欧阳修、唐介诸贤,以直言谠论倡于朝。于是,中外缙绅,知以名节相

21、高,廉耻相尚,尽去五季之陋矣。从宋初到真宗时期,在统治层,道家的“无为”思想占了主导地位。当时为了安定政局,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有关,从中央到地方,宋王朝也不得不接受和使用前朝以及过去割据政权的官吏。然而,时光过去了几十年,随着政局的安定,作为朝廷,已经没有必要继续提倡道家的无为之治了。因此,在道德上对所谓的“贰臣”的评价,也发生了变化,否定性的批判成为风潮。以道家批判为中心的范仲淹的爱名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代表了当时的新思潮。实际上,在宋史忠义传序中名列于范仲淹之前的王禹偁,在太宗时代,关于名教,就已经提出了与范仲淹几乎相同的主张33。在与范仲淹同时,欧阳修也在其编纂的新五代史中,

22、改而对冯道作了否定的评价,同样也是这一思潮的反映。朱熹更是具体地突出评价了范仲淹以名节振作宋代士大夫之功。他说:“范文正公作成忠义之风。本朝范质,人谓其好宰相,只是欠为世宗一死耳。如范质之徒却最敬冯道辈,虽苏子由议论亦未免此。宋朝忠义之风,却是自范文正作成起来也。”34朱熹还有一段与学生的问答。问:本朝如王沂公人品甚高,晚年乃求复相,何也?曰:便是前辈都不以此事为非。所以至范文正,方励廉耻,振作士气。35清人王士祯池北偶谈卷六援引一个叫魏象枢的话说:“好名是学者病,是不学者药。”这句话颇有道理。但他仅是就勉励学业而言,而范仲淹的近名之论、近名之行,意义则更为广泛深远。起码说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

23、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这一点已有定评。在南宋前期,有个叫薛季宣的人进一步展开了范仲淹的爱名论,他向宋孝宗进言说近或以好名弃士大夫。夫好名特为臣子学问之累。人主为社稷计,唯恐士不好名耳。诚人人好名畏义,何向不立。36此外,在宋史卷423陈埙传中,有这样一段问答弥远召埙问之曰:吾甥殆好名邪?埙曰:好名,孟子所不取也。夫求士于三代之上,唯恐其好名。求士于三代之下,唯恐其不好名耳。南宋理学家黄震在黄氏日抄的本朝诸儒理学书中,引用理学家张栻的话说,“君相不当恶士大夫好名。唯朋友相切磋,不当好名耳”。归纳以上诸人的言论,可以看出,自范仲淹以来,爱名论作为一种“道统”已为宋代士大夫所普遍接受。宋亡之际,能出现

24、如文天祥那样的坚贞之士,不能说与崇尚名教、砥砺名节无关。不管怎样评价,功名心对于一个人来说,毕竟构成了一种进取的驱动力。而当一个人的功名心与事业心结合在一起时,则肯定会成为积极因素。三、“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忧患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河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段为人们所熟悉的岳阳楼记中的名言,正是范仲淹忧国忧民之心的自我真实写照。岳阳楼记写于庆历六年,而范仲淹这种忧国忧民之心,早在少年时代便已形成。欧阳修在范仲淹神道碑中写道:“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天下,

25、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7此外,欧阳修在景佑元年,当得知范仲淹知苏州时,写给范仲淹的一封信.其中就有这样的话:“希文登朝廷,与国论,每顾事是非,不顾自身安危,则虽有东南之乐,岂能为有忧天下之心者乐哉!”38欧阳修在信中把范仲淹称为“有忧天下之心者”,可见,他对范仲淹这一点相当熟悉,所以他在范仲淹神道碑中写范仲淹少有忧患之心,当是言之有据。范仲淹少年时期,曾为自己的将来设想了两种职业,两条生活道路。一是做良相,一是做良医。宋人赵善璙的自警篇卷8记载范文正公微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相位乎?”不许。复祷之曰:“不然,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叹曰:“夫不能利泽生民,非

26、大丈夫平昔之志也。”他日,有人谓公曰:“丈夫之志于相,理则当然。医之技,君何愿焉,乃无失于卑耶?”公曰:“嗟乎,岂为是哉!古人有云,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且丈夫之于学也,固欲遇神圣之君,得行其道,思天下匹夫匹妇有不被其泽。若己推而内之沟中,能及小大生民者,固惟相为然。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果能为良医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生民之厄,中以保身长生。在下而能及小大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从这条记载可以看出,范仲淹的两种人生设想,一是救世,一是救民,都是以忧国忧民为出发点的。在范仲淹入仕后,这种忧国忧民意识,变得更为强烈。天圣五年时,他仅是一名大理寺丞这

27、样的小官,在母亲去世服丧期间,他由一己之忧,而推及天下之忧,在强烈的忧患意识的驱使之下,写下了近万言的上执政书39。针对当时各个领域中的弊端,提出了自己的改革建议。他在述说上书的理由时说:“不敢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做地方官,他说:“忧国忧民,此其职也。”40为边帅,他在因擅复西夏赵元昊书而被冤枉地降职时说:“既去职任,而尚怀国家之忧。犹卞生献璧,不知其止,足虽可刖,而璧犹自贵。”41在朝为谏官,范仲淹奉命视察江淮灾区,将灾民用以充饥的野草拿回一把,带给皇帝,“请示六宫贵戚,以戒侈心”42。他还称赞灾区的地方官吴遵路的救灾事迹。后来,当吴遵路去世时,范仲淹专门写了祭文,满怀深情地说吴遵路

28、“忧国忧民,早衰而死”43。看来,范仲淹并不是不知道忧国忧民会耗心损神,但他始终未改初衷。由于背负着忧患之心,范仲淹一生活得很沉重,很少有欢快轻松的时候。甚至在同朋友一道饮酒时,范仲淹也会联想到黎民百姓,“但愿天下乐,一若樽前身”44。宦海沉浮,也曾使范仲淹产生过急流勇退的念头。但这种很快就被他那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所遏止,想到的是:“鹏鹪共适逍遥理,谁复人间问不平?”45由上述可见,范仲淹的忧国忧民,是一种明确的自觉意识。因而,也就相当强烈而执着,“如卞生献玉,不知其止,足虽可刖,而璧犹自贵”。这种执着的忧国忧民意识,正是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的延伸。相反,一个对国家、对百姓毫无责任感的人,只会

29、局于自私而可怜的一己之悲欢,绝不可能产生出如此高尚的忧天下之心。那么,范仲淹这种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是怎样形成的呢?我想起码有这样几个因素。从客观上看,第一,宋王朝“以士大夫治天下”的社会政治环境,造就了范仲淹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责任感。因而,他一言一行,处处从民生疾苦与国家安危着想。第二,到范仲淹入从仕的时代,大宋王朝已建立了八十余年。这架巨大的车子,已开始从峰巅向谷底滑落,各种危机已经萌发。用范仲淹的话说,“纲纪制度,日削月侵,官雍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46。这种政治现实,也不能不使具有高度责任感的范仲淹忧患意识增强。从主观上看,第一,范仲淹在入仕之前,身处底层,对民间疾苦和

30、地方上贪官污吏、各类横豪对百姓的欺压深有了解。他说:“臣出处穷困,忧思深远,民之疾苦,物之情伪,臣粗知之。”47因此,他在少年时代选定良相与良医作为将来的职业时,便已立志救世于水火,解民于倒悬,形成了深重的忧国忧民意识。第二,儒学积极入世与重民思想的长期陶铸,使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树立得相当牢固。既以天下为己任,必然会有忧天下之心。范仲淹说过他的忧患意识是推求“古仁人之心”的结果。范仲淹很推崇唐代韩愈的文学成就,倡导北宋的古文运动。48他的思想也受韩愈这样的一代大儒影响很深。范仲淹心忧天下,冒死上言,也援引韩愈为楷模。他在上资政晏侍郎书中说:“韩愈自谓有忧天下之心,由是时政得失,或尝言之。

31、”总之,“以士大夫治天下”的政治环境,危机日重的社会问题,古代仁人志士的风范所及,这诸多因素,铸成了范仲淹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格。或许,在今天一些人的眼里,范仲淹活得很累。的确,他是活得很累。但一个人或者是一批人,特别是那些为官为吏从事公务的人活得很累的话,或许就可能换来更多的本来就活得很累的人的轻松。四、“儒者报国,以言为先”进言论接触过宋代历史的人,大都会有这样一种印象,那就是宋代士大夫言事之风颇盛。无论大事小事,往往纷纷上言,议论不休。且不说议论当否,这种现象起码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代士大夫国家观念的增强,事业心与责任感的增强。在任何社会里,百家争鸣总比鸦雀无声要正

32、常。宋代士大夫上书言事蔚然成风,久而久之,上书言事竟成了宋代士大夫的一种“专利”。朱熹就说“士大夫以面折廷争为职”49。对此,我们可以举一个相当典型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庆历二年,朝廷把帅边的范仲淹从文臣换成武职。尽管武官在待遇上要优厚一些,但范仲淹还是连上三表,坚持谢绝了这项任命。范仲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里面固然有士大夫间重文轻武风气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一换武职,上书言事就不方便了,几乎等于失去了这种“专利权”。范仲淹在让观察使第一表中述说了理由臣辈亦以内朝之职,每睹诏令之下,或有非便,必极力议论,覆奏不已,期于必正,自以近臣当弥缝其缺而无嫌矣。今一旦落内朝之职,而补外帅,.则今而后朝廷诏令之出,或不便于军中,或有害于边事,岂敢区别是非,与朝廷抗论!自非近臣,无弥缝其缺之理,纵降诏丁宁,须令覆奏,而臣辈岂不鉴前代将帅骄亢之祸,存国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