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985.10KB ,
资源ID:516379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1637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社会心理学第十一讲.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社会心理学第十一讲.docx

1、社会心理学第十一讲第十一讲 群体心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个体与群体相看两不厌,互相依存,相互影响。个体离开了群体就成为无源之水,群体离开了个体就成为空中楼阁。尽管群体是由不同的个体所组成,个体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会直接影响到群体的状态与特点,可整体并不等于部分之与。群体一旦形成就具有了自己的属性、特征与规律,而不能简单、机械地还原为其成员的个体心理的集合。一、群体(group)的概念 1群体的定义与特点: 什么是群体?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似乎是不言自明的(Lippa,1990)。可心理学家问得好:同一架飞机上的乘客构成一个群体吗?(McGrath,1984) 群体是指人们彼此

2、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章志光等,1996)。作为群体结合在一起的人群,与由于时间与空间上的某些因素偶然聚会在一起的人群是不同的。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群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并且,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群体通常会制定一系列规范。长期存在的群体往往还发展起了自己特定的亚文化,有自己的价值观、态度倾向与行动方式。第二,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结构。群体内每一个成员,都在群体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执行着一定的角色,有一定的权利与义务,彼此之间相互交往,形成了一个人际关系网络

3、。第三,群体成员之间有社会互动,心理上有依存关系与共同感,并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偶然聚合的人群是没有共同目标与隶属感、没有结构与社会角色分化的。心理学家称这类人群为聚合体(Wrightsman,et al.,1977)或松散群体(A.B.彼德罗夫斯基,1978)。由此看来,同一架飞机上的乘客只构成了一个聚合体或松散群体。可如果在飞行中发生了紧急事件,情况又如何呢?让我们在“群体的形成”中再来谈这个问题。2群体的功能对于个体而言,群体具有什么样的心理功能呢?人们为什么要加入某个或某些群体呢?心理学家认为群体成员资格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是极其重要的,这种资格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重要的特色,

4、一系列的原因使得我们要加入群体(Shaw,1981)。其中主要的是:归属感 人都有归属的需要。我们渴望被他人与群体接纳、爱护与关注,渴望在自己所属的群体中占有一席之地。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总在寻找归属。正是由于这种归属感,我们才会产生一系列独特的情感,比如民族情感、国家情感、家庭情感等。“入不了的国土,踏不上的归途”,梦里不知身是客。异国他乡的这种心理写照正好体现了归属感的失落。认同感 个体倾向于把群体作为自己社会认同的对象,在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上,渴望与群体保持认识与行为的一致。尤其是当情境不明确时,社会比较更进一步地加强了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感。比如大学生在恋爱方面的观点与行为就深受同

5、伴群体的影响,同伴群体的恋爱观与恋爱行为更多地成为他们认同与效仿的对象。社会支持 我们总是倾向于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为了证明“我是对的”,仅仅是孤芳自赏、我行我素,远远是不够的。所属群体的接纳、赞许与鼓励,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的社会支持。所以我们喜欢、认同与归属那些接纳、赞许与鼓励我们的群体,不喜欢、不认同、不愿归属那些不接纳、不赞许、不鼓励我们的群体。二、群体的类型群体分类有利于揭示不同类型的群体的特点,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群体心理现象极其规律。但是,由于人类群体本身的复杂多样与划分标准的不同,便有了各种不同的分类。这里,我们仅仅关注对大学生群体极有价值的三种分类。1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社会心

6、理学家Mayo20世纪早些时候在霍桑研究中发现,人们的生产率一方面受到有显著表面结构的正式群体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制于缺乏表面结构的非正式群体(Mayo,1931)。由此,Mayo对群体进行了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划分。正式群体的特点是,其成员有固定编制,群体内各成员的角色地位都是由群体规范明确规定的,有明确的隶属系统、“权力结构”。大学中的班级与学生社团组织都是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群体,其成员之间的关系有明显的情感色彩。非正式群体往往是由于一些个体互有好感或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形成起来的。也有一些非正式群体是由于一些个体思想、观点接近,感到志同道合而建立起来的。比如,大学生自

7、发的科研群体、书法兴趣小组等都属于非正式群体。视窗11-1 大学生的正式群体的特点1同一性。大学生群体的成员,在身心发展上大体处于同一阶段。虽然彼此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但在年龄、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以及社会角色与地位等方面基本上是相同的。这种同一性决定了大学生群体的成员关系是建立在平等、独立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有利于形成相互尊重与帮助的风气,同样也容易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2独立性。这种独立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高于中小学生,其独立意识较强,不像中学生的活动基本上都是由教育者操办的,他们能不依赖教育者而独立地搞一些活动;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的教学活动中自学的比重相应提高,除了集

8、中上课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用于自学。自修时间与分散活动随着年级的递升日益增多,这促使了学生独立性的发展,但也潜伏着离散的基础。经常有一些学生干部抱怨大学的集体活动不好搞。3开放性。大学生的正式群体的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其开放性。这不仅表现在它们之间往往有着广泛与频繁的联系,比如班与班、社团与社团、校内与校外。更表现在它们有意识地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这种开放性使大学生有机会受到来自社会的各种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大学生的非正式群体则常常具有小型的特点,规模不大,但凝聚力很强,信息沟通迅速灵活。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目标可能与正式群体的目标一致,也可能不一致,这是教育者必须牢

9、记的。2松散群体、联合群体与集体AB彼得罗夫斯基在其所著集体的社会心理学(1978)一书中,根据群体发展的水平与群体成员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把群体分为松散群体、联合群体与集体。松散群体(loose group)是指个人间的关系并不以共同活动的目的、内容、意义与价值为中介的共同体。在许多情况下,松散群体中根本没有共同活动。例如,公共汽车停车站的乘客、音乐厅的听众、住在同一房间内的旅客、刚刚认识的同伴等,都是散松群体的例子。联合群体(joint group)或合作群体(cooperative group)是指通过共同活动而逐渐凝聚成为有结构的组织,建立起成员之间带有各种情绪色彩的人际关系的群体。成

10、员们认识到彼此都是属于同一个社会共同体,群体内部互相吸引日益明显。在这样的群体中,每个成员的地位由本人所参加的共同活动的程度以及所作出的贡献来决定,但情绪心理关系仍然占主导地位。彼得罗夫斯基指出:总之联合群体或合作群体是个人间的关系以对每个人有个人意义的共同活动为中介的群体。达到一定团结水平的学习小组、每个人的个人成就与报酬有赖于共同努力的生产班组、参加比赛的体育代表队、排练戏剧的演员都是联合群体或合作群体的例子。彼得罗夫斯基认为联合群体或合作群体似乎是松散群体与集体之间的过渡环节。集体(collective)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它是个人间的关系以有个人意义与社会价值的群体活动内容为中介的群

11、体。这就是说,集体成员不仅认识到群体活动对个人与集体的利益,而且还认识到对整个社会的意义。彼得罗夫斯基指出,集体的对立面就是小集体。偏离群体正常发展的小群体是小集团,小集团在上述各类群体中占有特殊地位。小集团往往维护成员的个人利益,但其目标是妨碍社会利益的(有时是反社会的)。小集团的典型例子是罪犯集团,其中每个人的“成功”依赖于整个罪犯违法活动的“成功”。3参照群体与隶属群体所谓参照群体( reference group)是指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态度、行为上,以及在规范与价值观形成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参照群体的概念最早是由H.Hyman提出的(Hyman,1942)。参

12、照群体有两种主要作用(Kelley,1952):一是规范作用。指参照群体确立某种行为标准或群体规范迫使个体遵循。个人把参照群体的目标、规范、价值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以此推动并激励自己努力按照其规范约束自己。个人经常把自己的行为与该群体规范进行对照,若不符合这些规范就改正自己的行为。二是比较评价作用。指个体借助参照群体作为比较标准与出发点,用以评价自己或他人。参照群体的这两种作用往往是统一,有时同一群体可同时起到这两种作用。比如,一个刚入校的大学新生常常会以老生群体的观点与行为作为参照点来进行自我评价或评价他人,而老生群体也常从自己规范的角度来要求与帮助新生。隶属群体指的是个人实际参加的群体。对

13、个体而言,他的隶属群体可能是他的参照群体,也可能不是。如果个人所属的家庭、班级、班组都未能成为该人心目中向往的群体,那么,带有反社会性质的群体就有可能成为个人的参照群体。社会生活实践表明,绝大多数未成年的违法分子,他们所在的班级、学习小组、生产班组都不是他们用以对照与纠正自己行为的参照群体。正如一个人可以同时或相继隶属于不同的群体一样,他也可以同时或相继拥有不同的参照群体。个人有多少沟通渠道,往往就有多少参照群体。若这些参照群体的价值观、目标规范相互矛盾,就会引起个人内心的紧张与冲突,情感上的不安与痛苦。研究并查明个人内心的参照群体,使正确健康的群体规范转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是教育者的不可推卸

14、的责任。三、群体的结构 前面我们已经强调: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结构。群体结构通常包括三个方面:1群体成员的角色群体内每一个成员,都在群体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执行着一定的角色,有一定的权利与义务。“情节离奇的监狱”(Zimbardo,1973)很好地说明了角色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2群体成员的地位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是各不相同的。在群体中个体处于何种地位,往往与他在群体中担任的角色有关,重要的、领导的角色常常意味着更高的地位。但影响群体地位的最重要因素是个体对群体的贡献的大小,所以一脚定乾坤的人在球队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良好的个人特征与吸引力也能提高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因此,热情友好的、

15、大公无私的普通学生比那些冷淡孤傲的、自私自利的学生干部更受同学们欢迎,在班级中有着更高的地位,也就不足为奇了。3群体规范群体规范的含义:为保证群体目标的实现,群体本身必须有制约其成员思想、信念与行为的准则,这种要求群体成员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就是群体规范。正是由于群体规范的存在,群体才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但是,群体规范并不对成员的一言一行加以约束,它只是规定了一个可接受的与不可接受的范围。群体规范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许多种,但心理学家常常是从规范的正式程度把它分为两种:正式规范与非正式规范。正式规范往往是用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并由上级或群体的其他成员监督执行的规范,比如学校的各种规章制

16、度、纪律等。正式规范只存在于正式群体中。非正式规范是成员约定俗成的、无明文规定的行为标准,如风俗、习惯等。非正式规范不仅存在于非正式群体中,而且也存在于正式的群体中。群体规范的作用群体规范对群体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约束,它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持群体的一致性:群体最重要的特色就是成员在某些方面具有一致性,而只有群体规范的存在才能使这种一致性落到实处。群体规范一方面从外部制约着成员的思想、信念与行为方式,另一方面又从内部为成员提供了彼此认同的依据。从而从内外两个方面促使成员与群体保持一致。二是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与行为准则:如果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的看法不同。在这种情况下,群体规范往往能为

17、成员提供衡量自己与他人言行的同一标准,这一标准成为成员认识事物、判断是非的共同的心理参照系。三是规范的惰性作用:群体规范有时候也制约成员的努力水平,它要求成员不能表现得太好或太差,而是放在一个适中的水平上。这一点最明显地表现在霍桑研究中,Mayo等人发现(1931),在一个生产小组中,规范使得人们的工作不能太好,但也不能太差,而是保持在一个适中的水平上。一旦有人违反了规范的要求,比如生产率比别人高出很多,其他成员就会用一些方法阻挠这个人的努力。4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的含义:指能使群体团结一致的力量,它往往用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与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来衡量。但Festinger(1950)却认为,

18、群体凝聚力不只包括由成员之间人际吸引所决定的正性力量,而且也包括由于离开群体要付出高代价所决定的负性力量。换句话说,即使群体成员心有不满有时也不会离开群体,因为离开的成本太高或者别无选择。思考:人们为什么上网?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凝聚力是群体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许多因素对群体的凝聚力有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的满足。一个群体越能满足成员的需要,它对成员的吸引力就越大,它的凝聚力也就大。比如某企业的员工凝聚力很高,就是因为他们的管理者意识到了团队精神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总是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员工的各种需要,使员工体验到了与企业共同成长的乐趣。群体目标。当成员的个人目标与群

19、体目标相一致的时候,群体的凝聚力高(Lott,1965)。与此相反,如果个人的目标与团体的目标差距很大,比如让反战的人参军打仗,这样的人越多,这支军队的凝聚力就越低。群体凝聚力的作用群体凝聚力对群体及其成员发生的作用,表现为增强群体对成员的控制力量,增强群体成员的自信心与安全感,影响群体的工作效率等方面。增强群体的控制力在凝聚力强的群体中,成员都愿意留在自己所属的群体中,怕被排斥于群体之外,因此容易接受群体的监督与控制,遵守群体的规范,积极参加群体组织的活动,承担群体规定的任务,努力实现共同目标。成员为了保持与群体的一致性,在遇到群体舆论压力时,容易产生从众行为与服从行为。心理学家Schach

20、ter(1951)研究了凝聚力强度显著不同的两个群体,让两个群体的成员各自讨论解决一个问题。讨论过程中有三个实验助手也作为群体成员,他们扮演了不同角色。其中一名故意表示赞同群体意见;一名故意先发表不同意见,而后同意群体意见(从众者),另一名则自始至终坚持不同于其他成员的意见(异议者)。结果发现,上述两种群体的许多成员都试图改变异议者的初衷,他们好言相劝,一旦发觉异议者坚持自己观点,就对他不理不睬,甚至将他排斥于群体之外。凝聚力强烈的群体,排斥现象更为严重。增强群体成员的自信心与安全感在强凝聚力的群体中,各个成员之间观点一致,关系融洽,相互支持,从而在心理上增强了自信心与安全感。成员对于自己所属

21、的群体以及对自己的评价也会随之而提高,从而更加依恋与喜欢自己所属的群体,将群体作为自己的后盾与“靠山”。影晌群体的工作效率由于凝聚力使群体能控制成员的行为,因而对群体的工作效率有很大影响。研究表明,群体凝聚力与群体工作效率并不总是呈正相关。Schachter(1951)将被试分为五个组,控制不同的实验情境,强内聚力+积极诱导;强内聚力+消极诱导;弱内聚力+积极诱导;弱内聚力+消极诱导;对照组。凝聚力的强弱是由指导语的控制而产生,积极或消极的诱导是用群体其他成员的名义写的纸条递给被试,积极诱导要求增加生产,消极诱导则要求减少生产。各组的生产任务是制作棋盘。对照组是在没有上述两种控制的条件下从事生

22、产劳动。实验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共16分钟,对四个实验组被试都不进行诱导,只给以中性纸条;第二个阶段共16分,每个实验组被试都收到6次诱导。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的第一阶段,各组成绩并无差异,而在实验的第二个阶段,凝聚力的强弱与不同的诱导产生了两种明显不同的效应,从而使群体生产率产生明显的差异。积极诱导能提高生产率,尤其是对强凝聚力的组作用更大,该组成绩最好;而消极诱导则会降低生产率,其反作用也很大,尤其是对弱凝聚力的组,该组成绩最差。看来,强凝聚力更易受诱导的影响(见图11-1)。 四、群体的形成1961年,以M.Sherif为首的研究小组进行了一项经典实验,完整地揭示了人们从个体形成群体的

23、全过程(Sherif,et al.,1961)。这一研究是从22名互不相识的12岁男孩来参加一个研究者组织的夏令营开始的。这些男孩出生于美国白人中产阶级家庭,并来自于不同的学校与街区,他们身心健康,适应性好,愉快,喜欢娱乐,精力旺盛。研究者把这些孩子分成两组,两组成员在智力高低与个头大小等品质上大致相等。实验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参加实验的男孩被分为两个独立人群,相互不知道对方的存在。研究者分别安排两个人群进行一系列活动,如一起做饭、修游泳池、玩垒球、做绳梯等。结果,这一阶段的一起活动与交往,使两个人群分别从原先的聚合状态转变成了群体,每个小组都形成了本小组不成文的规则,非正式的领导者,以

24、及其他一些一个组织化群体所具有的特点,并分别自发地为自己的小组起了名字,一组自称“响尾蛇”,另一组则以“鹰”命名。第一阶段结束时,群体每个成员的角色已发生明显分化,并且稳定下来。在实验的第二个阶段,研究者们安排两个小组相遇,彼此之间开展一系列诸如橄榄球、拔河等项目的比赛。在竞赛过程中,由于互争胜负,结果两个小组出现了明显对立情绪,归属与认同自己的群体,而对对方群体怀有敌意。第二阶段结束时,请被试男孩在两个群体中择友,结果两个群体的成员选择本组成员作为朋友的比例,分别达到92.5%与93.6%。第三阶段实验的目的,是探索如何消除两个群体间的敌意。但研究者发现,仅仅把两组成员安排在一起进行一系列的

25、共同活动,如让他们一起用餐、一起看电影等,并不能解决问题。有一次在吃饭时,两群体还发生了直接冲突。研究者的进一步安排是组织两组成员进行一些必须齐心协作才能完成任务的活动,如一起修野营基地的贮水池,否则大家都会缺水;乘同一辆车出去进行一次他们向往的旅游,而途中汽车突然发生了故障,为了重新发动汽车,需要两组成员全部下车把车拉上一座小山,等等。结果,两个群体的敌对情绪明显减缓。野营生活结束时,再次进行择友测验,结果两个群体的成员选择对方成员作为朋友的比例达到1/3左右。这与第二阶段的择友结果形成了鲜明对照。显然,交往、共同活动与目标一致,是群体形成的基本条件。思考:敌意与偏见的产生及其消除?视窗11

26、-2 如何减少及消除偏见?偏见是针对特定目标群体的一种习得性的负面态度,它包括支持这种态度的消极情感(厌恶)与消极信念(刻板印象),以及逃避、控制、征服与消灭目标群体的行为意向。也就是说,偏见(情感成份)、刻板印象(认知成份)与敌意或歧视(行为倾向成份)三位一体。偏见的产生:类别化形成群体,而群体内外有别,从而形成偏见与刻板印象。通过归因偏见、曲解及期望效应进一步加强偏见。偏见的减少与消除:相互依赖与追求共同目标;友好、平等的非正式相互交流;频繁的接触;平等的社会规范。 视窗11-3 种族偏见:研究与实践接触假说与早期种族混合的失败拼图教室:合作与相互依赖合作学习五、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1、社会

27、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个体在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是否在场作为一种情境因素,能对个体的活动效率产生明显的影响。人际互动的经验与心理学研究都证实:有时,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可以提高活动的效率;而在另外一些时候,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则会降低活动的效率。我们把前一种现象或作用称为社会助长或社会促进,后一种现象或作用称为社社会干扰。最早以科学方法揭示社会助长现象的,是心理学家M.Triplett(1897)。他研究发现,他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入们的活动效率。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车完成25公里路程。第一种情境是单独骑行计时:第二种情境是骑行时让一个人跑步伴同

28、:第三种情境是与其他骑车人同时赶路。结果表明,单独计时情况下,平均速度为每小时24英里:有人跑步伴同时,平均时速达到了31英里:而与其他骑车人同时赶路时,平均时速为32.5英里。Triplett在实验室条件下,让被试完成计数与跳跃等工作,也发现了同样的社会助长作用。社会助长的性质与机制的进一步探讨是由著名心理学家F.H.Allport所推动的。他在20世纪2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助长的研究。随后,心理学家发现,社会助长作用虽然广泛存在(Travis,1925;Zajonc,1965),但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不总是带来社会助长作用(Husband,1931;Pessin & Huob

29、and,1933)。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最终会蜕变为社会干扰。N.B.Cottrell等人(1967)的研究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研究者让被试在独自一人、与群体一起两种情境中学习单词配对表。配对的单词有两类,一类是学习起来比较容易的同义词,另一类是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的无关单词。结果表明,在比较容易的同义词的配对学习上,群体背景有明显的社会助长作用,成绩好于独自一人的情境;而在较困难的无关单词的配对学习上,效果正好相反,群体背景带来了社会干扰,成绩反而不如一人独自学习的时候。为什么会这样呢?R.B.Zajonc(1965)认为,群体背景究竟起社会促进作用还是起社会干扰作用,取

30、决于个体活动的性质的复杂程度。如果工作为简单的机械操作或手工活动,则群体的背景会起到社会助长作用:如果工作为需要一系列判断、推理等复杂的思维工作,则群体的背景会造成社会干扰作用。因为他人在场具有激励动机的作用,而依据动机原则,这种激励作用会使易学的、简单的、熟练的、或不需要什么脑力付出的活动更出色,却使难学的、复杂的、不熟练的或费脑筋的活动更受到抑制与干扰。2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社会惰化是指在群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做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积极性与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心理学家Ringelman(1880)最早发现了社会惰化现象。他发现当人们一起拉绳

31、子的时候的平均拉力要比一个人单独拉时的平均拉力小。在研究中他让参加实验的工人用力拉绳子并测拉力,实验包括三种情境:有时工人单独拉,有时3人一组,有时8人一组。按照社会促进的观点,人们会认为这些工人在群体情境中会更卖力。但事实恰恰相反:独自拉时,人均拉力63公斤;三人一起拉时总拉力160公斤,人均53公斤;八个人一起拉时,总拉力248公斤,人均只有31公斤,不到单独时的一半。Latane与他的同事(1979)对社会懈怠现象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在其中的一项研究中,他让大学生以欢呼或鼓掌的方式尽可能地制造噪声,每个人分别在独自、2人、4人或6人一组的情况下做。结果发现,每个人所制造的噪声随群体人数的

32、增加而下降。社会惰化现象不仅发生在上述情境中,而且也发生在人们完成认知任务的时候(Petty,1977;Weldon,1988)。另外,它也是一种跨文化的现象(Weiner,Pandy & Latane,1981),但与个人主义的文化与社会相比,社会惰化在集体主义的文化与社会中的表现要温柔得多。在对美国、中国大陆、台湾、日本的儿童、学生、管理人士进行的研究中发现,东亚文化(集体主义文化的代表)背景中的被试较少出现社会惰化现象,而事实上他们在群体中表现得更加努力(Smith & Bond,1993)。为什么“一个与尚挑水喝,两个与尚抬水喝,三个与尚没水喝”呢?kerr、Bruun(1981)与Harkins(1989)等人认为,在群体中,由于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努力会埋没在人群中(lost in the crowd),所以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降低,从而不大去努力,致使作业水平下降。从这一点上来看,社会惰化现象的产生与责任分散有关。也许你已经注意到,群体情境有时候对个体作业水平起社会促进作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