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39.48KB ,
资源ID:515628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1562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历史学科基本知识解读.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历史学科基本知识解读.docx

1、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历史学科基本知识解读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历史学科基本知识解读 【内容:必修三,选修一,选修二】 编写者:郭斌 审定者:王庆目 录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二、古代中国的改革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四、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构建(一)英国: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构建(二)美国: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构建(三)法国: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构建五、俄国:农奴制改革六、日本:明治维新七、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与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实践八、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九、科学技术十、文学艺术和教育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背景:根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变

2、革的社会环境使许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自己的见解。各诸侯国为了生存和争霸战争的需要,网罗人才,优待知识分子,学术自由,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私学的兴起和讲学之风的出现,造就了一批有知识的思想家。 2.“百家争鸣”的含义:指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主张的派别相互竞争、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形势。3.涉及三种社会力量的主张:即没落奴隶主贵族、小生产者和新兴地主阶级。 4.主要学术派别有儒、墨、道、法等。(1)儒家孔子孟子荀子(2)道家老子庄子(3)法家(4)墨家 5.评价 推动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总结和升华,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例如:儒家思想孕育了中

3、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解读】可做拓展思考的内容主要有:孔子的教育思想,孟子的“仁政”与“君轻民贵”思想,法家的法治和改革思想,历史转折时期与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等。(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要观点及其背景、评价。 (1)主要观点 倡导儒学独尊,实践德政,推行教化,养士求贤,“更化”政策。 文化的“一统”可以成为政治“一统”的根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与“君权神授”理论。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2)背景 汉武帝时代,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

4、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经济不断发展,需要思想文化层面的统一来维护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 董仲舒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的思想,建立了一个“儒表法里”的新思想体系新儒学,系统回答了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社会、政治、历史等问题。(3)评价 A.有利于儒学的发展和传播。在儒学地位上升的同时,汉王朝也开始重视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这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 B.“大一统”思想符合当时国家的需要和时代的潮流。 C.“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属于唯心主义,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久。D. 汉武

5、帝采取独尊儒术的措施后,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E.“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扬弃;“五常”既有封建成分,也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素。2.汉代新儒学得到全面肯定的原因:社会根源:汉武帝时代是西汉王朝的上升时期,但也面临封建割据问题和匈奴骚扰问题,需要一种思想理论来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秩序。利于统治:董仲舒利用“天人感应”学说来宣传“君权神授”,有利于加强皇权和巩固中央集权,因此得到统治者的赏识和支持。3.汉代以来儒学的传播 汉武帝采取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措施,提升儒学的地位。汉代的太学及清议。察举制。选官以德行、才能为主要标准

6、。隋唐以来的科举制。(三)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1.唐宋时期的儒学复兴运动背景。韩愈、李翱的思想。北宋形成了重忠孝、讲廉耻、励节气的社会氛围。2.北宋五子:创立理学3.南宋朱熹(客观唯心主义) 理气关系:理先于气。理是指客观存在,指封建伦理道德。气是指物质。万物之理,就是“太极”中的阴阳变化。修养论:“慎思明辨,格物致知”;“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境界强调获得精神的自足和自由以及社会责任感;“存天理,灭人欲”。社会政治理论:以道统论为依据;认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无道之君导致了政治的长期黑暗;主张“正君心”。编写四书集注。评价。4.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 陆九渊:

7、本心即天理;“本心体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发明本心”,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 王守仁(即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评价:(四)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1.背景经济因素阶级因素:工商业阶层队伍的扩大,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思想因素政治因素2.李贽 著作: 主要观点:“理”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挑战传统思想;反对盲从孔子;提出“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和官场的欺诈;写作方面,主张“真心”。3.黄宗羲 著作:明夷待访录。 主要观点: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平等;“天下为主,君为客”;限制君权,建立“天下之法”

8、,“公其是非于学校”;工商皆本。评价:表达了一种民主与法治的思想。对中国近代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有一定的影响。4.顾炎武 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主要观点:经世致用,注重实学,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众治”,“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区分“亡国”与“亡天下”。 【解读】经世致用是指宋代以后形成的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问题,要求把经书的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治学方法。 “亡国”与“亡天下”:封建君主的家族与整个国家是不一样的,一家一姓的私利不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王朝的灭亡是权贵们的事情。对于封建王朝,人民群众不必为少数人的私利操心或效忠。 5.王夫之批

9、判总结传统文化遗产,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循天下之公”。【解读】王夫之对君主权位的维护是建立在天下能够循从天下大公、生民公义的基础上的。中央与地方分权,各级政府均有自身的权力和职责。认为民众之生死,天下之兴亡,是天下之公义。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6.唐甄著作:主要观点:批判君主专制,“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批判官吏腐败行为;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有抑尊、节俭、用贤、纳谏、重民、明赏罚等。评价:其思想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他对专制主义君权和官吏腐败行为的批判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也没有超越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

10、想和政治追求。7.评价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新的活力,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有巨大影响。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带有早期思想启蒙的性质。(五)关注儒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命运。历 程地 位原 因春秋战国受到统治者的冷落“仁政”、“德治”等主张虽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秦 朝受到压制儒生非议时政,不能为统治者服务汉 代处于独尊地位经过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宋明时期统治思想儒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逐渐束缚人们的思想;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明清之际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仍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11、工商业阶层队伍扩大,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封建统治的腐朽,思想文化专制等近 代现 代【解读】对待儒家思想的正确态度:总的原则是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要继承和发扬儒家思想中的宝贵遗产,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所包含的历史责任感;“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人道主义精神;坚毅的人格,积极的生活态度;爱民态度和仁爱意识,尊老、爱幼、敬师和见利思义的为人准则等。二、古代中国的改革(一)商鞅变法1.背景 经济: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化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政治:各国先后变法,战争不断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秦国的国情,秦献公和秦孝公的政策。商鞅的个人因素:精通学术;研究治国之道;立木为

12、信等。2.内容 第一次变法侧重点是基本制度的建立,涉及法制、经济、军事等方面。第二次变法侧重点是拓展改革的范围和深度,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3.评价 性质: 经济 积极方面 政治消极方面经济、文化等 4.秦国崛起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北魏统治危机与鲜卑族关于发展道路的选择 经济:均田制2.内容 政治: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迁都洛阳 社会:修订官制礼仪;推广汉服、汉语;改革姓氏、婚姻【拓展解读】为什么北魏孝文帝要迁都洛阳?3.评价 性质:对北魏的经济、政治、民族关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对后世(尤其是隋唐)的影响。(三)王安石变法 【复习方法解读】在系

13、统梳理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探究北宋前期政治体制的弊端与国贫民弱、内忧外患局面之间的必然联系以及这种客观形势与王安石变法的因果关系。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得与失,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1.背景11世纪的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庆历新政。 【解读】注意王安石的改革理念和思想。 富国2.内容 强兵 育才 【解读】注意变法的具体措施与变法的背景之间的关系,并且要对每一条措施的作用、影响做详细分析。3.评价变法的根本目的与性质。成效。局限。4.失败原因从统治阶级自身的整体利益看,变法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反对改革的力量十分强大。从指导思想看,王安石变法侧重经济改

14、革,以理财为中心,其积累国家财富的一些措施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改革措施的实行,过于急进。用人不当。5.经验教训(四)有关古代中国改革的几点认识 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 改革往往会涉及各阶级阶层利益的调整,因此改革必然会受到旧势力的抵制,从而导致改革的复杂性。影响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有: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改革力量与反对改革力量之间的实力对比;改革措施是否适当;用人是否正确等。判断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准是看改革是否达到了基本目的。三、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一)古希腊时代1.智者运动: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2.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

15、自我。3.梭伦改革:古希腊民主思想的重要实践。背景: 内部矛盾 外部危机 个人因素措施: 颁布“解负令”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改革国家权力机构特点:推崇中庸、平等,企图通过法律的途径,以妥协折中的办法寻求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另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评价: 性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改革。积极作用反映了当时雅典社会现实的需要,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消灭了债务奴隶制,稳定了小农经济,确保了雅典公民经济上的独立,并创立了适合民主制度发展的社会管理机制,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从而促进了雅典社会生活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奠定了雅典乃至西方的民主政治的基

16、础;梭伦依靠法律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梭伦的价值观及其在改革中创立的有利于公民行使职权的各种制度,对雅典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局限性财产等级制度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解读】有关启示:政治民主是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完善的监督制度是民主昌盛的保证(例如:雅典的官员任职前要接受资格审查;任职期间,公民大会有权对官员进行信任投票等)等。(二)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1.文艺复兴(1417世纪) 背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们对基督教神权统治及其文化的不满;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的思想文化主张 代表人物: 核心思潮:人文主义。批判神权统治,倡导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

17、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评价:性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是自希腊智者运动以来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实质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文艺复兴运动在当时欧洲的影响,主要局限于欧洲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2.宗教改革(1)天主教及其教义。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基督教也分为以希腊语地区为中心的东方教会和以拉丁语地区为中心的西方教会。1054年,东、西方教会分别称为东正教和天主教。(2)天主教会怎样建立对欧洲的统治?(3)中世纪晚期,天主教面临哪些挑战?(4)德国的宗教改革 背景: 马丁路德:1517年,提出九十五条论纲。其宗教思想主要有“因信称义”、“信徒皆为祭司”、建立廉俭教

18、会和民族教会等。1555年德国皇帝签署奥格斯堡和约,使路德教获得了合法地位。(5)瑞士的宗教改革 卡尔文的主张:先定论;建立民主教会、廉俭教会。 1541年,日内瓦建立了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6)英国的宗教改革 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英国国王成为英国国教的最高首脑。 清教运动。(7)尼德兰宗教改革 是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性质的宗教改革运动。(8)天主教会的内部改革(9)怎样评价宗教改革? A.是欧洲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资产阶级勾画了政治蓝图,为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对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重大影响。 B.促进了欧洲各国民主语言和民族意识的发展,催生了

19、民族国家教会,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 C.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读】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有没有联系?(三)启蒙运动与近代欧洲民主思想的形成 1.启蒙运动发生的背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科技因素;思想文化因素等。2.斯宾诺莎(荷兰)著作:神学政治论。 观点: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3.霍布斯(英国)观点:自然权利学说;社会契约建立国家。4.洛克(英国) 著作:政府论。 观点:法治(法律之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民主权学说;分权学说(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 影响: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5.伏尔泰(法国) 著作:哲学通信。 观点:自然权利学说(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

20、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主张实行“开明专制”。6.孟德斯鸠(法国) 著作:论法的精神。 观点: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政权属于全体人民;三权分立学说。 评价:其思想核心是权力的分立与制衡。是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发展,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7.卢梭(法国) 著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 观点:人生而自由平等;社会不平等有三个阶段(即私有财产权开始确立,富人联合起来订立国家契约,合法权力转变为专制暴力);人民主权论;质疑理性,关注感性(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依靠情感、本能、情绪办事更可靠、

21、更经常);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 评价:卢梭的政治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理想(否定了封建王权的合法性,争取自由、平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并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卢梭的浪漫主义思潮指出了人类理性的局限性,凸显了人的情感和个性,让人关注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确立了尊重自然的态度,有利于密切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们宽容不同的文明;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但同时也使个人主义膨胀,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的混乱和无序,并且排斥和拒绝现代科技,产生了消极影响。8.狄德罗(法国) 观点:人的自然权利包括财产权、生命权和自由权;社会契约论;科学、民主;人民是主

22、权所有者。9.康德(德国) 观点:人是自由、平等的;思想自由人不是他人的工具,强调理性和思考。 评价:确立人类的主体地位,道出启蒙的真谛。10.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 崇尚理性;提倡科学;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主张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民主权论等。11.启蒙运动的评价。四、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构建(一)英国: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构建重点是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A.托马斯阿奎那和詹姆士一世(1603年即位)的“君权神授”思想。B.英国议会的起源。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代议制机构的国家。1295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时期的议会被称为“模范议会”。此后,议会仿照此例

23、经常开会。1343年,议会分为上院和下院。上院称为贵族院,由教会上层和贵族代表组成。下院称为平民院,由乡绅、骑士和市民代表组成,议员由选民按选区直接选举产生。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概况查理一世统治时期:“短期议会”与“长期议会”。资产阶级革命初期。1649年,议会决定废除君主制和上院,由下院行使国家主权,宣布英国为共和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到顶峰。克伦威尔的统治。光荣革命。D.17、18世纪,下院始终受上院控制。1832年议会改革以来,下院不断加强了在立法、征税、批准预算、监督政府、决定王位继承等方面的权力,使议会权力的重心逐渐由上院转向下院。E.自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以来,英王

24、从未拒绝批准议会通过的法案。英王的主要政务活动基本由议会控制和安排。议会实际掌握了统治国家的最高权力。2.重要文献:权利请愿书(1628年):阐述了英国人民自古就有的一系列权利,是议会对王权的公开挑战。大抗议书(1641年):揭示查理一世的过失和滥用职权的行为;提出议会的权利和政治经济要求。是革命初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盟的政治纲领。权利法案(1689年):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框架形成了。 重申议会的传统权力,强化了议会的征税权、立法权、军事权等,规定了议员的权利。王位继承法(1701年):进一步限制王权,议会掌握王位继承、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完善了英国的君主立

25、宪制。4.政党政治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辉格党 托利党 1832年议会改革以来: 自由党 保守党B.20世纪以来,自由党地位下降,工党建立并崛起,与保守党相抗衡。5.英国的议会改革与政治民主化进程A.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通过议会改革法案,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使富裕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了选举权。【解读】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自由党和保守党,并开始轮流执政。该法案在平等选举、财产资格限制等方面存在保守色彩。B.宪章运动(19世纪三四十年代)C.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使大部分工人获得了选举权,但农业工人和矿工被排除在外。【解读】这次议会改革后,英国进入了“改革时代”教育、行政

26、、军事、司法等领域都进行了改革,使英国逐渐形成了现代国家制度。D.1871年,通过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会法。E.1872年,通过了秘密投票法。F.18841885年,第三次议会改革:进一步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男子普选权基本实现。到20世纪初,妇女取得普选权。G.工人政党的建立。H.1911年,议会通过阿斯奎斯法案。进一步削弱上院的政治权力。到20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国家政治民主制度基本完善起来。6.有关认识:(二)美国: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构建重点是共和政体的确立。1.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表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的思想。 宣告了拥有独立主权的美国的诞生。 评价:在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

27、的名义把天赋人权载入法律文献;宣言用人类追求幸福的权利代替了洛克等强调的财产权利,集中表达了美国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革命要求;开辟了美国的政治民主化道路;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积极影响。2.美国1787年宪法A.背景B.内容C.基本原则: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联邦制、共和制、法治原则等。D.评价3.两党政治民主党与共和党:驴象之争。【解读】判断两党制度形成的依据有:有相同的阶级基础,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并服务于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政策基本一致,都是维护垄断资本的根本利益;组织完备,能保持一定时期内的稳定,不发生大的裂变。4.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利益集团 起源于19世纪中叶。5.“黑幕揭发运动”

28、与“进步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三)法国: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构建 重点是法国大革命与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法国大革命A.背景B.过程:三个阶段。【解读】注意每一个阶段的执政者代表的阶级阶层、上台的背景(面临的问题)、采取的政策措施(问题解决方案)、简要评价。 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 雅各宾派 【解读】怎样全面理解和分析雅各宾派统治时期的措施?C.特点D.评价2.拿破仑时代(17991815年)A.拿破仑上台的背景:时势造英雄?偶然还是必然?B.对内政策 政治:法律:经济:教育:C.对外政策 对英国实行大陆封锁政策。 对外战争。D.评价【解读】从政权的性质、对法国的影响、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

29、影响、积极影响、消极影响等方面思考和分析。3.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815年,王朝复辟时期:实行君主立宪制;封建贵族在政权中占据主导地位;资产阶级自由派和保皇派不断斗争。1830年,七月王朝建立,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政权被资产阶级掌握。保皇派(企图恢复君主制)与共和派(主张共和制)在国民议会中展开激烈斗争。梯也尔和麦克马洪担任总统期间,保皇派控制政权。“一票共和”: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共和政体。4.“多党政治”A.背景:B.特点:C.影响:五、俄国:农奴制改革(一)农奴制概况 15世纪末,初步形成。1649年,沙皇颁布国民议会法典,标志农奴制在俄国的确立。 农奴被固定在地主的庄园里,几乎是地主的私有财产。农奴的子女归地主所有。农奴基本上没有人身自由。(二)改革前俄国面临的危机:内忧外患1.经济 农业:19世纪初期,出现资本主义农场少数富农农村资产阶级。 工业:19世纪30年代末,开始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工业有一定发展。 贸易:逐渐沦为西欧各国的原料供应地。 结论:虽然俄国资本主义的总体发展水平大大低于西欧诸国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