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5.11KB ,
资源ID:515558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1555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材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材分析.docx

1、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材分析XX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第一时(教科书第2、3页),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内容:P23及P4做一

2、做、练习一第1、2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教学难点: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教学准备:多媒体、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型:新授时:1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选出身高不同的两个同学来到讲台前,让同学们观察谁高?谁矮?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

3、多少吗?“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二、探究新知(一)统一长度单位(出示例1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一步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桌的长交流汇报:桌的长是几拃?指名回答。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桌,为

4、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学生: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观察尺子,认识刻度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学生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

5、刻度。后面的呢?(刻度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2认识1厘米。教师指出:这个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谁上来指指看?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加手势):从刻度2到刻度3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是l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4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刻度4到刻度呢?我们发现了什么?(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因为每个大格的长度都一样,所以我们在

6、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才有了统一的标准。同学们你们觉得1厘米的长度怎么样啊?(很短。)是呀,1厘米确实很短。追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3认识几厘米。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1厘米,那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看从0到3的长度是几厘米,从到7呢?学生自主学习。4教学例3(量一量)。先拿出前准备好的纸条,用手比划下它的长度,说说它可能是几厘米,同桌合作量一量。再汇报交流。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把尺的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提醒学生注意在测量时要把尺子平放在要测量的物体边上,沿着物体的直边来

7、量,量时要按紧尺子。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量出这张纸条的长度吗?怎么量?(把尺的刻度2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把大数减小数,就是这张纸条的长度。)实践应用。拿起数学书,找到封面上比较短的那条边,估计这条短边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看你估计得是否准确。再量一量数学书长边的长。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先估一估大约几厘米,再量一量。3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2题。四、堂小结这节,你有什么收获?小结:通过这节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还认识了1厘米的长度,并会用手上的尺子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板书设计:统一

8、长度单位认识厘米需要统一长度单位厘米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量法:把尺的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第二时(教科书第4页),认识米以及米和厘米间的进率。题: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内容:P4及练习一第3、4、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活动中认识米,建立l米的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表象。教学难点:理解1米=100厘米。教学准备:师:米尺、一支铅笔、一根筷子、卷尺、皮尺。生:长的绳子、学生尺、铅笔

9、。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用米尺完成对物体的测量,掌握测量方法。时安排:1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通过上节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上节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厘米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你能用你手上的学生尺量出数学书的长是多少厘米吗?如果用你手上的尺子量我们教室的长,你觉得合适吗?(不合适)为什么?教师指出:量教师的长、操场的长等比较长的物体时一般用米尺。这节,我们继续认识比厘米长的长度单位“米”。(板书题。)二、互动新授认识米尺。请你用你手上的小尺子来量一量我们教室黑板的长度,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小尺子量一量?(学生举手,教师让一位手拿30厘米长的尺子的女生来量黑板的长,

10、要求其他学生注意看着。女生拿着尺子每量一次都在尺子的右端作个记号再往下量,并口算着:30厘米、60厘米、90厘米越来越慢,最后停了下来。)说一说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说。)这样一小节一小节地量,太麻烦了,拿老师的这把尺子(教师出示米尺)试试,指名上台量一量。师生合作,很快就量出黑板的长。教师指出:刚才我们用的这把尺子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板书:1米)(1)横向、纵向建立1米的表象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它的长度是1米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米尺或1米长的小棍,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教师说明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用我们手上的直尺就行了

11、,可是量比较长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就麻烦了,这时我们可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表示。(2)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学生练习实际生活想一想、说一说)2观察刻度看着尺子上的刻度,数一数,010表示从0到10是10厘米,接着是20、30、40、100。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10个10厘米。)厘米1厘米地数,1米里面有几个l厘米?让学生数并作答。(板书:1米100厘米)3量出长绳。拿出准备好的长绳,量出1米。(注意:量时刻度对准绳子的左端。)学生分小组合作量,交流反馈,接着量2米、3米4估量。把绳子放下,把手张开比划1米的长度,看谁估的准。教师指出:通常情况下,我们不

12、可能随身携带尺子,当我们要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时,我们可以用身体的尺子去估一估。三、积累运用量一量,填一填。(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教师出示一支铅笔。)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厘米?大约几支长1米?一根筷子大约长多少厘米?大约几根长1米?同桌合作进行测量和估算。(由于铅笔和筷子的规格不同,在学生测量时建议学生取整厘米数。)2估一估。(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多媒体演示:跳绳,小猫,长椅。)先估量,再在合适答案后的口里打“”,说说理由。3操作性练习。认识卷尺和皮尺。我们可以用卷尺和皮尺来量身高。教师出示卷尺和皮尺。学生认识卷尺和皮尺。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题。同桌合作量一量。用卷尺量

13、黑板的长和身高。分小组合作测量,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较长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并交流。(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四、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米?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通常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用它作单位?小结:这节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把我们的两只手张开,大约是1米。生活中有很多长度是1米的物品,下后带着发现的眼睛去找找它们吧!板书设计认识米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表示。米100厘米第三时(教科书第页),认识线段。教学内容:P页例6及做一做,P6页例7及做一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

14、观察、感知初步建立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有两个端点;并会辨别线段。2能用刻度尺量出指定线段的长度,知道线段是可度量的。教学难点:学会量、画线段方法。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两段毛线绳、直尺、各种直、弯的实物若干。时安排:1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一幅图,小华早晨要从家去学校有很多路可以走,有直的有弯的,问:要

15、迟到了快帮小华选一条合适的路去学校吧?为什么选这条路呢?师: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二、自主探究:教学例6认识线段出示两根毛线,这两根线是直的吗?(不是)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一下子看不出长短。)教师演示:如果我把把其中一根毛线拉直,给你什么感觉?(直直的)老师把这根毛线绳贴到黑板上。现在,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了吗?(学试着判断并说说理由)可是有些同学还是不能辨别出它们的长短,谁能再试着比一比它们的长短呢?(学生把另一根毛线也拉直,把线的一段对齐进行比较)追问:为什么要一端对齐呢?演示:把其中一根毛线拉直贴到黑板上,另一根对齐左端点。现在,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

16、了吗?教师指出:贴在黑板上的这段直的线就是线段。(板书题。)认识线段是直的。老师手上的这根毛线,我把它放松,它是线段吗?(不是,弯弯的不是线段。)拉直,现在呢?(是线段。)教师把线段斜拉,竖拉,不同方向拉,问:是线段吗?怎么判断?小结: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找线段。请你找一找,我们身边有没有线段?摸一摸书本的边,说一说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可进行爱护书本的教育:如果把书搞坏了,边变成弯弯曲曲的或是角翘起来了,就不是线段了,因此同学们一定要爱护书本。)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黑板边、直尺边、书本边、铅笔边、桌子边等都可以看成线段。(强调物体的边是线

17、段。)2练习:教材第页的做一做。(强调线段是直的)3量线段试量本第页的线段,互相交流量法。师总结:先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尺上的刻度数是几就是几厘米。4教学例7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首先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试画3厘米长的线段。(教师巡视指导)教师点评学生所画的线段,强调:画线段时,要用一只手按住尺子,使它不要移动。画出的线段一定要直。要在线段的两端标上端点。教师演示画线段的方法并总结: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铅笔尖沿着尺子的边一直画到刻度3厘米的地方,再标上两个端点,并且在线段下面写上3厘米。设疑: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用断尺怎样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

18、练习:教材第6页的做一做。三、拓展运用:下图有五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你能画出什么图形)四、堂小结说一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测量长度还有很多的工具,下后请同学们自学教科书第6页“你知道吗?”,了解测量长度的工具。五、板书认识线段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第四时(教科书第6页),画线段。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2页。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争论意识及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学准备: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小木块,曲别针、铅笔、橡皮等。教学方

19、案:教学环节教学预设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猜测:相当于几个的长?同时渗透测量的方法是一次接一次量,测量单位也可以选择橡皮、吸管、木块等等。师:老师这儿有一根红色小棒,有一根黄色小棒,请你猜一猜红色小棒相当于几个黄色小棒的长?,学生的回答,有的可能就是瞎猜的,有的可能有一定的根据,如:用手比划着量一量。师:如果我们想知道准确答案,该怎么办呢?生:可以量一量。找一名同学到前面试一试。学生在量的时候可能不太规范。师:我们在量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怎样量的更准确?生:一次接一次的量。再找一名学生来示范量,得出结论:红色小棒相当于4个黄色小棒的长。师:如果我们不用黄色小棒量了,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去量红棒的

20、长度?生:可以用吸管、铅笔、尺子、小木块、圆形纸片等等。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书有多宽,可以让学生借助橡皮、曲别针、铅笔等来测量。师: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吗?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多种多样。如:生1:可以用尺子量。生2:可以用曲别针量,看看书的宽度有几个曲别针。生3:可以用橡皮量,看看书的宽度有几个橡皮的宽度。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不同的物品去量。(3)量好后四人小

21、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师:同学们,请先听要求:(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不同的物品去量。(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深入指导。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回答:生1:数学书的宽是个曲别针的长度。生2:数学书的宽有3块橡皮的长。师: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同桌之间说一说,再指名回答。生: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2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

22、标准量不同的长度。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师:如果选用的是相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量的结果一样吗?让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结果一致。师:这次我们不量数学书了,同学们可以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学生测量,教师巡视,及时指导。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师:通过刚才汇报测量结果,你有什么问题吗?如:生1: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

23、不一样长?生2: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块橡皮长呢?师:如果我们都用手里的正方形去量结果怎样呢?学生动手试一试,量得的结果一致。师:如果我们都选用同一种物品做计量单位去量其它东西,那结果就不会产生误会了。实际生活中人们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这会带来交流的不方便,那么我们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做一做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如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师:同学们先看图来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学生在独立完成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及时进行引导。师:有的同学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

24、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谁有好办法?生: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2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明确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量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先指名读题。师:桌子上、凳子上又没给我们画出铅笔,我们怎么量呢?生1:我们可以用铅笔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生2:我们可以用铅笔量一次做一次记号,从记号的地方再量一次再做一次记号,直到量完。师:这些方法都非常实用,同学可以选你觉得更简便的方法来测量。学生进行实际测量,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结果。3做一做第3题,学生直观看图,先估计

25、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再用上一题的方法在脑子里测量。师:同学们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再用上一题的方法在脑子里测量。如果学生看图测量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用立方体实物进行测量。用实物测量时都要提醒学生注意量的方法: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四、扩展练习如果想测量手臂,你准备用什么去测量比较方便一些?讨论用具选用合理性。2估计3操作验证。师:如果我想测量一下我手臂的长度,你准备选择什么去测量比较方便一些?是小木块、橡皮,还是其它的?为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商量商量。组1:选择铅笔,因为铅笔比较长,量起来比较方便,而小木块、曲别针都太短了,量起

26、来太麻烦。组2:不能使用太短的物品,因为它们太短,而胳膊比较长,用太短的物品量比较长的物品就需要量好多次,太麻烦,也不太准确。也可能有选择曲别针或橡皮来测量的小组,教师可以不加以否定,待测量之后再让学生自己评价。师:同桌两个人互相量一量一条胳膊的长度。学生动手测量。教师巡视指导。五、后延伸要想准确的进行测量要用什么测量工具?什么单位?怎样测量呢?师:要想准确的进行测量要用什么测量工具?什么单位?怎样测量呢?题:用长度单位解决问题教学内容:P7及练习一第8、9、10、11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类比、观察,学会如何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

27、身边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推想、对比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自主探索、交流合作、质疑反思。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前面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长度和1米的长度吗?(学生用手比划。)教师口头出题,学生比划:2厘米,厘米,10厘米,20厘米、0厘米。小结: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那么,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呢?这节我们一起来探究。(板书题。)二、探究新教学例8一根

28、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教师谈话:(多媒体出示旗杆。)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吗?(让学生猜测。)降低难度:这样猜测范围太广了,老师给同学们提个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l3米?(小组讨论、汇报)引导:方法一:假设推理l厘米只有这么长,(用手比划)那么13厘米就只有这么长,旗杆不可能这么短,所以是13米。方法二:估测法。我们大约是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把旗杆的高度和我们的身高对比一下,10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方法三:反正法。和身边的13厘米高的物品进行比较,比如,我们手上的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小结:原来解题的法有这么多,我们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多想,最终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2巩固新知:出示教材第7页“做一做”题目。小明来到百鸟馆,看见了这样一只小鸟(多媒体出示)。这只小鸟的脚印的长度是1厘米还是1米呢?(学生交流。)指名汇报,说说理由。让学生自己说说思考的方法,例我们的身高大约是1米,小鸟的脚印不可能和我们的身高一样大,所以,小鸟的脚印应该是1厘米。让学生讨论:桌的宽是60厘米还是60米?引导:60米是多大?我们的教室长大约是6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