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6.94KB ,
资源ID:513262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1326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十一 考点23 表达技巧质检卷B卷.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十一 考点23 表达技巧质检卷B卷.docx

1、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十一 考点23 表达技巧质检卷B卷表达技巧质检卷(B卷)1、下方山南朝梁何逊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鱗鳞逆去水,弥弥急还舟。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 【注】方山:六朝时的渡口。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冬天早晨从方山渡口乘舟归乡的情景。B.“繁霜”“苦雾”都是蕴含了悲伤忧郁情感的意象。诗经?小雅?正月:“正月繁霜,我心忧伤。”鲍照舞鹤赋:“严严苦雾,皎皎悲泉。”其中的“繁霜”“苦雾”也表达了此种情感。C.五、六两句,写作者逆水行舟,心情悠闲地归乡,用 “鳞鳞”“弥弥”两组叠字,

2、正状其心潮的不平静。D.最后四句,将作者归途渐近、心情却愈加忐忑,反而愁肠翻滚的微妙而复杂的心情逼真地刻画了出来。E.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作者将寻常情,眼前景, 妙手写来,波澜层生,加之整首诗对偶工巧,连用叠字,妙用比喻、拟人,更增添了一层和谐的形式美。2.诗歌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概括。在描写景物上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赏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春夕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注:春夕是诗人旅居湘鄂时所作。五湖,指春秋越国大夫范蠡隐居的太湖,这里指崔涂的家

3、乡浙江桐庐一带。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春水远流、春花凋谢的暮春之景,点明了诗人春归时节身在异乡的境况,渲染出凄凉孤愁的气氛。B.颈联诉说了思乡之苦,动绝两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的复杂心理,逼真地传达出来了。C.尾联运用了反问和用典的手法。从暗用五湖典故来看,这里的归字,表达的就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D.这首诗感情真切,意境深婉,尾联中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自慰自嘲,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彷徨。2.本诗颔联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结合该联简要分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咏竹刘孝先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谁能

4、制长笛,当为吐龙吟。注湘妃:传说中舜帝的妃子,舜亡后,湘妃泪洒竹上,形成斑竹(又叫湘妃竹)。上宫琴:宫廷一流琴师弹奏的琴。1.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竹生”句既描述了竹恶劣的生长环境,也赋予了竹不图安逸、不慕奢华的品性。B.“梢云”句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竹梢高耸入云的情状,为下文写“高节”做铺垫。C.“耻染”句表明竹子自感无法与湘妃相比,为不能像湘妃那样痴情而感到羞愧。D.结尾两句抒写竹子希望能制成长笛高声吟唱的愿望,寄寓了作者的独特情怀。E.末句“吐龙吟”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像龙飞冲天一样,大展宏图的远大抱负。2.这首咏竹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请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种

5、手法的理解。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春思(唐)皇甫冉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注】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龙堆:白龙堆得简称,指沙漠。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机中锦字:窦滔被贬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颠倒,皆成文意。元戎,犹主将;窦车骑,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返旆:犹班师。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一位妻子在春日对出征的丈夫梦绕魂

6、牵的思念,以及对战争早日胜利的盼望。B.第四句“心随明月”与“我寄愁心与明月”表意相似,表达了女主人公只能把对丈夫的思念寄托给明月的无奈。C.为了寄托思念,抒发离情别恨,女主人公为夫君织一幅锦字回文诗;“笑独眠”意为楼上花枝也含笑而眠。D.尾联写女主人公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得胜班师,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统一起来,赋予了本诗积极的社会意义。2.诗歌首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山寺见牡丹刘子翚倦游曾向洛阳城,几见芳菲照眼新。载酒屡穿卿相圃,傍花时值绮罗人。十年客路惊华发,回首中原隔战尘。今日寻芳意萧索,山房数朵弄残春。【注】刘子翬(hu)(11011147

7、),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南宋诗人。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出了牡丹花开时的耀眼夺目,新突出了诗人在倦游中看到牡丹的新奇惊艳之感。B.颔联写牡丹养在公卿家,赏牡丹的也是富家人,穿傍二字也暗示出诗人对牡丹的喜爱。C.颈联表现了诗人年华逝去之愁和难以再回中原之恨,而中原战乱正是诗人漂泊的原因。D.尾联的意萧索是说诗人暮春到山寺寻牡丹,却只看到几朵残花,因此感到意兴阑珊。2.这首诗作者主要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江心寺柴望寺北金焦彻夜开,一山却似小蓬莱。塔分两岸波中影,潮长三门石上苔。遗老为言前日事,上皇曾渡此江

8、来。中流滚滚英雄泪,输与高僧入定回。【注】作者在宋亡国以后不久所作。金焦:指金山、焦山,原是南宋的江防要地。三门:寺院大门,也称山门。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第二句写此处的小山,像海中的小蓬莱一样,“安然”立在江中。B.第三句先写塔,塔势平分着沉浸在江心的山影,周围环境一片静透。C.第四句再写潮水,涨潮时,山门石上的苔痕也浸在水中,景象极为壮观。D.第五、六两句是虚写,写遗老们谈论起往日“上皇”曾经避兵此地,渡过此江。2.全诗运笔委婉,多用暗示手法,请结合诗句对这一手法加以分析。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题崔少尹上林坊新居白居易坊静居新深且幽,忽疑缩地到沧洲。宅

9、东篱缺嵩峰出,堂后池开洛水流。高下三层盘野径,沿洄十里泛渔舟。若能为客烹鸡黍,愿伴田苏日日游。【注】沧洲: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田苏:指晋国贤人,后借指贤德长者。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一首题赠诗,诗中用“田苏”代指崔少尹,有对主人的恭维之意。B.首联并未详细描写新居,而是用作者的心理感受从侧面写出其环境的幽深。C.尾联写诗人想要为客人准备好饭菜,表达出想每日陪伴崔少尹游览的愿望。D.诗歌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体现出白居易诗歌“晓畅通俗”的特点。2.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上林坊新居的环境?请简要分析。8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行路难

10、贺铸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柄马如狗。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酌大斗,更为寿,青鬓长青古无有。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注】秋风:指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刘彻率群臣祭祀后乘船泛舟,时值秋风萧瑟,其触景生情写下秋风辞,表达人生易老的感叹。9、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临江仙梅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注】这首

11、词为李清照效仿欧阳修蝶恋花所作的数阕临江仙之一。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起句效仿欧词,一字不改,以设问的口气连用三个“深”字, 表现了庭院的深邃。B.“云窗”一句通过描写云簇窗前、雾绕髙阁的景象,描绘出庭院缥渺清幽的特点。C.上阕第二句中的“迟”字不仅客观交代春来得“迟”,也表现了对春来迟缓的厌恶。D.上阕的第三句和下阕的第三句遥相呼应,均通过对“谁”的质问,借梅花表达了词人的落寞之情。E.这首词用梅花暗喻词人自己,把独居的幽思表现得淋漓尽致。2.本词除了运用设问的手法外,还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风入松刘克庄归鞍

12、尚欲小徘徊。逆境难排。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余孤负金罍。萧瑟捣衣时候,凄凉鼓缶情怀。远林摇落晚风哀,野店犹开。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逆旅主人相问,今回老似前回。【注】刘克庄妻林氏,为人坚贞俭慧,夫妻情笃意深、朝夕相伴。妻殁次年,作者自建阳县令任上罢职归莆田,道经福清之际写下了这首悼亡词。 罍(li):酒杯。鼓缶:鼓盆。庄子至乐云: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鞍”二句,写作者快马加鞭,赶回故里, 到妻子坟前一洒伤心之泪。B.“孤负金罍”,写作者因病不能饮酒,委婉地表达对妻子的思念之情。C.“远林”一句交代了时令,也渲

13、染了气氛;“哀”字点明了作者此刻的心情。D.“今回”一句借店主人相问,表现了作者失去妻子后更加苍老的样貌。2.本词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痛悼思念,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赏析。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缚虎手,悬河口”使用借喻手法,前句写勇士,比喻有军事才能的人,后句写谋士,比喻有政治才干的人,最终与“车如”句形成鲜明对比。B.“白纶巾”三句正面表现文中人物的抱负,“白纶巾,扑黄尘”描写人物白衣进京的风尘仆仆,“不知”句化用李白诗句,表现了词人对自己能否功成名就存在疑惑。C.“衰兰送客”两句中,词人用兰花衰枯来衬托内心离别的愁绪,“天若”句设想奇伟,意境高远,有

14、力地烘托出词人艰难的处境和凄苦的情怀。D.“作雷颠”三句通过形象的动作描写刻画了词人不趋名利, 纵酒放歌、借醉起舞的狂放情态,表现了词人不为恶劣环境所困的洒脱、旷达之情。E.这首词根据文意的需要,十分注重转韵,全词每两三句转韵一次,加之词句长短参差,读起来抑扬顿挫,节奏鲜明, 音乐性强,使人有一咏三叹之感。2.请结合词的下阕,简要解说作者是如何使用抑扬手法的?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1.CE; 2.画面:描绘了一幅冬日清晨静谧凄清凝重(伤感)的画面。手法: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抒情主人公清晨在方山渡口所见之景, 表达了抑郁伤感的情感。动静结合:寒鸟在光秃秃的树枝间跳来跳去,发出悲切的叫声

15、;几颗星星映落在河中,随波浮荡。一动一静,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富于情趣。色彩渲染:白皑皑的繁霜遍地,黑沉沉的浓雾漫江,用“白”“黑”渲染出画面的阴霾。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C项,“心情悠闲地归乡”错,“弥弥急还舟”中的“急”字表明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闲,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家乡走去,E项,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的能力。第一问: 诗句描绘的画面,可通过理解诗句含意,发挥想象进行体会,从前四句的大意看,作者大概是因为遭遇了什么不幸的事而急忙回家, 心情显得格外沉重和急切。他清晨就急匆匆地赶到方山渡口,所见所闻,很是令人抑郁伤感。寒冷的冬天,树

16、叶大都凋落了,寒鸟在光秃秃的树枝间跳来跳去,发出悲切的叫声;稀稀拉拉的几颗星星映落在秦淮河中,随波浮荡,闪射着微弱的光。第二问:分析古诗词中的写景手法,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所运用的修辞的角度:比喻、夸张、借代、双关等;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的角度:衬托、对比、 烘托、用典、象征、铺陈、白描、色彩渲染、借景抒情、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 )、正倒结合、虚实结合等;调动感觉 (诸觉结合)的角度:视觉(形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景物的全景与特写景的角度:粗笔勾勒与工笔细描(点面结合)。就本诗而言,前四句是景物描写,借景抒情,从“寒鸟”“苦雾” 黑”等字眼可以看出,作者的

17、情感是沉重压抑的:看到响”字,考虑动静结合的手法,首句写鸟的活动,是动景,第二句写星星在水面的倒影,是静景,这是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看到“白”黑”等表颜色的词语,考虑色彩对环境气氛的渲染。 2答案及解析:答案:1.C; 2.用典:运用庄周梦蝶或杜鹃啼血的典故,突出了梦醒之后的空虚、失望,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虚实结合:上句虚写梦境,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下句实写梦醒,依旧孤眠异乡,只有子规明月相伴。烘托渲染(视听结合):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清冷、凄凉、忧愁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解析:1.“归”字,除了有对家乡的的思念,还有归隐田园之意。另外,反问也不准确2.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

18、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中“蝴蝶梦”运用庄周梦蝶或杜鹃啼血的典故;上句虚写梦境、下句实写梦醒,虚实结合;子规啼与三更月,视听结合、一声一色,构成清冷、凄凉、忧愁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3答案及解析:答案:1.CE; 2.本诗通过描写竹子身居荒野、高耸向上、外直中空等特点,赋予竹子不慕奢华、不媚俗、高洁、坚贞、追求理想的品性,表达自己要像竹子一样坚贞高洁,追求梦想,愿为国家效力的高尚志趣。托物言志,把竹子人格化,委婉、形象、深沉动人,极富艺术感染力。解析:C项,诗句原意是“耻于染上湘妃的泪迹,羞于作上宫的

19、宫琴”,这里的解释完全弄反了;E项,末句未运用典故,“吐龙吟”意思是发出龙鸣般的声音,寄寓了诗人坚守高洁的情操。 4答案及解析:答案:1.C; 2.拟人。“燕语”赋予春天的燕子以人的情感,形象描述和平宁静,亲人团聚的场景。 对比。“莺啼燕语”的春景与“路儿千”的边关对比鲜明,使读者感受到心灵的强烈震撼。 虚实结合。第一句是眼前实景,第二句是想象。 衬托(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上句写京城春天色彩浓丽,下句写从征亲人在遥远的贬官,不能享受这宁静.无法得到这温情,在上句春意盎然的反衬下,下句更显得沉郁悲壮。解析:1.C“笑独眠”是写那花团锦簇的样子,像在嘲笑独眠之人。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

20、、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C项,“笑独眠”是写那花团锦簇的样子,像在嘲笑独眠之人。2.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此题要求回答首联的艺术手法,从“莺啼燕语报新年”看是“拟人”的手法,效果为“形象描述出和平宁静的场景”;“莺啼燕语报新年”和“路几千”又是对比,使读者感受到心灵的强烈震撼;第一句是眼前实景,第二句是想象,虚实相生,表现出对从征亲人的思念和牵挂之情。 5答案及解析:答案:1.D; 2.虚实结合(想

21、象、联想也可):前三联虚写回想过去十年由喜到悲的人生经历,后一联实写眼前所见的暮春时节山寺的牡丹,虚实结合来表现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对比(反衬也可):通过前两联写自己十年前游历洛阳在富贵人家见到牡丹的喜爱之情与后两联写现在年老漂泊、在山寺见到牡丹感到失落的对比,更突出诗人现在的处境和伤感之情。解析:D.分析片面,根据原文,“意萧索”的原因除了只看到残花外,还有诗人对白己、对牡丹命运的感伤。 6答案及解析:答案:1.C; 2.“寺北”句暗示江防不再存在。南宋的江防要地,而今彻夜开放,江防不复存在。“遗老”句与“上皇”句暗示亡国之恨。从遗老口中,谈论起“上皇”,如今山寺犹在,复国的希望却已渺茫。

22、“中流”句与“输与”句暗示国运难回。江水东流,沉浸过英雄的泪水,而今只能使山寺里的高僧增加些难忘的哀思,表明国事已无可挽回。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C项,“景象极为壮观”错,山门石上的苔痕也浸在水中,可见此处的荒寂。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这首咏江心寺的七律意旨沉痛,运笔委婉,多用暗示手法。答题时,可结合注释“作者在宋亡国以后不久所作”来把握全诗的情感,从诗句中的关键词语着手,分析其暗示手法。如首联“彻夜开”诗人是一个心忧国难、思念故国的南宋遗民形象,他在江心寺遥望金山、焦山,感慨昔日江防而今被敌军占领,“彻夜开”颇含感慨,暗示江防不复存在。颈联“遗老”“上皇”

23、:遗老口中谈论往日“上皇”曾避兵此地,言外之意是那时国家虽危,却也能成偏安之局,如今山寺犹在,复国的希望却已渺茫。尾联“英雄泪”:东流滚滚的江水沉浸过英雄的泪水,而今国运难回,也只能使山寺里的高僧在入定之后,增加些哀思罢了。 7答案及解析:答案:1.C; 2.白描。简笔勾勒了上林坊新居东面高大的山峰、堂后池塘与洛水、山上的野径、洛水的渔舟。多视角写景。篱笆、池塘是近景,嵩峰、洛水、野径、渔舟是远景;嵩峰、野径是仰观,池塘、洛水是俯视。动静结合。高大的山峰、三层回旋的野径是静景,流淌的洛水、漂浮的渔舟是动景。解析:“若能为客烹鸡黍,愿伴田苏日日游”两句,假设崔少尹能给客人准备饭菜,诗人愿意天天来

24、上林坊新居陪伴崔少尹游玩,从侧面突出诗人对上林坊新居的喜爱,不是“诗人想要为客人准备好饭菜”。 8答案及解析:答案: 1.AD; 2.这首词的下阕先抑后扬,随后再抑。先抑,词句用“酌大斗”三句表现人的头发不会总是黑的,以此来写词人对人生短促的忧愁;后扬,“笑嫣然”三句通过描写饮酒的快乐来写人活着的极度快乐;再抑,用汉武帝纵使成就丰功伟业但也逃不掉死亡的结果来写人生的悲凉,表现词人的苦闷情怀和矛盾心境。解析: 1.A项,“借喻”表述错误,应该是“借代”。 D项,“不为恶劣环境所困的洒脱、旷达之情”表述错误,词句体现出来的是词人无可奈何的悲愤和壮志难酬的悲凉,没有表现旷达之情。2.本题考查考生鉴赏

25、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回答本题,应注重把握词句描写的内容和体现的情感,以此来分析本词是如何使用抑扬手法的。比如本词用“酌大斗”感叹人生的短暂,用“笑嫣然”表现快乐,用汉武帝的丰功伟绩表达人生短暂的悲凉等,由此可以看出本词的下阕是先抑、后扬、再抑。拟写答案时,应先总说,然后分析词句是如何表现抑杨的即可。 9答案及解析:答案:1.CD; 2.拟人。“玉瘦檀轻无限恨”“浓香吹尽有谁知”两句中的 “恨”“有谁知”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梅花以人的心态。衬托。用梅花的“瘦”衬托杏花的“肥”,视觉形象鲜明。借物抒情。本词主要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并借助梅花的口吻表达自己的闺怨之情。解析:1.C项,错在“厌恶

26、”,这里主要表现词人思念丈夫时的孤独哀怨之情;D项,应是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2.本词像词人的其他词作一样,通过借助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某种情感,统揽词人的诸多作品,多数是借助某种事物来表现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和自己的闺怨之情,本词也基本属于这类作品。分析表现手法,主要应在用词、造句、抒情等方面进行分析。 10答案及解析:答案:1.A; 2.细节(虚写、回忆):通过回忆妻子生前捣衣的情景,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用典:化用庄子鼓盆而歌的典故,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了对亡妻的痛悼之情。借景抒情:作者借秋林、秋风和灯影,表达了对亡妻的哀思。解析:对句意理解有误,这一句的意思是:作者因削职归来,仕途陷于逆境,受困彷徨,难以挣脱;另外,作者没有回到故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