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40.38KB ,
资源ID:512978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1297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春未来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春未来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1、春未来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主要由六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为好大一个家、第二单元为壮丽的山河、第三单元为祖国各地的环境与生活、第四单元为各族人民一家亲、第五单元为自然灾害与救助、第六单元为珍惜自己的生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教学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性、明理、导行”是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心情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在教学中,将依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的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

2、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学习明理是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意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受之初”,因而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形成道德认识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例如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识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行为,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辩析正误

3、,从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通过5年的品德学习,学生已能得到很多知识,还能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并学会正确地观察自然、认识自我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小学生。本学期,我们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有效开展学习和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思想进步与提高。三、教学目标1、认识我们的祖国,了解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中国地理环境的差异,认识我国的行政区域及其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2、通过了解祖国壮丽的山山水水,中国主要的河流及其分布,感染学生,让学生热爱祖国的山和水,有兴趣了解更多关于祖国山河的知识。3、了解祖国各地的环境与生活,明白地区的差异

4、是造成各地环境和生活差异的重要原因,了解环境差异带来的风土人情,教育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美丽富饶的祖国。4、中国是56个民族汇聚一体的大家庭,了解我国人口的分布,认识每个民族服饰等的差异,了解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住房的特点和有趣的节日,体会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让学生知道,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是祖国繁荣富强的关键。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好思想,好风尚。5、认识自然灾害的种类,以及自然灾害的救护措施,联系生活中发生的自然灾害,体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这些词语的含义,激发学生的爱心,积极加入到慈善事业中,奉献自己的爱心,关爱生命,关爱社会。6、了解生命的诞生及艰辛

5、的成长过程,懂得生命的真正价值,分辨哪些是不良习惯,拒绝不良习惯,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健康快乐的成长。四、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民族,热爱祖国,关爱生命”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在本课程中注重从实际出发,了解祖国的发展变化,本主题旨在引领儿童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了解中国,热爱中国,引起他们与之交往的愿望和冲动,表现出对祖国发展和民族兴旺的尊重、关注,并引以为光荣和骄傲,从而激发学生为祖国未来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和行动。五、教学措施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

6、实际生活,加强教材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3、进上步加强本课程开放式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通过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景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4、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5、为了使学生真正体味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就力求尽可能提供学生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六、课时安排第一周:第一课第二周:第二课第三课第三周:第四课第五课第四周:第六课第七课第五周:第八课第六周:第九课第七周:第十课第八周:第十一课第九、十周:期中考试第十一周:第十二课第十二周:第十三课第十三周:第十四课第十四周:第十五课第十五周:第十六课第十六周:第十七课第十七周:第十八课

7、第十八周:第十九课第十九周:复习第二十周:期末考试第一单元 好大一个家 1、祖国有多大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2、会看中国地图,知道图例、比例尺的含义,尝试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实际距离。3、通过地图和生活实例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4、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教学准备:课前通过多种途径调查了解祖国有多大。教学过程:一、音乐欣赏,导入学习听儿童歌曲祖国有多大。问:祖国有多大? 看祖国的地图,它像什么?这节课,我们来感受一下,祖国到底有多大。二、计算比较,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

8、活动一: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1、做徒步旅行的游戏,出发前,先来看看要走的路线。(学会看图例,认识国界和海岸线。)2、开始旅行吧!从哪里出发?(了解家乡浙江在我国的哪边,复习地图方位。)3、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祖国的行政区划,并结合地图,了解祖国的四至点(祖国的最南边、最西边、最北边、最东边分别在哪)。4、计算:沿祖国大陆的边界走完一圈,至少要花多少时间?通过这样的计算,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活动二、调查比较,体会面积之广1、结合浙江地图,比较本地与浙江的面积。2、结合中国地图,比较浙江与中国的面积。3、结合世界地图,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面积。比较之后,你有什么发现?想说点什么

9、?三、了解行政区划,进一步感受祖国的辽阔。1、读读书中的小资料,了解行政区划。2、结合地图,了解首都、省级行政中心、一般城市等图例。四、模拟旅游,充分感受祖国幅员辽阔。1、说说自己小组准备去哪旅游。2、小组交流旅游前了解的情况。3、汇报交流:(1)路程。(尝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通过路途遥远感受祖国的辽阔。)(2)温差。(通过南北温差感受祖国的辽阔。)(3)时差。(通过东西时差感受祖国的辽阔。)五、总结升华 2、首都北京教学目标 1、知道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2、了解北京悠久的历史和现代都市风貌。 3、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

10、点 知道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通过上网、看报、听新闻和看电视等方式,收看近期有哪些重要会议正在召开, 北京还有哪些重要的文化活动场 所和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动,最近, 首都北京有哪些国际友人来访,有哪些国际性重大活动等。 2、广泛搜集反映北京古城与新貌的照片、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1949 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 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10月1日,毛泽 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手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从此,北京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向往的地方。 2、提问:北京作为祖国的首都和我国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

11、?为什么说首都是祖国的心脏?让学生自由说一说,师生补充总结:首都是国家政治中心;首都是国家文化中心;首都是国际交往中心。 3、学生分小组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 分别阅读教材第 10页至12页,选择与本小组探究问题相关的内容进行学习和讨论。4、引导学生汇报交流。为什么说首都是国家政治中心?从哪些方面能看出首都是国家政治中心? 党中央、国务院所在地,国家领导人在北京办公。党和国家许多 重要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都在北京举行。 为什么说首都是国家文化中心? 高校,中央电视台和春节联欢晚会,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北京图书馆,北京军事博物馆。为什么说首都的国际交往中心?各国驻中

12、国大使馆,中国外交部,国家元首来访,国际间友好合作。 5、引导学生探究北京古城的历史、文化和现代风貌。提问:北京有哪些著名的历史文物古迹,反映了哪些丰富的历史?北京有哪些具有现代大都市的时代特色?让学生互相交流。板书;首都北京 政治中心 文化中心 国际交往中心 6、总结:第三课、 第三课、港和澳门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其他历史演变;知道香港和澳门是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简单了解什么是“一国两 制” 。 2、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其他历史演变,激发 学生的民族自豪和自信心。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13、: 1、搜集香港和澳门风光或旅游照片。 2、查阅资料了解港澳的历史。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特别行政区 1、提问:我国有 34 个省级行政区,其中有两个被称为特别 行政区。它们是哪两个呢?它们在哪里呢?为什么是特别行政 区?特别在哪里? 2、学生阅读教材第 15 页地图,找到香港和澳门。 3、学生阅读教材第 16 页“资料卡” ,了解“特别行政区” 的特别之处。 4、学生探究: “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以及“高度自治” 具体指什么?“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怎么回事?是谁提出的理 论? 二、指导学生追寻历史 1、为什么根据在香港和澳门建立特别行政区? 2、学生阅读教材第 15

14、 页“资料卡”内容后,指名说一说。 3、教师补充讲解历史变革。 自古以来,香港就是中国的领土。1842 年,在鸦片战争结束后, 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 南京条约 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 1860 年,清政府再与英国签下北京条约 ,将九龙半岛割让给英国。 1898 年,英国又强行租用新界地区,租期 99 年。1984 年 12 月 19 日,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问题发表联合声明。1990 年 4 月, 我国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 区基本法 。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祖国。 自古以来,澳门就是中国的领土。1553 年,葡萄牙殖民者骗取 明朝政府的许可,在澳

15、门租界地搭棚,存储货物。1573 年,明 朝政府筑墙为界,澳门被葡萄牙殖民者长期占用。1849 年,葡 萄牙擅自宣告澳门为自由港。1987 年 4 月 13 日,中葡两国政府 就澳门问题发表联名 fc1 ?声明。1993 年 3 月,我国八届全国人民一 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9 年 12 月 20 日澳门回归祖国。 三、回顾港澳回归 播放香港和澳门回归时, 中英和中葡举行政权交接仪式的实况录 像。师生共同观看香港和澳门回归庆典的相关影片,重温激动人 心的时刻。 讨论:香港和澳门回归说明了什么? 四、在地图上认识香港和澳门,认识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 1、 学生阅读

16、教材地 15 页地图和教材第 16 页特别行政区区 旗和区徽。 2、让学生画一画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 3、展示有关香港和澳门的资料,进一步了解香港和澳门。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第四课、 第四课、宝岛台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台湾的基本情况和特殊历史。 2、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 圣不可侵犯,初步形成维护祖国统一的愿望和信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了解台湾的基本情况和特殊历史, 使学生初步形成维护祖国统一 的愿望和信念。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1、搜集台湾风光图片或旅游照片。 2、查阅资料了解台湾的历史。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7、: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终于圆了萦 绕一个世纪的团圆梦。现在我们还有一个夙愿:就是实现台湾和 大陆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 二、指导了解台湾 1、提问:台湾在哪里? 2、台湾什么样? 3、台湾和大陆分离多久了?为什么会分离? 4、指导学生阅读中国地图 ,找一找台湾的位置,师生 小结: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位于我国东南部的海面上,东 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 包括台湾岛及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岛等 80 多个岛屿,面积 约 3.6 万平方千米。 北回归线从台湾中部穿过, 南部是炎热的热带地区, 北部是温带。 台湾的地形特点:西部是平原,东部和中部是山地。 5、阅

18、读教材 20 页,师生总结: 美丽 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 自然环境:山高、林密、瀑多、饶、市和海港 6、引导学生探究海峡两岸关系 了解台湾的基本情况,提问:台湾的风土人情和大陆有什么关 系? 台湾和大陆分离多久了? 为什么会分离? 我们应该如何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已经做了工作?有什么意 义? 是否要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相关问题的理解和看法: 台湾与大陆分离的原 因;海峡两岸关系血浓于水;大陆对台政策是努力实现两岸直接 “三通” 。 7、课外拓展 给台湾的小朋友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两岸统一的渴盼心情。 板书: 板书: 风光秀美 4 宝岛台湾 fc1 资源丰富 工业发达,海上

19、交通便利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第五课、我们的“母亲河” 第五课、我们的“母亲河”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古以来炎黄子孙就懂得择水而居,知道长江和黄 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 2、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懂得关爱自然,感 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热爱祖国山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知道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 相互依存关系。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中国地形图,中国水系图,长江、黄河流域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25 页中国河流分布图 找到黄河和长江,在图上找到自己知道名字的主要河流,并把它 们的名字填写

20、在表格里。 二、指导学生了解黄河 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第 26 页黄河流域图 。找一找,黄河流经我 国哪些省级行政区?说一说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按照黄河流 经的顺序) 。 阅读教材第 26 页至27 页,讲一讲黄河流经的地方什么样?“母 亲河”给予了我们什么? 为什么说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 母亲河”呢? 黄河从青藏高原流出,流经内蒙古大草原,流经黄土高原,流经 华北大平原,最后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横贯中国北部,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中国主要的农业生 产区, 其中黄河下游还是我国的粮、 棉基地。 黄河流域还有石油、 化工、煤炭等工业基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让学生分组探究黄河泛滥的原

21、因,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探究后指名说一说,师生评议总结: 现存问题: “地上悬河”现象及危险;黄河断流现象及危险。 解决办法:南水北调工程。 三、用同样的办法了解长江。 四、总结复习,完成练习。 1、水是生命之源,人类自古以来就懂得( “ ”。 ) 2、 ( )和( )是我国两条主要的河流。 )省中部,流经( ) ,全长约( )个省 3、黄河发源于我国( 级行政区,从山东注入( 国第( )长河。 )千米,是我 4、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发出( “ 在黄河中上游 ( 防止( ) 。 ) 防止 , ( ” )的号召, ) , ) 在下游加高加固 ; ( 5、黄河下游形成的“ 黄河再现生机和

22、活力的工程是( “ 6、长江发源于( 流经( ( ”是黄河汛期的一大隐患。使 ”。 ) ) 。长江 )西部,最后注入( )个省级行政区,全长约( )千米,是我国第 )大河。 7、长江沿岸著名的大城市有( )( 、 )( 、 ) 和上海市。 8、长江流域出现了很多问题,源头的( 上游的( fc1 )正在退缩, ) ,导 )遭到破坏,人们把长江当成天然的( 致长江严重的垃圾污染。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第六课、 第六课、祖国名山知多少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祖国名山的自然风光和其他承载的历史文化。 2、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 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23、: 了解祖国名山的自然风光和其他承载的历史文化,表达自己 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1、搜集祖国名山大川的图片,文字或其他相关信息。 2、准备主题汇报。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我国不仅有世界著名的长江和黄河,还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名山。 在这些名山中,有的山势挺拔,气势雄伟;有的重岩叠翠,悬峭 俊秀,有的流泉飞瀑,云雾缭绕。你知道这些名山吗? 二、说一说祖国名山 1、让学生阅读教材第 33 页图文。 2、教师以泰山为例,结合自然与人文进行讲解。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 1532.7 米。它以“擎 天捧日”之姿、 “拔地通天”之势,被尊为“五岳之首

24、” 。泰山在 中国的政治、文化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历代帝王在登基之初, 大多来泰山祭拜天地;许多文人墨客在泰山览胜之余,也留下许 多佳作。孔子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语;唐代诗人杜甫有“会 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佳句。 3、学生分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中国名山进行学习,结合 搜集整理的文字、图片信息,进行汇报。 4、出示课件,完成练习: (1) “五岳”指的是我国的五座名山,它们是东岳( 于( 位于( 于( )省,西岳( )省,北岳( )省。 ” ,孔子有“ ”之语,唐代 ) ,位于( )位于( )省,南岳( )省,中岳( ) ,位 )山, ) ,位 (2)东岳泰山被尊为“ 诗人杜甫有“ (3)

25、华山有“ ”的佳句。 ”的说法。黄山有“ ”( 。 ) 山瀑布有“疑似银河落九天”的佳句。 三 、发表会“我爱祖国山河水” 提问: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祖国山水的热爱? 确定表达方式;分组;小组自主探究;各小组依次发表小组的研 究成果。 四、课外拓展 汇编名山之最;访谈家乡名山日月山。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第七课、 第七课、走上黄土高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环境及气候特点。 2、了解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 3、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学生了解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

26、境的关系, 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fc1 ? 教学准备: 1、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幻灯片。 2、 中国政区图 。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走上黄土高坡 1、曲黄土高坡 2、 提出问题: 你知道这首歌中所说的 “黄土高坡” 在哪里吗? “黄土高坡”是什么样子?这里的人们是怎样生产、生活的呢? 我们能从歌词中找到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板书歌词中反映西部地区环境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词语: 黄土高 坡、大风、四季风、西北风、东南风、窑洞、牛、黄河。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上黄土高原,看个究竟。 3、学生阅读教材第 37 页地图。 说明:图中区就是黄

27、土高原,人们又称黄土高坡。 看看黄土高原在我国什么地方? 黄土高原上有哪些地名是你曾经听说过或去过的?(联系实际, 增强感性认识。 ) 4、小结: “黄土高坡”位于我国黄河中上游的山西、陕西、 甘肃、宁夏等省区境内,平均海拔 2000 米左右,是世界上面积 最大的黄土分布区,人们把这里叫做黄土高原。 5、质疑:黄土高原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 学生探讨交流。 阅读“资料卡” 。 教师图示讲解: 高原西部为贺兰山、 东部位太行山、 南部为秦岭, 只有北部与内蒙古高原相连,且高原北部为沙漠和戈壁,这里常 年盛行西北风,沙子和黄土就随风而至。经过上百万年的堆积, 就形成了黄土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28、。 6、黄土高原什么样? 联系生活经验:谁去过或在电视中、图片中见过黄土高原?说一 说黄土高原什么样?师生语言描述。 播放黄土高原图片。 提问:黄土高原为什么是这样?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讲解。 二、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1、提出问题: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人们是怎么生产 和生活的呢? 2、阅读教材第 38 页至 40 页图文。 3、说一说,人是怎样适应环境的?(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为 什么要修建梯田、挖窑洞、打井、穿老羊皮袄、戴羊肚毛巾,与 环境有什么关系?) (1)生产方面:修建梯田;植树种草;放牧。 (2)生活方面:开凿窑洞;打井取水;扎白毛巾。 三、课外拓展 学生收集人类与环境密切

29、关系的相关资料,在班上相互交流。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第八课、 第八课、登上世界屋脊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环境及气候特点。 2、 了解青藏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 系,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 3、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了解青藏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1、青藏高原环境和藏民 fc1 生活短片和幻灯。 2、 中国地图 。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了解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 1、指导学生识图 出示: 中国地形图 。 在中国地形图

30、上找到青藏高原。 观察比较: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 观察:教材第 41 页地图。 观察青藏高原范围:青藏高原位于哪些省级行政区? 2、小结:在我国的西南部优这样一块神奇的土地青藏 高原,主要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境内。这里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 总面积约 250 平方米, 相当于我国领土总面积 1/4, 这里不仅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地方,也是世界最高的地方,也是世 界上最高的地方,所以被称为“世界屋脊” 。 二、登上“世界屋脊”欣赏青藏高原自然风光 1、提出问题:这么高的地方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登上“世界屋脊” ,看个究竟。 2、播放:青藏高原自然风光的幻

31、灯片。 3、学生阅读教材第 41 页至第 42 页的山水风光图。 4、阅读教材第 41 页地图。 在地图上找到青藏高原上著名的山脉和河流。 5、小结:这里有神秘的雪山,圣洁的水,碧蓝的天,灿烂 的阳光和未受污染的耕地、大气和草原,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上 人类生活的最后一块“净土” 。 三、登上“世界屋脊”领略青藏高原气候 1、提出问题:青藏高原海拔这么高,高原的气候和平原地 区相比有什么不同? 2、阅读教材第 43 页,教师讲解。 气温低。 说明:地势越高的地方,气候就寒冷,海拔每上升 1000 米,温 度就降低 6 摄氏度,所以地高天寒是青藏高原典型的气候特征。 牦牛和青稞是适应这种高寒气候的特有物种。 空气稀薄、日照强。 说明: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阳光辐射强,日照时数 多,所以这里又是全国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地方。 看教材第 43 页“布达拉宫”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