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5 ,大小:76.75KB ,
资源ID:511145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11145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管理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管理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docx

1、管理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管理学原理内容串讲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及期其基本特征一、什么是管理(名词解释)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组、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寮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多选)二、管理的基本特征(1) 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单选)管理或者管理活动是否存在,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一致认可的目标。(单选)(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3) 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管理的作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中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多选)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通过承担计划

2、、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五项基本职能或工作,来实现管理的任务。(单选)(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三、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单选)管理是一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第二节 管理的性质一、 管理的两重性(单选)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单选)管理的两重性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单选)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它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单选)管理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二、 掌握管理的两重性,学习管理学和从事管理工作(简答)

3、掌握管理的两重性,对于我们学习管理学和从事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认真总结我国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3)要结合实际,随机制宜地学习与运用。第三节 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一、 管理学及其特点(名词解释)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多选)一般来说,管理学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一般性。(2)多科性。(3)历史性。(4)实践性。(单选)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单选)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有效性,这一论述表明了管理的实践性。(简答

4、)二、管理学研究内容与范围(1) 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上层建筑。(2) 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3) 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来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论述)三、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1) 管理和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2) 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3) 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第四节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系统方法(名词解释)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

5、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多选)系统的特性有(1)整体性。(2)目的性。(3)开放性。(4)交换性。(5)相互依存性。(6)控制性。(单选)“系统特性中有效的管理总能带来1+12的效果”指的是系统的整体性。(简答)简述系统的观点。(1) 整体观点。(2)“开放性”与“封闭性”。(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信息反馈观点。(7)分级观点。(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第二章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管理学形成前的管理思想与实践一、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总结(简答)管理学形成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即:(1)古典

6、管理理论阶段;(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3)管理理论丛林;(4)战略管理;(5)全面质量管理;(6)学习型组织理论。二、早期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单选)公元284年,古罗马帝国的戴克利先成为皇帝后,实行了一种把集权与分权很好地结合起来的连续授权制度。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多选)科学管理理论、管理过程理论和行政组织理论都属于古典管理理论。一、泰罗及其科学管理理论(单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界初。(简答)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单选)(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3) 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

7、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4) 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 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6) 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7) 实行职能工长制。(8) 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单选)20世纪初,提出图表系统法的人是甘特。二、法约尔与管理过程理论(论述)法约尔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管理理论:(1) 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2) 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3) 管理的十四原则。具体包括: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报酬。集中化。等级链。秩序。公

8、正。任用期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4) 管理要素。法约尔提出,管理这一职能活动是由五个管理职能组成的,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三、马克斯韦伯与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简述)简述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只有理性合法的权力才宜于作为理想组织体系的基础,它具有以下特点:(1)明确的分工,(2)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3)人员的考评和教育。(4)职业管理人员。(5)遵守规则和纪律。(6)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第三节 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一、霍桑试验的结论(简答)(单选)梅奥等人对霍桑试验的材料总结后得出的结论主要有四点:(5) 职工是“社会人”;(6)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9、7) 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8) 存在着霍桑效应。二、有关行为科学的理论(单选)梅奥通过其领导的霍桑试验创建的人际关系学说属于行为管理理论。(多选)目前组织行为学从它研究的对象和所涉及的范围来看,可分成三个层次:即个体行为、团体行为、组织行为。(简答)有关个体行为的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 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理论,可分成三大类:激励内容理论,例如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激励过程理论,例如期望理论,波特劳勒模式;激励强化理论。(2) 有关企业中的人性理论,例如X理论Y理论,不成熟成熟理论,以及人性的四种假设等。 (多选)团体行为介于个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之间

10、。主要包括团体动力、信息、交流、团体及成员的相互关系四个方面。(多选)有关组织行为的理论主要包括有关领导理论和组织变革和发展理论。第四节 管理理论丛林一、管理过程学派(简答)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是:(1) 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2) 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即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3) 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即各级管理人员都执行着管理职能,但侧重点则因管理级别的不同而异;(4) 管理应具有灵活性,要因地制宜灵活应用。 (单选)法约尔被认为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者。二、社会合作学派(多选)社会合作学派认为,人的相互关系就是一个社会系统,它是人们在

11、意见、力量、愿望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一种合作关系。三、经验或案例学派四、人际关系行为学派五、群体行为学派六、社会技术系统学派七、决策理论学派(单选)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赫伯格西蒙。八、沟通(信息)中心学派(多选)沟通(信息)中心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维特、纽曼、香农和韦弗。九、数字(“管理科学”)学派十、权变理论学派第五节 战略管理一、战略管理提出的背景(论述)结合实际,谈谈你对3C环境的理解和认识。有人用3C即变化(Change)、顾客(Customer)和竞争(Competition)描述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基本轮廓。(1)变化是企业外部环境的主要特征之中。在经济方面,全球性的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国

12、际贸易持续增长。跨国公司的力量日益上升,跨国经营已成为大公司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技术方面,技术发展呈现出日益加速的趋势,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管理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更是极大地改变着企业存在及活动的方式。(2) 顾客方与生产经销方力量对比的逆转是企业外部环境第二个主要特征。顾客曾经是生产厂商眼中的千人一面的大众,他们对厂商提供的产品只有诚惶诚恐的接受,厂商似乎永远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但买方与卖方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已经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主导权开始转到顾客的手中。平均意义上的顾客已经不复存在,每一个顾客都有是具有特写需要、爱好和性格的个性化

13、的主体,不理解或认识不到这种对比关系的转变、不能从顾客的角度出以考虑问题、不能使顾客满意的企业,注定会被淘汰出局。(3) 无所不在的竞争是企业外部环境的第三个主要特征。 当今的市场竞争无论是从规模、范围还是从激烈程度上来看都是前所未有的。竞争覆盖了几乎所有的社会领域,从传统的工商业,一直到金融、服务、教育、医疗卫生、大众传煤、通讯等,同是也超越了地区、国家,而越来越呈现出国际化的特征。最低的价格、最高的质量、最优的服务和最快的速度成为所有企业的标准。在价格、质量、服务和速度方面处于劣势的企业将会被逐出竞技场外。二、管理的特点(简答)简述战略管理的含义和特点(1) 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际战略的

14、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2) 战略管理与企业的常规管理或运营层次的管理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系统性;长远预见性;对外抗争性;灵活应变性。第六节 全面质量管理一、全面质量管理的由来(单选)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质量总经理菲根堡姆。(多选)“大质量”观与“小质量”观的对比如下:条目小质量大质量产品制造的有形产品所有类型的产品,无论是否销售过程直接与产品的制造相关的过程包括制造、支持和业务在内的所有过程产业制造业包括制造、服务和政府机构在内的所有产业,无论是否是营利性的质量被视为技术问题经营问题顾客购买产品的主顾所有受

15、影响的人,不论内外如何认识质量以职能部门这种文化为基础基于具有普遍意义的三部曲质量目标体现在工厂目标之中公司的经营计划当中不良质量的成本与不良的加工产品有关的成本若每件事情都能够完美的话,将会消失的所有成本质量的评价主要基于与工厂规格、程序和标准的符合性与顾客需要的对应改进针对着部门绩效公司绩效质量管理培训集中在质量部门全公司范围协调者质量经理高层管理者构成的质量委员会(名词解释)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论述)二、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国际标准化组织在综合提炼当代质量管理体制的实践经验及理论分

16、折的基础上,确立了“八项管理原则”。这些原则是对全面质量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或基本理念的最权威概括。(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关注顾客或以顾客为中心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组织只有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管理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组织只有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才能生存。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这是管理企业的一个立场问题,是思考其他问题的出发点和前提。(2) 领导作用。领导作用就是要在组织中形成一种“上下同欲”的状态,创造一个让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充分发挥作用的积极的内部环境。(3) 全员参与企业的管理当局必须通过营造适当的环境来激发人们的热情和主动精神,使人们懂得并愿意高效地工作,从而极大地

17、促进组织的彻底转变。员工的参与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最基本特征之一。(4) 过程方法。过程即一整套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的首尾相连的活动。一个过程若没有向顾客提供价值,这个过程就是在产出浪费,几乎所有的关键过程都会贯穿组织的许多不同领域。(5) 管理的系统方法。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建立、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制体系的方式来实现质量的改进、成本的降低和生产率的提高。(6) 持续改进。有关改进的各种方法已经日益为人们所熟悉,如跨职能团队、QC小组、新点子建议制度、过程改进小组等。(7) 基于事实的决策。管理者的正确决策建立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以事实为依据来决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切用数据讲话”,

18、这是全面质量管理体制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8)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只有当供应商被视为顾客追求共同目标的伙伴,而非讨价还价的敌手时,只有当供应商关系建立在合作和信任的基础上时,供应商关系才能成为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第七节 学习型组织与卓越绩效模式一、模式转换与学习型组织(多选)传统管理模式与学习型组织模式的比较如下:具体表现方面传统管理模式学习型组织模式组织文化稳定、效率变革技术机械电子任务体力脑力组织结构垂直扁平或水平权力分布集权分权资源资本信息关注点利润顾客工作方式个人团队生产方式福特戴尔市场地方、国内全球领导管理者领导者二、卓越绩效模式(简答)卓越绩效标准的核心价值观包括:(1)领导作用;

19、(2)以顾客为导向;(3)有组织的和个人的学习;(4)尊重员工和合作伙伴;(5)灵敏性;(6)关注未来;(7)管理创新;(8)基于事实的管理;(9)公共责任与公民义务;(10)重在结果和创造价值;(11)系统观点。第三章 管理环境、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第一节 管理与环境一、一般环境(多选)一般环境亦称宏观环境或社会大环境,主要指可能影响组织的广泛的经济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技环境和全球化环境等。(单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不断变化,娱乐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这一因素属于社会因素。(单选)在组织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要素中,属于一般环境中最为活跃、变化最快的

20、环境要素是科技环境。二、具体环境(名词解释)具体环境,往往称为产业环境或者行业环境,是指那些对管理者的决策和行动产生直接影响并与实现组织目标直接相关的因素。(多选)具体环境主要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者以及其他一些具体环境因素。(多选)“质量”、“价格”、“交货期”是供应商影响组织的三个基本因素。三、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简答)依据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可以将组织环境划分为四种状况:(1)简单和稳定的环境:例如容器制造商、软饮料生产企业和啤酒经销商就处于这种不确定性很低的环境中。(2)复杂和稳定的环境:这种环境的不确定程度随着所面临环境要素的增加而升高,如医院、大学、保险公司和汽车制造商就处于这

21、种环境之中。(3)简单和动态的环境:因为环境中某些要素发生动荡变化,使得环境的不确定性明显升高,如唱片公司、玩具制造商和时装加工企业就处于这种环境中。(单选)(4)复杂和动态的环境:不确定性最高,对组织管理者的挑战最大。如电子行业、计算机软件公司,电子仪器制造商就面临这种最难以对付的环境。第二节 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一、社会责任(名词解释)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简答)简述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企业的社会责任涉及诸多方面,如提供就业机会 、资助社会公益事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社会保障体系等。此外,企业还要对股东、煤介、社区、政府、

22、交易伙伴、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负有特定的责任。二、管理道德(名词解释)道德是指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或原则。组织活动本身及其结果往往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促使人们关注组织的管理者如何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以及其背后所依据的准则,即管理道德问题。(简答)(多选)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有哪些?管理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除了由管理者所处的道德阶段影响之外,还受到管理者的个人特征、组织结构、组织文化以及道德问题的强度等影响。同时,所面对问题的大小、严重程度等也会对管理者的道德行为产生影响。第四章 计划工作概述第一节 计划工作的含义一、计划工作的概念(名词解释)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

23、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多选)计划工作就是预先决定做什么(What),讨论为什么要做(Why).确定何时做(When)、何地做(Where)、何人做(Who),以及如何做(How),也就是通常所说的5W1H。(单选)孙子兵法中说:“多算胜,少算不胜”。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看,这里的“算”主要是指计划。(简答)(多选)二、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目的性;(2)主导性;(3)普遍性;(4)经济性。(单选)计划工作的经济性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简答)三、计划工作的意义(1)弥补不肯定性的变化带来的问题;(2)有利于管理人员

24、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3)有利于更经济地进行管理;(4)有利于控制。(多选)计划工作是一个指导性、科学性、预见性很强的管理活动,但同时又是一项复杂而又困难的工作。第二节 计划的种类与程序一、计划的种类(多选)按企业职能 ,计划可分为生产计划、财务计划、供应计划、劳资计划、安全计划、人员培训计划等。(单选)按计划所涉及的范围,计划可分为上层管理计划、中层管理计划、基层管理计划。(单选)按计划的内容,计划可分为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单选)按计划所涉及的时间,计划可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多选)按计划的表现形式,计划可以分为目的或使命、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规划、预算等。(论述)

25、二、计划工作的程序(1)估量机会。(单选)对机会的估量,要在实行的计划工作开始之前就着手进行,它虽然不是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却是计划工作的真正起点。(单选)某化工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开发了某种投资很大的新产品,投产后非常畅销,企业领导也倍感欢欣。但不久便得知,由于该产品对环境有害,国家正在立法准备逐步取消该产品。企业顿时陷入一片阴影中。从计划过程来看,该企业最有可能在估量机会,确定目标环节上做得不够周到。(2)确定目标。计划工作的第一步,是在估量机会的基础上,确定组织战略目标并对目标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分解。(3)确定前提条件。计划工作的第二步是确定一些关键性的计划前提条件,并取得

26、共识。(4)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计划工作的第三步是探讨和调查可供选择的行为过程即方案。(5)评价各种方案。计划工作的第四步是按照前提和目标来权衡各种因素,以此对各个方案进行评价。(单选)某生物制品企业运用原有技术优势,开发了一种固定资产投资极大的新产品,投产后非常畅销。许多竞争对手看到该产品的巨大潜力,也跃跃欲试。此时,有资料证实,该产品可通过其他途径加以合成,而投资只是原来的三分之一。从计划过程来看,该企业有可能在提出备选方案,经过比较分析,确定最佳方案环节上出现了问题。(6)选择方案。选择方案就是选择行为过程,正式通过方案。(7)制订派生计划。派生计划就是总计划下的分计划。派生计划是总计划

27、的基础;只有派生计划完成了,总计划才有保证。(8)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在完成以上几步工作之后,最后一项便是把决策和计划转化为预算,使之数字化。通过数字来大体反映整个计划。预算可以成为汇总各种计划的工具,它是衡量计划工作进度的生要标准。第三节 计划工作的原理一、限定因素原理(单选)限定因素原理强调计划工作中抓关键问题。(单选)限定因素是指妨碍目标得以实现的因素。(名词解释)限定因素原理是指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是能准确地、客观地选择可行方案。二、许诺原理 (名词解释)许诺原理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

28、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三、灵活性原理(名词解释)灵活性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单选)某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应该按照计划时间完成旗工任务,但在制订施工进度计划时却要考虑到出现雨季不能进行露天作业的情况,因而对完成任务时间的估计要留有余地,这遵循的是灵活性原理。四、改变航道原理(名词解释)改变航道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得越多,管理者定期地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为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订计划就越重要。(单选)管理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的现象,故需要调整计划或重新制订计划,这遵循的是改变航道原理。(单选

29、)在计划工作原理中,改变航道原理的目的是使计划执行过程具有应变能力。第五章 目标与战略第一节 目标的含义一、目标的概念(单选)目标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简答)二、目标的性质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企业(组织)的目标具有独特的属性,通常称为SMART特性,即目标一定要具体明确;可以度量或测量;可以实现;目标之间相互关联;时间限定。下面进一步展开说明。(1)目标可以分为突破性目标和控制性目标;(2)目标的纵向性(即目标是分层次的);(3)目标的网络化;(4)目标的多样性;(5)目标的时间性;(6)目标的可考核性。(单选)某企业产品合格率目前在92%左右,计划提高产

30、品质量,将合格率提高到底96%称为突破性目标。(多选)三、目标的作用(1) 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2) 激励作用;(3) 凝聚作用;(4) 目标是考核管理人员和员工绩效的客观标准。第二节 目标管理一、目标管理的由来(名词解释)(1)目标管理体制是指组织的最高管理层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的社会需要,制定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管理人员以至每个员工根据上级制定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的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依据。(论述)二、目标管理的特点。(2)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目标管理体制的主旨在于,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它使管理人员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这种自我控制可以成为更强烈的动力,促使人们尽力把工作做好。 (3)促使下放权力。集权和分权的矛盾是组织的基本矛盾之一,唯恐失去控制是阻碍大胆授权的主要原因之一。推行目标管理有助于协调这一对矛盾,促使权力下放,有助于在保持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使组织气氛更有生气。(4)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实行目标管理后,由于有了一套完善的目标考核体系,从而能够按员工的实际贡献大小如实评价。(5)目标管理。力求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更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以增强员工的工作满足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