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6潍坊理综试题一2015年高考模拟训练试题 理科综合(一)(潍坊)第I卷(必做题,共107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性激素在载体蛋白的协助下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受体细胞B1分子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形成1分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D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传递2下列与信息传递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浆细胞细胞核的核孔能实现核质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B反射弧上的突触主要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信号转变C激素与靶细胞膜或靶细胞内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进而发挥调节作用D抗体
2、由浆细胞产生,是引起特异性免疫调节的初始信息3某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氢键总数减少了一个(AT间2个,GC间3个),则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基因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B突变后翻译过程可能提前终止C突变后的基因中A与C含量可能不占该基因总碱基的一半D该基因突变可能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4以下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操作步骤:取材解离染色漂洗压片观察B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也可在酸性条件下使橙色的重铬酸 钾变成灰绿色C蛋白质鉴定:将适量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滴加到豆浆样液中观察D用黑藻叶片进行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5
3、右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B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碳在各成分间以CO2的形式传递C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6与水稻有关的育种途径如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B过程可获得原水稻没有的优良性状BCD过程能定向改变水稻的性状CEH过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DEG过程用秋水仙素处理成熟植株7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铝具有良好导电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于制作高压输电线B工业上燃烧煤时,加入少量石灰石是为了减少CO2的排放C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且都
4、生成二种产物D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8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位于第A族,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甲原子多1,乙与丁同族,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丁丙乙B甲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C丙与乙形成的化合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D同周期元素中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9一定条件下, Na与O2反应得到固体M,取1.5g M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 mL 05 molL-1盐酸中和,则M的成分是ANa2O BNa2O2 CNa2O2和Na2O D以上均有可能10实验室中用下列装置制取NO2,并回收硝酸铜,能
5、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装置制备NO2B用图装置收集NO2C用图装置,过滤时不断搅拌溶液以过滤除去固体杂质D用图装置,蒸发至干得到纯净的Cu(NO3)23H2O11亮菌甲素适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亮菌甲素分子式为C12H11O5。B1 mol亮菌甲素最多能与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亮菌甲素具有弱酸性,体现了羟基对苯环的影响D1 mol亮菌甲素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12某溶液中含有SO32-、Br-、SiO32-、CO32-、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下列4项判断中正确的有(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
6、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只有Na+ 有气体产生 共发生了 2个氧化还原反应 溶液颜色发生变化A1项 B2项 C3项 D4项13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0.1 molL-1 NaHS溶液中,c(Na+)=2c(S2-)+c(HS-)+c(H2S)B10 mL 0.02 molL-1盐酸与10 mL 0.02 molL-1Ba(OH)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 mL,则溶液的pH=7C25时,向0.10 molL-1NaHCO3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中n(H+)与n(OH-)的乘积变大D25时,向一定量稀氨水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是c(NH4+)c(C1-)c(OH-)
7、c(H+)二、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 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水平面上有倾角为、质量为M的斜面体,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在斜面上,现用一平行于斜面、大小恒定的拉力F作用于小物块上,绕小物块旋转一周,这个过程中斜面体和木块始终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物块受到斜面的最大摩擦力为F+mgsinB小物块受到斜面的最大摩擦力为F- mgsinC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最大摩擦力为FD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最大摩擦力为Fcos15带同种电荷的a、b两小球在光滑水平上相向运动。已知当小球间距小于或等于L时,两者间
8、的库仑力始终相等;小球间距大于L时,库仑力为零。两小球运动时始终未接触,运动时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a小球质量大于b小球质量B在t2时刻两小球间距最大C在0t3时间内两小球间距逐渐减小D在0t2时间内b小球所受斥力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16如图所示,M、N两点有两等量异种点电荷,a、b、c表示电场中的3条等势线,b是M、N连线的中垂线,a、c关于b对称。点d、e、f、g是以O为圆心的圆与a、c的交点。已知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d点移动到e点时,该电荷的电势能增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M点处放置的是正电荷Bd点的电势高于f点的电势Cd点的场强与f点的场强相同D将带正电的试探
9、电荷沿直线由d点移动到f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1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11:5,原线圈接的交流电,电阻,D为理想二极管,则A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2A B二极管的反向耐压值应大于50VC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200W D通过原线圈的电流为18质量为m=2kg的物体沿水平面向右做直线运动,t=0时刻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如图甲所示,此后物体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g取10ms2,则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10s末恒力F的瞬时功率为6WC10s末物体在计时起点左侧4m处D010s内恒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为0.6W19如图所示,两个水平放置的平行板
10、电容器,A板用导线与M板相连,B板和N板都接地。让A板带电后,在两个电容器间分别有P、Q两个带电油滴都处于静止状态。A、B间电容为C1,电压为U1,带电量为Q1;M、N间电容为C2,电压为U2,带电量为Q2。若将B板稍向下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向下动,Q向上动BU1减小,U2增大CQ1减小,Q2增大DC1减小,C2增大20如图甲所示,正方形金属线圈abcd位于竖直平面内,其质量为m,电阻为R。在线圈的下方有一匀强磁场,MN和MN是磁场的水平边界,并与bc边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现使金属线框从MN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图乙是线圈由开始下落到完全穿过匀强磁场区域瞬间的vt图象,图
11、中字母均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线框刚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方向沿adcba方向B金属线框的边长为v1(t2-t1)C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D金属线框在0t4的时间内所产生的热量为第卷(必做157分+选做36分,共193分)注意事项: 1第卷共18道题。其中2131题为必做部分,3239题为选做部分,考生必须 从中选择1道化学、1道生物和l道物理题作答。不按规定选做者,阅卷时将根据所选科目题号的先后顺序只判前面的1道化学、1道生物和1道物理题,其他作答的题目答案无效。2第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必做部分】21(8分)如图所
12、示,这是某同学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装置图,用橡皮筋把小车弹出后,小车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_。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2)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合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第二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根据第四次的纸带(如图所示)
13、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Wv的关系符合实际的是_.22(10分)(1)某欧姆表的内部结构如图甲所示电路,欧姆表开关拨至“”,并进行了必要的调零。一同学准备用一个电阻箱Rx较精确地测出欧姆表的电源的电动势E和该倍率下完成调零后欧姆表的内阻他的操作步骤a将欧姆表与电阻箱Rx连成图甲所示的闭合电路;b调节电阻箱阻值,记下电阻箱示数Rx和与之对应的电流表G的示数I;c将记录的各组Rx、I的数据描点在图乙中,得到图象;d根据图乙作得的图象,求出电源的电动势E和欧姆表内阻R内。图甲中,a表笔颜色是_,电源的电动势E
14、为_V,欧姆表内阻R内为_,电流表的量程_。(2)若该同学将图甲中电流表G并联一个定值电阻,组成一个新的欧姆表,这个新欧姆表的倍率较之改装前欧姆表的倍率_(填“变大”“变小”或“相同”)。23(18分)如图,一木块通过长度忽略不计的绳固定在小车的前壁上,小车表面光滑。某时刻小车由静止开始向右匀加速运动,经过2s,细绳断裂。细绳断裂后,小车的加速度不变,又经过一段时间,滑块从小车左端刚好掉下,在这段时间内,已知滑块相对小车前3s内滑行了4.5m;后3s内滑行了10.5m。(1)小车的加速度多大?(2)从绳断到滑块离开车尾所用时间是多少?(3)小车的长度是多少?24(20分)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15、xOy中,矩形区域Oabc内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5.010-2T;第一象限内有沿-y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1.0105NC。已知矩形区域的Oa边长为0.60m,ab边长为0.20m。在bc边中点N处有一放射源,某时刻,放射源沿纸面向磁场中各方向均匀地辐射出速率均为v=2.0106ms的某种带正电粒子,带电粒子质量m=1.610-27kg,电荷量为q=+3.210-19C,不计粒子重力。求:(计算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2)从x轴上射出的粒子中,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路程;(3)放射源沿-x方向射出的粒子,从射出到从y轴离开所用的时间
16、。25(11分)图甲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b的放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数字) (1)刺激作用于足部会引起肌肉的收缩,该过程的效应器是_。若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剂,能使乙图中_中释放的_不能作用于 _,从而暂时失去兴奋传导功能。(2)图乙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在 _中,该结构发生的代谢过程是_。(3)在a处施加不同强度的刺激,产生的感觉如下表:刺激强度微小时感觉不到刺痛,原因是刺激强度太小,向大脑皮层传导的神经纤维处于 _状态,没有产生局部电流;刺激强度较大引起刺痛,该过程一定有大脑皮层的_中枢参与。26(11分)图甲表示水稻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图解,其中表示代谢过程,
17、AF表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图乙表示用低温处理水稻秧苗过程中,水稻光合速率和色素含量的变化。回答问题:(1)正常情况下,过程中有ATP生成的是_,过程需要的条件是_。物质F是_。(2)由图乙分析,低温除了能降低色素含量外,还能_,从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光能的两个用途是_。(3)若将新鲜叶片放置在某装置内,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测得氧气释放速率如下表所示。当光照强度为8klx时,叶绿体产生氧气的速率是_mg100cm2h,此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_。27(12分)图甲为某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I、III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B
18、、C、D是中的四种生物,表示生理过程。图乙是对I中某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填图中数字),该生态系统共有_条食物链,A是第_营养级。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kJ,则甲图中D获得的能量最多为_kJ。(2)调查图乙中该种生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在t0、t1、t2三个时间相比该种群数量最大的时间是_。(3)人们通过引种等措施,使该湿地生态系统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生物群落,这说明_。 研究表明I中某种生物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28(14分)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
19、56条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在蚕卵孵化过程中,用X射线处理,发现细胞中基因及染色体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他基因及染色体均正常)。回答问题:(1)突变I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突变个体减数分裂能产生_种基因型的卵细胞(2)野生型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当染色体第二次移向细胞两极时,细胞中有_个着丝点,若基因A的一条链中(G+T)(A+C)=25,则其互补链中(G+T)(A+C)=_。(3)家蚕野生性状(B)对突变性状(b)为显性,B、b均位于Z染色体上,已知基因b为致死基因。某生物兴趣小组欲设计实验探究基因b的致死类型,选择杂合野生型雄家蚕与突变型雌家蚕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20、。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后代中_,说明基因b使雌配子致死;若后代中_,说明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若后代中_,说明基因b纯合使雄性个体致死。29(17分)CO2、SO2等是导致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1)工业上用CO2和NH3合成尿素的反应为:下列图象正确且能表明上述反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填写序号)。某温度下,向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4 mol NH3和2 mol CO2,10s时测得CO2的物质的量为l. 5mol,则该反应010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H3)=_。(2)合成氨用的氢气可以甲烷为原料制得,CH4(g)+H2O(g) CO(g)+3H2(g),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21、如右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该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为80.7 kJ,则此时该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mol。(3)已知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常数(25)如下表:常温下,01 molL-1的(NH4)2SO4溶液呈_(填“酸”“中”“碱”)性,原因是_。常温下,Na2SO4溶液中c(OH-)-c(H+)=_限用只含c(H2SO3)、c(HSO3-)的代数式表示。(4)采集两份雨水样品,其中一份常温下pH=6,则溶液中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已知该温度下H2CO3的电离常数K1=410-7molL-1,K2=6.010-11molL-1);另一份来自某硫酸厂附近,写出一个向该雨
22、水样品中滴加氯水后,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0(16分)铝、铁、铜元素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1)某镍铁蓄电池的电池反应为NiO2+Fe+2H2O Fe(OH)2+Ni(OH)2。该蓄电池充电时,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填写字母序号),放电时每生成18g Fe(OH)2,外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是_。ANiO2 BFe CFe(OH)2 DNi(OH)2(2)铁红(Fe2O3)是一种红色颜料。将一定量的铁红溶于160 mL 5 mo1L-1盐酸中,再加入足量铁粉,待反应结束共收集到气体2.24 L(标准状况),经检测溶液中无Fe3+,则参加反应的铁粉的质量为_。(3)如图
23、所示,在实验室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的过程中,发现溶液逐渐变浑浊,原因是(用相关的电极反应式和离子方程式回答)_。(4)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含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填序号)。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溶液中Cu2+向阳极移动 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5)粗铜精炼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c(Fe2+)、c(Zn2+)会逐渐增大而影响进一步电解。甲同学设计除杂方案:已知:加入H2O2的目的是_。乙同学认为方案中的pH应调节到8,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观点不正确,其理由是_。31(20分)某校
24、学生实验小组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热装置和夹持装置均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实验操作及现象为:(1)操作I中产生气体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2)操作I的目的是_。(3)C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操作中当C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B上提的原因是_。(4)操作III中装置A产生无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5)烧瓶E内气体颜色逐渐加深的原因是_。(6)操作V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 _。(7)D装置的作用是_。【选做部分】34(12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式为C9H10O2的有机物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已知:F与FeC
25、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从G到H的反应中,有机产物只有一种结构且能使溴水褪色;当羟基与双键碳原子相连接时,易发生转化,RCH=CHOHRCH2CHO。(1)I的结构简式为_。(2)FG的反应类型为_。(3)H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4)B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与F属于同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请任写出一种的结构简式:_。35(12分)【生物生物技术实践】请回答与酵母菌有关的问题:(1)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其产生酒精的场所是_。在工业生产中可通过重离子束处理酵母菌获得有氧呼吸缺陷型酵母菌菌种来提高酿酒过程中果酒的产量,利用重离子束处理酵母菌选育菌种的方法,称
26、为_育种。经过重离子束处理后的酵母菌接种到含有TTG(一种显色剂)的培养基中,在此培养基中呼吸正常的酵母菌菌落呈红色,有氧呼吸缺陷型的酵母菌菌落呈白色,此培养基从用途上划分属于_培养基。有氧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细胞内的丙酮酸大量转化为酒精,说明其细胞呼吸过程中_阶段被阻断,因此在果酒生产中具有更大的经济价值。(2)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中,常用的包埋材料是_,溶化好的该溶液要冷却至室温,才能加入已活化的酵母菌,目的是防止_。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充分混合均匀的酵母细胞胶液可在饱和_溶液中形成凝胶珠。部分同学实验制得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其主要原因是_。37(12分)【物理物理33】(1)(
27、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可能为零,瞬时速度不可能为零B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存在表面张力C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也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D0的铁和0的冰,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2)如图所示,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放置在水平平台上,活塞质量为10kg,横截面积50cm2,厚度不计。当环境温度为27时,活塞封闭的气柱长10cm。若将气缸倒过来放置,活塞下方的空气能通过平台上的缺口与大气相通。g取10ms2,不计活塞与气缸之间的摩擦,大气压强为P=1105Pa,气缸足够长。将气缸倒过来放置并稳定后,求此时气柱的长度; 分析说明上述过程气体压强变化的微观原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