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30.91KB ,
资源ID:509551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0955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壮大县域经济.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壮大县域经济.docx

1、壮大县域经济壮大县域经济 促进怀化崛起怀化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路径及对策县域经济是在县级地域范围内,由政府调控、引导和管理,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地方经济特色、兼有相对独立性、体系完整性、市场开放性的一种区域经济形式。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全市经济实力的强弱,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区域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特点及路径2004年,各县(市)生产总值达203.89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0%;地方财政收入6.72亿元,占全市的70%;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占全市的68.

2、4%和75%。我市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可以概括为“立足资源,投资拉动,国退民进,城乡统筹”。表1:怀化市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人口万人447.45454.94457.8460.48462.37比上年增长%1.21.670.630.590.41占全市%93.593.593.593.493.4生产总值亿元150.61148.13160.11173.44203.89比上年增长%5.4-1.78.18.317.6占全市%807069.569.570地方财政收入亿元6.226.386.16.716.72比上年增长%-42.6-4.4101.5占全市%74.

3、874.172.672.970县域经济拥有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土地面积占全市的97.2%,人口占93.4%。各县(市)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在此基础上基本形成了“南林、北电、中果”的区域产业格局。南部会同、靖州、通道三县利用竹木资源丰富的优势,竹木加工业产值达5.89亿元,提供的税收占三县财政收入的50%以上。中部的洪江、中方、芷江等县市,形成了以“一线一圈”高效生态农业带为代表的农业开发模式,该区域所产的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占全市总量的60%。沅陵等北部地区依托丰富的水能资源,大力发展水电工业,目前装机容量达170万千瓦。各县市区因势利导,把资源加工业作为推进山区

4、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来抓,我市医药、竹木、食品、电力及电化学等支柱产业领域逐渐崛起一批龙头企业,目前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4家,市级26家。县属工业实力和效益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全市经济增长和财税增收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2004年,县属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84%,占全市规模工业利润总额的97.2%。在当前消费增长有限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对拉动县域经济增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0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达66.26亿元,比上年增长33.9%,投资率为22.8%。从各县市区看,除洪江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42.1%外,其他各县(市)的投资增长率都

5、在两位数以上,其中中方、麻阳、通道的投资增长率分别达到211.8%、139.5%、137.6%。各县(市)投资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地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2004年全市实际利用内资36.21亿元,增长87%,其中中方、沅陵、靖州等县实际利用内资增长率分别达到190%、146%、140%。随着各县(市)企业改制力度的加大,我市县域经济“国退民进”的步伐不断加大。2004年底全市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达176家,主要集中在工业、房地产、建筑、贸易等第二、三产业,其中建筑业有23家,批零贸易餐饮业有11家,工业有112家,房地产有30家。通过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共吸纳

6、6.5亿元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改制改造,国有工业企业改制面达92%,累计盘活企业320余家,盘活存量资产21.6亿元,安置就业1.8万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33.4亿元(小口径),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5.8%。从县域经济的实际情况看,除金融保险、邮电通信、石油烟草和以行政事业为主的其他服务业等少数行业外,其他行业的民营经济比重都在50%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比重在80%左右,基本完成了“国退民进”的任务。在县域经济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小城镇建设带动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目前,全市建制镇达88个,城镇人口134万人,城镇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7.4%。各县(市)先后启动了一批小城镇建设

7、工程,大力推动乡镇合并,小城镇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沅陵县积极开展撤乡并镇工作,涌现了以官庄、五强溪、沃溪、麻溪铺为代表的明星乡镇,成为统筹城乡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靖州3年筹集了3亿元旧城改造资金,县城面积由1995年的5.4平方公里拓展到11.7平方公里,城镇人口9.5万人,占全县人口的34%,创造了著名的“靖州现象”。洪江市、中方县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先后启动了新市治和新县城建设,促进了黔城、铜湾、牌楼、铁坡等乡镇的商贸市场建设。芷江着力打造“江南名镇”和国际和平城,完成了垅坪和芷江镇的合并,公坪、罗旧、新店坪和碧涌的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带动了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我市县

8、域经济发展初步形成四大区域板块根据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产业分工及区域位置的不同,全市大致可以划分为四大区域板块,每个区域板块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而且这种优势是可以转化的。第一板块:洪江市、中方县、芷江县。这一区域是我市“一线一圈”组成地带,交通区位优势十分突出,经济要素比较集中,商贸物流比较发达,资源配置效率较高。渝怀铁路今年将建成通车,与湘黔、枝柳铁路呈“大”字型在此交汇;区域内有320、209两条国道,邵怀、怀新高速公路正在修建,怀(化)黔(城)高等级公路建成使用,包(头)茂(名)高速公路已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芷江机场今年将正式通航,加上沅水、舞水等水上航运的完善,即将形成一

9、个以铁路、公路为主,航空、水运为辅的立体交通网络。这里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达274.4万千瓦,可开发的200.7万千瓦,已建、在建的电站有蟒塘溪、洪江、铜湾、托口、渔梁湾、牌楼等,总装机容量达145万千瓦;这里科教资源集中,有“上下七千年,古今两神农”的美誉,是杂交水稻和两系水稻的发源地,全市所有高校、绝大部分中专和科研机构聚集于此;这里旅游景点众多,洪江古商城、黔城古镇、荆坪古村、芷江受降城、侗文化城等旅游景点星罗棋布;这里有中方生态工业园,大部分骨干工业企业在此聚集,正清、正好、正驰等医药企业群,泰格林纸、洪江竹胶、洪江纸业等竹木加工企业群,莱孚铝业、金大地水泥等矿产品加工企业

10、集中在此,形成医药、竹木、食品、建材、电力等支柱产业,成为这一地区率先发展的有力支撑。这一区域目前是我市县域经济中最具经济活力的核心,与中心城市核心区鹤城区可自然形成我市的经济走廊和城市集群,发展空间巨大。第二板块:沅陵、辰溪、溆浦。这一区域人口众多,约占全市人口的41%,经济总量占全市近30%。沅陵县立足县情实际,提出并实施了“五五三三”发展思路,即主攻畜牧水产、林业、中药材、茶叶、板栗五大特色农业,构筑电力等电化学工业、有色金属采掘加工业、林产品加工业、医药及医药化工、食品加工业五大亿元支柱工业,营造民营经济、城镇经济、旅游经济三个经济热点,逐步解决干部职工工资发放、国有企业“两个确保”和

11、库区及贫困人口生活出路三大难题,县域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近年来,溆浦按照产业化建设要求,通过走产加销一体化路子,已初步形成“东林、西桔、南药、北枣、中粮”的开发格局,构筑起柑桔、枣果、生猪、金银花、粮油等五大产业,其产值已占到整个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80以上。同时,溆浦农网改造、乡村公路改造及农村沼气试点等,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2004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5.2万千瓦,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27千公顷,化肥施用量2.73万吨,农村用电量达3027万千瓦时。辰溪资源丰富,初步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达32种,其中尤以煤炭储量为最,被誉为“湘西煤都”。辰溪立志要振兴工业雄风,大力实施“工业

12、强县”发展战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开发新兴项目,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工业经济得到整体提升。现已形成建材、能源、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和水泥、煤炭、电力、电石、莫来石、焦炭六个拳头产品,涌现出蓝伯化工、丹山建材、楚峰治金、德林耐火材料等一批潜力大、市场好的骨干企业。2004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7.9亿元,比上年增长31.4%,其中县属企业完成5.7亿元,比上年增长38.1%。第三板块:洪江区、会同县、靖州县。这一区域竹木、水电、畜牧、矿藏等资源比较丰富,在全省甚至全国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会同是全国重点林区县、南方集体林区30个用材林基地县和全国21个楠竹生产示范县之一,素有“广木之乡

13、”、“楠竹之乡”的美誉。全县现有森林畜积量554万立方米,楠竹蓄积4800万根,林木覆盖率达72.8%,远远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水能理论蕴藏量达22.3万千瓦,其中可开发量16.88万千瓦。全县已探明的各类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达20多种,其中黄金、重晶石、煤等蕴藏量尤为丰富。会同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以竹林、水电及电力冶炼、农副产品加工三大产业为重点,相继兴办了一批资源型加工企业,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达23家。2004年,全县规模工业完成产值4.5亿元,完成增加值1.6亿元。通过深化改革,推进资本运营,涌现出了金裕、恒达、贤胜等一批龙头企业,并培育了一系列名牌产品。靖州森林覆盖

14、率达77.8%,活立木蓄积量达716万立方米,是全国木材重要产地和速生丰产林基地县,茯苓、天麻、银杏、五倍子等名贵药材驰名神州,木洞杨梅、八龙油板栗和靖州血橙等特产享誉省内外。探明矿藏20余种,其中重晶石、黄金、铝钒土、石灰石等矿产品位高、贮量大,开发前景十分诱人。近年来,靖州县坚持“强工壮农、兴商建市”的经济发展思路,牢固树立“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民营兴县”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211”发展战略,全县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洪江区县域经济实质表现为工业经济,“工业强则洪江兴、工业弱则洪江衰”,发展壮大工业成为建设洪江经济的关键所在。洪江区成立以来,以国企改制为突破口,将民营资本引入工业领域,

15、带动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 以区域经济民营化来复兴洪江经济,探索出一条具有洪江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六年来,洪江区把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改制和全面引入社会民营资本相结合,并作为现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除部分社会公益性垄断企业外,实现了国有企业的成功改制,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加快,后劲增强,效益提高,质量好转”的新气象。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达6.81亿元,比1999年增长141.5%,其中民营经济占生产总值的47%;人均生产总值9485元,率先跨过了1000美元的门槛;全部工业总产值达10.65亿元,超过了十亿元大关,比1999年增长84.3%。第四板块:麻阳县、新晃县、通道县。这一区域分别是我市国

16、道线的南、西、北的接口,地理区域相对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城乡居民收入较低。2004年通道县抓住入围国扶县、列入湘西开发圈、县庆五十周年三大机遇,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营造“以感情留人,以环境留人、以政策留人”的经济发展氛围,实现项目带动战略,确立了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建设在内的33个县庆重点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和市场运作方式,筹措建设资金4.5亿元,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县城建设全面升级提速,县城双江镇阔步迈向山水园林城,“一带两廊十景点”旅游精品格局逐渐形成。2004年通道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6亿元,同比增长10.1%,增幅首次突破两位数。实现工业增加值1.27亿元

17、,增长12.4%。完成本级财政收入3393.8万元,增长29.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5亿元,增长13.4%。受新晃卷烟厂和汞矿关闭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新晃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迟缓,而与之相邻的贵州省的铜仁、玉屏、三穗、剑河四个县市经济发展很快。从1998年到2002年五年来,周边四县市平均增速为10.9%,最高的玉屏县为14.6%,新晃五年平均增速仅为1.4%,比周边低了9个多百分点,新晃在周边地区原有的经济领先地位受到严峻的挑战。麻阳素有“湘西门户”、“武陵码头”之称,枝柳铁路、渝怀铁路、209国道、1844省道穿境而过,是我省进入大西南的前沿。近几年来,该县全面实施“三带动”、“四

18、推进”发展战略,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实现工业增加值2.01亿元,增长23.6%。全年实现财政收入5579万元,增长12.20%。表2:四大区域板块基本情况(2004年)第一板块第二板块第三板块第四板块区 域 范 围洪江市、中方县、芷江县沅陵县、辰溪县、溆浦县洪江区、会同县、靖州县麻阳县、新晃县、通道县总人口万人106.39202.6468.5184.82占全市%21.540.913.817.1生产总值亿元51.5586.0738.9127.36占全市%17.729.613.49.4地方财政收入亿元1.433.001.26

19、1.03占全市%14.931.313.110.7工业增加值亿元11.0031.7411.585.93占全市%16.547.715.47.6农 民人均纯收入元2343212325861430相当于全市108.2%98.1%115.9%66.0%三次产业结构34.5:30.7:34.728.1:44.1:27.825.1:33.9:41.036.1:27.1:36.8城镇化率%23.021.032.817.9比全市-3.0-6.05.8-9.1工业化率%21.336.929.821.7比全市-15%14.0%6.9%-1.2%三、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近年来县域经济获得长足发展,经济

20、总量、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已占全市的四分之三强,县域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的主导力量。然而在看到县域经济取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的特征非常突出:一是我市县域经济发展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我市面积、人口分别占全省的13%和7%,去年的GDP仅占全省的5.4%,人均GDP为6540元,比全省低2577元、比全国低3962元。二是产业结构雷同。“五小”工业在县属规模以下工业中仍然占相当比重,没有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三是自然资源加工转化率较低。竹木加工率不到26%,水果加工率不到4%,肉产品加工率仅5%。四是县级财政相当紧张。人均地方

21、财政收入193元,绝大多数县级财政是“吃饭财政”。五是“三化”进程滞后。目前,我市农业产业化率为20%,工业化率为23%,城镇化率27%,都低于全省、全国水平。特别是人均工业增加值只有1344元,而全省、全国分别是2659元和4832元。六是人均消费水平和经济外向度低。2004年人均消费品零售额1947元,低于全省的3090元和全国的4150元;人均出口额只有6.8美元,低于全省的46美元和全国的457美元。造成我市县域经济发展诸多问题和现有差距的制约因素很多,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1、周边地区享受的优惠政策对我市的追赶挤压效应。我市与贵州的玉屏、黎平、铜仁,广西的龙

22、胜、三江,重庆的秀山等接壤,这些地区均已纳入西部大开发笼子,享受的优惠政策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财政政策,除了主要的补助项目外,周边地区多了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补助、边远民族地区津贴补助、天然林保护环境补助、以奖代补等;二是工资转移支付中央补助,我市为65%,广西的龙胜、三江为95%,贵州黔东南州为100%;三是税收政策,周边地区企业所得税率已由33%调整至15%,在税收返还、工商税等方面也比我市优惠;四是规费政策,周边地区的收取标准比怀化低得多,导致车主纷纷到周边地区上户,全市仅交通规费年均流失1000万元以上;五是投资政策,周边地区纳入西部大开发笼子后,得到许多国家级投资项目,贵州的锦屏县仅三板

23、溪电站投资就达70亿元。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市周边地区软硬件环境不断改善,投资和交易成本不断下降,怀化在区域内扮演的商品流通中心和经济二传手角色有所弱化,我市原有的相对优势正在削弱。据有关方面对铜仁、黔东南州的调查,两地市场来自怀化的进货份额已从90年代初的30-40%,下降到目前的15%左右。作为内陆地区的怀化,尤其是与周边地区接壤的新晃、靖州、通道等县,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2、内生增长机制发育不完善,县域经济自身造血功能较弱。总体上来说,我市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经济要素较为稀缺,经济发展受政策性、偶然性、突发性因素的影响较大,导致县域经济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甚至某些周

24、边地区。以农村扶贫开发为例,我市有辰溪、沅陵、麻阳、芷江、新晃、通道等6个贫困县,尚有40万贫困人口。近年来各级政府逐步加大了扶贫力度,2004年共投入专项扶贫资金8621万元,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35元,增长10.6%。尽管我市加大了农业扶持力度,出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可喜局面,但由于县域经济内生增长机制不稳,使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论是增长的绝对数和相对数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甚至低于某些周边地区。200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171元,增加138元,增长6.8%,而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838元,增加305元,实际增长8%。另外,行政体制改革进展缓慢,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25、,存在错位、越位、缺位现象,县级政府往往责大于权甚至有责无权。如农村义务教育下放地方,教师工资由县乡财政统筹解决,基层财政完全成了“吃饭财政”,很难安排资金用于经济社会发展项目。而现行的分税制着眼于解决中央财政收入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地方的利益,导致60%以上的财权集中在中央和省一级,而60%以上的事权则下放到了县乡一级。四、县域经济发展前景及对策建议跨入21世纪以后,我市县域经济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性机遇,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中央更加重视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问题,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强调建设和谐社会,给我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怀化作为“老、少、

26、边、穷”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尚有40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其发展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怀化虽然没有列入“西部大开发”笼子,政策方面受惠不多,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却受益匪浅,渝怀铁路、芷江机场、三条高速公路等都是这一战略带来的好处。在湘西地区开发规划中,我市有157个项目列入规划,总投资额近700亿元,项目个数和总投资额都居湘西地区首位。如果这些项目全部到位并在10年之内完成,每年将增加约70亿元的投资,相当于目前的全社会投资额。当前,国家正在紧锣密鼓地规划和制订“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都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从中部

27、六省的地域、人口、经济基础、经济规模等指标分析,其政策力度应该不会低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具有相当高的“含金量”。积极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区和大西南经济区,对外开放格局初具雏形,广泛参加区域交流、合作与分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当今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特别是在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主流的今天,地处中西结合部的怀化,作为大珠三角经济圈的腹地和西南经济区的“桥头堡”,以其独特的交通、区位和资源优势,在方兴未艾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左右逢源,迎来了经济提速的千载难逢的良机。一方面,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经济实力最强、产业发展比较成熟、市场容量相对饱和的泛珠三角

28、地区,资源、市场和成本的压力越来越大,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动力越来越强,必然要向内地转移,寻求低成本扩张。而怀化的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劳动力、土地、电力等要素成本较低,投资回报率较高,有望成为“9+2”区域合作的产业转移基地、劳务输出基地、旅游度假基地和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另一方面,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大西南经济区急需打通出海通道,除了在建的广西、云南出海通道以外,国家和省里还投资300亿元加快我市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怀化可望成为连通大西南与粤港奥台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的“桥头堡”。届时怀化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腹地,更加深入参加区域交流、合作和分工,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

29、扩大开放领域,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建议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1、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步伐。必须加大对县域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力度,靠改革、靠调整闯出路。首先要确立以市场为中心的发展现,以WTO规则为标准,建立经济发展的新机制。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和区域生产布局,应按照WTO规则,通过对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的调整,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机制。实现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引进和发展新兴产业,使我市县域产业发展从过去一般水平的数量扩张,转向

30、提高竞争能力的整体升级。其次,产业结构调整的路线要由过去的“资源-产业-市场”转变为“市场-资源-产业”。按照适应市场、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注重科技的原则,大力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在产业布局调整上,要坚持优化提高第一产业,突出发展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路,努力提高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和质量。第二产业调整要以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体,以培育大型骨干企业为重点,加大发展力度,注重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运销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名特优新产品,积极兴办与各大企业集团相配套的合作企业。各县(市)应对自己的“十一五”规划进一步论证。第三产业的发展要以小城镇和集贸市场为依托,采取更

31、加灵活和优惠的政策,加快小城镇建设,配套加工业和旅游观光业。第一产业要进一步调整粮食与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采取专业化生产,尽快建立起粮经饲三元经济结构。以特色农业为主,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一是以提高品质为重点,调优种植业。以特色和绿色为主攻方向,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要把握住绿色产品日益走俏的趋势,下大力推进绿色水稻、绿色蔬菜、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从“绿色人才”培育,到绿色食品生产检测、化验、标准、上市,实施全面跟踪管理,让消费者感到可信、放心。通过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使绿色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把产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继而巩固、扩大国内的优势。二是以规模生产发展为主导,扩大养殖业。把畜牧业作为中轴产业和支柱产业来抓大、抓实。走好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科学化饲养,产业化推进之路。努力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要突出改良黄牛、奶牛、生猪、鸭、鹅,稳定肉鸡、禽蛋生产,重点发展安全、营养、无污染、无药物残留的优质畜禽产品,在产品质量上同国际市场接轨。要从良种、养殖技术、加工等各环节上按国内、国际有关标准生产,加强防疫,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发展特色农业上,种植业要增加特色经济作物,如特色蔬菜,苗木花卉,食用菌等。特色养殖业重点发展稀特兽禽,水产业重点发展名优鱼种,尽快形成我市以粮食、畜牧和水产品为主的绿色食品基地。2突出发展县域工业。解决当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