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1 ,大小:6.40MB ,
资源ID:509246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0924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12单元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12单元教案.docx

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12单元教案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冷和热本单元主题的提出人类生存在季节交替、气候变幻的自然界中。冷和热是人类最早观察和认识的自然现象之一,与冷和热有关的现象称为热现象。热作为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使用火,人类对火的认识、使用和掌握,是人类认识自然,并利用自然来改善生产生活的第一次实践,从而开创了人类的文明史;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生产生活仍离不开对热的利用。因此,了解、研究有关冷和热的知识,对于学生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冷和热作为一种常见的生活现象,学生普遍对其较为关注,并有探

2、究的欲望,如根据天气的冷热学生会增减衣服,把压瘪了的乒乓球浸入开水里烫一下,乒乓球会重新鼓起来等。人们对冷热规律的利用,如加热、制冷、散热、保暖等,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的这一认知需求,教材结合生活中的冷热现象,充分利用实验、数据、图示等方式,帮助学生建构温度、热胀冷缩、物态变化等科学概念,以掌握热现象中蕴含的科学道理,也为小学高年级学习热传递和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等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教材设计了一系列典型实验活动,这些活动新颖丰富,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连续收集数据、绘制曲线图、分析解释、大胆想象等多项科学技能,以及严谨求实、一丝不苟

3、的科学态度。此外,在小学阶段,学生要理解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本单元由冷热与温度热胀冷缩水受热以后水遇冷以后四课组成。第一课冷热与温度,通过回忆生活经历和课堂操作体验,知道温度的概念及计量单位,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第二课热胀冷缩,通过实验观察液体、气体、固体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知道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第三课水受热以后,通过实验观察冰水水蒸气的变化过程,认识融化和沸腾现象,并利用曲线图分析温度变化规律。第四课水遇冷以后,通过实验观察水蒸气水冰的变化过程,认识凝结和凝固现象,并利用曲线图分析温度变化规律,进而理解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

4、同一种物质。单元教学目标知道温度的概念和计量单位。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通过实验探究、数据分析,认识水的三态变化。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和酒精灯的方法,能合作完成热对物质影响的各类实验操作。意识到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1冷热与温度教学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对冷热现象都有一定的认识,尤其是对温度的感知,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本能,然而这种认识较多地停留在感觉层面,容易受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与物体的实际温度存在差异。为此,本课将学生从感觉上的冷热引向可测量的温度,教学生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使学生懂得测量的重要性。本课教

5、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感受水的冷热差别,形成温度的概念。教材首先安排了一个经典实验,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放入冷水、热水中,5秒钟后,再同时放入温水中,比较手指的感觉。接着请学生就这个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学生在小企鹅的追问下很快明白,光凭手指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水的冷热程度,要想比较水的冷热需要使用科学仪器,并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用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然后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第二部分,做热水变凉实验,发现水温下降的规律。热水变凉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学生可能从未想过其中的规律。这一部分重在进一步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特

6、别是连续观察与记录的能力,并通过指导学生绘制曲线图、分析数据,引导学生发现热水温度下降先快后慢的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探究生活中遇到的科学问题。实验结束后,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解释这个现象,发现这个现象是由热水与室内空气之间的温差造成的,这是培养学生科学分析和推理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测量水温的过程中,关键是让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即温度计的液泡应完全浸没在水中,且不能接触杯壁和杯底,读数的时候不要将温度计拿到杯外,待温度计液柱稳定后再读数。为使学生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可以安排学生先测量前面三杯水的温度,在操作中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第三部分,观察不同种类的温度计,认识

7、温度计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材最后罗列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温度计,通过观察,学生能发现这些温度计虽然在外形、结构上不同,但它们都能测量温度。在此基础上,认识各种温度计的不同特点和用途,让学生理解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应该选择不同的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选择的依据与所测量的温度范围以及特殊需求有关。教学目标通过感知水的冷热,知道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能连续测量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并运用图表将数据记录下来。通过分析图表,发现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难点:在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连续测量温度,并发现温度变化的规

8、律。教学准备玻璃温度计、烧杯、铁架台、夹子、石棉网、三脚架、实验记录单等。一、导入新课1、老师这里有一杯开水,你们看热气腾腾的,很难靠近嘴,可是为什么过了一会之后就不在冒热气了,而且可以从容的喝了?板书课题:1.冷热与温度二、探索1.活动: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杯冷水、一杯温水和一杯热水,先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插入冷水和热水中。5秒后,再同时插入温水中,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每个小组成员都试一试。学生试验并交流。2.测量水温师:光凭自己的感觉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吗?不能,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来进行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呢?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3.测量前面三杯水的温度师: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呢?

9、教师岀示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边讲解边示范测量杯热水的温度。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小组合作分工测量三杯水的温度并记录。交流测量结果。4.猜测“热水变凉”的降温规律师出示一杯准备的热水,师述:老师这里有一杯热水,大家想一想,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一杯水会怎样?指名学生回答。让同学猜测一杯水变凉的过程是怎样的?出示几种预测学生的猜想估计有这样两种可能:一种是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有规律:温度变化先快后慢,温度变化先慢后快,温度变化速度均匀。一种

10、可能是温度变化没有规律。5.研究“热水变凉”的降温规律(1)师:怎样才能证明你们的猜想是对的,还是错的呢?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实验。(2)分组实验,明确注意事项:实验所需材料有温度计、杯子、热水、记录纸、秒表等。第一次测量数据为0分钟时的温度,以后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正确使用温度计,读数要准确。小组成员拿温度计、读数、记录要分工明确。6.绘制“热水变凉”的降温曲线统计图(1)师:实验不仅仅是为了取得数据,更重要的是分析整理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科学往往会把记录单绘制在曲线图上。(2)师: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可以用曲线统计图来表示温度的变化。(教师给各组分发“热水降温折线统计图”的表格,讲解折

11、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是根据测量数据描点,二是把描得的各点用线连接起来。)(3)学生根据各自测得的数据在表格中绘制“热水降温折线统计图”。(4)小组分析记录表和曲线图,讨论温度的变化规律,并与原先的猜想进行比较。(5)班级交流各组的发现:温度的变化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步下降的,温度下降的规律是先快后慢。7.后续研究师:如果我们继续测量下去,温度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继续观测会发现,水温下降速度越来越慢,达到某一温度(该温度多数情况下与室温相同)时会停止下降,保持不变。8.观察各种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特点和用途(1)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下面

12、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2)出示课本第3页的4种温度计,引导:你们认识这4种温度计吗?(3)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温度计的特点和用途。电子水温计:用来测量各种液体的温度,精度高,读数方便。电子体温计:用来测量体温,读数更方便。干湿温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红外线感应温度计:探测物体的温度时不需要接触被测物,更方便、快捷。(4)其实还有许多我们平时没有见过的温度计,教师相机出示一些学生不常见的温度计的图片,并作一些介绍,引导学生了解更多温度计的特点和用途,增进学生对各类温度计的了解。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温度计,学会了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并且通过实

13、验明白了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温度下降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有关温度的知识。2热胀冷缩教学内容热胀冷缩是指物体受热时膨胀,遇冷时收缩的特性。固体和液体的热胀冷缩幅度比较小,在生活中不易觉察到,因而对热胀冷缩现象很多学生并不了解,对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更是知之甚少。为此,教材设计了一系列既贴近生活又富有趣味的活动,带领学生探究物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以揭示这一科学现象。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开篇借助复习旧知的方法,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引发思考:为什么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液柱会上升,放在冷水中液柱会下降?聚焦研究主题:冷和热对物体

14、体积会产生影响。活动二,研究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先由学生就“水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会有什么变化”这一问题作出假设,然后根据教材提示设计出实验方案,再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第二部分,研究气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讨论并设计出实验方案,进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气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第三部分,研究固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确定实验方案,由于该实验较复杂,且酒精灯是学生第一次使用,因此教师要先做演示实验,再由学生完成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固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第四部分,解释生

15、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将学习和生活密切联系,巩固所学内容。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与实践,掌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验与分析,知道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能够运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到液体、气体、固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难点:设计实验验证液体、气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水槽、烧瓶、胶塞、细玻璃管、高锰酸钾水溶液、气球、温度计、铜球实验装置、酒精灯、火柴。学生分组材料: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实验用的温度计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在使用时要注意些什么?温度计由液泡、液柱和刻度等几个部分组成。温度计在使用时要注意:用拇指、食指

16、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2、现在我们把两支刻度一样的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热水中的温度计,液柱上升;冷水中的温度计,液柱下降。3、液泡和玻璃管中装着红色液体。当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液面会随着水的冷热变化而变化,从而显示水的准确温度。4、想一想,红水增加或减少了吗?为什么?在密封的玻璃管里,红水不可能增加或减少,液柱的上升或下降是怎么回事呢?我的猜测:液泡里的红水受热时体积增大,遇冷时体积变小。二、实验探究(一)活动1:研究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

17、变化水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会有什么变化?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进行观察吗?1、实验材料红墨水、水、热水、冷水、带塞的玻璃瓶、细管等。2、实验设计准备一个中间插有空心管的胶塞(可以自制)和配套的烧瓶。往烧瓶里加满染了颜色的水,用胶塞塞紧瓶口。记下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把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再把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又有什么变化。3、实验记录表14、像水这样受热体积就增大,受冷体积就缩小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热胀冷缩。温度计就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不过温度计里装的不是水,而是酒精、煤油或水银。实验结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二)活动2:研究气体受热和遇

18、冷时体积的变化你能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出研究空气加热或冷却后体积变化的实验吗?1、实验设计用气球嘴套住烧瓶瓶口。将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再将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2、实验记录表23、实验结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三)活动3:研究固体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1、观察演示实验回答:观察常温下,铁球能否刚好通过铁圈。用酒精灯给铜球加热后,观察铜球是否能通过铁圈。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观察铜球是否能通过铁圈。2、实验记录表3问题三:铜球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会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加热铜球冷却铜球实验结论:3、实验结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4、温馨提示铜球加热后不要触摸,以免

19、烫伤。用酒精灯加热时,要按正确的方法操作。5、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用外焰加热物体。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6、酒精灯结构酒精灯由灯帽、灯芯和盛酒精的灯壶三部分组成。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外焰、內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7、讨论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物体为什么会热胀冷缩呢?三、巩固应用1.生活中哪些例子用到了热胀冷缩的原理?( )A.压瘪的乒乓球浸入热水能重新鼓起来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冒“白烟”C.摇晃汽水,气体冒出四、拓展提高:你能解释生活中的这些

20、现象吗?1、夏天轮胎容易爆胎(轮胎内气体受热体积增大)2、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球内气体受热体积增大)3、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冬天温度低,电线收缩)夏天温度高,轮胎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容易爆胎。把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乒乓球内气体受热膨胀,可使瘪的乒乓球重新鼓起来。如果夏天架电线时拉得太紧,到了冬天电线遇冷收缩,就会绷断。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做实验进行观察,认识到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认识到物体的热胀冷缩体积发生变化现象,知道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六、课外拓展生活中,你遇到哪些热胀冷缩现象?收集起来,与大家分享

21、。3水受热以后1.教学内容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即固态、液态、气态,影响其状态变化的条件主要有温度和压强。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冰、水和水蒸气非常熟悉,也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但对于转化的具体条件和特点并不十分清楚。本课着重从受热这一条件下,揭示冰水水蒸气转化过程的特点。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交流冰、水和水蒸气之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运用多种感官,将冰、水和水蒸气进行比较,发现三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同时发现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猜想冰、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第二部分,做冰融化的实验,观察并描述冰融化成水的过程,知道冰受热以后从固态变成液态,建立融

22、化的概念。通过分析温度变化曲线图,认识冰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第三部分,继续给水加热,研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在观察和描述的过程中发现:当温度升高到100C时,水会沸腾,同时产生大量的气泡,水会变少。第四部分,了解满壶的水烧开后产生的现象及原因。2.教学目标通过观察与描述,知道水受热以后形态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与分析,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C时,水会沸腾。通过比较冰、水、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3.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融化和沸腾的条件。难点:利用曲线图,分析冰融化和水沸腾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铁架台、三脚

23、架、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烧杯、冰块、秒表。学生分组材料: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吗?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冰是固态,水是液态,水蒸气是气态。冰、水、水蒸气的相同之处:无色、无味、透明冰、水、水蒸气的不同之处: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是固体;水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是液体;水蒸气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是气体。二、讲授新课(一)冰的融化冰受热以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冰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发生怎样的变化?1、实验:研究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1)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冰块、温

24、度计、秒表(2)实验设计取少量冰,测量它的温度。用酒精灯加热冰,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烧杯中的水温达到10C时为止。(3)温馨提示实验器材的摆放自下而上进行:铁架台、三脚架、石棉网、烧杯、冰、温度计。温度计不要触碰烧杯壁和底。正确使用酒精灯。(4)冰融化的温度记录表2、分析数据这是根据冰融化的温度记录绘制的折线图。阅读后分析回答:冰融化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冰融化时的温度是多少?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冰融化前的温度一直在升高,当温度升到0时,冰就开始融化,在融化的过程中很长时间保持在0,待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二)水的沸腾1、师生交流:你见过水沸腾的现象吗

25、?水在什么情况下会沸腾?沸腾时会发生哪些现象?2、实验:继续给水加热,研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1)实验需要哪些器材?怎么摆放?提醒学生参考上面的实验。(展示图片)(2)实验设计加热前,记录烧杯中水面的位置。用酒精灯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温,直到水沸腾后4分钟,停止加热。待水面平静后,观察、记录烧杯中水面的位置。(3)提示想一想:实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4)水加热过程中温度记录表3、数据分析把下图中的点连成线,即为水沸腾前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分析并回答问题。(1)水沸腾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2)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3)水沸腾以后,停止加热前,温度是否继续上升?(水

26、沸腾前,温度持续上升;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沸腾以后,停止加热前,温度保持不变。)3、知识卡片在一般情況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四、拓展提高满壶的水烧开后会产生哪些现象?为什么?现象:水壶里的水变少了,产生了大量气泡;在壶盖和壶把手上有水珠形成。原因:分别发生了沸腾和凝结。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水有三态变化:液态、固态和气态。掌握了冰在融化的过程中以及水加热到沸腾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进而理解沸点的科学概念。同时,能运用融化和沸腾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六、作业布置不同液体,沸点不同,查阅资料,与大家分享。4水遇冷以后

27、1.教学内容本课着重从遇冷这一条件下,揭示水蒸气水冰转化过程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凝结和凝固的概念,了解生活中的凝结与凝固现象。有了前一课的学习方法,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会轻松一些。在学完本课后,教师要对水的三态变化及时进行梳理,做好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概念。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帮助学生回忆什么时候见过露水,见到露水时的气温在一天中是高还是低。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聚焦凝结现象,然后做水蒸气遇冷的实验,观察并描述水蒸气遇冷以后的变化,通过讨论玻璃棒上流下来的水滴是怎样形成的,知道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建立凝结的概念。第二部分,研究水结冰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通过分析温

28、度变化曲线图,认识水结冰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当温度达到0C时,水会结冰,在结冰的过程中温度一直保持0C不变;观察实验现象,发现水结冰后体积会膨胀。第三部分,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凝结和凝固现象。最后帮助学生做好归纳总结,知道水在自然界中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从而得出冰、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2.教学目标通过观察与描述,知道水遇冷以后形态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与分析,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C时,水会结冰。知道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凝结

29、和凝固的条件。难点:利用曲线图,分析水结冰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烧杯、铝箔纸、玻璃棒、冰块、试管、试管夹、秒表。学生分组材料: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生交流:你见过露水吗?什么时候见过的?那时的气温是一天中最高还是最低?小结:露水,出现在气温较低的清晨或傍晚。多出现在温差较大的凌晨时分。这时的气温在一天中比较低。3、露水是怎么形成的?傍晚或清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在草叶上的小水滴,称为露水。4、自然界中,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在高空便是云,在低空便是雾,降落到地面便是雨,落在草木叶子上便是露。二、讲授新课(一)实验:水蒸气

30、遇冷以后的变化1、实验器材: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烧杯、玻璃棒、温水、锡纸等。2、实验设计3、实验方法:用铝箔纸包住装有温水的烧杯口,在铝箔纸上开个小洞。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直到水沸腾。在铝箔纸洞口上方斜放一根温度较低的玻璃棒。4、实验现象:实验中,在玻璃棒上出现了流下来的水滴。5、实验研讨:从玻璃棒上流下来的水滴是怎样形成的呢?水蒸气遇到了温度较低的玻璃棒的时候,就从气态变成了液态,就在玻璃棒上凝结成了水滴。6、知识卡片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二)实验:水结冰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1、回顾冰在0时,开始融化为液态的水。水在什么情况下会结成冰呢?2、实验设计.在试管中加少量水,插入温度计,再记下水面的位置。把试管连同温度计放到加了盐的碎冰中,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温度降到-2时为止。观察试管中冰面的位置与原来水面的位置有什么不同。3、温馨提示温度计不能碰到试管。首先记录插入水中时温度计的读数。正确使用秒表计数。小组分工合作。4、实验观察记录表5、知识卡片:绘制温度变化曲线图方法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几个时间段。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的差值标上温度值。将表中各时间段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