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9 ,大小:85.79KB ,
资源ID:507953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0795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精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一古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及古代科技文化.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精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一古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及古代科技文化.docx

1、精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一古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及古代科技文化【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一 古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及古代科技、文化考纲考情专题考试要求考试内容备考指导必考加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百家争鸣(1)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2)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3)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bcc1.已考角度(1)(201610月新高考T3)百家争鸣时儒学主张(2)(201610月新高考T6)心学王阳明的主张(3)(201610月新高考T4)古代教育及汉

2、代太学(4)(201610月新高考T7)字体演变及其艺术特点(5)(20164月新高考T5)宋代词作特点(6)(20164月新高考T26)西汉文物史研(7)(20164月新高考T2)汉初的治国思想(8)(201510月新高考T33(1)孔子的教育思想与汉代教育的比较(9)(201510月新高考T6)王守仁的生活时代及其思想主张(10)(201510月新高考T5)辛弃疾的文学风格(11)(201510月新高考T3)中国古代文人画的艺术风格2.预测角度(1)百家争鸣的意义(2)科举制的文化影响(3)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4)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主张(5)四大发明的传播与影响(6)不同时代书法、绘画的特色

3、(7)不同时期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2.汉代儒学(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太学的创建(3)科举制的文化影响bbc3.宋明理学(1)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2)儒学复兴运动和理学出现的背景(3)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bbc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2)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代表作(3)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4)明清时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cbbc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1)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及其影响(2)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3)火药的发明和使用(4)印刷术的发明、进步及其影响bbbb2.中国古代的艺术(1)汉

4、字的起源与书法的发展(2)东晋、唐、宋时期的书法名家(3)中国传统书画的基本特征(4)京剧的产生和发展bbbc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1)诗经离骚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2)“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3)著名词人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4)元杂剧著名作家关汉卿(5)明清四大长篇小说bbbbb考点一百家争鸣一、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b)1.儒家(1)孔子(创始人)政治:核心是“仁”“礼”;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提倡“德治”,反对苛政,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教育: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5、;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讲授课程以六艺为主。文化: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乐后来亡佚,成为“五经”)他去世后,言论被编纂成论语。(2)孟子(战国时的代表,亚圣)提出四种道德规范:仁、义、礼、智。发展孔子的“德治”,提倡“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3)荀子(战国时的代表)在天人关系上,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2.道家(1)老子(创始人)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并用以解释宇宙的起源和演变。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弱者道之用”),蕴含了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比较消极

6、)。(2)庄子(战国时的代表)“道”是世界最高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主张“齐物”“逍遥”论。3.法家:代表人物李悝、商鞅、吴起、申不害、韩非(集大成者)(1)韩非子(战国时的代表,集大成者)将“法”“术”“势”结合,主张以法治国,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主张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要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地进行变法。(2)作用:法家理论为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4.墨家墨子(创始人)“兼相爱、交相利”(主旨)。提出“非攻”“尚贤”“尚同”“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主张。二、孔

7、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c)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并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他们对于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有重要贡献。三、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加试(c)1.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2.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富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3.标志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枝繁叶茂的时期。微点拨道家主张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不能认为他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其中某些成分可能吸取了道家学派的思想。1.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环境(1)经济根

8、源: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出现了多种经济因素并存的局面,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2)政治状况: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诸侯割据局面出现,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各国竞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3)阶级关系: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复杂,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家层出不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4)思想文化: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2.诸子百家思想中相互对立的观点(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

9、天命,人定胜天”;庄子主张“顺自然”。(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1.(201610月浙江选考)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重要性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答案B解析孟子、荀子均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由此可排除A、C项,此时儒学受统治者冷遇,由此排除D项,故选B。2.(20164月浙江选考)有学者援引“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而无不治也

10、”以总结汉初统治思想。据此判断,汉初统治者吸收了先秦时期()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 D.儒家思想答案B解析熟知百家争鸣时期各家思想主张,提取材料中“无为”“无治”“汉初”信息,可联想到汉初的黄老无为治国思想,由此可判断B项正确。3.(20157月浙江学考)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下列主张中,由他提出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制天命而用之”D.“兼相爱,交相利”答案A解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的仁政思想的体现,故A项正确;“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是法家韩非子提出的,故B项错误;“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的观点,故C项错

11、误;“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的“兼爱”思想,故D项错误。4.(2016杭州名校联盟学考交流)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容”主要指()A.诸子“百家争鸣” B.商人地位提高C.士的兴起 D.“学在民间”答案A解析材料中“血腥”指的是诸侯争霸,而“宽容”主要是指诸子“百家争鸣”,文化方面的宽容政策,故A项正确;战国时期已经开始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地位开始下降,故B项错误;士的兴起属于诸子“百家争鸣”的条件,故C项错误;“学在民间”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也是诸子“百家争鸣”的条件,故D项错误。5.(2016丽水学考满分加餐练)小成语大文化。成

12、语“游刃有余”“舍生取义”“守株待兔”与我国古代的思想流派有关,即()A.道家、墨家、儒家 B.墨家、儒家、法家C.道家、墨家、法家 D.道家、儒家、法家答案D解析荀子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材料中“取义”是儒家而不是墨家,故A、C项错误;“游刃有余”语出庄子养生主,是道家而非墨家,故B项错误;“守株待兔”与法家主张变革的思想相符,故D项正确。考点二汉代儒学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1.背景:“大一统”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大体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主要原因:董仲舒改造的儒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2.经过: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核心是确定儒

13、学独尊的地位。汉武帝采取了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措施,提升了儒学的地位。3.董仲舒的主张(1)倡导儒学、实践德政、实行教化、政策的“更化”。(2)君权神授。(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文化“一统”与政治“一统”是一致的。4.影响:结束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使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学地位提高的同时,也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微点拨“无为而治”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二、太学的创建(b)1.创建时间:汉武帝时。2.影响(1)中国历史

14、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2)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3)打破了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也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文化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三、科举制的文化影响加试(c)1.有利于推动儒学发展,儒学全面影响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2.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体政体的巩固。3.有利于官僚队伍的扩充。4.导致科研技术的相对薄弱。微点拨太学兴办,将读书与做官相结合,国家掌握了统一的意识形态,也提高了儒学的影响力。1.董仲舒新儒学的主张、特点与先秦儒学的联系(1)思想主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

15、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2)特点:新儒学以儒学为基础、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具有神学色彩。(3)联系: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因此被历代统治者推崇,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董仲舒新儒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

16、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对于抵制宗教有一定的作用。(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1.(201610月浙江选考)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此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该现象反映了()A.儒学地位上升B.私人讲学风气盛行C.官立学校出现D.地方教育系统建立答案A解析太学是两汉时期官办中央最高学府,由此可

17、排除B、D项,官方学校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由此可排除C项,故选A。2.(20147月浙江学考)董仲舒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武帝采纳了这一主张,实行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 B.建立“中朝”C.独尊儒术 D.推崇理学答案C解析了解历史概念的阶段时空性及其内涵是得分关键。材料中董仲舒建议加强思想方面的统一与控制,而焚书、中朝、理学等现象即不属材料概念范畴,也与汉代时间不符,由此可排除A、B、D三项。3.(2016浙江学考满分加餐练)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这反映出儒学教育()A.课程设置多样化B.由精英化走向世

18、俗化C.向社会下层扩展D.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答案D解析太学课程设置均是儒家经典,不能体现多样化,故A项错误;太学教育主要还是贵族化,没有走向世俗化,故B项错误;太学是集中于中央的教育机构,没有向社会下层扩展,故C项错误;太学设立体现儒学教育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故D项正确。4.(2016绍兴学考满分加餐练)儒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是()A.强调制度与秩序B.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C.重视道德与人伦D.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答案B解析从孔孟儒学开始,强调“礼”,讲究的是社会秩序,是其相同点,故A项错误;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是汉代儒学的特点,不属于孔孟儒学的特

19、点,故B项正确;儒学家一直提倡“仁”“仁政”,重视道德与人伦,故C项错误;从孔孟到汉代,儒学家都强调要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故D项错误。5.(加试题)(2016乐清学业水平交流)历史学家萧功秦指出:“中国传统官僚集权社会的社会精英,主要是由地主、士绅与官僚这三个阶层角色构成的自隋唐以来迄至近代上述这三个社会阶层之间存在着相对频繁的横向流动。”这种“流动”是由什么来实现的()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答案D解析题干时间信息“隋唐以来迄至近代”排除A(汉代)、B(魏晋)两项,另外材料强调的是社会阶层的变动,这与科举制的影响一致,因此符合题意的是D项。考点三宋明理学一、宋明理

20、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b)时代学派代表人物主张备注北宋理学程颐程颢确定理学最高范畴“天理”(世界本原)。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孔颜之乐)理学的开创者南宋朱熹主要主张(1)理气关系论:理比气(物质)更根本,理先于气。理离不开气。万物皆有理,万物之理终归为一(即太极)。(2)修养论(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慎思明辨、格物致知;“仁”是人的爱心和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3)社会政治理论(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主张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4)编写四书集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之成为

21、理学(儒学)经典。理学集大成者南宋心学陆九渊提出“心即理”(本心即天理)这一核心命题,所谓“本心体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批评朱熹理学过于“支离”,反对埋首书册,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发明本心”。主张扫除人心的“物欲”和“意见”。心学的开创者明代王守仁认为人是天地的心,“灵明”是人的心,所谓“灵明”就是天理,就是良知。(“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是“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心学集大成者二、儒学复兴运动和理学出现的背景加试(b)1.魏晋南北朝时期,道、佛的传播冲击了儒学的地位。2.唐中后期:韩愈、李翱的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22、3.北宋:士大夫们掀起儒学复兴运动,理学就在这场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三、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加试(c)北宋五子开创理学;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陆王心学推进了理学新的发展。宋明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使儒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程朱理学在南宋以后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心学在明中期以后得到广泛传播,对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伦理道德均产生深远影响。1.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1)共同点在思想范围上,同属于儒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发展。在思想主张上,都强调意识(理、心)第一,物质第二,同属于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在目的和思想实质上,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自己,从而维护封建统治

23、的社会秩序。在地位和影响上,都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不同点从哲学范畴来看,理学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心学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从道德主张看,理学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而心学则主张人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从而为善。2.宋明理学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吸收了佛、道因素。思想的核心是“理”或“天理”,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儒学进一步思辨化。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贯通了宇宙、自然、社会和人生。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2)影响积极方面:理

24、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消极方面:用三纲五常来维系封建专制统治,压抑人的自然欲求和愿望。封建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观念、因循守旧观念和重礼轻法的观念都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1.(201610月浙江选考)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所主张的是()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C.心外无物 D.知行合一答案D解析材料大意是得分唯一依据;由“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可知王阳明强调的是“知行合一”,故选D。2.(201510月浙江学考)“某今说

25、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语出一位著名思想家。他生活在()A.北宋 B.南宋C.明代 D.清代答案C解析对不同时期儒学代表人物的主张做到熟知,本题得分就没有难度。材料中“知行合一”是明代王守仁的核心主张,故选C。答题感悟理学内涵虽理解起来较难,但考试命题还是多集中于识记理解层面,对时空性要求较高。3.(20159月浙江选考样题)有学者对理学的某一观点评论说:“一个人也许能够天马行空、细致入微地漫谈孝道。但是,只有他具体的行动,才能真正展现他对于这一思想理解的深度。”这一观点是()A.“心即理也” B.“知行合一”C.“格物致知” D.“孔颜之乐”答案B解析

26、以具体的行动践行孝道,而不是空谈孝道,与“知行合一”内涵一致,故选B。4.(加试题)(2016浙江名校学考押题)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逆子”,他在道德上根本就站不住脚;如果被认为是“乱臣”,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来;如果说他“卖国”,那他根本就不是人了。这种观念最早被中国人普遍接受是在()A.秦朝 B.汉初 C.宋代 D.民国答案C解析宋代理学开始形成,理学的宇宙观、认识论丰富了儒家学说,儒家纲常伦理经过理学的世俗化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内心,故选择C项。5.(加试题)(2016浙江名校学考押题)“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

27、影响表现在()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答案A解析材料“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说明程朱理学注重气节的积极影响,故A项正确;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是程朱理学的消极影响,与材料内容不符,故B、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文化教育的普及,故D项错误。考点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c)1.著作:明夷待访录。2.思想主张(1)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最精彩),提出君臣平等思想。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2)经济上:反对重农

28、抑商,认为工商皆本(是明末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的反映)。3.影响(1)其主张是明朝末年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具体反映。(2)其思想为近代中国反专制主义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二、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代表作(b)1.代表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2.思想主张(1)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2)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学。(3)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认为保卫整个国家民族,天下所有人都有责任(梁启超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地位: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三、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b)1.著作:船山遗书。2.主要思

29、想主张(1)政治上:主张是“循天下之公”。抨击“孤秦”“陋宋”,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2)哲学上: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3.地位: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四、明清时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加试(c)1.明清时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具有鲜明的反专制启蒙色彩,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2.尽管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仍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但促使我国传统文化(儒学)重新焕发生机。微点拨明清时期,由于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资本主义萌芽较脆弱,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虽然使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主导地位,其实质是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1.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想的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2)反对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3)提倡经世致用。(4)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2.宋明理学与明清儒学的不同宋明理学明清儒学政治维护纲常礼教和君主专制反对君主专制独裁,具有民主色彩经济重义轻利,压制人欲重视工商业,倡导工商皆本哲学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属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