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坡突围阅读答案东坡突围阅读答案【篇一: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2015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ss=txt(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3),善行者究其难。(荀子大略)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5)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6)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8)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9)歌咏燕子的诗文不绝如缕,不少佳作脍炙人口,刘禹锡乌衣巷 中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
2、姓家”、晏殊浣溪沙中的 “ , ”都堪称千古绝句。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盛夏里,塘里的荷自然唱了主角,在层层涌现叠起的绿中间,荷一朵一 朵,悄然盛开,如一阙阙小令。哪里能瞒得住风的耳朵?十里八里之外,风 陡添一重欢喜,看荷去吧。 (1)给加点字注音(2分) 悄然 一重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3)画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改正。 改为 3下面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不管菲律宾如何苦心孤诣地宣传自己的错误立场,都无法改变黄岩 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事实。 b从媒体披露的事实看,影视业领域里盛行的贪腐“潜规则”潜滋暗 长,衍生黑色交易的危害程度甚
3、至超乎想象。 c生命如书。有的是国学经典,初见虽觉乏味,却有独特的厚重底蕴; 有的是时装杂志,满纸亮丽潮流,实际索然寡味,无关宏旨。 d尽管我和那位姑娘,还有那个小男孩,只是萍水相逢的生命过客,却因为一元钱的车费,让我们拥有了人生美丽的邂逅。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慈善榜4月28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获得“中 国慈善榜年度十大慈善企业”。 b尼泊尔内政部发言人称,在日前发生的8.1级强震中,该国已经确 认至少有4352人遇难,超过8000人受伤。 c北京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公布一个多月后,京津冀 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上月底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
4、并审议。 d只要两岸同胞、全世界的中国人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 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必定指日可待。 5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顺序已被打乱,调整后的正确顺序为: (只写序号)。(2分) 胡杨是一种神奇的树。 长大了,树干挺直,叶子就成为杨树叶子的形状,只不过尺寸小一些。 一棵粗壮的胡杨,离地一米以下长有枝条的话,叶子一定是柳叶的样子, 高一些就是杨树的叶子,再高一些会有枫叶的形状。所以,胡杨也称为“异 叶杨”“变叶杨”。胡杨的奇特还在于一树三种叶。小的时候形状如柳树, 枝条柔软,叶子细长。 6名著阅读。(6分) (1)请简述水浒传中“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情节。(3分) 我递给他一把
5、手枪,叫他别在腰带里,又叫他扛起3杆步枪,我本人则 带上一把手枪和另外3杆步枪,披挂完毕,我们便出发了。我口袋里装进一 小瓶甘蔗酒,叫他扛着一只大口袋,里面装着备用的火药和子弹。我叫他紧 随我后面,没有听到吩咐不得妄动,不得射击,同时,不得乱言乱语。部署 完后,我朝着右首,迂回了将近一英里,以便渡过那条小河,钻进树林里, 这样,我才能人不知鬼不觉地进入射程,而据我的望远镜观察,这实在是轻 而易举的事。 语段中“他”是谁?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7综合性学习。(8分) 2015年4月月23日是 “第20个世界读书日”,为了促进学生养成读 书的良好习惯,同格中学九年级(2)班开展
6、“读书”专题实践活动,请你 参与完成下面任务: (1)请根据下面提供的上联,围绕“读书”话题,对出下联。(3分) 上联:学海阔千里绝无缺志人敢渡;下联: 。 (2)请你仔细阅读下面辽宁省第四届全民读书节标识图,用简洁的语 言说说它的构图创意。(图案色彩不作要求)(3分)(链接:辽宁省第四届全民读书节标识时间为:2015年4月至6月, 主题是: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辽宁。) (3)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写出从中探究出的结论。(2分) 材料一: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 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 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
7、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 ?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 则著作不朽矣。?此外,在他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 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 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笔记实乃 学术界的小品文。 材料二:钱锺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 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 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 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
8、,从 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 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89题。(6分)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 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呼延】匈奴贵族,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8你从“百战沙场碎铁衣”一句读出了哪些信息?(3分) 9全诗以简洁传神的笔墨,叙写了唐军被困突围的英勇事迹,表达了 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15分) 【甲】捕蛇者说(节
9、选)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 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 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 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 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二十年者,今其 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
10、哉!今 虽死乎此,比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 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青文胜为民请命 青文胜,字质夫,夔州人。仕为龙阳典史。龙阳濒洞庭,岁罹水患, 逋赋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文胜慨然诣阙上疏,为民请命,再上,皆不 报。叹曰:?何面目归见父老!?复具疏,击登闻鼓以进言,遂自经于鼓下。 帝闻大惊,悯其为民杀身,诏宽龙阳租二万四千余石,定为额。邑人建祠祀 之。妻子贫不能归,养以公田百亩。万历十四年诏有司春秋致祭,名其祠曰 ?惠烈?。 (选自明史青文胜列传卷一百四十) 【注】仕:
11、做官。 罹:遭遇。逋赋:拖欠赋税。敲扑死者:受 鞭挞之刑而死的人。 登闻鼓:古代统治者为了表示听取臣民谏议之言或 怨抑之情,特在朝堂外所悬之鼓。 自经:自杀。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4分) (1)汪然出涕曰( ) (2)曩与吾祖居者( ) (3)龙阳濒洞庭() (4)悯其为民杀身( ) 1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b君将哀而生之乎 而乡邻之生日蹙 c名其祠曰“惠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d妻子贫不能归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今虽死乎此,比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12、,又安敢毒耶? (2)叹曰:“何面目归见父老!” 13简答下面各题。(5分) (1)【甲】文中蒋氏在哭诉中主要运用了哪两组对比来说明“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的?(2分) (2)【乙】文中体现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句子是什么?(1分) (3)面对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甲】文中柳宗元和【乙】文中的青文胜“为民请命”时分别采取怎样的方式?(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5分) 陈鲁民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令许多人感慨万分,不胜欷歔。时间都去哪儿了?面对这个人人都会遇到的问题,睿智的孔子在冷眼旁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善感的苏东坡则长叹:?
1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浪漫的李白想拉住飞逝的时间:?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系此西飞之白日。?达观的陶渊明则自我激励:?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时间最公正无私,既不会厚爱谁,也不会对谁格外吝惜。既然时间没有弹性,不可能用金钱、权势、名声或其他东西来交换,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珍惜时间,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干更多有意义的事,这样,也就等于变相延长了属于我们的时间。 从时间总量来说,每人情况不同,或长或短,一生大约是两三万天;就每天而言,时间又可分为工作学习、娱乐生活、睡眠各三分之一。所谓珍惜时间,就是合理分配时间,适当向工作学习方面倾斜,节制过多的娱乐游
14、玩,更不能睡得昏天黑地。少年时要发愤读书,提高素质; ;中年时要奉献社会,建功立业;这样才能换来问心无愧安度余岁的老年。 时间的长度是一定的,但单位时间里的利用效率是有弹性的。常会看【篇二: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测试】新课标人教版 命题范围 必修二第三、四单元 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作各组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责无旁贷 横槊赋诗 雕虫小计酾酒临江 b砥砺品学 规行矩步 义愤添膺 放浪形骸 c力矫颓俗
15、 开诚部公 震惊世界 贻误学生 d大相背弛 游目骋怀 浅尝辄止 沧海一粟 3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忱、坚忍不拨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b由于发扬光大了这种精神,这种了解,经过几百年就产生了近代科学。 c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 d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不能单独行动。 4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则或咎(责怪)其欲出者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帮助)之 何可胜道(道理)也哉山川相缪(盘绕),郁乎苍苍 方(将要)其破荆州 列坐其次(按次序) 夫人之相与(交往
16、),俯仰一世 不能喻(明白)之于怀 a b cd 5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舞幽壑之潜蛟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侣鱼虾而友麋鹿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火尚足以明也顺流而东也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 ) a b c d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影片的震撼力来自它深邃的立意、厚重的内涵、完美无缺的人物刻画和精到完整的舞台结构,来自它为人物所构设的悲剧命运的不可逆转性,这些共同构建了它的美学品位。 b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欧阳修在滁州任知州期间,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散文名 篇醉翁亭
17、记,至今,关于欧阳修和他的醉翁亭记的报道还常常屡屡见诸于报端。 c立秋是用传统创作方法反映地方文化的戏剧,它所蕴含的很深刻的一个意义就是要 提醒现代人,我们的华夏五千年文明是令人骄傲的,它的文化积淀广博而深厚。 d中国传统文化的“悲秋”情结延续了几千年,秋之肃杀与人之断肠总是紧紧地连接在 一起。而艺术作品,要有一个可以“组成本质的个别标志”来作为寄寓主题、情感。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
18、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上。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式,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9、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趣:意趣。 b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异:奇异。 c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d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遨:游览,此指“观赏”。 际:边 ( )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b觉而起,起而归 c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d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山川相缭,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9下列各组中全都表现作者“宴游西山之乐”的一项是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悠悠乎与颢
20、气俱,而莫得其涯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人 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a b c d 10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篇从他处着墨,先写以前永州异山秀水的游览,表明以前所见的幽泉怪石并没 有真正给作者带来精神的愉悦和解脱,以此作为铺垫来此照映衬西山之游不同于以往。 b作者在第一段中用“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 梦亦同趣。觉而归,起而归”短促紧凑的短句流露出自己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 c文章多次使用“始”字,表达了对西山宴游的
21、惊喜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对以往所游山 水的贬低和否定。 d作者对西山特立之貌的描写赋予了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和恢弘远大的志向,西山即我, 我即西山,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 三、(28分)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2分)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3分)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2分)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3分) 12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题2分) ,不仁; ,不知; ,不武。 风萧萧兮易水寒, 。 吾入关, , , ,而待将军。 苟利国
22、家生死以,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我为鱼肉。 13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诗歌的一、二句描写了怎样的环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诗歌的三、四句写人用了什么手法?试作简要分析。(4分) 四、(2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 东坡突围 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因此由诗文渲染开去,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通体风雅、圣洁。其实,就我所知,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 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 信中说
23、: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苏东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点儿友谊的信息。日常生活,在家人接来之前,大多是白天睡觉,晚上一个人出去溜达,见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但绝不喝多,怕醉后失言。 他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个义无反顾的英雄,不知怎么一来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个坚贞不屈的烈士,闹来闹去却成了一个深深忏悔的俘虏。
24、无法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来提出自己的抗议,发表自己的宣言。 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无声,那么,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 然而,现在他即便写诗作文,也不会追求社会轰动了。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一段树木靠着瘦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这
25、里。这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
26、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摘自余秋雨东坡突围,有删改) 14从全文角度,分条概括“还是很凄苦的”的具体表现。(4分) 答:(1) (2)(3)(4) 15根据学习过的苏轼的诗词文,简析“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 得异乎寻常”的内涵。(4分) 答: 16(1)“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中的“奇迹”指的是什么?(2)“目的是 想
27、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是一个怎样的“真正的自己”?(6分) 答:(1) (2) 17作者在苏轼身上倾注了深挚的情感,请从语言或者艺术技巧角度,谈谈语言或艺术技巧 对情感抒发的作用。(6分) 答: 五、(12分) 18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4分) 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群、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 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 19根据文章,续写两句话,构成一组排比句
28、。(4分) 有所拒绝,才能有所追求。拒绝时髦,是为了追求个性的张扬;拒绝热闹,是为了追 求宁静的生活;, ;, 。 20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句话,体现不同场合文明用语的要求,使对方容易接受。(4分) 例句 (医院)医生:“没什么,死不了!” 改为 医生:“请您放心,您的病没什么大碍,休息几天就好了!” (1)(商店)售货员:“卖出的高品我没法给你退现金!” 改为 售货员: (2)(办公室接听电话)工作人员:“他不在!” 改为 工作人员: 六、作文(60分) 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布里在巴黎的一次音乐会上,小提琴的a弦忽然断了,观众一 片哗然,但是他依然神情自若地用剩余的三根弦将作品继续演奏完毕。
29、这就是人生。缺了一根弦,没什么,依然可用剩余的三根弦进行演奏。 请以“面对”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温馨提示:书写潦草,卷面凌乱,可酌情扣15分。 错别字每个扣1分,最多可扣至10分。【篇三:苏东坡突围】雨 当代文坛大豪余秋雨先生曾写过一篇宏文,名曰:苏东坡突围。但观其题目,甚是抢眼。学生浅陋,然却不乏一颗赤诚之心,加之不久前幸读苏东坡巨著赤壁赋,多有妄见,急待抒发,遂秃笔行文,东施效颦。 先由唐宋八大家,“三苏”名列其间。“三苏”之中,又尝以苏轼之文,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诚可谓家喻户晓。无论是“明月几时有,把酒文青天”的浪漫,还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皆为妇孺所熟知,散布民间,广为流传。但这确是未成熟之苏轼,未豁达之大家。 每当想起那首悲恸凄婉的江城子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痛苦,闻者无不伤怀,听者无不落泪。那时的苏轼深处桎梏之中,无形的枷锁,万般沉重。可苍天无眼,让他独自一人,风烛残年,形单影只。无奈于梦中“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了。仕途坎坷,人生崎岖,偶有豪言壮语,凌云壮志,却尽皆付诸空谈。请看,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最后,却是“故国神游,多情因笑我,早生华发”。于是笔者常疑之,伟大的苏轼会一直消沉下去吗?难道真如其诗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历史是无比智慧与通达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