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94.46KB ,
资源ID:506372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0637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网络用语浅析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网络用语浅析论文.docx

1、网络用语浅析论文网络用语浅析论文 网络用语浅析引 言 2一、 网络用语概述 2(一)网络用语的概念 2(二)网络用语的构成形式 3(三)网络用语的基本特征 5二、 网络用语分析 6(一)网络用语生成的另类文化 6(二)网络用语对传统语言的影响 7三、 如何客观科学的看待网络语言 9(一)坚决抵制低俗、不文明的网络用语 9(二)积极规范引导网络用语 9(三)加强对网络用语的研究 10结论 11主要参考文献 12摘 要 网络语言是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人们的普遍使用后,出现的新兴的语言现象。是由活动在网络虚拟空间,具有自主、开放、包容、多样和创新特点的网民群落逐渐创造并形成的。网络语言的兴起,使得我国

2、现代汉语新生词语出现激增之势,同时也引来学术界不同的看法。网络语言的研究将为我们构建起认识网络虚拟世界与其体现的网络文化的桥梁,对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加深认识,这也正是现代汉语学的研究任务。本文从介绍网络用语的概念、构成形式和基本特征入手,详细分析了网络用语生成的另类文化及对传统语言的影响。指出网络语言虽给汉语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但也给汉语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最后,对我们要如何客观科学的看待网络语言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因特网;网络语言;网络文化 网络用语浅析引 言 网络语言一出现,就跳出了网络,被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使得习惯于标准汉语的人们开始对网络语言产生了褒贬不一的看

3、法,持积极态度支持者有,批评、质疑者也有。综观我国当前的网络语言研究,虽然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不断拓展的趋势,但仍存在很多不足。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用公正、客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语言的影响,正视网络语言,研究网络语言,采取疏而不堵的办法,报以宽容理解的态度,并作必要的规范和引导,使网络语言健康发展。网络用语概述 21世纪是流行网络的时代,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普及,人们对网络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不管工作还是生活中,都离不开网络,人们对网络的需要就像生活中的火一样重要。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

4、亿,较2008年底增长13.4%,半年增长了4000万。我国网民规模、宽带网民数、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三项指标仍然稳居世界第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也达到了25.5%,并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人们用于网上交流的、所谓网络语言到底该怎么定义?网络语言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存在的合理性又在哪?这些问题的解答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这种语言的认识。 (一)网络用语的概念 中国网络语言是1994年中国正式加入Internet之后才逐步形成起来的,对于中国网络语言的研究则更晚。1998-2009年12年间中国网络语言的研究由收集整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语词研究发展到网络语言修辞学研究。网络语言不仅是语言现象,还涉及到社会、

5、心理、技术、文化等领域。网络语言的研究应该从狭小的本体语言学中走出来,走向更为宽广的研究视野。 英国语言学家David Crystal在其著作语言与互联网中将网络语言定义为:出现在所有网络环境中的、能体现网络独特面貌的媒介,它具有电子性、全球性、交互性的特征。我国学者于根元认为,网络语言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作为其交际工具的网络语言逐渐由网内渗透到网外,由互联网走向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媒体和语言研究者的极大关注。笔者认为,网络用语,是在网络上流行的非正式语言。多为谐音、错别字改成,也有象形字词,以及在论坛上引起流行的

6、经典语录。它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语言形式,它与一般日常生活的交际活动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 (二)网络用语的构成形式 网络语言的形式可谓是五花八门,结合当前较普遍的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种: 1.谐音替代类,对原字词的读音进行模拟,构成一个与原字词读音相近的新词语:淫(人)、偶(我)、表(不要)、酱紫(这样子)、猪你快乐(祝你快乐)、驴友(旅友)、885(帮帮我)、7456(气死我了)、1314(一生一世)、657(对不起)、886(拜拜了)、3126(再见)、9494(就是就是)、56(无聊)、依妹儿(E-mail)、猫(modem调制解调器)等等。 2.简缩省略类,简缩略

7、语更是聊天室里的密电码,如:PMP(拍马屁)、LG(老公)、BT(变态)、JS(奸商)、RMB(人民币)、IC(I see我明白)、FM(follow me跟我来)、F2F(面对面Face to face)、我I你(我爱你)、B2B(企业对企业的网上交易)等等。 3.图形式符号类,用SHIFT键加上其他各符号键,将标点、数字和字母符号组合在一起,拟一定形态,用以象征而又有趣的意义,是一种直观且生动的语言表达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比汉字更具表现力。如:“?)”表示笑脸、:“?(”表示悲伤、“8?)”表示睁大眼睛、“(0)(0)”表示非常吃惊、“8?)”表示睁大眼睛的笑、“T?T”表示流泪、还有用“

8、Zzzzz”表示在睡觉。 4.数字会意类,用一定的数字和数字符号暗示某种意义,如:(我很孤独)、(表示伤心的哭泣声)、286(落伍、笨)。 5.重字叠加类:MM(妹妹)、GG(哥哥)、漂漂(漂亮)、坏坏(坏蛋)、东东(东西)、怕怕(害怕)、饭饭(吃饭)、一下下(一下)、PPMM(漂亮美眉)、GXGX(恭喜恭喜)等等。 6.新造字、词类,年轻时尚的网民们为了在网络世界引领潮流、标新立异,不断创造出了一些生动活泼、充满怪异情趣的新词。如“?”字是一张哭笑不得的脸,说不清是喜是悲的表情下有种委屈的无力感。当大家发现这个字型和人的表情可以完美结合起来时,才感觉中国古老汉字的魅力。它的实力在互联网上得以

9、发展壮大,成长为独特的“?”文化。另外如灌水(指论坛中乱发帖子)、青蛙(丑男)、恐龙(丑女)、大虾(高手)、菜鸟(新手)、楼上(上面的贴子)、养眼(好看)、晕(看不懂)、靠(不满)、拍砖(提意见)、贤惠(闲到家里什么都不会)、情圣(情场剩下来的)等等。 7.汉字拆解含蓄表达类,就是把汉字拆解开来表达一种语言的方法。如:木目心人尔(想你)、立木立木(亲亲)、弓虽(强)等等。这些一般用在网民在不好意思的情况下,用来表达含蓄情感的时候用的一些语言。 8.影视、文学作品或网上的精典语句:如把蟑螂叫做小强,就是源自周星驰主演的“唐伯虎点秋香”中的经典台语;又如广州电视台采访一位市民,问他对于艳照门事件的

10、看法时,这位市民说:“关我鸟事,我出来打酱油的。”此话一出,立即红遍网络。若想表示不清楚某事,或者不想谈论某事时,都可以用“打酱油”代之。在网络论坛上,就存在不少酱油党,指与自己无关,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就用此话回帖而已,相当于“路过”,而被许多版主深恶痛疾。 (三)网络用语的基本特征 1.简明性。网络用语具有高度的简明性,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一些网民想找资料或寻找娱乐,或上、论坛聊天,这些都离不开网络,上网也成了网民们放松心情,释放压力的一个主要方法。在休息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网民们都是用最快的方法查看信息,选择信息;而网络用语所面向的是多层次、各种类型的公众,在网上

11、发布信息,如果想以最快的速度吸引别人的注意,所使用的语言必须是简单明了、一目了然的语言表达方式。其次,网络用语要适应网民的习惯性选择,人们总是倾向于那种一看就明白,一清二楚的用语。简明性不仅表现在用语词汇的简略上,还体现在用语对传统语法规则的突破上。网上是拼音字母,英文字母简写和数字的天下,因为字母和数字比汉字来的更简单方便。 2.多元性。网络语言是语言中的活跃部分,是语言多样化的具体表现。首先,网络用语由于网民来自四面八方,因此就难免会带有当地的地方方言口音。其中也免不了有些网民故意用方言来引起别人的注意。这就决定了网络用语在使用上的多元性。其次,网络对于网民来说是互相沟通的一条纽带,也是一

12、个无法超越的界限。虽然现在可以通过语音,和视频来进一步沟通,但毕竟不能完全体现一个人的神情状态。大家一般采用的还是通过打字的形式来表达的多。因此给人留下的只是文字形象,而这些是可以由网民自已设定的,这就造成了网络上语言的形象多元化,也决定了其语言风格多变,英汉混杂,拼音、数字、符号混用,五花八门、标新立异、各成风格。 3.模糊和随意性。网络超越距离、时空,相隔千山万水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同时也使网民在面对陌生人时带有无意识的隔阂心理,使他们在回答对方问题时,带有模糊性,可说可不说的话运用得比较多。网络用语的模糊性是网民自我保护或制造成新奇效果的语言手段。另外,很多网民认为,正儿八经说话太累,用奇

13、形怪状的字符,花样百出的表达方式才叫酷。这种随心所欲的语言材料组合、嫁接,出现了许多不符规范的别字、生词和句式,使网络语言体现出极大的随意性。 4.形象和创新性。网民绝大多数为年轻人,这些人往往有求新求变的要求,因此决定了,网络用语必须具有新意、令人耳目一新。在有声语言不能发挥它的交谈作用的条件下,一些声音符号往往被另外一种符号系统所替换。象形的符号模拟人或物的状态,充分体现了网络语言的生动性,这些词语呈现出直观的特点,充分体现了网络语言的生动性。网络用语分析 在网络媒体雨后春笋般崛起的这几年中,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也不再局限于经济、技术等领域。社会、文化、伦理道德,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因网络

14、而急剧变化,网络语言就是网络媒体广泛运用下所产生的新事物和新文化。如果你是网民,对于网络语言或许耳熟能详,但对于初上网的新手来说,对于普通人而言,阅读、理解和使用这些生吞活剥的网络信息,确实令人费解。网络语言正在“异化”中国语言文字,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 (一)网络用语生成的另类文化 曾有位学生给从没上过网、不懂网语的爸妈写信,不经意来了句:“大米,94酱紫,下回再了,88”,害得他父母在家像破译密电码似的猜了半天不得要领,最后还是在电话中弄清了儿子说的是:“爸妈,就是这样子,下回再聊,拜拜”。在网上,如果你称呼漂亮姑娘为美女,肯定会让网友们喷饭-太俗了。网上美女的称呼叫“

15、美眉”。在中国的传统词汇中,东施是丑女的代名词,可若是在网上,丑女们有着更令人胆战心惊的称呼:“恐龙”。此外,新词汇的诞生还有很多归功于网民们自己的创造。例如米国,并不是指生产大米的国家,而是指美国。网民打招呼的时候,通常不会说“我来了”、“我要去吃饭了”之类没品位的大白话。在网上,数字语言更不可小觑。倘若你初涉网络,除非有破译密码的天才,否则是绝对弄不明白数字语言代表的真正含义。 网络语言形式多样,丰富活泼,形象传神。网络语言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和网民的不断增加,网络用语在网上已经形成了自已的一种网络文化,而且一些网络精神还流落到了现实生活中。如“我是出来打酱油的”这句颇搞笑的网络术语,却蕴藏

16、着一种新道德,当网络舆论变身网络暴力干扰人们的现实私人空间时,我们的社会所缺少的或许正是“关我鸟事”的从容心态。又如:“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汶川大地震后,四川一所私立中学教师范美忠在博客中的这番震后“表白”掀起轩然大波,被网友讥讽为“范跑跑”,并引发了一场关于“师德”的讨论。其后,教育部公布修改后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保护学生安全”首次被明确列入。由此可见,网友已开始用网络语言干预现实,无数网民的意见斗败了陕西林业厅这样的冰冷、强大和沉默的国家机器,揪出了深圳海事局党委书记作奸犯科的嘴脸,并使得

17、如贵州瓮安这样的地方政府的吏治被曝晒在阳光下,见证了互联网这样的话语工具被平民掌控后展现的力量 (二)网络用语对传统语言的影响 世上任何事都不是完美的,网络语言也不例外。如网络语言中有很多错别字,网络语言也很难看懂,品味不高,存在很多不足,会冲击语文传统教育。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网络语言毕竟是一种新事物,它还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此外也和网络语言的自身特点有密切的联系,因为网络语言的省时省力,符合了当今快节奏的生活,符合了人们图方便的心理。 1.网络语言对语文文化生态的影响。语文文化是以语言文字作为土壤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态,这个生态“滋生”并保护了各种语言文化“植物”。那么,今天如何来面对

18、网络语言这一“新贵”,我们首先要直面的是它所带来的影响。从文化学的角度看,一种具有影响力的新事物一经产生,总会给现有的文化体系带来冲击,从而改变原有的文化体系结构。虽然,就目前而言,网络带来的种种语言变革尚未形成一个完整而稳定的系统,我们所能见到的是由网络产生而带来的语言交流的变革。网络的虚拟性打破了文化和生活的界限,营造出一个与生活交融乃至统一的大文化世界。语言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网络文本的丰富多样性和巨大的张力,建构了一种全新的表达和阅读模式。读者的阅读材料得到最大的丰富,读者的阅读感觉受到了最大的诱惑。于是,当网络文化具备语言文化的全部优势之后,声像文化以语言文化所没有的通俗明白、生动

19、传神和其他许多对人的认识活动的简单倾向和好奇倾向的无限满足等优势,充分显示出对传统语言文化的渗透之势,并在电脑工具的日益普及中演化为一种必然趋势。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语文文化的功能由“济世”走向“消闲”。 2.网络语言对学生使用规范语言的挑战。现在的学生从小就接触网络,网络对于他们来说既充满了好奇,又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快乐,一些小学生,基本上都有号,成了平时他们和老师或小伙伴们交流的主要的通迅工具。这就决定了他们在学习汉语的同时受到网络用语的影响。由于网络语言很简约、很口语化,一般情况,使用者是不用在编辑上下大功夫的,只要对方理解其中的意思就可以,所以,对文字不是特别考究。这种行文特色渗透到语

20、文教学和学生作文里边,写作的不严肃、随便丢掉主语、省略、用错别字,对青少年语文能力的形成不利。中小学生汉语基础还比较薄弱,对规范的语言文字的掌握还不是很牢固,再加上他们模仿力强、辨别力弱,过度使用网络语言对他们形成健康规范的语言文字习惯造成一定的影响,这需要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家长、老师共同关注这个问题。 3.网络语言对中国传统礼俗、伦理道德的影响。我国是一个礼仪邦国,传统礼仪无处、无时不在。一些底层的群体,由此积聚着一种压抑的心理,正常的个性不敢张扬,正确的主张不敢表达等一些真正的需求不能真实的表达,而网络却给使用者提供了这种机会。网络的特殊环境,网民们可以借助网络突破传统礼俗,释放自已的心情,

21、无拘无束,对语言的纯洁性有一定的影响。由于网民的身份是隐蔽的,可以随心所欲说自己想说的话。许多人上网是为了放松,所以他们所用的语言一般都很通俗很随便,不讲什么大的道理,只是图自己心里舒服,由此决定了网络语言的档次不会很高级。另外还有些人,是为了发泄在现实中的不满或满足自己的低级趣味,他们在没有现实中交际原则的约束下,会显得肆无忌惮,把自已对生活的一些不满发泄到网络上。网络词汇中往往夹杂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词语,随意谩骂和进行人身攻击,拢乱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这些都表明网民素质的低劣和网络环境管理上的缺陷。如何客观科学的看待网络语言 近日,继2006年上海出台首部规范网络语言的地方性法规之后,福

22、建省对网络用语规范也进行了立法讨论。随着网络语言在青少年中的流行,网络语言让老师担心、家长着急,有人甚至提出了“网络语言要革现代汉语的命”的极端说法。笔者认为,网络语言对日常交流的影响是必然的,但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完全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网络上的语言进入到日常生活中来,是必然的。没必要将其夸大。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语言同样不可能做到纯而又纯,我们大可不必视网络语言为洪水猛兽,应该以一种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具体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坚决抵制低俗、不文明的网络用语 不容置疑,网络上确实出现了一些无视语言规范、乱拼乱凑、不伦不类、离奇古怪、格调粗俗的语言

23、。在网络日益普及的虚拟空间里,网民们为了简化输入,提高交流速度,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对数字、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由此出现了一些错字、别字和怪字。正如汉语中滥用繁体字、乱造简体字、乱造音译词、乱改成语等语言现象那样,这些光怪陆离的网语词汇,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坚决予以抵制,消除网络上的不文明现象,努力创造一个绿色、文明的网络环境。另外,我们也要提倡为网络语言进行规范时推行多层标准。例如,规定大型网站在发布信息、传递数据时尽量做到用语严谨、贴近标准的现代汉语要求;而对待一些小型网站,尤其是个人网站、博客等,则应把标准相对降低,允许使用约定俗成的一些网络语言,鼓励创新。网上的新

24、闻、消息、公告的用语要从严要求,而对于聊天室、留言板上的用语可以适当放宽,并通过网络管理员进行管理。 (二)积极规范引导网络用语 比起基本词语来,新词新语自然感觉较为轻松,更适合于现代人的口味。网络群体有着不可低估的创新能力,总在不断地创造属于他们的丰富、鲜活的词语,并且非常迅速地传播、流行开来。语言的多样化在很大程度上要靠网络词语这些活跃部分来实现。有许多网络用语就是反映高科技社会和现实生活的新词新语,这是我们汉语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体现,语言规范工作当然应该时刻跟进,及时肯定,对好的有价值的网语进行积极的引荐。这才显示出语言规范开放的、动态的和发展的精神。比如针对当前中小学生说话和作文中出

25、现的一些不规范网络用语的情况,我们需要帮他们明确,许多网络用语只限于网络交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提倡认认真真地讲普通话、写规范字;要向他们灌输正确的语言观,使他们懂得对待新词新语的态度既要积极又要谨慎,不可随意使用。但是对于网络语言也有开发创造力和提高学习兴趣的积极一面,我们也要予以鼓励,但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明确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 (三)加强对网络用语的研究 国外网络语言的研究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开始,近十年来更是发展迅速。国内的网络语言研究虽说也有十来年的时间,但与外国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及时归纳、总结、提炼、概括其内在的规律,提供一整套

26、网络语言的规范标准。首先,我们可以建立大规模的网络语言语料库,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全面考察网络语言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语言研究工作是以大量真实、可信的语料为基础的,只有掌握了足够的一手资料,才能抽丝剥茧,找出隐藏于纷繁现象背后的深层规律。其次,我们要开拓思路,吸收和引进新的研究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并展开跨语言研究,探寻人类网络语言的共性和汉民族网络语言的个性。今年最新版的新英汉词典就首次收录了297个网络用语,最新的辞海(第六版)也收录了一批常用网络用语。笔者认为,我国的网络语言研究将会迈入一个新的高度,创造一个和谐、文明、规范的网络用语环境指日可待。结论 总之,网络语言的产生

27、和使用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现象。我们观察网络语言,要放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视野里。它是当代面向世界的汉语语言文字迅速发展的推动力。事实上,一种语言,只要仍在为人类的交际服务,就是活的、变化的语言,就必然会随时进行新陈代谢。语言文字及其表现形式一直在逐渐演变,语言也存在优胜劣汰,变化往往带来新的发展。我们应该以公正、客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语言的影响。网络语言虽给汉语带来了某些负面作用,但同时我们更不能否认它给汉语言的发展注入了的新的活力。对于以各种形式出现在网上的语言,我们不必大惊小怪,更没必要把它们当作洪水猛兽,如果能积极引导,趋利避害,网络语言对于现代汉语的发展还是一定的推动作用的。主要参考文

28、献 1.陈婕好:“网络语言是否破坏汉语纯洁性”,大江周刊,2009年第10期。 2.侯文瑜:“网络语言符号意义”,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3.邹艳菁:“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语言”,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4.邓娜:“浅谈网络语言的类型和特色”,新乡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5.曾丹:“网络语言研究现状展望”,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6.蒋婷婷:“浅谈网络语言在青少年中的流行现象”,赤峰学院学报,2009年第10期。 7.王星:“网络语言初探”,新西部,2009年第5期。 8.王振铎:“火星文的嬗变与语言文字符号的规范”,中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9.林文:“新时期学校教学必须正视网络用语”,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0.胡洪显:“规范青少年网络用语的思考”,科教文汇,2009年第15期。 11.叶云:“网络语言的定位及其规范化问题”,语文学刊,2009年第5期。 12.屈卫群:“网络语言规范性的调查与分析”,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年第1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