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40.93KB ,
资源ID:505742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0574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诗词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诗词解析.docx

1、诗词解析诗词解析(八上)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第一段写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情景,“号、卷、飞、洒、挂罥、飘转”,一系列动词突出风大、害大,也隐隐地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愁苦、无奈的神情。2、第二段写茅草被顽童抱去和诗人的叹惜。“盗贼”也是愤怒之词。3、第三段写大雨中长夜沾湿的苦痛。“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傍晚秋雨之前的景色,渲染出一种暗淡阴冷的氛围。“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写诗人在成都的生活境遇,也是他多年来贫困生活的写照。“少睡眠”表达了诗人不仅由于自己生活的困顿,也是因为战乱给国家带来的损伤,给百姓带来的痛苦。所以感叹“长夜沾湿何由彻”,这表明诗人既痛惜于长期战乱,又对

2、未来抱有希望。4、第四段写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和他的美好理想。“安得广厦千万间”以下三句,表达了这种胸怀和理想。“何时”两句,表明诗人急切地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并非是为了解除自己的痛苦,谋求自己的私利。二、过故人庄 1、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到农家做客受到热情款待的经过,描绘了恬静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老朋友之间的诚挚友谊,也流露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写老朋友邀请去做客。首联平实、自然,然而情意深切绵长。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写诗人进村见到的景色。一派山野村舍景象,如诗如画,恬淡宜人。景中充溢诗人激动喜悦之情。 4、“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写诗人到故人

3、家里开窗畅饮,亲切谈话的情景。此两联对仗工整,融为一景,勾画了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 5、“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写和故人相约再来。尾联收束,却又开出新意,更觉老朋友之间情深意厚,使人读后回味无穷。三、游山西村 1、诗中表现了农家的殷勤好客和风俗古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农民朋友的好客习俗。“莫笑”一句道出了农民的厚道。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农村明媚绚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也表现了诗人的喜悦心情。此句蕴含哲理,往往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的时候,经过一番周折、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 4、“箫鼓追随春

4、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写出了山西村淳朴的风土人情。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真是主人殷勤,客人留恋,这是多么深厚的友情。 5、此诗描写生动逼真,对仗工整,语言也明白晓畅,没有用典,没有深奥难懂的句子,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意趣浓郁的风情画。四、渔家傲 1、这首词表现了守边将士的英雄气概和思乡之情,也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全词苍凉悲壮而又豪放慷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调和氛围。 2、上阕写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点了边塞的秋天,“异”字是对塞外景色的概括。“衡阳雁去”以鸟的离去来强调秋天早有寒意。 3、“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具体写“异”。这是多么悲壮

5、的氛围,也渲染了守边将士的艰苦。 4、下阕抒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守边将士们的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思乡和为国建功是并不矛盾的。 5、“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进一步渲染。思乡之情和渴望建功,以及如此长的艰苦生活,交织在一起,人怎么能入睡?将军的白发和士兵的泪水,记载着宋代帝王对外软弱、消极防御、长期征战无果的史实。五、浣溪沙 1、这是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写。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雨后的景色。“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点出了作者游兰溪的时间和地点。作者漫步在溪边松树里的小路上,闲散自在。这说明作者虽然心中不免凄凉,但由于生性旷达也能自安,词中才会有如此精细

6、的描绘。“萧萧暮雨子规啼”既照应了前面对溪水、沙路的描写,又烘托出一种凄冷的环境。 2、下阕抒发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思想感情。“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反问句强调了诗人虽老犹少的精神状态。联想到诗人被贬黄州,身处逆境,我们不能不佩服他的达观和进取精神。 3、“休将白发唱黄鸡”作者将白诗反其意而用之,不要感慨光阴易逝、人生易老,而要振作精神。这无疑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给了后代人许多警示和启迪。六、观刈麦 1、这是一首叙事讽喻诗。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接着叙述妇女领着小孩到田间给正在割麦子的青壮劳力送水送饭。随后描写青壮劳力辛苦劳碌的情景,再描写一个更为令人心酸的情景,诗人由眼前农民艰苦的生活

7、,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舒适的生活,深感惭愧,整日都不能忘怀。 2、诗人耳闻目睹农民的悲惨生活,被深深地震撼了,他提笔直书,字里行间充满了同情和怜悯。诗人尤其善于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近乎变态的心理。诗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就是典型的例子。七、赤壁 1、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怀古咏史之作。诗一开头由一支断戟生发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无限慨叹。“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交代兴感之由,诗人顿生“思古之幽情”,“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诗歌妙就妙在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间接地通过写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这种变迁。诗人用“

8、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以小见大,给诗歌增添了无限情致,真可谓别出心裁。这也是本诗艺术上的成功之处。 3、诗人把孙、刘联军的胜利简单地归结为偶然的东风,有些匪夷所思。他这样写,应该是借题发挥,生“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慨叹。八、过零丁洋 1、这首诗是诗人被元军俘获的第二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诗人由此起笔,很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国家局势和个人的心境。“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诗人把自己的命运他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其爱国赤诚之心可见一斑。这一联对仗极为工整,比喻也非常贴切,形象鲜明,感情真挚,读之使人不禁潸然泪下。如果首联是纵向回忆,而

9、颔联就是横向渲染。首联是先写个人后写国家,颔联就是先写国家后写个人。 2、颈联紧承前意,进一步渲染。“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作者巧妙地借“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地名,自然对仗,将诗人昨日的惶恐、眼下的零丁之感渲染得淋漓尽致。以上三联诗人将家国恨、哀怨情渲染到了极致。 3、尾联诗人一笔宕开,为后人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句气势磅礴,格调高亢,表现了诗人为了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九、己亥杂诗 1、己亥杂诗是诗人辞官后的诗集。这一组诗记述了诗人的家世出身、仕宦经历、师友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情、革新建议等,可看成一部用诗写成的回忆录。2、“浩荡离愁白

10、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诗人心情极为矛盾,心绪极为复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落红”实际是诗人自况,诗人以含蓄隽永的笔调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眷恋深情。十、山坡羊 潼关怀古 1、作者用一首小令,写出了跨越千年的历史,气势磅礴的景象,真挚激越的感情。 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写出了潼关的险要壮观。后几句触景生情。面对这种情势,作者“踌蹰”、思考,对人民的苦难表现了深刻的同情,但他不可能提出切实的解决办法。 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揭示了主旨。(八下)一、 十五从军征1、这首诗暴露了封建社会中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2、篇首一句即写出

11、了封建兵役制度的极端不合理。“十五”“八十”是一种夸张的手法,极言从军之久,揭露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3、“松柏冢累累”是远望,近看则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一派凄凉破败景象。4、“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进一步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此情此景着实叫人痛苦至极,怆然泪下。5、本诗以叙述为主,借老翁所见所为所感,尽情抒写了他的悲凉凄楚之情,正是在这写实当中,字里行间渗透着血和泪的控诉。二、诉衷情1、这是一首抒写回顾作者当年慷慨从军的英雄气概,表达“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悲愤之情的词作。2、开头两句,词人再现了往日壮志凌云、跃马扬戈、驰骋在南郑前线的勃勃英

12、姿。“觅封侯”用班超的典故,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一个“觅”字显出词人当年的自许、自负、自信的雄心和坚定执著的追求精神。“万里”和“匹马”形成空间形象上的强烈对比,呈现出一派超绝不凡之气。3、“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一个“暗”字将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化作灰尘堆积之暗淡画面,词人内心的失落可想而知。4、上片开头以“当年”二字楔入往日豪放军旅生活的回忆,声调高亢,“梦断”一转,形成一个强烈的情感落差,慷慨化为悲凉,至下片则进一步抒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跌入更深沉的浩叹,悲凉化为沉郁。5、“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形式排比,步步紧逼,声调短促,意思贯珠,说尽平生不得志。“未”“先

13、”“空”三字在承接比照中,流露出沉痛的感情,越转越深。6、“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总结自己一生,反省现实。“谁料”二字写出了往日的天真与今日的失望,流露了对南宋统治集团的不满。“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两句作结,先扬后抑,形成一个大转折,词人在痛苦中呻吟。7、这首词饱含着人生的秋意,词人的阑干老泪中融汇了对祖国炽热的感情,所以,词的情调体现出幽咽而又不失开阔深沉的特色,比一般仅仅抒写个人苦闷的作品显得更有力量,更为动人。8、此词打破了常用的结构方式,以更有利于情感的跌宕回旋:上片两句思昔,两句抚今;下片句句抚今,而又句句与思昔相关合。这也体现了作者创新的意向。三、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

14、、作者在宋宁宗嘉泰四年改派到镇江做知府,每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被金兵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的怀念,并希望有像孙权那样有雄才有胆略的皇帝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国。2、“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一问一答,牵发词人的联想,思古之情油然而生。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想到国家的盛衰,千古的兴亡,令人怅惘感喟不已。最后一句化用杜甫的诗句,用得不落痕迹,贴切自然。4、上片是落笔眼前引遐思,下片则纵怀远古寄豪情。“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年少”指孙权。“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用典故,指只有号称

15、天下英雄的曹刘才是孙权的对手。5、“生子当如孙仲谋”又用了典故,此处赞叹孙权的雄才大略,实际上暗指类似东吴占据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南宋,没有出一个像孙权那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今昔对比,令词人慕古伤今,忧患怅惘。6、这首词时空纵横开阖,气势宏大,融典故入词,毫无斧凿印迹,寄情委婉深沉,与典故合而为一,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四、满江红1、词的上片写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小住京华,秋容如拭”写中秋时节的京城之景:菊花盛开,天空明净。花好月圆,秋色清爽,但作者的心却是沉甸甸的。袭上心头的是楚汉战争时楚国士兵夜晚听到的四面传来楚歌声;奔入脑海的是千里之外故乡浙江的一景一物、千般滋味。作者对自己的女性身份不以

16、为意。2、下片词人倾吐心声。虽然不是男儿,但她的一颗心,比男儿更刚正,常常为他人而激动激昂。接着,词人抒发感慨,在慨叹中,词人再用典故,以白居易琵琶行的诗义收束全篇。3、这首词基调低沉,家国仇、民族恨蕴于字里行间,渗透着女革命者的激情抱负,文字平实而自能感人。五、朝天子 咏喇叭1、这首曲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上是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2、全曲以“吹”字贯穿始终。先写“吹”之声(“曲儿小腔儿大”),继而写“吹”之功用(“官船全仗你抬身价”),再写“吹”之恶果,表达对“吹”的憎恨。3、表面上句句是在咏喇叭,实际上句句是在揭露宦官敲诈百姓的罪

17、行,活脱脱勾画出一群宦官趾高气扬、专横跋扈的丑恶嘴脸。4、全曲在戏谑中寄憎恨之情,于诙谐里寓抨击之意,题材新颖,寓意深刻。通过“曲儿小腔儿大”的对比,使“喇叭,唢哪”及所影射的对象宦官穷尽其相,一个“腔”字道出了喇叭和宦官的共同特征,把那些贪官污吏的丑恶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5、“乱如麻”则把宦官酷吏横冲直撞的骄横神态描摹殆尽。在“全仗你抬身价”中一个“抬”字出神入化,与“喇叭,唢哪”相呼应,讽刺格外尖刻辛辣。六、归园田居 1、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辞官归隐后的辛勤劳作生活,表达了诗人归隐园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贵品质。自食其力,以保持高洁人格的思想感情。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

18、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与其他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2、起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很平实,让人觉得很亲切。“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可以看出来。 3、“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看似平淡,反映了劳作的艰辛和劳动的轻松喜悦之情。“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衣裳沾湿了,即使有些小小的不愉快,但却使自己达成心愿,辛苦之中,保全了高洁的人格。 一个“愿”字,更强调不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4、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

19、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5、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其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构成了一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逸兴。 6、“种豆南山下”句,平淡;“带月荷锄归”句,幽美。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诗人希望得到张九龄的引荐,出仕做官,就写了这首诗寄给他。前半部分写“望洞庭湖”,后半部分写“赠张丞相”,“赠”因“望”起,为感兴之作。 2、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登上岳阳城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洞庭湖。诗人生活湖水与天空浑然一体,突出了洞庭湖的宏大气象给诗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出了

20、洞庭湖博大的气势,写得雄浑壮阔,极富艺术感染力。从视觉和听觉写感受。 3、后四句诗人希望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说得很委婉。面对波澜壮阔的洞庭湖,生发出“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的感慨,借双关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在天下太平盛世出仕为官,为民谋利,深感惭愧的苦衷。“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用典故巧为设喻。诗人希望张九龄引荐自己出仕,自己从此不再做“坐观”者,而也变成执杆垂钓的人。 4、这首诗在艺术上非常成功,历来为世人传诵。写景从大处落笔,把洞庭秋色描绘得气势磅礴,雄浑壮阔,就像一幅泼墨写意画;表意委婉含蓄,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自然过渡,表达“端居耻圣明”的

21、心迹,再以“垂钓者”“羡鱼情”设喻作结,收到委婉达意的艺术效果。八、终南别业 1、这首诗是作者描述他悠闲于山水,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之作。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简短直接交代出因何购得终南别业。自己中年以后即厌恶尘俗,信奉佛教,后来则安家于终南山边。 2、“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两句概括山居得到的乐趣。前句写出诗人每每勃勃兴致,自得其乐;后句则写出了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 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则具体描绘“自知”之“胜事”。从艺术上看,这两句可谓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深为后代诗家赞赏。 4、“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既描绘其悠闲放任之乐趣,更突出了“偶然”二字。出游便

22、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正因为处处偶然,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写出了诗人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对于我们了解作者的思想是有意义的。 5、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作者捕捉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突出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诗语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九、渔家傲 1、这首词气势磅礴,音调铿锵,是李词中别具一格的杰作。写的是梦境,其实是现实生活的折射。上片一开篇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首二句写天、云

23、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句中动词用得尤为贴切,“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种瑰丽雄伟的境界。而“转”“舞”则将人在风浪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了读者。以下三句写词人在梦中飞上了天空,见到天帝,天帝询问自己的去向。 2、下片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抒发胸臆,感叹自己空有卓越的才华,虽经辛苦求索,终因遭逢不幸,未能找到光明的出路。“路长”“日暮”写出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谩有惊人句”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词人最后表示,要像大鹏鸟一样乘风高飞远举,奔向缥缈的神山,寻求幸福。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3、这首词

24、将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屈原离骚、庄子逍遥游以至神话传说写进词中,使梦幻和真实、历史和现实融为一体,构成了气度恢弘、格调雄奇的意境。十、长相思 1、词人虽然身为皇帝侍卫、入世极深,但却向往温馨自在的生活,内心早已厌倦陪侍出游、耗费青春的侍卫生活,但他又不能改变这种生活,内心十分矛盾。正是在这种心境下,词人用感情真切真挚、概括力极强的句子,用简约自然的白描笔法,轻描淡写,创作了这一意象新颖、天生丽质、凄婉悱恻,读来令人为之肝肠寸断的作品。 2、上片将千里行程中看到的景物,浓缩为“山”“水”二字,而重复使用“一程”,从字里行间读者就仿佛可以感受到词人的满腹乡思、一腔愁绪。“夜深千帐灯”一句,王

25、国维盛赞为“千古壮观”。 3、与“山”“水”相对应,下片 突出的是“风”“雪”。风雪夜的凄清寒冷,衬托出词人内心的孤寂凄凉。一暖一寒,一静一闹,两相对比,写尽了词人的孤寂和伤感,含蓄地透露了词人厌恶扈从生活的情绪。(九上)一、 使至塞上1、作者早年的边塞诗写得粗犷豪放,和他晚年清丽飘逸的山水田园诗迥然不同。使至塞上是他边塞诗中的力作。这是他以监察御使身份前往边塞宣慰途中所作。2、首联交代出使的经过。颔联描写边塞的情势。诗人已到了边关前沿。3、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落日时分边关所见。“大”写边疆沙漠浩瀚无边;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狼烟格外醒目,“孤”是写其景物的单调;那横贯其间、渺无尽头的

26、黄河,唯有“长”字才能表达出给人的视觉印象;落日,加上“圆”字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长”一“直”一“圆”,似几何图形一样展现在天地之间,大气浩瀚又沉寂壮美,画面开阔,意境雄浑。此联以其写景壮观,气势流畅,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4、尾联照应诗题和开头。诗人得知都护在前线,并没有放松警惕,诗句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5、此诗能传诵千古,主要在于颈联写得太好,意境深远,可见警句在一首诗中的作用。二、泊秦淮 1、诗人夜泊秦淮河,借写眼前景,抒现实忧,写出了这首千古绝唱的七言绝句。 2、“烟笼寒水月笼沙”写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岸沙。连用两个“笼”字,妥帖而有韵味。烟、寒水、月、沙

27、,最能反映秦淮河风貌的特有景致。意境非常淡雅。 3、“夜泊秦淮近酒家”点明“夜泊”,交代时间、地点,以“近酒家”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全诗意旨所在。诗人用了曲笔。“不知”二字,凸显出诗人的感慨之深;一个“犹”字凸显出诗人的忧愤之切。 5、这首诗一直被看作作者七绝的代表作,情景交融,含蓄蕴藉,极具神韵。三、无题 1、作者的无题诗大多以爱情为主题,有些别有所托。这类诗,尤以写相思、写失意的作品最为凄婉迷离、优美动人。 2、这首诗大约是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两个有情人不忍分别、分别后彼此思念的心情。 3、“相见时难别亦难”说明两个有情人难得相见一回。两个

28、“难”字,凸显两人情深意厚。“东风无力百花残”是以景渲染、烘托两个有情人的离愁别绪,景语亦情语。 4、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诗中警句。运用双关语不露斧凿之痕,“丝方尽”隐指“思方尽”,“烛泪”隐指“相思之泪”,曲折丰富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比喻真是新奇而巧妙。 5、“晓镜”二句写女子别后的担心。既担心容颜衰老,又担心男人一人在外,夜读时为寒气所袭,其中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 6、最后两句是强作宽慰之语,蓬山已非人间之境,其远可想而知,却说“无多路”,且有“青鸟”经常传递消息,可见相隔之远。到此,情越写越深,开头“别亦难”之“难”就让人愈加容易领会了。 7、

29、曲折深婉,构思精巧,感情沉郁,是本诗的特色。四、浣溪沙 1、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语言字字珠玑,圆润有声,坦诚明丽,意蕴深广,能给人以哲理性启迪。 2、这首词通篇写景,但字字皆情。而这情又难以确指,带有一股只可意会的朦胧。“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起句即由景触情,无端的伤感弥漫在字面上。时值暮春,目睹小园的一切,难免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千古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词人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同时也不免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千古的佳句,被誉为“天然奇偶”,对仗工整

30、而不露痕迹,词人对此也颇为得意。“无可奈何”表现出对落花怀着深深的叹息,“似曾相识”表现出对归燕带着迷离的思绪,词人似乎失去了什么,又似乎拥有了什么,似虚似实,意味深长。 4、“燕归来”与“花落去”为实笔,一经与“似曾相识”“无可奈何”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无限扩展,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义,就在这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深蕴着生活的哲理。 5、结尾句“小园香径独徘徊”更为直接地抒发寂寞和忧伤。“独徘徊”中“独”字突出了词人凄清寂寞之感;“徘徊”一词,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词所有的思绪都由这“独”字而来。 6、这是一首语言平淡却隽永耐读的小词,意境优美,

31、虽写个人感受,却带有普遍的意义在人生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每个人都会有过和词人相同的感受吧。五、水调歌头 1、词前小序叙作词原因,领起一篇。词的上片写词人月下欢饮时的想象和联想。 2、词一开篇接连两个发问,相比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苏轼问得更加痴迷。词中隐约透露出在现实中苦闷难遣,欲求解脱的情绪。 3、词的下片写词人月下“无眠”的情状及对人生的沉思、探求。第一句就把月光拟人化,写出了月光流动的感觉,同时也带出因离愁别苦而“无眠”的月下人。月圆了人却不能团圆,词人不禁埋怨起一轮圆月了:“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词人又调转笔锋,作了一番宽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2、”这是人生和自然的规律,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用不着特别地悲伤。这样层层推进,愈进愈深,释却离怨。 4、最后两句表达了词人能够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唯愿别离的人们各自珍重,远隔千里,共浴月光,一同欣赏中秋明月之夜美好的景色。 5、这首词虽有感伤情调,但并不使人感到难堪的压抑,词人的豁达胸襟仍处处可见。他把“天”和“月”都人格化了,上片问天,下片问月,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丽的境界。词人的问天、问月,归根结底是问人生。在经过一番认真探求之后,他终于得到了人生哲理的启迪。可见,寓哲理于抒情之中,是全篇词的一个显著特点。 6、这首词几乎句句写月,词意优美,令人玩味不尽。全词既充满浪漫情怀,又抒发现实感受,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词人乐观旷达的情绪。这首词写得实在好,后世许多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