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81.23KB ,
资源ID:504015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04015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金属学及热处理实验指导书.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金属学及热处理实验指导书.docx

1、金属学及热处理实验指导书金属学及热处理实 验 指 导 书实学 生 实 验 守 则1. 不得随意乱动实验室内仪器、开关等2. 未经允许,不得将实验室内物品或实验完毕后的试料携出室外。3. 实验室内不得喧哗、打闹,不准吸烟,应注意保持室内卫生。4. 注意节约水、电、药、材料等。5. 爱护仪器设备,应预先了解一起使用方法,然后按操作规程使用之,禁止拆卸仪器。6. 仪器辱有损坏应立即主动向指导老师报告,仪器损坏时,按赔偿制度办理。7. 实验前须预先阅读本次实验指导书及有关材料,实验时应按指导书进行实验。8. 认真记录实验结果,及时完成实验报告。9. 实验完毕业后经过教师检查仪器情况后,方的离开实验室。

2、实验一、结晶过程的研究一、实验目的:由Pb(NO3)2溶液的结晶过程,印证金属结晶的一般情况。二、实验设备:生物显微镜、酒精灯(或家用电炉)、烧杯等。三、需用材料:饱和Pb(NO3)2溶液、玻璃片、石棉网、玻璃棒等。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将几乎饱和的Pb(NO3)2溶液滴在波片上(液滴不宜太小太厚)将玻璃片放在生物显微镜的样品台上,使物镜对准液体边缘,然后旋动粗调螺丝。调节焦距,而后在转动微调螺丝,使成像清晰,并移动样品,由边缘逐步向利观察结晶。2、由于溶液的边缘蒸发较快,故边缘处溶液首先达到饱和;结晶及由此处开始,有由于该处过饱和度甚大,产生大量核心,因而得到等轴结晶里(相当于钢锭的第一带

3、)。3、由于第一带向内由于过饱和度较小,产生核心数小,但其长大速度甚大,因而生长柱状晶带,且其方向垂直于液滴边缘(相当于钢锭第二带)。4、最后溶液中心蒸发,产生方向混乱的、粗大的树枝状晶体(因这时已无足够的Pb(NO3)2充填,故不能得到完整的晶粒)。五 实验注意事项:1、在调整显微镜过程中,不可使用物镜触及Pb(NO3)2溶液或其晶体,因此在观察溶液结晶时,应先以粗调螺丝将物镜移到接近式样表面的位置,但切勿于试样接触,然后以粗调节螺丝缓慢的将物镜上移,到呈现出像时,再用细调节螺丝调节到清晰可见时为止。2、为了使结晶速度大些,可以将滴有溶液之玻璃片置于电炉上(或酒精灯上)加热片刻(约一分钟左右

4、),烘烤时间不可太久,不得将溶液烘干,或者将玻璃片加热后在滴Pb(NO3)2溶液。六 实验报告内容:1、说明本次实验目的。2、简述进行实验方法。3、绘出一滴Pb(NO3)2接警后的组织图,并注明结晶物质名称及放大倍数。组织图画在直径约为30mm左右的圆内,并将各结晶带的名称以箭头引出标明。实验二 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金相试样的制备一、实验目的(一)了解普通金相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方法。(二)了解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三)学习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金相组织。二、实验概述:(一)金相显微镜在现代金相显微分析中,使用的主要仪器有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大类。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在1002000这个范围,如果

5、要求更高的放大倍数,只能借助于电子显微镜了。这里仅对常用的光学显微镜作一般介绍。1、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大家都知道,放大镜就是种用一块会聚透镜(凸透镜)把物体放大的一种简单的光学仪器,其成像原理如图I当物体AB置于透镜焦距f以外时,得到倒立的放大实像AB(图I(a),它的位置在2倍焦距之外。如果物体AB在透镜焦距之内,就可得到一个放大了的正虚像AB(图I(b),AB/AB就是放大镜的放大倍数。由于放大镜到物体之间的距离a近似等于透镜的焦距(a=f),而放大镜到像间的距离b近似相当于人眼的明视距离(250mm),故放大镜 的放大倍数为:N=b/a=250/f (1) 由(1)式可知,透镜的焦f越短

6、,则放大镜放大倍数越大。一般采用的放大镜焦距在10100毫米之间,即放大倍数在2.525倍之间。如进一步提高放大倍数,将会由于透镜的焦距缩短和表面曲率过分增大而使映象模糊不清。为了得到更高的放大倍数,就要采用显微镜,它的放大倍数可达到15002000倍。显微镜是由两组透镜所组成。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物镜。而靠近人眼的透镜叫目镜。借助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放大,就能将的体放大到很高的倍数(2000倍),图II所示是在显微镜中得到放大物像的光学原理图。被观察的物体AB放在物镜之前距其焦距略远处,由物体反射的光线穿过物镜。经折射后得到一个放大了的倒立实像AB,再经目镜将实像AB放大成倒立虚像AB。这就是

7、人们在显微镜下研究实物时所观察到的经过二次放大后的物像。在显微镜设计时,让目镜的焦点位置与物镜放大所成的实像位置接近,并使最终的倒立虚像在距眼睛250毫米(约是人眼的正常明视距离)处成像,这样就可以看得最为清晰。显微镜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放大倍数;透镜的质量;显微镜的鉴别能力。2、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图II物镜的放大倍数:N物=L/F1目镜的放大倍数:N目=D/F2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应为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即:其中:L-显微镜的光学筒长度(物镜后焦点与目镜前焦点的距离)。 D-明视距离(250mm) F1-物镜焦距。 F2-目镜焦距。3、 透镜成象的质量单个透镜在成象过程中,

8、由于几何光学条件的限制,映象会变得模糊不清或发生畸变,这种缺陷称为象差。象差主要包括球面明差和色象差。球面差的产生是由于透镜的表面呈球曲形。通过透镜中心及边缘的光线折射以后不能交于一点,而形成几个映象前后分布。有校正球面象差的采用多片透镜组成透镜组,即将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在一起(称为复合透镜),由于两种透镜有性质相反的球面象差,因此可以相互抵消。色象差的产生是由于组成白光的各种不同波长的光线在穿过透镜时折射率不同。这些光在平面上成的象不能集中于一点,而呈现带有彩边的光环。通常采用单色光源(或加滤光片)。也可使用复合透镜来消除色象差。4、 显微镜的鉴别能力显微镜的鉴别能力是显微镜也是物镜最重要的

9、特性,它是指显微镜对于试样上最细微部分,能获得最清晰映象的能力。通常用可以辨别的物体上两点间的最小距离d来表示。被分辨的距离越短,表示显微镜的鉴别能力越高。显微镜的鉴别能力可由下式求得:式中:入射光源的波长NA物镜的数值孔径,表示物镜的聚光能力数值孔径可由下式求出: 式中:物镜与物体间介质的折射率。通过物镜边缘的光线与物镜轴线所成的角度。一般情况物镜与物体之间的介质是空气,光线在空气中的折射率=1,若一物镜的角孔径为60oC,则其数值孔径为:若在物镜与试样之间滴入一种松柏油(=1.52),则其数值孔径为:NA=1.52*Sin30=0.76,可用这种方法提高显微镜的鉴别能力。物镜的数值孔径与放

10、大倍数一起刻在镜头的外壳上,例如镜头上刻有25/0。50或在65的下面刻有0.75等数字,这个0.50或0.75即表示物镜的数值孔径。高倍物镜通常都为油浸系,油镜头用“油”(或OIL,OL,HL)或外壳涂一黑圈来表示。5、 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维护金相显微镜是精密、贵重的光学仪器,必须细心谨慎使用,注意做到下列各点:(1)显微镜应放置于平稳的桌面上。(2)在使用显微镜以前必须将手上污物洗净擦干。(3)旋转显微镜支柱上的粗调螺丝或细调螺丝可调节焦距。先放置粗调螺丝,当呈现出模糊的映象时,再转动细调螺丝,直到所观察的象清晰为止。在旋转粗调或细调螺丝时,必须缓慢,不可骤然上升或下降。(4)移动样品的位

11、置,可推移载物盘。(5)物镜或目镜不得用手指或其它粗糙物品接触,其玻璃部分如附有污物应以擦镜低或细绒布抹擦之,但不得使用酒精,以防透镜被溶解。(6)在调节焦距时,应先旋转粗调螺丝降低载物台。使样品很接近物镜,但切勿与之相碰,防止物镜损坏,然后再先后放置粗调和细调螺丝,使载物台缓慢上移,并在目镜中观察图象。(7)显微镜上所装各种部件不得取下。(8)金相样品的观察面不得用手指抚摸。当样品不在显微镜上观察时,应将观察面朝上。(二)金相样品制备规程制备显微试样包括取样、磨光、抛光及浸蚀四个步骤。本实验只进行金相样品的磨光、抛光和浸蚀。1、 取样取样时应根据被分析材料或零件的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部分。例

12、如研究零件破裂原因时,应在破裂部位及正常部位取样,进行比较分析。试样最适合的尺寸是直径为12mm,高为10mm的圆柱体或面积为12*12mm2,高10mm的长方体。根据材料性质不同,可用手锯、用车床切削、用锤子击碎以及用砂轮切割等方法截取试样。在取样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试样受热组织发生变化。取得试样后,应将试样表面制成平面,同时边缘要倒成圆角(如分析化学热处理表面组织时则不能倒角)。2、 磨光试样抹平后,须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然后进行磨光,磨光可用手工或机械两种方法。(1)手工磨光 手工磨光是在不同号数的金相砂纸上进行。砂纸号数由01,02,03,04四种。01砂纸最粗,04号砂纸最细。磨光时所

13、用砂纸从粗到细顺序进行,磨光过程中,磨削压力不宜过大,用力要均匀。在一张砂纸上磨好后,应将试样冲洗干净,然后将试样转90O换细一号的砂纸再磨。这样,又粗到细依次磨削,磨好后将试样洗净,然后在抛光机上抛光。(2)机械磨光 一般是在预磨机上进行,即把砂纸用水玻璃粘在预磨盘上使用,试样易从粗砂纸到细砂纸依次分别进行磨光。3、 抛光抛光的目的是除去试样表面的细磨痕,最后得到一个光亮的镜面。抛光分为机械抛光、电机抛光和化学抛光三种方法,其中以机械抛光应用最广。机械抛光是在抛光机上进行。抛光机是由电机和水平抛光盘(直径200250mm)组成。抛光盘上铺有固紧的抛光织物,抛光钢试样时一般使用细呢绒,抛光铸铁

14、时则使用如帆布、白色的确良等绒毛较短的抛光织物,以防止灰口铸铁中的石墨脱落,抛光铝、镁、铜等有色金属可用细丝绒。在抛光过程中,应不断将抛光也洒在抛光盘上,抛光液是由抛光粉与水配成细的悬浮液。抛光钢和铸铁使用的抛光粉为氧化铝和氧化铬,有色金属等软材料可用细粒度的氧化镁。抛光时压力不宜过大,抛光时间取决于试样表面磨光的质量,一般约为515分钟。金相试样经抛光后,其磨面应光亮无痕,且石墨或夹杂物等不应抛掉或有拽尾现象。这时试样先用清水冲洗,在用无水酒精清洗磨面,然后用吹风机吹干。4、显微试样的浸蚀金相试样经抛光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只能看到光亮的表面和夹杂物、石墨、孔洞、裂纹等。要观察金属的组织,必须经

15、过适当的腐蚀,使显微组织能正确的显示出来。浸蚀方法有化学浸蚀方法和电解法两种。化学浸蚀是将抛光好的试样磨面在化学浸蚀剂(常用酸、碱、盐的酒精或水溶液)中浸润或拭擦一定时间。由于金属材料中各相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不同,故具有不同的电极电位,在浸蚀剂中就构成了许多微电池,电极电位的相位为阳极而被溶解,电极电位高的相位阴极而保持不变。故浸蚀后就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在显微镜下,由于光线在各处的反射清款不同,就能观察到金属的组织特征。纯金属及单相合金浸蚀时由于晶界原子排列较乱,缺陷及杂质较多,具有较多的能量,故晶界易被浸蚀而呈沟壑。在显微镜下观察时,使光线在晶界处被浸射而不能进入物镜,因次显示出一条条黑色的

16、晶界。应当指出,纯金属与单相合金中各个晶粒的成分虽然相同,但由于其原子排列位相不同,也会使磨面上个晶粒的浸蚀程度不一致,在垂直光线照射下,个个经历就呈现出明暗不一的颜色。化学浸蚀剂的种类很多,浸蚀剂的选用是根据试剂材料的性质及浸蚀的目的来决定。对于碳钢及铸钢,最常用的浸蚀剂为4%硝酸酒精溶液或4%苦味酒精溶液。浸湿时,应将试样浸入一盛有浸蚀剂的容器内,并不断的轻微移动。待浸蚀适度后取出试样,迅速用水冲洗,再用无水酒精冲洗,然后用吹风机吹干,其表面须严格保持清洁。浸蚀时间取决于金属的性质、浸蚀剂的浓度以及显微镜下观察时的放大倍数。总之,浸蚀时间以在显微镜下能清晰地揭示出组织的细节为准。若浸蚀不足

17、,可再继续进行浸蚀,但一旦浸蚀过度。试样则需要重新抛光再进行浸蚀。三、实验设备:金相显微镜、砂轮机、抛光机、吹风机、玻璃板、培养皿、镊子。四、材料:金相试样、砂纸一套、抛光液(Al2O3)、腐蚀剂(4%硝酸酒精溶液)、药棉(一)按上述说明制作金相样品。(二)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浸蚀前与浸蚀后的金相试样。六、实验报告要求:画出金相试样浸蚀后的显微组织示意图(画显微组织时应选择其典型区域,并抓住其组织特征)。实验三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显微分析一、实验目的1、 观察和分析铁碳合金(碳钢和白口铸铁)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2、 结合课堂内容了解含碳量对铁碳合金中的相及组织组成物的本质、状态和相对量的影响

18、。3、 熟悉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构造及使用。二、概述:铁碳合金的显微组织是研究和分析钢铁材料性能的基础。所谓平衡状态的显微组织是指合金在极为缓慢的冷却条件下(如实际生产中的退火状态,即接近平衡状态)所得到的组织。根据课堂讲授的Fe-Fe3C相图中可以看出,所有碳钢和白口铸铁的室温组织均由铁素体(F)和渗碳体(Fe3C)的这两个基本相组成。但由于含碳量不同,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对量、析出条件以及分布情况均有所不同,因而呈现各种不同的组织形态。各种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在室温下(接近平衡状态得到的试样的显微组织见表2-1)。用浸蚀显露的碳钢和白口铸铁,在金相显微镜下具有下面几种基本组成物。 铁素体(F

19、)用3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在显微镜下呈现明亮的等轴晶粒;亚共析钢中铁素体呈块状分布,当含碳量接近于共析成分时,铁素体则呈断续的网状分布于珠光体周围。 渗碳体(Fe3C)是Fe与C的化合物,含量为6.69%,质硬而脆,耐腐蚀。经3-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Fe3C呈亮白色;若用苦味酸钠浸蚀,则Fe3C被染成暗黑色或综红色。按成分和形成条件的不同,Fe3C可呈现不同的形态。一次Fe3C(或Fe3Cr)是直接从液体中析出的,故在白口铸铁中呈粗大的条件片状;二次Fe3C(或Fe3C)是从奥氏体中析出的,往往呈网络状沿奥氏体晶界分布;三次Fe3C是由铁素体中析出,通常呈不边疆薄片状存在于铁素体晶界处

20、,数量极微,可忽略不计。 珠光体(P)是F与Fe3C的机械混合物,在一般退火处理情况下(近于平衡状态)是由铁素体与渗碳体相互混合交替排列形成的层片状组织。经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在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具有不同特征的珠光体组织(如图2-1所示)。在高倍放大时能清楚地看到珠光体中平行相间的宽条铁素体和细条渗碳体;当放大倍数较低时,由于显微镜的鉴别能力小于渗碳体片厚度,这时珠光体中的渗碳体就吸能看到是一条黑线,当组织较细或放大倍数再低时,珠光体的片层就不能分辩,而呈黑色。莱氏体(Ld)是在室温时珠光体及二次渗碳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如含碳量为4.3%的共晶白口铸铁在1147时形成由奥氏

21、体和渗碳体组成的共晶体,其中奥氏体冷却时析出Fe3C,并在727以下分解为珠光体。莱氏体的显微组织特征是在亮白色的渗碳体基低上相间地分布着暗黑色斑点及细条状的珠光体。二次渗碳体和共晶渗碳体连在一起,从形态上难以区分。三、实验方法指导(一)实验内容及步骤1、 在本实验中,学生应根据Fe-Fe3C相图分析各类成分合金的组织形成过程,并通过对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观察和分析,熟悉钢和铸铁的金相组织和形态特征,以进一步建立成分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概念。2、 实验前学生应复习讲课中的有关部分并阅读实验指导书,为实验做好的理论方面的准备。3、 在显微镜下对各种试样进行观察和分析,并确定其所属类型。画出所观察到

22、的显微组织图,抓住组织形态的特征,并在图中表示出来。4、 根据显微组织近似地确定亚共析钢(20钢或45钢)中的平均含碳量。(二)实验设备及材料1、 金相显微镜2、 金相图谱3、 几种铁碳合金的显微样品见表2-3。(三)实验报告要求:1、 说明本次实验的目的。2、 画出所观察过的组织,并注明材料名称、含碳量、(浸蚀剂)和放大倍样。显微组织图画在直径为30mm的园内,并装组织组成物名称以箭头引出标明。3、 根据所观察的显微组织近似地确定和估算一种亚共析钢的含碳量。实验四 碳素工具钢(T8)的热处理一、实验目的比较钢经退火、正火、淬火后机械性质的差异,本次实验主要是比较碳工钢(T8)经退火、正火、淬

23、火后的硬度,说明休学成分相同的钢组织不同性能也不同的原理。二、实验原理:(一) 碳工钢T8(含碳量0.3%)经过退火,其组织为珠光体(片状或球状)硬度 较低,约为HRC20左右。(二)将T8钢加热到淬后温度(即t=AC1+(3050))保温,使珠光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而后急速冷却。即实际冷却速度V临。使奥氏体过冷到Ms点以下,发生马氏体转变,淬火后的组织为马氏体+少量残留奥氏体,机械性质发生变化,即硬度、强度升高、韧性塑性下降。淬火后硬度值约为HRC5560。三、实验设备及材料:(一)设备:SRTX-4-13型高温箱式电阴炉。XCT-101型动圈式温度指示调节仪,淬火槽,坩埚钳,HR-1540

24、型洛氏硬度机。(二)材料: T8钢试样2510,淬火液清水或(5-10)%NaCl水溶液,木炭四、实验步骤:(一) 取退火状态下T8钢试样并在洛氏硬度机测试硬度,测三点取平均值填入本实验指导书末的表格中。(二) 将试样放入已升高到淬火温度的电炉内进行加热。1、 加热温度:T8钢为共析钢,AC1=730 t加热=AC1+(3050)=7607802、 加热时间:(包括保温时间) T总=aD 总:试样总加热时间 a:加热系数(分/毫米) D:试样有效厚度(毫米)试样为碳钢且在空气介质中加热。 a=(1.52)分/毫米试样有效厚度D=10毫米。 总=(1.52)分/毫米10毫米 =(1520)分为了

25、避免试样在加热过程中氧化,炉内放有木炭,其原理是木炭在炉内不完全燃烧(2C+O2=2CO),使炉内形成(CO+N2)保持性气氛。(三) 正火和淬火:打开炉门用坩埚坩夹出两块试样。一块放在空气中冷却进行正火,另一块迅速投入淬火液中,直到试样冷到室温,注意操作要迅速,以防试样在打开炉门后温度降得过低。(四)测试淬火后的硬度:将试样由淬火液中取出并擦干净后于砂布上磨光,目的是除去试样表面氧化皮,以免影响硬度值的准确性。用洛氏硬度试验机测定试样洛氏硬度Rc值(测三点求平均值填入报告表内)。(五)测试正火后的硬度:将空气中冷却后的试样在砂纸上磨光后,用洛氏硬度机测定试样的洛氏硬度Rc值(亦测三点。求平均

26、值填入报告表内)。五、注意事项:(一)、不要随意触动有关电炉及温度控制器的电源部分、以防触电或损坏设备。(二)、试样由炉内取出注意夹牢(且不要碰到炉内碳硅棒)以免烫伤和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六、实验报告要求:(一)填写实验数据:(二)问题讨论:T8钢经退火和淬火处理后,它们的性能有何不同?为什么?实验五、金属材料综合性实验一、 实验目的: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三者之间的变化规律,掌握合金钢(高速钢)的显微组织与热处理之间的理论关系。学会观察分析各类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了解合金元素对钢的组织的影响。二、实验设备:金相显微镜三、实验材料:铸造、退火、淬火、回火高速钢试样各一块,不锈钢(Cr1

27、8Ni9)、矽钢片、40碳钢、40铬钢试样各一块。四、实验原理及方法:(一)高速钢的显微组织与热处理的关系。高速钢中含有大量的碳及合金元素W、Cr、V,它们在钢中能形成合金铁素体、合金渗碳体、及大量的特殊碳化物Fe2W2C,并增加回火稳定性,故高速钢具有高的热硬性。W、Cr、V均能使铁碳平衡了图中的S点及E点左移。铸造高速钢的组织:高速钢属于莱氏体类钢,在铸造状 其组织是由奥氏体+莱氏体(骨骼状,奥氏体+碳化物)+固溶体。锻造和退火后高速钢的组织:在锻造时,骨骼状的碳化物被破碎为粒状,所以锻造并经退火后,高速钢的组织是由索氏体(基体,铁素体+共析碳化物)+碳化物(其中粗大亮色晶粒为莱氏体中的碳

28、化物,中型亮色晶粒为二次碳化物)组成。高速钢的淬火组织:高速钢在使用时应经淬火和回火。淬火温度为12601300oC。淬火剂为油或空气。淬火后的组织是由马氏体+粒状的初生碳化稀+大量的(约40%)残余奥氏体组成。在淬火加热时,初生碳化物不能溶解,它能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残余奥氏体会降低硬度及导热性,必须采用回火来消除。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连在一起,在金相组织上很难显出。高速钢的回火组织:高速钢经淬火后须在560OC进行回火,在回火时,由残余奥氏体中析出碳化物,使奥氏体中合金元素减少,降低稳定性,因此在回火冷却时,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为了消除大量的残余奥氏体,高速钢在淬火后必须进行三次回火。高

29、速钢经回火后的组织是由马氏体+粒状碳化物组成。马氏体的针形特征看不出来。(二)不锈钢(Cr18Ni9)-奥氏体类钢18-8不锈钢中含C0.12%,Cr17-20%,Ni8-11%.Cr加入钢中是为了赋予抗蚀性,Ni能扩大Fe r存在的温度范围。Ni加入是为了得到奥氏体组织。18-8不锈钢经淬火后的组织是奥氏体。(三)矽钢片(变压器钢,硅钢)铁素体类钢。约含0.06%C和3.84.4%Si,用于电机及变压器。Si能与Fe组成固溶体,Si可剧烈地增加钢的电阻,减少涡流损失。Si能扩大Fea存在的温度范围,变压器钢属于铁素体类钢,无Fe Fea的同素异晶转变,所以可利用退火使晶粒细化,来增加变压器钢

30、的磁性及减少涡流损失。变压器钢的显微组织是粗大的合金铁素体晶粒。(四)40碳钢及40铬钢40碳钢的含碳量约为0.40%,在退火状态下其显微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40铬钢为合金结构钢(调质钢),含碳量亦约为0.40%,含Cr 0.81.1%,由于合金元素(如Cr)使铁碳平衡图中的S点及E点左移,碳化物及珠光体的数量相应增多,而硬度、强度值随之增大。40Cr钢的退火组织也是铁素体+珠光体。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退火40碳素钢及40Cr钢的组织,并比较它们的差异。五、实验内容:观察上述八种样品的显微组织。六、实验报告要求:(一)依次绘出高速钢的铸态、退火、淬火、回火后的显微组织;不锈钢、硅钢(变压器钢)、40碳钢及40Cr的显微组织。(二)根据实验观察的结果,说明Ni、Si及Cr对钢的组织的影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