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4.04KB ,
资源ID:503068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0306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工程.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工程.docx

1、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工程我院“一封家书”活动入选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评选结果,我院申报的传承家书文化守护亲情家园-材料学院大学生“一封家书”邮寄活动项目经过学校初评推荐、教育部专家评审,成功入选特色展示项目,成为全国50个入选项目之一。我院坚持“三贴近”的工作思路,以“传承家书文化,守护亲情家园”为主题,把大学生写一封家书作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自2011年起,每年10月初到月末,在新生中开展“一封家书”邮寄活动。活动通过氛围营造、家书撰写和总结反馈三个环节

2、展开,由学院下发关于开展“一封家书”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院团总支、学生会发起“一封家书”活动倡议书,并通过年级大会、主题班会、QQ群等方式,向新生阐述和亲人书信沟通的意义,号召广大新生拿起手中笔,用最真挚的感情向亲人送去关爱和问候。活动开展过程中,不少家长积极回信,为子女成长成才加油鼓劲,向学校教书育人表示感,许多学生表示以后要定期给亲人写信,汇报自己的心得和收获。活动实现了全员覆盖,至今累计参与人数1418人,共撰写家书1800余封。此项活动既满足了大学生离乡求学的情感诉求,为个人的大学生涯立下了前行的誓言,也向家长和亲人们送去了孝心和放心,进一步拓展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育模式

3、,也使传统的家书文化得以传承,对于在大学生中开展感恩励志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是教育部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实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大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根?民族魂?中国梦”为主题,组织开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一封家书”邮寄活动是我院“滴水涌泉,小行大爱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工程”项目之一,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该活动获评后,我院将认真学习借鉴,探索有效载体,

4、创新活动手段,扎实做好“立德做人”的励志教育,进一步推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深入开展。最后修改时间:2015-02-18 关于召开“感恩各班级: 励志”主题教育班会的通知 为提高学生对于感恩的认识, 以及对学习的重视, 根据学生处甬红学 2013 1 号关于印发2013 学年第一学期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 决定在我院开展“感恩励志”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班会主题感恩励志 二、主要目的感恩励志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通过一定的感恩励志 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 情的情感教育, 是一种以德

5、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 育。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感恩励志教育,对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促进个体的成长 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班会时间与参与对象 2013 年 11 月 24 日晚自习 2013 年 11 月 25 日2013 年 11 月 27 日 2012 本科生 2010、2011 级本科生 12 级地点自己教室,10 级,11 级,在规定时间利用空余时间,找空教室 开展。 四、班会容 (一) 、从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学校、感恩同窗朋友、感恩社会等角度开 展班会活动。 (二) 、以多样化的形式来开展主题班会,结合九、十月份学校广泛开展的评奖 评优活动,安排学生上台作

6、演讲。 (三) 、激励同学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亲人、社会的重托。 (四) 、通过演讲让同学们形成正确道德认知,建立完整人格。 五、相关要求 (一)加强教育,提高认识 要充分认识感恩励志主题教育班会的重要意义,切实将工作抓紧、抓好。 (二)精心组织,务效 开展主题教育班会要突出主题,紧密围绕感恩励志教育主题,首先我们要感 别人对我们的帮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其次我们更该好好学习, 励志成才, 不辜负帮助我们的人对我们的期望。 (三)强化管理,及时总结 各学院要对照主题教育的容和要求,结合实际,制定符合本学院特色的主 题教育策划,活动中要做好班会记录,留存相关图文资料备案,最后各年级以专 业

7、为单位就此次主题教育班会开展情况形成总结报告, 11 月 28 日之前将总结 在 报告以 OA 形式发到辅导员 OA。本次班会开展情况将加入班级考核,请各班认真 对待。 经济与管理学院学工办 2013 年 11 月 12 日 附件:上交材料及要求 材料:PPT, 4 清晰照片,班会记录(严格按照模板形式) 例如:12 财管 101感恩励志 格式:班级+主题. 12 级截止时间:11 月 28 日中午 12 点前上交给分管辅导员 11 级,10 级截止时间:11 月 28 日中午 12 点前上交给分管辅导员 7月25日,教育部公布2014年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建设入选。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

8、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武囯剑负责的“滴水涌泉,小行大爱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工程”项目经过学校初评推荐、教育部专家评审,成功入选精品项目,成为全国35个入选精品项目之一。 近年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滴水涌泉,小行大爱”为主题,把感恩励志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容,作为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在注重课堂教学引导与感恩文化熏的同时,以父母、老师、同学、母校、社会和祖国为对象,设计多个专项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感恩实践,并通过挖掘典型、学习典型和宣传典型,进行榜样示,引导大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报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

9、用知恩图报、有恩必报的实际行动磨练意志,砥砺品格。学院坚持活动总体设计、辅导员分类指导、班级和社团组织实施,力求每项活动主题鲜明、容深刻,吸引力强,许多活动实现了全员参与。一封家书、帮老助残、校园亲情结、感恩卡邮寄、毕业感恩季等品牌活动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经校外媒体报道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建设工作是教育部面向高校一线辅导员等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开展的教育教学项目评选,旨在引导高校辅导员加强工作研究、深化实践成效、提升理论素养,推动辅导员工作规化、精品化、科学化,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多年来,学校稳步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

10、业化建设,推动辅导员工作实践与工作研究相结合,特别是以项目建设的方式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建设工作启动后,学校同步启动精品项目培育、建设和申报工作,2014年评选校辅导员精品工作项目22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2项,并择优推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滴水涌泉,小行大爱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工程”项目参加教育部建设项目评选,最终从全国300余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教育部立项资助。以励志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4年04月04日科技大学 于成文 鲍博 冰来源:教育杂志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1、”“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总书记勉励青年大学生“把正确的道德认识、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些重要论述为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赋予了时代涵,为高校深化创新德育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者特别是基层一线辅导员需要深入思考,选准主题,以励志教育提升学生“思想高度”、以诚信教育稳守学生“行为尺度”、以感恩教育唤起学生“心灵温度”,不断增强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当前大学生思想新特点与德育工作新挑战1.价值观多元,功利化倾向明显“90后”大学生自幼

12、接触计算机和互联网,获得信息的来源和渠道广泛,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新鲜话题,对各种舆论观点司空见惯,富有强烈的时代感。但受社会一些不良环境影响,也呈现出追求物质享受、看重经济利益、价值选择趋于功利的特征。大学瑛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1/3的受访学生选择把“享受生活”“赚到大钱”作为人生最大的成功价值。“白富美”“土豪”等流行词汇的膨胀式传播就印证了这些特点。2.崇尚个体价值,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较弱“90后”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渴望关注、追逐个性、敢于公开表达意见诉求等特点,普遍运用微博、人人网等SNS社交平台和微信等IM软件随时随地表达观点。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存在明显 “以自我为中心” 的主,注

13、重个体价值,崇尚个人自由,关注个人感受而容易忽视他人意见,对传统的大学班级、年级等集体归属感有所降低,协作能力较差。3.心理较为敏感脆弱,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不足“90后”大学生是典型的“独生子女”一代,也是“网络一代”。由于缺乏社会实践锻炼, 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抗挫折能力较差,一旦在学业上或者生活上遇到问题,容易陷入茫然、愤怒或逃避等不良状态。特别是长期依赖网络生存,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成为难题。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人际关系问题”在大学生咨询中比例最高,达到18.3%,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上述新特点的出现和网络环境下社会价值观念纷繁复杂的新形势,都对目前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

14、挑战。一是在德育主题上,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需要丰富时代涵、尊重“90后”大学生重视个人价值实现的需求,多接地气,避免“高高在上”“虚无缥缈”。二是在德育手段上,单向、生硬的灌输说教方法已无法产生有效影响力,强调互动、体验、分享式的新型教育手段需要尽快普及。三是在德育载体上,年轻一代喜闻乐见的流行时尚元素特别是新媒体都应当得到广泛应用,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抓住”学生心理。四是在德育容上,针对网络“谣言”“真相”“揭秘”一类容易扰乱大学生思想的信息,应当坚定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方向,深入挖掘历史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深度现实意义和启发意义,用“精品”抵制“糟粕”。加强励志教育,

15、提升学生“思想高度”1.励志教育的涵和重要意义“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信念指引人生前进方向,实干奋斗成就人生精彩业绩。“励志”在辞海中的解释为“激励心志, 集中心力干某种事业”,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研究表明,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 90%。由此可见,以立志成才、矢志奋斗为主题的励志教育是大学生成长的“精神之钙”。可以说,励志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2.大学生“志力”不足的表现近年来,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膨胀,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开始盛行,部分媒体为赚取点击率对“官二代”“富二代”等现象过

16、度报道,助长不良风气蔓延,使得大学生群体出现严重“志力”不足、志向迷失。主要表现在:一是奋斗精神缺失,部分大学生在高考结束后即开始产生自我放松、享受生活、“混个毕业证”的心态,在大学沉迷网络游戏、娱乐话题,自诩为“学渣”“吃货”,生活作息混乱,失去了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劲头。二是思想素养不高,部分大学生自私自利倾向严重,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忽略了自主劳动价值,而习惯用拉关系、走后门等进行不良竞争;也有部分学生缺乏积极向上的追求,思想不够健康,热衷于一些低级趣味的事物。三是心理问题高发,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的人数比例已从20 世纪80 年代的23、90 年代的25,跃升至近年来的30以上,且受教育

17、程度越高自杀率也越高。意志薄弱、不堪压力、情绪不稳定、消极悲观等问题日益凸显。3.开展“90后”大学生励志教育的有效途径目前,高校励志教育的容和形式仍比较单一,多停留在读书、讲座和一般性号召层面,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往往存在滞后性,忙于应付“危机”而疏于畅通“源头”,加之市场营销学、成功学兴起对“励志”概念的泛化、形式化、庸俗化影响,使大学校园的“励志土壤”贫瘠。基于这些问题和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高校励志教育应从“顶天、立地、指南、正骨”四个方面深化创新。“顶天”就是赋予励志教育时代涵,增强引领性和感召力。当前要以“中国梦”统领励志教育主题,引导大学生把大学梦、专业梦、成长梦与中国梦紧密融合,通

18、过主题班团会、演讲比赛、网络微记录等方式讲梦想、秀梦想、晒梦想,汇聚励志正能量。“立地”就是把励志教育与学业、职业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开展新生适应教育、优良学风建设、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举办基础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素质能力竞赛,使大学生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成功靠本领实现的观念,不断丰富学识和才干。“指南”就是树立生动的励志榜样。抓住大学生喜爱“追星”、乐于模仿的特点,发掘学校名师、杰出校友、青年创业者、投身基层一线毕业生等各类优秀群体的成长故事,通过报告会、分享会、人物访谈、“1+1”导师帮扶等方式引导学生见贤思齐,树立目标。“正骨”就是培养励志骨干团队。将学业成绩拔尖、创新能力突出、担任校

19、院主要学生干部和品行端正、广受师生认可的优秀学生以团队方式组织起来,开展“先锋引领”和“学长引航”活动,以点带面,形成声势,营造朋辈激励、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加强诚信教育,稳守学生“行为尺度”1.诚信教育的涵和发展阶段“人无信不立”。改革开放初期,高校诚信教育的涵集中表现在忠诚于革命理想信念、“五讲四美”的优良品德和服从国家毕业分配的大局意识。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高校诚信教育也逐步向考试诚信、个人信用诚信和网络行为诚信等涵发展。近年来,包含“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逐步建立,高校诚信教育涵也与时俱进,向着学术研究、人际交往、就业选择、消费方式和“自媒体”平台意见表达等

20、全方位、多领域深化。2.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社会诚信危机出现频发和泛化趋势,给尚处于思想意识不成熟期的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大学校园诚信危机频发:一是以论文抄袭为代表的学术诚信问题,部分学生通过信息量庞大的网络平台轻而易举“拼接”课程论文甚至是毕业论文、通过“高科技”手段进行考试作弊,对科学伦理和学术道德的认识停留在肤浅层面。二是以骗取和拖欠助学贷款为代表的经济诚信问题,部分学生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取国家助学贷款,毕业后常以收入不高、工作不稳定为由不按时还款。一项调研显示,高达18.3%的学生不准备按时还贷,69.6%的学生对于拖欠助学贷款的行为表示“可以理解”。而据某银行统计,

21、在贷款学生毕业后,找不到贷款学生去向的高达45% ,逾期未归还贷款率达40% 以上。三是以发布虚假信息获利为代表的网络诚信问题,活跃在网络世界的大学生因侥幸心理、猎奇心理作祟,容易出现盗取游戏账号、转发谣言和其他不良信息、敲诈“淘宝”商家等行为,这类情况虽数量不多,但随着互联网开放性的加深有增长趋势,值得关注和警惕。3.开展“90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在网络环境全面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的背景下,高校诚信教育亟需做到宣传、管理和惩戒“三管齐下”,标本兼治,着眼长效。一是创新宣传教育载体,充分运用社交网络、话剧、微电影等方式加强对校园诚信概念的解读和诚信危机事件后果的警示;开展师德标兵、“

22、诚信之星”评选和事迹宣传活动,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文化氛围;深化诚信教育教学课程,不断丰富更新课程教学容,提升诚信教育的理论深度,使诚信教育真正做到学生全覆盖,并入脑入心。二是健全制度管理体系,结合新问题制订大学生诚信规特别是网络诚信具体要求,约束学生的言论及行为,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在校期间诚信记录档案和诚信信息管理系统,并将其纳入统一的社会诚信体系,使诚信表现与学生的成长、发展和对社会公益服务的享有权密切相关,用“他律”促进学生“自律”。三是强化监管约束力度,对考试作弊、论文抄袭、骗取贷款、散播谣言等行为从严监督、从严处理,综合运用校规校纪、国家法律提高触犯诚信底线的“风险”和“成本”;在评

23、奖评优等活动中进行“诚信答辩”、用诚信一票否决制倒逼学生守牢诚信底线。加强感恩教育,唤起学生“心灵温度”1.感恩教育的涵和现实意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意识是为人处世的起点,是社会和谐的催化剂,是一个人品行修养的集中体现。高校开展感恩教育,不仅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而且更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在当前中国社会处于深刻转型、分歧增多、矛盾激发的特定背景下,高校能否坚守精神家园和道德高地,用触动心灵的教育不断唤醒学生情感,教育他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胸怀感恩、乐善好施,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大学生情感“冷漠”的表现概括来讲,问题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个体与家庭、学校

24、和社会三种关系上。一是与父母沟通存在障碍,许多大学生与父母的主题基本是索要生活费,问候与交流话题较少。市心理咨询中心一项调查显示,约有69的大学生感到无法与父母交流和沟通,其中27的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流。二是与教师、同学交流信任不足,电脑和互联网在大学宿舍的普及在方便学习生活的同时,也造成许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在网上“热聊”,却与身边老师、同学缺乏面对面沟通,甚至同宿舍的也依靠手机短信、QQ交流,师生友情得不到健康发展,感恩意识也就无从谈起。三是对社会缺乏回馈精神,许多大学生生长在“6+1”式的家庭环境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习惯获得而不善回馈,对社会不公正现象表现较为愤慨,但往往

25、抱怨居多,思考自身责任较少。3.开展“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高校在考评学生方式上,仍停留在考试、评分、排名等指标化层面,客观上给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和功利化思想。加之高校扩招以来师生比例的严重失衡导致课堂教学、素质教育和心理教育质量均大打折扣。当前,高校应站在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高尚品格”的高度,着力做好感恩认知、感恩养成、感恩实践三个环节教育。一是注重宣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感恩认知。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占领网络宣传主阵地,结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感恩节”“母亲节”等国际性节日,大力宣传感恩精神涵和典型人物事迹,使学生心得到温暖。二是创新手段,引导学生塑造自觉的感恩养

26、成。通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家长信、祝福视频录制等方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互动,形成感恩教育合力。开展奖助学金评选公开答辩、公开展示,组织获奖学生以团队形式开展志愿服务,实现励志与感恩的共融。发挥学生社团、网络交流小组的主动性,形成浓厚的自我感恩教育氛围。三是拓宽平台,引导学生投身积极的感恩实践。深入挖掘学校人文传统和社会组织资源,探索建立覆盖校外的“大学生感恩教育实践基地”,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专题实践活动,在关爱他人、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过程中将感恩意识化为自觉追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交融,共同构成大学德育的核心价值。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一批又一批充满活力的新大学生群体,高校德育工作惟有与时俱进、常抓常新,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宏伟目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