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84.39KB ,
资源ID:502427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0242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教案设计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教案设计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docx

1、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教案设计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教案设计: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2019级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课时教学案设计班级 姓名 教学内容第16 课主题 两次鸦片战争课时教学目标知 识与技能【课程标准】认识到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形势。从史料实证的角度把握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结果及影响。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认识给中国带来的影响;认识林则徐、魏源向西方

2、学习的新思想。分析“师夷”与“制夷”的关系,理解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过 程与方法通过时空观念掌握19世纪中期世界形势发展到全新格局,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运用史料实证探究两次鸦片战争进程,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三元里抗英事件的性质与意义;明确历史解释探究鸦片战争爆发前中英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状况的差异,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梳理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分析理解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立足唯物史观认知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中国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渗透家国情怀感悟林则徐、魏源、徐

3、继畬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教材分析重点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结果。认识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学情分析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自主学习归纳提升学生依照教学目标参照课本归纳,完成基础再现部分。第一学习时间:自主学习、归纳提升(30分钟)网控全局知识结构化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1世界资本主义不断发展(1)西方列强:工业革命后半个多世纪, 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 。(2)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掌握着 的霸权

4、。在美洲、非洲夺取殖民地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亚洲。2中国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1)政治: 统治仍很顽固。(2)经济:自给自足的 是主要的生产方式。(3)科技:非常落后。(4)军事:八旗和绿营作战能力低下,使用的武器主要是 ,远远落后于英国的热兵器。(5)社会矛盾: 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知识问题化学生带问题阅读下面材料并思考完成下列问题:【合作探究一】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的侵略扩张史料工业革命后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新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根据

5、史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西方列强为什么要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二、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1)虎门销烟原因:外国鸦片商人逐年扩大对华 ,使中国每年流失大量白银,鸦片烟毒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加剧了政治腐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加重了劳动人民负担。道光皇帝特命林则徐前往 禁烟。经过:林则徐将英美鸦片商人呈缴的走私鸦片烟土两万多箱,在 海滩公开销毁。影响: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英国大鸦片贩子认为中国禁烟损害了其利益,英国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2)概况时间:1840年 年8月29日。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 。中国被迫割让 、赔款2 100万银元、接受 以

6、及开放 等。(3)后续1843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 。1844年,美国、法国先后迫使清政府签订 黄埔条约。影响:通过这些条约,英、美、法三国从中国获得了 、 待遇以及 权、内河航行自由权等。(4)影响: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鸦片战争成为 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历史遗留:英国等侵略者在鸦片战争中未能达到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根本原因:列强想进一步 。直接原因:列强向清政府提出 的要求被拒绝。(2)过程1856年10月, 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两国以调停人面目出现。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 。1859年,英法拒绝按

7、照清政府指定路线进京换约,进攻大沽炮台,遭到清军反击,英法兵舰损失很大。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焚毁 后,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 。(3)结果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英、法获取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 权等大量权益,实现了 合法化。俄国借机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并承认 ,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为此后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造根据。(4)影响: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外国侵略者把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在中国身上,中国的 、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 社会。知识问题化学生带问题阅读

8、下面材料并思考完成下列问题:【合作探究二】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及影响史料一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将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1854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史料二(1)史料一中英国人对鸦片战争的结果表示了什么态度?其中哪一句话最能反映英国要求“修约”的原因?(2)依据两幅图片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通商口岸分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三、开眼看世界1背景 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

9、何方,充分反映了 高层封闭、愚昧与腐朽。2表现(1)林则徐在广州开办 ,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 等书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2)魏源注意收集外国史地知识,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 一书。这部书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地理、社会现状以及军事、科技等,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魏源在书中提出了“ ”的思想。(3)徐继畬撰成 ,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尤重对 各国的考察和介绍,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3影响睁眼看世界,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 的主张。

10、对照提纲,知识系统整理,归纳记忆。合作探究高分跨栏第二学习时间:合作探究、高分跨栏知识技能系统化老师指导学生根据高分跨栏部分互动探究本课重点难点: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中国社会性质变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由开始到加深,主权被严重破坏经济上:开始了近代化进程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客观上有利于新经济因素的生长思想上:开始学习西方一些人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如林则徐、魏源、徐继畬等政局上:统治者与侵略者勾结统治者对西方的态度变化:排斥抵抗妥协勾结对外关系上:国门被打开此时对外开放是被动的,但在客观上有进步意义革命阶段上: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开始担负

11、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这正是民主革命的特征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继续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性质具有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程度进一步加深扩大过程侵略力量英国英法主犯,美俄帮凶侵略时间两年四年侵略范围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从沿海深入内地危害和影响开放口岸和割地开五口,割香港岛增开十一口,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俄国割占中国领土100多万平方千米主权破坏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等主权主权进一步丧失,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社会性质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12、程度进一步加深默写过关当场检测【体系构建】 高效训练不练不讲高效训练、不练不讲知识题目化、能力具体化当场训练、同步测控:一.选择题1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敦促洋人谨守合法贸易,主动上缴鸦片。在遭到外国商人拒绝后,他宣布全面断绝对外通商,封锁烟馆,直至外国人答应交出鸦片。林则徐采取这种“先礼后兵”的策略主要是为了()A树立平等交往的形象 B扩大对外贸易C禁绝鸦片 D应对敌强我弱的态势2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这个观点的本质是想通过战争使英国()A鸦片贸易合法化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C打开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大门D获得

13、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3.“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里的“它”是指()A黄巾起义 B安史之乱C第二次鸦片战争 D鸦片战争4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这说明中国丧失了()A领土主权 B贸易主权C司法主权 D关税主权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意义。”此处的“划时代”的含义主要是()A中国第一次遭到外国的武装侵略B中国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C英国完全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国家D中国开始

14、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6全国政协常委何鸿燊博士以6 910万港元成功购入圆明园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之马首铜像(如图),并决定将铜像捐赠给国家。导致该国宝流失海外的罪魁祸首是()A日本军队 B俄国军队 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7恩格斯在评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指出:“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对俄国有利”的主要原因是()A割占中国土地 B强迫中国赔款C开放通商口岸 D破坏关税自主8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提,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列强获得的这一权益是指()A片面最惠国待遇 B领事裁判权C协定关税 D通商口岸传教权918

15、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中国全境开放通商、外国公使常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等18项修约条款。清朝君臣认为南京条约是“万年和约”,不应另立新章,对英国的要求未予理睬。此后()A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瑗珲条约B英法两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C英国出兵强占了香港岛D英国联合美俄一起发动侵华战争10有学者指出,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南京条约对中国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A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B导致了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C引发了中国内部的革命运动D刺激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意识11有人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这种冲击进一步

16、带到了中国的统治中枢。其历史依据是()A英国军舰到达天津白河口B英法联军占领北京C开放通商口岸增多D关税主权受到破坏12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主要“新”在()A觉察到空谈义理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B面对社会现实呼吁革除弊端C抛弃“天朝上国”观念,开始关注世界D主张学习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强行挑起争端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不应忘记,英国人到19世纪中叶几乎开始相信有一种在世界各地经商的神圣权力,并认为一些政府禁止自己的国家自由贸易是不合自然规律、应该受到谴责的。材料二按照南京条约,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并开放五个对外通商口岸广州、福

17、州、宁波、厦门和上海。英国领事可以居留于这些港口,英国商人可以在此租借土地,用于居住和经商。中国还同意实行一种按照价值的5%固定下来的统一关税,若要变动这一关税,须经双方同意。这一条款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因而控制了中国的国家收入。此外,第二年缔结了一个补充条约,承认英国人在刑事案件方面的治外法权;条约还包括一项最惠国条款,保证英国人享有中国在将来准予其他国家享受的附加特权。以上材料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怎样的经济政策?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在中国获取的特权及其影响。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强行挑起

18、争端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不应忘记,英国人到19世纪中叶几乎开始相信有一种在世界各地经商的神圣权力,并认为一些政府禁止自己的国家自由贸易是不合自然规律、应该受到谴责的。材料二按照南京条约,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并开放五个对外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宁波、厦门和上海。英国领事可以居留于这些港口,英国商人可以在此租借土地,用于居住和经商。中国还同意实行一种按照价值的5%固定下来的统一关税,若要变动这一关税,须经双方同意。这一条款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因而控制了中国的国家收入。此外,第二年缔结了一个补充条约,承认英国人在刑事案件方面的治外法权;条约还包括一项最惠国条款,保证

19、英国人享有中国在将来准予其他国家享受的附加特权。以上材料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怎样的经济政策?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在中国获取的特权及其影响。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学案参考答案【合作探究一】参考答案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的侵略扩张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殖民者迫切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中国清政府统治闭塞、落后,疆域广阔,拥有广阔的市场。【合作探究二】参考答案: 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及影响(1) 态度:不满足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原因:“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

20、”。(2) 由东南沿海地区扩展到整个沿海地区,并且深入长江中游;由远离清朝的政治中心到临近清朝统治的心脏地带。【高效训练】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1839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由材料信息可知,林则徐采取了“先礼后兵”的策略,主要目的是禁绝鸦片,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与材料信息不符。2.【答案】D。【解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国门,把中国变为它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地,故D项正确。A项不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本质;由于对中国走私鸦片,英国对中国存在贸易顺差,排除B项;鸦片战争之前中英就有贸易往来,排除C项。3.【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它”发端于广东

21、,最终进入华北且攻占过北京,性质是外来侵略,故C项正确。4.【答案】C。【解析】在正常情况下,外国人在中国触犯了法律,应受中国法律的制裁,题干所述事实明显与此相违背,这说明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践踏。故选C项。5.【答案】D。【解析】结合时间“1840年”可知这与鸦片战争有关,再结合关键词“划时代”可知此处强调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进入近代社会,答案为D项。6.【答案】D。【解析】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城,在对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后,放火烧毁了圆明园。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正是被英法联军劫掠到海外的,故D项正确。7.【答案】A。【解析】英法两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

22、争,而在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故选A。8【答案】A。【解析】材料“一国所提,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说明这一权益是“片面最惠国待遇”,故A项正确。9.【答案】B。【解析】英国的修约要求未获得满足后,和法国一起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故B项正确。10.【答案】B。【解析】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导致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故B项正确。11.【答案】B。【解析】英国军舰到达天津白河口是在鸦片战争期间,A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

23、占领北京,而北京是清政府的统治中枢,B正确;C、D与题干中冲击统治中枢不符,故排除。12【答案】D。【解析】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魏源等清朝爱国官员,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睁眼看世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故选D项。13.答案(1)政策:自由贸易政策。目的: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成其商品市场。(2)割让香港岛,成为侵略中国的支点;开放通商口岸,便利其对华商品输出;协商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治外法权,中国司法权遭到破坏;片面最惠国待遇,便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自由贸易”的信息得出英国的经济政策,结

24、合工业革命后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分析根本原因。第(2)问根据材料二归纳其特权,并分别从对中国领土、经济、司法等方面分析其影响。14.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自由贸易”的信息得出英国的经济政策,结合工业革命后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分析根本目的。第(2)问根据材料二归纳其特权,并分别从对中国领土、经济、司法等方面分析其影响。答案:(1)政策:自由贸易政策。目的: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成其商品市场。(2)割让香港岛,成为侵略中国的支点;开放通商口岸,便利其对华商品输出;协商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治外法权,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片面最惠国待遇,便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二、中外历史纲要上

25、册论述题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文化的自我保持是文化生存的必要条件。这种自我保持不可能在封闭的、非生命的方式中完成,而只有通过与范围不断扩大的自然一经济一社会环境进行新陈代谢,达到必要的文化补偿点,才能得以实现。文化的自我更新是文化是在生命运动中不断通过自调节和被调节,完善发展自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文化流行的勃勃生机,开创文化的新生面。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根据材料信息,概括指出其关于文化发展方面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只需明确写出一种看法,阐释时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看法1:文化是随着社会发展新陈代谢实现自我保持的。文艺复兴发生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是早期资

26、产阶级对天主教神学束缚不满而掀起的追求人性解放的思想运动;罗马教会的压迫剥削日益激化西欧的社会矛盾,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从而导致了否定罗马教会权威,倡导信仰自由的宗教改革运动出现;启蒙运动是发展壮大的资产阶级对封建专制和教会压迫的不满,以理性为武器而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三者从人性自由到宗教信仰自由再到人权自由,但始终保持着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的精神,冈此,两方近代人文主义精神的变迁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陈代谢中实现自我保持的。(史实运用部分,阅卷时只须两个基本史实即可赋分)看法2:文化的自我更新要不断地取长补短。儒家思想在西汉融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学说等,构建新的儒学体系,终成正统思想;从魏晋

27、到隋唐,儒释道合流,中华文化又赢得旺盛的生命机制;宋元明清,佛道思辨触入儒学体系,理学应运而兴。近代中国洋务运动坚持“中体西用”,主张在传统文化的框架内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新派“托古改制”,把中国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而新文化运动大胆突破了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等逐渐深入人心。由此可见,文化的更新需要不断地取长补短,取长补短是文化不断发展的动力。(史实运用部分,阅卷时只须两个基本史实即可赋分)可以从其它方面作答,言之成理即可。【解析】【详解】材料主旨涉及文化保持和文化更新两个主题。阐释时可以从任意一个主题展开。以文化更新为例。根据材料后半部分可以提

28、出观点:文化的自我更新要不断地取长补短。阐述过程可以结合中国古代和近代思想文化发展变化进行。如中国古代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思想,开创新儒学,使得儒学成为正统。宋代理学吸收佛道思想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和思辩化。近代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思想,新文化运动时期要求全面学习西方等等。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固有文化的勇敢挑战和它自身的蓬勃发展,引发了一场关于中西文化问题的争论。从1916年起,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连续发表文章抨击新文化运动。他说:“西洋文明与吾国固有之文明,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他指责新文化的传入,破坏了以儒家思想为举国上下衡量是非的统一标准,造成

29、“人心迷乱”“精神破产”,主张以儒家思想来加以“统整”,使西洋学说“融合于吾固有文明之中”。陈独秀对杜亚泉的观点进行了批驳,他指出: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文明,显然已经胜过中国文明,不输入欧洲文化,固有的文明能保民族竞存于20世纪吗?他还主张:“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的鬼话来捣乱。”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第四版)选择其中的一种观点并加以评论。(任选一种观点即可,要求史论结合,言之有理,持之有据。)【答案】观点一:杜亚泉主张将西洋文化融人中国文化之中。评论:杜亚泉对中西文化的主张是保守的,实质上是“中体西用”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再现;杜亚泉看到了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

30、性,但忽视甚至否认了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性,这是缺乏科学分析态度的表现。总之,他竭力维护儒家的文化传统,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是逆潮流而动的。观点二:陈独秀竭力主张全面引进西方文化。评论,:陈独秀的观点体现了反对封建文化的革命精神,给封建主义以沉重打击,有利于破除封建教条对人们思想的约束,促使人们更加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但陈独秀对中西文化的看法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颇,开“全盘西化论”之端,产生了不良影响。【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并从中选择一种观点,该观点必须明确;其次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论,要求史论结合,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观点”,由材料信息“主张以儒家思想来加以统整,使西洋学说融合于吾固有文明之中”可以提炼出:杜亚泉主张将西洋文化融人中国文化之中;由材料信息“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的鬼话来捣乱”可以提炼出:陈独秀竭力主张全面引进西方文化。“评论”,依据所学知识从杜亚泉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