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格考试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基础知识打印版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需求构成要素:一是消费者愿意购买,即有购买的欲望;二是消费者能够购买,即有支付能力。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1消费者偏好,2消费者个人收入,3产品价格,4替代品价格,5互补品价格,6预期,7其他因素。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供给: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
2、或服务的数量。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总和。影响供给的因素:1产品价格,2生产成本,3生产技术,4预期,5相关产品价格,6其他因素。供给曲线: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在我国,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在我国,保护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由于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保护价格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价格和需求量呈相反方向变化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需求价格弹性基本类型:1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叫需求
3、单一弹性,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叫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因素:1替代品数量和相近程度,2商品的重要性,3商品用途的多少,4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的变动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变动之比,用以徇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凡是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都可以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则称为“必需品”,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物品。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变化总是同方向的。影响供给价格弹性因素:1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
4、因素,2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3供给弹性还受到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4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商品或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或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觉,是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满足自己的欲望的能力的主观心理评价,因此效用没有客观标准。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法,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的,而序数效用理论是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的。二者得出的分析结论基本是相同的。效用可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一般来说,总效用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多少,在一定范围内,消费量越
5、大,则总效用就越大。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在增加的,但以递减的速度增加的,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无差异曲线:描述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1完备性,2可传递性,3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无差异曲线: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无差异曲线特征: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2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3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倾斜,凸向原点。无
6、差异曲线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决定预算线变动因素:商品的价格、消费者收入。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平移。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商品的价格。一个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预算线只能有一条,但该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由于偏好的不同却有无数条。商品价格的变化会产品两种效应,即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对于正常物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从而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第三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企业包括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合伙制企业特点:1合伙
7、人是财产所有者,共同拥有资源使用权和生产决策权,2合伙人共同对其他要素所有者进行监督和管理,3合伙人共同承担债务,共同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公司制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制企业特点:1公司为股东所有,2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3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4可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交易成本的节约。交易费用包括:1交易费用是产生于签定契约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可能带来的损失,2交易费用是签订契约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有形物质产出包括:食品、机器设备、日常用品等。无形服务产出包括:医疗、
8、信息服务、金融、旅游服务等。产出是企业获得销售收入的基础。生产要素一般被划为四种类型: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才能。投入一般可分为:可变投入、不变投入。当各种投入要素都可变时,一般是研究企业的长期行为,当某种或几种要素不可变时,一般是研究企业的短期行为。生产函数表示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关系。边际产量:指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产量或产出。规模报酬:也称规模收益,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照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的变化。规模报酬分类:1规模报酬不变,2规模报酬递增,3规模报酬递减。隐成本是企业自己拥有并使用的资
9、源成本,它实际上也是一种机会成本。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是否含有固定成本。总成本分: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指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成本,主要包括厂房和设备折旧,以及管理人员工资费用等。可变成本: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等。平均成本分: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总固定成本曲线是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平均固定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种U形曲线。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市场结构:指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竞争状况和竞争程度。市场类型划分标准:市场的竞争程度或垄断程度。竞争程度高,则垄断程度就低,而竞争程度
10、低,则垄断程度就高。划分行业市场结构:1本行业内部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2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主要区别),3进入障碍的大小。市场类型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垄断市场。完全竞争市场:1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与消费者,2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即不存在产品差别,3资源可自由流动,企业可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4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都有充分的了解(小麦、玉米)。完全垄断市场包括:1政府垄断,2对某些特殊原材料的单独控制而形成的对这些资源和产品的完全垄断,3专利权形成的完全垄断,4自然垄断。完全垄断特征:1只有一个生产者,因而他是价格的决定者,而不是价格接受者,2没有合适替
11、代品的独特性产品,3其他企业进入这一市场非常困难(公用事业、电力、电话)。垄断竞争市场特征:1具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2产品具有差别性,3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容易,不存在什么进入障碍。寡头垄断市场特征:1在一个行业中只有很少几个企业进行生产,2所生产的产品有一定的差别或完全无差别,3它们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制,4进入这一行业比较困难(汽车业,钢铁)。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企业的利润最大。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是其供给曲线。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企业的平均收益仍然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但完全垄断企业的边际收益不等于其平均收益或价格,而是小于
12、平均收益。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也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价格歧视:也叫差别定价,指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对同一产品规定的不同价格,分三级: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1必须有可能根据不同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以上不同购买者,2市场必须是能够有效地隔离开的,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企业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原则:不同市场上的边际收益相等并且等于边际成本,垄断企业可对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市场规定较高的价格,实行“少销厚利”;而对需价格弹性较大市场规定较低价格,实行“薄利多销”。第五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市场失灵: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
13、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等。外部性分: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根据经济活动主体是生活者还是消费者,外部性分:生产的外部性、消费的外部性。私人物品具有特征:1竞争性,2排他性。公共物品特点:1非竞争性,2非排他性。公共物品分类: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是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完全的非排他性物品。一般认为,国防、治安等都是最典型的纯粹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一般通过纳税间接购买而被动消费,消费时无法分割,只能由政府提供。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物品。典型的是教育、医疗卫生、收费公路。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
14、线是所有消费者需求曲线沿纵向相加得到的。政府对市场的干预:1为了限制和消除垄断,促进竞争,政府可通过法律手段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2消除外部性的传统方法包括,使用税收和补贴手段,将相关企业合并从而使外部性内部化的手段。消除外部性另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明晰产权。3为了提供适当水平公共物品,政府承担了主要提供者的职责。4为解决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市场失灵,政府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作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定。第六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国内生产总值三种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产品形态。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1消费支出
15、,2固定投资支出,3政府购买,4净出口。收入主要指提供生产要素所取得的收入,也包括一部分非生产要素(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的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既可以从收入方面核算,也可从支出角度核算,从两方面核算出来的GDP在理论上是完全一致的,即储蓄投资恒等式。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消费者、企业,三部门经济储蓄投资恒等式:消费者、企业、政府部门。四部门经济储蓄投资恒等式:消费者、企业、政府部门、国外部门(境外部门)。国外部门的经济活动分: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消费理论:1凯恩斯理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因素,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莫迪利安尼生命周期理论:
16、消费取决于民延的生命周期阶段。弗里德曼持久收入理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是根据他的持久性决定的,人们的收入分为暂时性收入和持久性收入。储蓄函数:储蓄收入消费,平均储蓄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是相似的。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关系: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是等于收入。投资:购置物质资本的活动,即形成固定资产的活动投资,一般不包括金融投资在内。决定投资因素:实际利率、预期收益率、投资风险等。预期的通货膨胀和折旧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凯恩斯认为,实际利率越低,投资量越大。如果企业贷款进行投资,则投资的成本就是利息,如用自有资本投资,利息是投资的机会成本,因此仍可认为投资的成本是利息。决定利息的直接
17、因素即为实际利率,投资成本取决于实际利率,如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既定,则实际利率越高,利息越多投资成本越高,投资就会越少。反之,实际利率越低,利息越少,投资成本越低,投资就会增加。自主投资:由于人口、技术、资源等外生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与利率无关,即使利率为零也会存在。投资乘数:也叫倍数,即一个因素或变量的变化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决定收入和各种因素变化都会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作用。投资乘数为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第七章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用现行价格计算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
18、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准。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制度变迁、福利改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进一步和谐等内容。决定经济增长基本因素:1劳动的投入数量,2资本的投入数量,3劳动生产率,4资本的效率。一般来说,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科学技术进步、自然资源状况、社会制度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人口的增长情况等。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经济增长取决因素:1劳动时间、2劳动生产率。三因素分解法:把经济增长按照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三个因素分解。经济周期三种类型:长周期、中周期、短周期。经济周期分两阶段:1扩张阶段(复
19、苏阶段、繁荣阶段),2紧缩或衰退阶段。度量价格总水平方法:1编制各种价格指数,2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GDP)。价格指数:用于反映报告期与基期相比价格水平变化程度的相对数。如消费者价格指数,批发价格指数等。很多国家或地区都用消费者价格指数,简称CPI作为度量价格总水平的主要指标。决定价格总水平因素:1货币供给量,2货币流通速度,3总产出。价格总水平变动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成正比,而与总产出变化成反比。价格总水平变动对经济效应影响:1对工资影响,2利息率影响,3间接效应。就业三个方面界定:1就业者条件,指一定年龄,2收入条件,获得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3时间条件,即每周工作时间
20、长度。属于失业人口情况:1没有工作,2当前可以工作,3正在寻找工作。在发达国家,失业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资源利用状况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失业总人数与民用劳动力总人数的比率。失业率失业总人数/民用劳动力总人数100,就业率就业人口/民用成年人口总数100。失业类型:自愿失业、需求不足型失业。自愿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需求不足型失业:也叫非自愿失业、周期性失业,指劳动者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找不到工作的状况,或指总需求相对不足减少劳动力派生需求所导致的失业。摩擦性失业:劳动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偏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一定时间而引起的失业。奥肯定律:失业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就会下降2个至
21、3个百分点。菲利普斯曲线: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是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重要工具。失业率越低,工资增长率越高,工资增长与失业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我国就业和失业特点:二元结构,一个是现代城市工业部门,一个是传统农村农业部门。第八章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政府经济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经济调节职能包括: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对经济结构的调节,对进出口贸易、国际收支等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和控制等方面。经济调节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价格总水平、保护国际收支平衡。政府把扩
22、大就业作为最重要的调控目标。政府在选择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时,应遵循原则:1在制定目标时,不能只追求单一目标,顾此失彼,而应综合考虑。2要遵循适度原则,以免对经济运行形成较大冲击和引起社会震荡。3为实现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在经济政策运用上,既要掌握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力度,又要注意政策相互配合,还要把握好实施政策的时机,以增强政策的有效性。宏观经济调控基本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除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有国家计划或规划。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政策的基本内容是税收政策,我国目标的货币政策主要工具包括: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贴
23、现率,还有利率、汇率及窗口指导等。财政政策的四种搭配方式:双松、双紧、一松一紧和均为中性。政策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一般情况下,这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或通货膨胀。政府把稳定价格水平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情况下,这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第九章 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贸易:指一个国家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这种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称对外贸易。国际贸易分类:1根据货物移动方向,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2按商品形式,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服务
24、贸易内容包括:1与商品进出口有关而发生的从属性费用,如运费、保险费、装卸费、船只修理费等,2与商品进出口无关的贸易,如国际旅游收费、贷款利息、投资利润、技术转让、咨询服务、信息等。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主要区别:货物贸易的进口和出口需经海关手续,而表现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后者不经过海关手续,通常不显示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二者都是国际收支的组成部分。影响国际贸易因素:1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2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高低,3汇率水平的高低,4一国出口贸易水平的高低。影响一国进口贸易因素:1一国的经济总量或总产出水平,2汇率水平,3一国出口贸易水平高低同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和价格水平高低。政府对进出口贸易进
25、行干预或限制的目的:主要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受国外竞争者的损害、维持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政府对国际贸易干预包括:进口贸易的干预、出口贸易的干预。政府对进口贸易干预采取方式:关税限制(关税壁垒)、非关税限制(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采用关税以外手段对外国商品进口设置障碍的各种措施,如进口配额制、自愿出口限制、歧视性公共采购、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等。政府除利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和调节进口贸易外,还常常采取各种鼓励出口的措施,对出口贸易进行干预。政府干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出口补贴。出口补贴分:直接补贴、间接补贴。间接补贴:财政上优惠待遇,如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实行出口补
26、贴的目的:降低本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出口。国际资本流动从时期长短分:长期资本流动、短期资本流动,从资本流动方式分:外国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国际贷款。外国直接投资具体方式包括:1在东道国开办独资企业,2收购或合并国外企业,3与东道国企业合资开办企业,4对国外企业进行一定比例以上的授权投资,5利润再投资。一般来说,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主要动因:追求利润。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因:1不同国家或地区间收益率的差异促使资本跨国流动,从收益率较低的地方向收益率较高的地方流动。2由汇率变动产生的国际资本流动以及国际收支造成的国际资本流动。3由于各种风险因素造成的资本国际流动,如汇率风
27、险、市场风险等。4其他因素。国际资本流动影响:(输入国)积极作用:1资本流入可缓解本国资本不足,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和就业,也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2资本流入意味着本国外汇收入的增加,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3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消极作用:1短期容易造成本国货币金融秩序混乱,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2资本流入过多会加重外债负担,并可能陷入债务危机。3对长期投资如果利用不当,还可能成为资本国输出国的附庸。(输出国)积极作用:为相对过剩资本找到更有利的投资场所,获高额利润,2会带动本国贸易发展,扩大本国商品在外国市场份额和占领世界市场。消极作用:长期过度的资本流出会导致资本输出国经济增长停滞,并减少本国的
28、就业机会。世界各国对资本流动的干预手段:1实行外汇管制,2颁布专门的政策法规与条例,3对偿债能力进行控制,4制定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利用政策手段对资本的国际流动加以控制。第十章 公共财政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是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家庭三大经济主体构成的。我们把以企业为主体的理财活动称为企业财务或公司理财,把以个人家庭为主体的理财活动称为家计或家政,而把以政府为主体进行的理财活动称为财政。公共财政基本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发展职能。公共财政: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公共财政既有财政的一般特征,又具
29、有现代市场经济特征的财政形态。公共财政配置资源范围大小决定于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公共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1根据政府职能动态变化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3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4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5通过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财政经济稳定职能包括: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水平、国际收支平衡。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机制和手段:1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府协调配合,推动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保证物价和经济发展
30、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2通过税惦、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调节社会投资需求水平,影响就业水平,使经济保持一定增长。3通过税收等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4财政加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第十一章 财政支出概述财政支出体现着财政的目的和财政职能的基本内涵。财政支出原则:1公平分配原则,2效益原则,3稳定与发展原则。财政支出分类:1按政府职能分两大类:社会管理职能、经济管理职能。财政支出分:社会管理支出、经济管理支出。财政社会管理支出包括:国防支出、社会文教支出、行政支出、其他支出。财政经济管理支出:经济建设支出。2按支出使用部门,财政支出分:外交部、国防部、建设部、文化部
31、、教育部、卫生部等部门的支出。3按支出经济分类:支出经济分类、支出功能分类。4按财政支出能否直接得到等价补偿分:购买性支出(政府投资性支出、政府消费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政府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债务利息支出)。我国财政预算支出经济分类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赠与、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和基他支出共12类。财政支出规模是衡量一定时期内政府支配社会资源的多少,满足公共需要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反映着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影响力的强弱。衡量财政支出规模指标:绝对规模指标、相对规模指标。常用相对规模指标衡
32、量财政支出的规模。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观点:1瓦格纳法则政府活动扩张法则,2皮考克和魏斯曼梯度渐进增长理论,3马斯格雷达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4鲍莫尔非均衡增长理论。财政支出结构存在问题:1财政支出越位,2财政支出缺位。按照公共财政要求优化支出结构:1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2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3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4大力支持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5大力支持生态环境建设。财政部门对政府各部门的项目实施绩效考评,国会对政府部门实施绩效考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绩效评价的对象是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或机构,绩效评价的内容是公共委托代理事项,绩效评价是按某种确定的规则、绩效目标和指标进行的。3E原则: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