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香山的红叶教材简析本文是叶君健的一篇散文,文章以清新的笔触描写了香山红叶的可爱与美丽。课文语言朴实简练,含义深长,描写流畅,琅琅上口,适合学生朗读。文章通过对香山红叶与众不同之美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红叶的爱,对生活的爱。学生学习这样的课文,既能受到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又可以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丰富语言积累。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自主阅读,快乐阅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本课设计以“读”为主线,尊重学生独特的读书感受,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
2、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目标1通过读课文,理解香山红叶与众不同的美,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3认识“萧”字,正确书写“联、艳”等10个生字,背诵最后1个自然段。教学重、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品味文章细腻的语言,想象北京香山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1课前了解香山、黄栌树的信息。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欣赏图片,激发兴趣深秋,秋风萧瑟,草木凋零,有成千上万的人涌向香山,他们去看什么?让我们先来欣赏几张香山风光的图片。(解说词:香山红叶,历史悠久,金代的“山林朝市两茫然,红叶黄花自一川”是最早的描写
3、香山红叶的诗句。1986年香山红叶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香山红叶作为首都北京的一张旅游名片,其品牌深入人心,已成为北京最浓的秋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香山红叶与众不同的美。(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见教学目标三、自学提示: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2默读课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3、读课文,说一说:香山红叶在你脑海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五、学生汇报,检查自学效果。读书想象,在细读中品味美(一)寻红叶之美。1默读1、2自然段,思考:香山的秋天因何而与众不同?2同学们到小组内读书,合作交流。3各组推
4、荐代表交流,其他同学评议并补充:香山的秋天因红叶而与众不同,因为普通的树叶在秋天令人感到凄凉,而香山的红叶却是秋天一到,天气变凉了,再经几次霜,树叶就变了颜色,起初变得有点发黄,然后由黄逐渐变红,远远看去像一朵朵盛开的红花。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先指名有感情朗读,再男女声分读,男生读第1自然段,女生读第2自然段,欣赏文中对比的写法,在对比中体会美,内化美,加强对学生语感的训练。(借助多媒体手段,播放普通树叶和香山红叶的图片,营造朗读氛围,增强朗读的效果。)(二)品红叶之美。1指名读3、4自然段,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因为香山红叶美。)2在读读课文,动笔画下给你美的享受的语句。预设(1)学生汇报3
5、自然段,品味美。 “他们会发现,第一个星期天到这里来时,山上还是林绿荫深;第二个星期来时,这里却忽然变得喜笑颜开,处处是红花一片了。别的地方已经有点凄凉萧瑟,而这里却正好是艳阳天色调比较浓的一种艳阳天。”A.引导学生抓住“喜笑颜开”体会拟人写法的精妙;抓住“艳阳天”“凄凉萧瑟”的对比写法体会黄栌叶变红之后给人们带来的美好享受。B.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来读描写“红花”的句子,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C.在学生读的基础上,教师范读,学生体会后再读。(2)学生汇报第4自然段,品味美。 “它究竟占了多大面积,无人估计得出,因为它无边无际,一眼看不尽。他比樱花更红,比桃花更密,在一定的距离外看去,它大红锦
6、簇,哪里的春天也比不上它热闹。”A.引导学生抓住“无边无际”“密”“大红锦簇”“热闹”等词语品味作者用朴实简练的语言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美丽灵动的画卷。B.文中用了大量的引号,你能说一说这些引号有什么作用吗?C.多媒体出示香山红叶的美景,在美景的熏陶中,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体验。鼓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D.这段文字美,你们读得更美。你们想不想再读一读,让我们齐读这句话。(3)学生汇报对“深绿色的松叶倒要红花来扶”这句话的理解。A.从这句话中学生体会到浓淡相宜的美。B.闭上眼睛,想象“绿叶红花扶”的景色。C.浓淡相宜的美丽无形中创造出了一个奇特的“秋天
7、里的春天”,给人一种清新明丽的感觉,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有感情地读一读第4自然段。学生带着独特的感受深入地读,读出香山红叶之美,读出对香山红叶的赞美之情。读演结合,在回顾中升华美1看来香山红叶的美景已经印在你们的脑海里了,倘若你们能把这种美读出来,更会让人难以忘怀。同学们,你们愿意把这一幅幅灵动的美留在课堂上吗?在音乐声中,全体学生饱含深情地朗读全文。2外宾在秋天来到了北京,他要去看一看北京的美景,你打算怎样吸引外宾到香山一游。学生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六、深化总结,拓展延伸1动笔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这节课我们游览了独特的香山,现在你最想说些什么?动笔写下来。(学生再次进入情境,感悟文字
8、,体现读写的结合。)2欣赏小诗,拓展延伸。(1)学习了香山的红叶这篇课文之后,你们想到了哪首诗?一齐背下来:山 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请同学们课外搜集一些描写红叶的诗或优美句段,继续品味红叶独特的美。板书设计3 香山的红叶与众不同凄凉萧瑟艳阳天第2课时积累内化:1. 由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2. 在笔记本上摘录文章中最能吸引你想象的句子。迁移练习:1.识字写字2.读句子,体会引号的作用(小黑板出示)。3.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句,体会这些词语运用的妙处。他们会发现,第一个星期天到这里来时,山上还是();第二个星期来时,这里却忽然
9、变得(),处处是“红花”一片了。红叶和青松,在这个特殊场合()出来的一种()的美,无形中创造了一个奇特的“()”。实践活动:1.课文文字优美,配上合适的音乐尝试配乐朗诵。2.课外再搜集一些描写红叶的优美句段。4 夹竹桃教材简析夹竹桃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用美丽、生动、淳朴的语言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全文流淌着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欣赏这篇课文,既可以提高学生读写听说能力,又可以从中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和审美的陶冶。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学中,根据教
10、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抓住语言表现力强、抒发作者强烈感情的重点词句,在读中咀嚼品味,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揣摩、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为什么喜爱夹竹桃。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感悟夹竹桃的可贵韧性,感受植物之美。4学会本课要求会认的“洽、熏”等6个生字,认识“参、差”2个多音字,会写“洽、宛”等11个生字。教学重、难点1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从中感悟夹竹桃可贵的韧性。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教学准备教学图片教学时间2课时(第2课时略)
11、。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夹竹桃图片,结合对夹竹桃叶如竹、花像桃的特点,揭题并指导读准课题:夹(ji)竹桃。【在优美的视觉画面中,在老师优美动情的语言感染下,创设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出示目标:见教学目标三、自学提示: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查找工具书,结合上下文初步理解。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每段文字分别写了什么?【在初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结构,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五、学生汇报,检查自学效果。细读文本, 交流感悟(一)读中探究。1指名读课文的1、7自然段。教师提问:既然“夹竹桃不是名贵
12、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为什么季老先生却“爱上了夹竹桃”?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从文中寻找答案。(学生默读、思考,圈画相关的语句,教师巡视。)【让学生带着心中急于知道的问题展开自读,重在提高感知的导向性。】 (二)交流感悟。交流“季老先生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这一问题,根据学生回答,讲读相应的内容。1花色 抓住重点 感悟妙处(1)指名读课文第2、3自然段。 (2)(课件出示红色、白色两盆花)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火和雪是不相容的。可是你看,(课件出示:两盆花融洽地开在一起)看到这种景象,你又有什么感觉?(相机板书:奇妙有趣)(3)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种奇妙有趣读出来吗?(读时,指导学生注
13、意“不相容”与“融洽”两个词,读出自己的感悟。)(指名读,齐读。)过渡:夹竹桃奇妙有趣的花色让季老先生喜欢,那他还喜欢夹竹桃的什么呢?我们继续交流。【扣“容”“融”二字,理解这不仅是彼此容得下,更是彼此都融入了对方,呈现相互辉映之趣,这便是“奇妙有趣”之内蕴。】2花期 合作探究 感悟韧性(1)自由读课文第5自然段,画出表现夹竹桃韧性的词句。(2)合作交流:预设: “一声不响”可以看出夹竹桃的默默奉献。 “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看出夹竹桃顽强的生命力。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无日不迎风弄姿。”看出夹竹桃的顽强。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
14、菊花,无不奉陪”看出夹竹桃的始终如一和坚持不懈。(3)相机出示两个双重否定句,合作探究,理解它们的作用。(4)指导读好这两个双重否定句,读出季老先生对夹竹桃的赞叹之情。过渡:无论是气候的变化,还是季节的更替,唯有夹竹桃始终如一。它的花期之长,没有任何一种季节性的花朵能与之相比,所以季老先生这样赞叹道:(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这一点韧性,同庭院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吗?”(5)默读第4自然段:这段都写了什么?一百多字,十四种花,却没有一个字是写夹竹桃的,季老先生是不是写跑题了?(理解这一段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6)在对比和朗读中突出夹竹桃的特点和韧性:春天,迎春花、桃花、杏花
15、、海棠、榆叶梅、丁香等花开得花团锦簇,但很快就凋谢了,而(课件出示,学生齐读)“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夏天,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四色梅、江西腊、夜来香等开得是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可是很快就黯然失色了,而(课件出示,学生齐读)“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等到玉簪花和菊花在秋风中怒放的时候,它依然(课件出示,学生齐读)“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7)在朗读中进一步感悟夹竹桃的韧性。无论从春到夏,从夏到秋;无论艳阳高照
16、,还是暴雨倾盆,夹竹桃(课件出示) “无日不迎风弄姿。” “无不奉陪。”所以,我们这样赞叹它(课件出示)“这一点韧性,同庭院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吗?”夹竹桃目睹了百花争艳的繁华美景,又亲见了百花的无奈凋零,它始终如一。它的坚强,它的持之以恒,它的默默奉献以及它顽强的生命力,都让我们感动,那让我们读出发自内心的赞叹(课件出示)“这一点韧性,同庭院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吗?”过渡:夹竹桃的花色奇妙有趣,花期长,韧性可贵,学到这里,你们是不是也喜欢上了夹竹桃?其实,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那么,它还有哪些妙处让季老先生如此喜爱它呢?【第4自然段中对万紫千红花季的描写
17、,只为了比衬夹竹桃谦逊、生命力强、花期长的可贵韧性。只有引导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并对这个参照物有一定的理解,我们才能更深刻地去领悟到夹竹桃具有多么可贵的韧性!最重要的是这是学生受到思想启迪的依托。在几次反复地对比引读中,提升学生对夹竹桃花韧性的认识。】3花影 激发想象 感受文美(1)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季老先生为什么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2)创设情境,理解“叶影参差”“花影迷离”。(课件出示月光下夹竹桃在风中摇曳的情景) (3)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你还可以幻想到什么?(4)把你想象到的这么美的画面读出来。(指名读,师生合作读。)【通过边读边想象,让学生走进文字所描绘的那个充满梦幻的
18、美好、神奇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意识,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精读课文,领悟全文1站在作者的角度看,夹竹的哪些“妙处”引起了作者的喜爱? 2读了课文,你也喜欢夹竹桃吗?为什么?【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得了到充分的发挥,与文本进行和谐的交流,在自悟中完成认识的质的飞跃。】课堂延伸,拓展阅读 1在总结课文的基础上,补充了解下列内容: 季羡林先生一生学贯中西,他的文章如夹竹桃,质朴而不失典雅,被人称为“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的一生,是孜孜不倦的一生,1935年10月,季羡林到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期间说:“我梦想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我不知道
19、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 2布置课外阅读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二月兰。 【上述补充内容的出示,意在借季羡林先生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进一步提升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从而提升文本夹竹桃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课外拓展阅读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二月兰,可以让学生在感受季老先生丰富、博大内心世界的同时,领略其散文的淳朴恬淡。】板书设计花色 奇妙有趣 4 夹竹桃 花期 韧性可贵 花影 参差迷离第2课时一、导入1、板书课题:17、夹竹桃,齐读2、简介夹竹桃:这是我国各地常见的栽培观赏植物。它的叶、皮、根、花均有毒。二、自读课文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2)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
20、语和句子。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指名读后集体朗读。(2)说说词语意思融洽: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乍起:刚刚开始。韧性:柔软而结实。三、指导书写生字1 比较记忆“洽”“恰”、“宛”“婉”。2 书写时注意区别“衰”“哀”。四、完成课后练习1、 课后第3题。先读词语,再工整地抄写下来。鼓励学生任选两个词造句。2、 小练笔。先回忆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夹竹桃的方法。鼓励学生仿照课文说出自己喜欢某种花的理由。再把自己喜欢的理由写一写。快乐读书屋二 古诗三首目标: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认识4个生字。能力:背诵三首古诗。情感: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想象诗中描绘的优美诗境。重点:朗读
21、背诵三首古诗。难点:想象诗中描绘的优美意境。教法:读中领悟教具:挂图、资料流程: 第1课时一、组织教学:二、读熟诗句:1.读准字音。2.把诗句读通顺,读流利。3.让学生体会怎样才是读诗,为下一步诵诗奠定基础。三、读懂诗意:1.让学生自己对照时候的注释,想一想每句诗的大概意思,在想想哪些词语的意思还不理解。2.小组学习,向同学和老师请教。3.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予以点拨后,要求学生把各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四、体会诗境: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2.在读的基础上,绽开丰富的想象,并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语言描绘出来。 第2课时一、组织教学二、朗读抒情:1.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22、,用自己的朗读把诗人的感情表达出来。2.配乐朗读,在朗读中加深体会,获得审美感受。3.在朗读中自然成熟。三、欣赏解读: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从诗的感情、意境、语言等方面谈自己的理解。四、拓展诵读。五、积累内化:1.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背诵三首古诗2.阅读其他描绘植物的古诗。板书:早梅白玉条似玉傍西桥不知花先发如雪疑是雪未消快乐读书屋 二赏荷(四篇)教材简析本篇课文是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屋”中的一篇,节选4位名家对荷花的描写片段。4段虽都是写荷,却风采各异,各有千秋。篇中文字尽显名家笔力,字里行间流淌出自然、清新之风;文中词句优美,感情充沛,是朗读积累的佳作;每篇描写的着力点不同,表达抒发的
23、情感独特,结尾处皆发人深思,启人浮想联翩,是感悟写法、学习表达陶冶情操的美文。设计理念 “快乐读书屋”是对主体课文的补充与拓展,本单元主体课文香山红叶和夹竹桃都是名篇,学生通过学习,品味积累了描写植物的好词佳句,体会了表达方法,所以教学中要突出略读教学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适时恰当点拨,提升,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通过朗读感受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的荷花各自独特的美以及表达的独特的情感;运用在精读课中的阅读方法和已有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粗知大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力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速读、浏览的能力,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落实扩大阅
24、读量、从读学写的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四位作家从不同的角度描写的荷花多姿多彩的美。3学习文中的写法,进行描写植物花卉的片断描写练习,为本单元习作做准备。4认识“秧、庇”等5个生字,积累4个片段中的优美词句。教学重、难点1背诵积累描写荷花的优美词句。2感受四位作家从不同角度描写的荷花的多姿多彩的美,体会不同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搜集荷花的图片、诗文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老师请大家欣赏美丽图片。2看了画面你想怎样表达你的赞美之情?(教师引导:你可以用词语,可以用一句话,可以用诗句等)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赏荷”(板书),通
25、过四位作家优美、细腻的语言文字体会品味在四位作家眼中荷花独特的美。(板书:4篇)二、出示目标:见教学目标三、自学提示:1读课文,把课文的生字、难字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读流利。(课前布置预习,直接检查读书情况)2再浏览四篇片段,概括每篇大意。(1)叶圣陶先生的荷花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不同姿态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想象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情景。(2)汪曾祺先生的荷花描写了荷花从选藕、栽藕到开花的生长过程。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3)冰心的雨荷,写风雨中荷叶护持遮蔽荷花的美好景象,联想到了母亲对儿女的呵护关爱。 (4)席慕容的荷叶通过写发现荷叶的生长现象,联想到人生的境界,太早的炫耀,太急切
26、的追求都只能是短促的幻境而已。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五、学生汇报,检查自学效果。整体感悟、交流感受1读四篇课文中描写荷花的词语句子,简练概括,填写在表格里。课题 作者 荷花独特的美(或特点) 表达的思想感情 荷花 叶圣陶 荷花 汪曾祺 雨荷 冰 心 荷叶 席慕容 2学生汇报填表情况,教师作相应的纠正、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叶圣陶的荷花由荷花的形状写到荷花的颜色,由荷花的整体写到荷花的局部,条理清楚,语言优美,描写细腻,想象丰富。表达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汪曾祺的荷花描绘了荷花从选藕到开花的生命历程,跳跃的意象使文章产生跃动美,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语言极其简洁;冰心的雨荷由雨中荷叶护持
27、荷花的美好景象联想到母爱的伟大无私,借景抒情,以莲喻人,构思严谨巧妙,席慕容的荷叶由荷叶的样子想到人生的境界,用对比手法探问生命的意义,蕴涵深刻。)【根据学生概括的内容提炼总结,让每位作家笔下的荷花形象撑立在眼前,情感积淀在心中。】品读重点,体味语言1四位作家从不同角度描写荷花,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找出每位作家描写荷叶、荷花的词语、句子以及表达感受的句子读一读。2同桌或小组内交流所画的词、句,并有感情朗读重点句子。3交流感悟,展示朗读。预设:(1)荷叶挨挨挤挤的 ,像一个大圆盘,碧绿的面,淡绿的底。有的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时的。(作者抓住荷花盛开时叶子的样子、颜色及荷花的不同形态
28、,展现了一池荷花的美。学生在读这段文字时,指导读好排比句的抑扬顿挫。)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一身雪白的衣裳,透着清香。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下边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把自己想象成是这一池荷花中的一朵,将自己融入此情此景中,更见作者对荷花的无比喜爱。要指导学生用轻柔、欢快的语气读出作者面对荷花的惬意与忘我。)过几天荷叶长大了,冒出花骨朵了。荷花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很多很多花蕊,清香清香的。荷花好像说:“我开了。”(文章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流畅,一句“我开了”充满童趣。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读出作者在文字中蕴含的对荷花的喜爱之情。)雨停了,荷叶面上的雨水水银似的摇
29、晃。一阵大风,荷叶倾倒,雨水流泻下来。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花苞,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在这里写白荷已谢,红莲盛开,为下文看雨中红莲做了铺垫。)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庇? (由景联想,点出文章主题,让我们感受母爱的伟大。指导学生在进行有感情朗读时,读出文中省略号、破折号和问号所表达的语意。)那些在很小的时候就打开了叶子,实在令人心疼。颜色原来是嫩绿的,甚至还不如浮萍的青翠。 太早的炫耀、太急切的追求,虽然可以在眼前给我们一种陶醉的幻境,但是,没有根底的陶醉毕竟也只能是短促的幻境而已。(前面的所见,引发了作者深刻的思考,才有了后文对生命意义的探问。读好这段文字的关键是读好句中的关联词语。)落实生字,从读学写1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1)指名读。(2)同桌互读。(3)以卡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