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9.02KB ,
资源ID:50089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0089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总结.docx

1、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总结第一章 导论一、发展经济学研究对象发展经济学是主要研究贫困落后的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是专门以发展中国家即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所谓经济发展问题很多,概括起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于发达国家为什么落后或不发达二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来追赶当今发达国家 二、发展经济学起源三、发展经济学代表人物张培刚 中国 农业与工业化四、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度量经济增长的度量: GNP 和 人均GNP经济发展的度量: 按购买力平价测算的人均GNP 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生活质量指标 贫困 工业化和职业分布发

2、展指标与增长指标的差别1.增长的度量指标是一个价值指标,用货币来表示;而发展的度量指标是一个物质指标,用加权的办法进行加总,而给予的权数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2.增长的度量指标通常公认为是一个指标,即GNP 或GDP 的增长率;而发展的度量指标则是多种指标综合在一起的指标体系,而且没有公认的权威标准。五、罗斯托起飞模型(Rostovian take-off model)在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中,第三阶段即起飞阶段与生产方式的急剧变革联系在一起,意味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开始,在所有阶段中是最关键的阶段,是经济摆脱不发达状态的分水岭,罗斯托对这一阶段的分析也最透彻,因此罗斯托的理论也被人们叫

3、做起飞理论。用经济史的标准来划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1.传统社会2.经济“起飞”准备阶段3.“起飞”阶段4.走向成熟阶段5.大规模高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六、发展中国家定义所谓发展中国家是指相对于发达国家或较发达国家来说的不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通常是指那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尚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国家。其主要经济特征1.收入水平低下2.生产效率低下3.人口的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4.就业率低5.对农业的严重依赖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7.不发达的市场经济第二章 资本形成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在经济学家眼中,有两类资本:一是物质资本(Phy

4、sical Capital);二是(Human Capital)。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本质区别,在于形态的差异:在资本应用过程中,物质资本表现出较强的边际报酬递减趋势,而人力资本则表现出了较强的边际报酬递增趋势;也就是说,人力资本的根本价值,在于其边际报酬递增的生产力属性。一、贫困恶性循环理论1.提出者: 1953年 纳克斯 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2.内容: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方面,“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二是方面,“低收入低投资引诱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综上所述,纳克斯总结成一句话:“一国穷是因为它穷”;或

5、者翻译为“穷就是因为它穷”。3.结论(核心)资本形成不足是发展中国家陷入长期贫困的根源,也是其发展的主要障碍,其根本原因又在于人均收入水平过低发展前景悲观。“A country is poor because it is poor”贫困恶性循环,由供给循环和需求循环两个序列共同构成,二者相互影响和制约。要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必须大规模增加储蓄,扩大投资,形成各行业的相互需求,使恶性循环转为良性循环,“供给创造需求”。4该理论的缺陷在于:它混同了储蓄水平和,的启动力量来自储蓄比率而非储蓄水平。认为穷国缺乏储蓄能力的观点不符合事实。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率不高,不能只归咎于水平,还应当考虑到社会、政治以及

6、其它制度方面的因素妨碍了对储蓄的刺激。不足的说法有片面性。该理论无视的可能性。5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启示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使贫困地区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中,形成了“金融资源配置扭曲贫困金融资源配置扭曲”的“恶性循环圈”。我国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扭曲表现在人才匾乏、服务缺位、金融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和低效率状态等方面,打破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扭曲从以下方面着手: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加快转变,制定各种金融优惠政策,完善,提高配置效率,建立良好的体系,大力开展建设。二、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1.提出者:1956年 美国 纳尔逊 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2.内容:低水

7、平均衡本来是里面的一个概念。它描述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人口增长与国民收入持久均衡状态。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里,经济规模的扩大就是靠人口增长来实现的。纳尔逊利用数学模型考察了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本与人均收入、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产出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的关系,并综合研究了在人均收入和人口按不同速率增长的情况下,人均资本的增长与资本形成问题,从而形成了“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纳尔逊从人口增长率对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很敏感这一论点出发,认为生活贫困,必然造成死亡率高,从而抑制了人口的增长;一旦人均收入的增长快于人口增长率,人们的生活将得到改善,其结果死亡率降低而出生率提高;那么人口自然增长率必然

8、提高,造成人口加速发展。这样,快速上升的人口增长率,又将使人均收入水平回到原来的水平,从而出现了低水平均衡陷阱。那么,如何从低水平的均衡陷阱中跳出来呢纳尔逊认为,要作一个“临界的最小努力”,即要通过大规模的投资,使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三、临界最小努力1.提出者:“临界最小努力”理论(the theory of critical minimum effect)是美国经济学家利本斯坦(Leibenstein)于1957年提出来的。这一理论的出发点是“”,即“贫困恶性循环”和“低水平均衡陷阱”。2.内容: “临界最小努力”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

9、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四、大推进理论1.提出者:大推动理论(The theory of the big-push) 大推动理论是均衡发展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它是英国着名的发展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于1943年在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提出来的。2.内容该理论的核心是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以促进这些部门的平均增

10、长,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面发展。3结论1 大推动理论的目标是取得外部经济效果2 资本来源于国内国际双向投资3 重点投资领域集中于基础设施和轻工业部门4 大推动过程必须通过政府计划而非市场调节来组织实施4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的三个“不可分性”上面。即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5大推动理论的作用与不足 自大推动理论面世以来,已为多数发展所接受,并在发展实践中得到印证和反映,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钥匙和治病良方。但它也存在不足之处。大推动理论的立论基础是“三个不可分性”。但在实际中,却出现了某种程度的

11、可分趋势,而且忽略了和比较优势的客观存在。其次,在实践中,大推动所需巨额资本难以找到。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低,自身无法筹集,国外支持也难以保证。再次,大推动理论过分重视和强调计划的作用,而忽视发挥的自组织作用。因此,大推动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实践中也没有成功的案例。第三章 人力资源一、人力资本 定义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价值的总和。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劳动者的数量、质量以及劳动时间来度量。二、人口过渡理论 发达国家人口三个阶段:1高生高死 2高生低死 3低生低死三、就业不足 定义:一个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少于他愿意并能够工作的时间四、教育的双效应 知识效应和非知识

12、效应五、公开失业和非公开失业总称为劳动不得其用六、技术进步 动因:1自发的技术进步2引致的技术进步类型:1劳动节约型2资本节约型3中性型第四章 二元经济模型二元经济的定义:“二元经济”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由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组成。一是传统部门,二是现代部门。“二元经济”的说法最初是由(Booke,1933)提出,他在对社会经济的研究中把该国经济和社会划分为传统部门和现代化的殖民主义者所经营的资本主义部门。一、刘易斯模型1.提出年份 1954年,刘易斯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首次提出了完整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2.二元经济模型的基本要点

13、如下(1)不发达经济是由两个不同性质的经济部门所组成的。一个是传统部门;另一个是现代部门。(2) 传统部门中存在着边际生产率低于其生活费用甚至等于零的劳动力。(3) 现代部门的扩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是以吸收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为其特征的。经济发展的一个最显着的标志就是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的转移。(4) 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就是第二阶段。3包含了以下两种含义认为现代城市部门的资本积累能带来固定比例的劳动力就业的增长,意味着不存在劳动力节约型的技术进步,资本积累越快,创造的就业机会增长也越多; 认为农业只是工业化中的一个消极部门,忽视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忽视了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联

14、。这两点大大地削弱了该模型的现实意义并且也是后人对其批判的主要依据。4.二元结构下的经济发展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1)两部门劳动生产率的高低。2)两部门技术进步的类型。越是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单位资本吸收的劳动力就越高,反之,越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单位资本吸收的劳动力就越低。3)两部门的工资水平,特别是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一般来说,工资水平应该反映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如果从体系外对工资水平进行干预,将其抬高到均衡水平以上,那么对二元经济发展是不利的。4)人口增长率的高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口增长率越高,新增人口对现代部门积累的消食就越多,同时现代部门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就越大

15、。这同样是不利于发展的。 总之,对于二元经济体系的发展来说,两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高生产率的劳动密集型技术的普遍采用、低工资水平的维持、人口增长率的降低等是十分重要的条件。5.缺陷刘易斯模型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不发达经济发展,动力是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它对八九十年代的欠发达的中国特别合适,但21世纪的中国其实很难切合刘易斯模型的条件了,最根本的一点是,农村劳动力出现了短缺,而城市现代部门,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工资增长缓慢,实际工资甚至是负增长,这就对农民没有吸引力。6 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7对我国的启

16、示二、兰尼斯费景汉模型 三个阶段:农业经济、二元结构经济、成熟经济1.提出者2.内容3.结论4积极意义5消极意义三、托达罗模型1.提出者2.内容3.结论4积极意义5消极意义城乡劳动力迁移因素:预期工资差异找到工作的概论模型:D=W-R W城市工资 就业概率 R乡村工资托达罗模型政策含义第五章 农业发展一、 农业的地位和作用1地位变化的趋势2农业对经济贡献 产品贡献(原料)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劳动力)外汇贡献二、 传统农业 1定义:2特征:三、农业现代化1物质投入2生产技术3生产专业化4生产管理现代化5农民生活方式农业现代化三个阶段 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阶段、混合的多种经营农业阶段、现代农业阶段三、

17、 改造传统农业的方法舒尔茨 1引进新生产要素“绿色革命” 2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源投资 3诱致型技术改革四、 发展中国家农业长期停滞原因五、人口增长和粮食不足问题 案例:马来西亚高产小麦六、三农问题1原因 工业化二元经济体制2解决方案(可借鉴托达罗)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 (1)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放松。 (2)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3)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第六章 平衡增长和非平衡增长一、平衡增长理论代表人物: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纳尔逊的人口陷阱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等定义:平衡增长是国民经济体系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以促进经济整体的全面启动和协调发展。内容:罗

18、森斯坦-罗丹 只有各类工业同时并举,才能冲破市场容量狭小的限制;主张通过大量投资扩大资本形成规模,以适应投入的不可分性。 为了避免和控制某些部门过度增长或产品过剩,必须在投资时做到按同一投资率对各工业部门投入相应的资本。 纳克斯 单靠数量有限的投资不能打破“贫穷恶性循环”的,只有把数量上足够打破这种循环的资本同时投入各行业中去,才能打破不良循环。 各部门未必按同一比率发展,须区分不同需求和收入弹性的部门。需求和收入弹性大的部门投资的比率要较大,因为弹性大表明这个部门发展不足,是经济发展的瓶颈,但生产扩张却有潜力,对此投资,回报高,发展快,瓶颈的消除可获得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供求平衡。平衡增长的

19、理论依据平衡增长理论以大规模投资所产生的外部经济效益为理论依据的。概括起来有如下4个方面。(1)市场需求的不可分性。(2)社会固定投资的不可分性。(3)投资和储蓄的不可分。(4)固定投资和生产投资的不可分。简单评价首先强调了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对发展的竞争性。但存在一系列缺点:1、过分夸大资本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平衡增长论的论点理由并不充分;3、实施对发展中国家有限的。二、非平衡增长理论代表人物:赫希曼(Hirschman,A.)、斯特里顿、罗斯托、佩鲁(Perroux, F.)定义:不平衡增长是指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某些行业和部门优先启动,率先发展,而后带动其他行业和部门进行启动和增长的经济

20、发展理论。内容:评价:赫尔希曼 关联效应分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三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是对立统一。不平衡增长是针对发展中国家资本稀缺对经济发展形成约束的特征。不平衡增长是实现更高级发展阶段平衡增长的手段。在长期,如果一个社会总是不平衡发展,资源的结构性短缺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产业间不平衡增长超过一定程度会引起经济结构的失衡。第七章 工业化一、 含义1狭义 通常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并达到占统治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以农业占统治地位向工业占统治地位的转变,它使一个国家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现代的工业国。2广义 指发展或现代化。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被看成是同一个概念,工业化被认为是发展中国

21、家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国民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二、衡量指标1斯大林 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70%以上即为实现工业化2霍夫曼系数 3综合衡量指标 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重,即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人口比重上升;工业自身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农业的工业化水平;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三、工业化模式1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工业化模式2不完全市场经济模式3中央计划经济模式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第八章 工业化战略 1进口替代(Import Substitution)是指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和其他工业,替代过去依赖国外进口的工业制成品,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与经济增长。2出口替代(Export Substitution)指以制成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的战略,即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发展制成品出口工业的战略。3综合性的工业化战略,指进口替代工业和出口替代工业同时采纳的混合型发展战略。哈罗德多马模型 G=S/V的含义 G经济增长 S储蓄率 V资本产出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