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哲知识重点总结完整版第一章(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组成。1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第5页。2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第2页。(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第22-23页。1基本问题是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关系的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3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2、唯物主义。4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是派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法的根本分歧?1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重中之重点第40页。这是因为,(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
3、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第40-41页。(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页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意于同一性中。(4)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
4、件的,相对的。(5)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发展。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第42-43页。(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2)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3)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四
5、)物质,运动,时空,规律以及他们的特征第23-32页。(1)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特征: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3)时空:值得是时间和空间。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泛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统一性,它要求我们想问
6、题办事情,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4)规律:是揭示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的哲学范畴。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制约。(五)意识含义,能动作用,对物质的反作用,独立性?第28-30页。(1)意识含义:从起源来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生理基础来看,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2)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7、。(3)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物质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物质的发展。(4)意识的独立性:(六)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第33页。(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七)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第35-37页(1)联系:联系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
8、都具有内在结构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通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多样性,包括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展作用的诸要素总和。方法论: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和地点为转移。(2)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必然会战胜旧事物的原因。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
9、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着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着地变化。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八)辩证否定观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我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辩证的否定是
10、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 “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即批判又继承,即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方法论: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第二章(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比较?第64-65页唯物主义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在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看来,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后天接触实际中得来的。唯心主义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人的实践经验的东西。(二
11、)辩论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第65-66页。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应和接受外界对象,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反射活动,所以又称为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这种认识论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因而把复杂的认识过程简单化了,把活生生的认识运动凝固化了,把多方面的认识要素片面化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合理前提,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作为整个认识
12、论的基础,因而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相互关系,对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认识的目的和作用、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等一系列重要的认识论问题,作出了同旧唯物主义认识完全不同的科学解释。这种以实践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就是能动的反映论。它不仅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局限性,也彻底驳倒了不可知论。(三)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第62-64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的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
13、动的。实践的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能动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四)感性和理性认识的特点和辩证关系。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感性认识是生动的、形象的,但是还不深刻。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
14、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问题: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第二,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这样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五)真理及真理的相对性,绝对性和辩证关系。第73-78页。1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
15、理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是一元的,而不是多元的。真理只有一个。坚持真理一元论,就要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采取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探索和发现真理,尊重真理并按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但是真理的形式又是主观的,通过人的思维表现出来,如经验、表象、概念、判断、知识、理论等。3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4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它有两方面含义:一是任何真理都必然
16、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二是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5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真理的相对性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由于任何真理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这是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二是真理反应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
17、有限的。(任何特定的真理不仅所反应的对象在范围是有限的,而且在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应都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认识的深刻程度、精确程度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6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其一,二者是相互依存。其二,二者相互包含,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任何真理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六)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检验真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1检验真理的标准?第
18、81-83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作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逻辑证明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第83-84页。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
19、准的唯一性。离开了实践,就再也没有别的标准。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条件性。任何实践都会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因此,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要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防止和反对否认真理标准问题的唯心主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又要看到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和独断论错误。第三章(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第107-108页。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应。社会意识
20、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早或吃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二)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第110-119页。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
2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三)两大矛盾及它们的关系。第110-119页。社会的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要求生产关系一定要符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要求经济基础一定要符合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规律。(四)社会发展的动力(根本、直接、主要动力)。第124-136页。1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
22、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3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主要动力。(五)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及意义。第140-142页。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看,人们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2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4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5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第四章【1】简述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及其关系。答:(1)商品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2)商品二因素是由生
23、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3)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别是什么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由于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是维持人的生存的生活过程,是要消耗必要的生活资料才能实现的。所以,劳动力价值可以还原为劳动者维持自己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于生产其劳动力;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于延续劳动力的供给;三是劳动者为掌握一定
24、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而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于提供适合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点,还在于它包含一个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即劳动者必要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种类,受各国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和自然历史条件的制约。但是,在一定国家和一定历史时期,必要的生活资料是一个可以确定的量,它是决定该国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的标准。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这是它不同于一般商品使用价值的地方。一般商品在使用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其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其他商品中。而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部分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因此,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25、,“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的价值的源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19页)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意义。资本家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才能获得剩余价值。【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考的最多)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关系 :私人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即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完全由他个人决定,劳动的产品也归私人所有。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性质,即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为他人、为社会的劳动。这种劳动所生产的商品通过交换用于满足社会的需要。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个别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统一。社会分工以及由此决定
26、的商品生产者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各个生产者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如果个别劳动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的性质也不被社会所承认,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也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使用价值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只能由商品是否交换出去来体现,而不能以任何其他的方式(如商品的广告、专家的鉴定等)来体现。(这是定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定义分别是什么?社会劳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社会性质.与“私人劳动”是一对矛盾.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直接表现为私人劳动;但社会分工又使商品生产者互相依赖,商品不是用来
27、满足生产者的需要而是用来交换,并在商品出售后才表现为社会劳动.【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是什么关系?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关系)两者之间是成反比关系: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
28、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里所说的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现时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产品生产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考最多)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生产要遵循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以及商品交换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而价值规律表现形式是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4】什么是可变资本和不可变资本?不可变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增殖.可变资本: 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出补偿劳动力价
29、值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剩余价值,使资本增值.【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异同是什么? 固定资本,指用于购买机器、设备、工具、厂房等耐用的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属于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它的物质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虽然受到磨损,但仍然长期保持固定的物质形态。它的价值不是一次全部转移,而是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磨损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经过商品销售,这部分转移过来的价值又变为货币形式收回,以备更新它本身的物质形态。流动资本指生产资本中用于购买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资料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部分,包括全部可变资本和一部分不变资本。与固定资本对称。流动资本包括国债、可在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流通的其他债券
30、、自营股票、银行存款和现金(含交易清算资金);已被用于回购融资的国债和其他债券不得计入流动资本。其划分依据是看资本占用的形式。是相对固定的还是流动的。生产资本的各个部分按照它们的价值转移和周转方式的不同,可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1资本周转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从资本运动速度方面,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2?固定资本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建筑、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第五、六、七章(选择题)【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
31、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利己主义 利己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必然产物,是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所共有的观念,“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私有者的至理信条。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最高和最后形态,因而利己主义也发展到了顶峰,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马克思在揭示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根源时曾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你们的利己观念使你们把自己的生产关系
32、和所有制关系从历史的、在生产过程中是暂时的关系变成永恒的自然规律和理性规律,这种利己观念是你们和一切灭亡了的统治阶级所共有的。” 本主义社会中,金钱成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成为主宰资产阶级的灵魂,拜金主义 在资 成为至高无上的准则,形成了“我赚我的钱,其他一切都与我无关”的心理和习惯。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的金钱至上的利己主义时指出,资产阶级“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确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所以,资本主义利己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为一已私利而获取金钱。这种以获取金钱为特征的利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一切思想和行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