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661.70KB ,
资源ID:499358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9935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大地球科学概论地物部分复习整理.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大地球科学概论地物部分复习整理.docx

1、北大地球科学概论地物部分复习整理地球圈层结构定义:地球物理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现代应用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用物理学的方法研究与地球系统有关的现象及其运动规律。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宇宙大爆炸理论:1、大爆炸时形成的一块星云因为自转和自身引力收缩形成了太阳系,大部分质量集中在太阳,其余部分形成了其它天体系统2、由于引力的作用和引力的不稳定性,星云盘内的物质,包括尘埃层,因碰撞吸积,形成许多原小行星或称为星子,又经过逐渐演化,聚成行星,原始地球亦就在其中诞生了。 3、类地行星的共同特征:它们由高熔点的矿物,像是硅酸盐类的矿物,组成表面固体的外壳和半流质的内壳,以及由铁、镍构成的金属核心所组成。

2、)分异作用:由于原始地球的收缩和放射性元素衰变等原因,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使物质出现可塑性,局部出现熔融状态,并在重力作用下物质开始分异,其中地核、地幔、地壳组成固体地球。水圈和大气圈对固体地球的形成和改造有重要影响。地球在加热到铁能熔化的温度后,其物质结构和组成必然发生变异,地核的形成是地球内部物质分异作用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地球内部的物质大体上是均一的,在分异过程中,铁沉入地心,形成致密铁质的地核,低熔点的较轻物质上浮,形成坚硬的地壳表层,地壳与地核之间是分异生下的地幔。分异作用是地球内部最为重要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过程。它最终导致地壳与大陆的形成。分异作用也可能促使地球内部的气体逸出,最终

3、导致大气圈和水圈的形成。地球的圈层:地壳、地幔、地核、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大气圈: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空气它们也可认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球大气的主要成份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气体。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公里的高度范围内,其中75的大气又集中在地面至10公里高度的对流层范围内。根据大气分布特征,在对流层之上还可分为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等。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如果整个地球没有固体部分的起伏,那么

4、全球将被深达2600米的水层所均匀覆盖。大气圈和水圈相结合,组成地表的流体系统。生物圈:由于存在地球大气圈、地球水圈和地表的矿物,在地球上这个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形成了适合于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们通常所说的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据估计,现有生存的植物约有40万种,动物约有110多万种,微生物至少有10多万种。现存的生物生活在岩石圈的上层部分、大气圈的下层部分和水圈的全部,构成了地球上一个独特的圈层,称为生物圈。生物圈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中仅在地球上存在的一个独特圈层。地壳:地壳是地球表面至莫霍界面之间一个主要由硅酸盐矿物为主体的岩石构成的薄壳,平均厚度17公里。按结构分为

5、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两种。大陆地壳有硅酸铝层(花岗岩质)和硅酸镁层(玄武岩质)双层结构,而海洋地壳只有硅酸镁层(玄武岩质)单层结构,大陆地壳平均厚度有33公里,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海洋地壳平均厚度只有10公里。地壳大陆地壳的代表岩石为花岗岩,大洋地壳的代表岩石为玄武岩。 上地幔:从地核外围约2900公里深处的古登堡界面一直延伸到莫霍界面的区域被称作地幔。平均密度是3.3-5.5g/cm3。地幔可再分为两部分:上地幔和下地幔。从莫霍界面到670km深处的部分称为上地幔,上地幔的上部为固态(60km),是一层薄的固体岩石。中部为部分熔融状态(60250k

6、m,岩浆发源地),上地幔上部固态与地壳组成岩石圈,中部低速层(部分熔融状态)为软流圈;下部为固态(250670km)。上地幔由相当于基性岩(橄榄岩)物质组成,其主要矿物为橄榄石、辉石和石榴子石,被称为地幔岩,与石陨石相似。上地幔上部存在的软流圈是岩浆的重要发源地。下地幔:从上地幔底部到古登堡界面之间的部分为下地幔(670-2889km),一般被认为是固态的,呈半固体的状态。下地幔同上地幔物质成分相比,铁的含量相对增加。 液体外核:地核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地核又分为两部分:一个半径约1250km的内核,以及一个在内核外部一直到距地心约3500km的液态外核。地核大部分是由铁所组成(占80%),其

7、余物质基本上是镍和硅。地幔之下就是所谓的外核液体圈,它位于地面以下约2900公里至5120公里深度。整个外核液体圈基本上可能是由动力学粘度很小的液体构成的,其中2900至4980公里深度完全由液体构成。4980公里至5120公里深度层是外核液体圈与固体内核圈之间一个很簿的过渡层。固体内核:最靠近地心的就是固体内核圈,它位于5120至6371公里地心处。根据对地震波速的探测与研究,证明内核为固体结构,主要由铁和一部分镍组成。最近的观测证据显示内核可能要比地球其他部分自转的快一点,一年大约相差2。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压强、温度、密度、重力、地磁要素、地磁场、地震波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有什么区别?大陆

8、地壳有硅酸铝层(花岗岩质)和硅酸镁层(玄武岩质)双层结构,而海洋地壳只有硅酸镁层(玄武岩质)单层结构,大陆地壳平均厚度有33公里,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海洋地壳平均厚度只有10公里。大陆地壳的代表岩石为花岗岩,大洋地壳的代表岩石为玄武岩。 活动带的标志:是地震的发生恶化火山的喷发,它们和地球表面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活动的地球:地球演化过程中,始终处于运动发展之中,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得地球表面出现大陆和海洋,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坚硬岩石组成的岩石圈可分为几个大板块,他们“漂浮”于相对具有塑性的软流圈之上,并受到地球内部动力过程作用而产生缓慢的运动,以致在

9、板块之间以及板块内部的活动带上表现出地震和火山的活动。活动的地球:地球表层的持续不断的构造运动,塑造了地球表面的形态,控制着地震、火山的发生与分布。构造运动指主要由地球内部动力引起的组成地壳或岩石圈物质的机械运动。动力主要来源于地球自转、重力和放射性元素蜕变等能量。 构造运动的分类:(1),按运动方向分为: 水平运动:组成地壳或岩石圈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岛弧、海沟等。 垂直运动:又称升降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断块山及拗陷、盆地和平原,还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陆变迁。 按运动规律来讲,地壳运动以水平运

10、动为主,有些升降运动是水平运动派生出来的一种现象。(2),按运动速度分为: 长期缓慢的构造运动:例如大陆和海洋的形成,古大陆的分裂和漂移,形成山脉和盆地的造山运动,它们经历的时间尺度以百万年计。 较快速的运动:这种运动以年或小时为计算单位,日、月引潮力不但造成海水涨落,也使固体地球部分形成固体潮,一昼夜地面最大可有几十厘米的起伏;较大的地震可引起地球自由振动,它既有径向的振动,也有切向的扭转振动。 快速的运动:如地震的发生、火山的喷发。1、收缩说: 地球最初是熔融体,逐渐冷却。冷却是从外表开始的,地壳最先冷却形成,而后地球内部逐渐冷却收缩后,体积变小,这时地壳收缩发生褶皱。2、膨胀说 地球曾有

11、很高温的时期,同时在地壳下部有一个膨胀层,由于膨胀层受热膨胀,使地壳裂开,解释了一些深大断裂、洋脊、裂谷的成因。3、脉动说 由于地球内部冷热交替,导致地壳周期性的振荡运动(脉动)受热隆起,冷却地区坳陷。4、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说 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导是致地壳运动的重要原因。当地球自转加快时,由于离心力作用,地壳物质向赤道集中,相当于受到南北向的挤压,形成纬向构造带。地球自转减慢时,地壳物质从赤道向两极扩散,形成经向构造带。重点:大陆漂移说在成煤期(300Ma以前),世界上只有一个超级大陆(泛大陆,Pangea),由轻质的刚性硅铝层组成,漂浮于重质的硅镁层之上。到恐龙期(150Ma以前),泛大陆解体

12、,分离出南美洲、澳大利亚和非洲,它们开始向西或向赤道漂移,就像船在海上行进那样。到100Ma以前,非洲和南美洲分离,即1亿年前,大西洋才张开。 ( XX百科:原由魏格纳提出的,现今的大陆是由古生代时全球惟一的“泛大陆”,于中生代时开始分裂,轻的硅铝质大陆在重的硅镁层上漂移,逐渐达到现今位置的一种大地构造假说。)海底扩张(Sea Floor Spreading)大洋盆地直接表现出地球内部的对流过程:对流体沿洋脊中央裂谷上涌,熔岩凝结成固体,形成新的洋底并依次向旁侧扩张开来。海底扩张说是在洋底地形研究基础上设想出来的概念。赫斯还认为,大陆漂移是对流的结果,即大陆受地球内部对流作用的推动,好像是处在

13、一条水平运行活动的传送带上。洋底在洋脊裂谷带形成并不断扩张,老的洋底在海沟处消减,使洋底不断更新。洋底的扩张是刚性的岩石圈块体驮在软流圈上运动的结果。运动的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洋脊位于对流圈上升处,海沟位于下降处。如果上升流发生在大陆内部就导致大陆的分裂。 转换断层:横切洋中脊或俯冲带的一种巨型水平剪切断裂。(XX百科) 断层两盘的运动方向与脊轴被错开的方向相反。因此它不同于普通的平移断层。转换断层两盘的相对位移只发生在被错开的洋脊之间,并伴随有地震发生。越过洋脊,断层两盘同步向远离洋脊的方向运动,不再有地震。贝尼奥夫带:贝尼奥夫带:在海沟岛弧系中,地表都位于靠大陆一侧,这种系统中才出现深

14、源地震,并且震源深度的变化很有规律,在近海沟处都是浅源地震离,远海沟处出现中源地震,到大陆内部出现深源地震,这一地震带中震源排列成为一个由海沟向大陆方向倾斜的面,其倾向一般45左右,这一带称为贝尼奥夫带。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内。板块构造:基本概念:由地壳和软流圈之上的固态上地幔构成的岩石圈以洋中脊、俯冲带和转换断层为界,分成若干刚性的岩石圈块体,即板块。以地幔对流为基本动力,这些岩石圈板块在软流圈上作大规模的水平运动。由于板块是刚性的,因此板块内部基本不变形。大规模的构造作用(变形、变质、岩浆活动等)主要发生在相邻板块接触部位。板块边缘是构造活动最强烈的地带。板块的相互作用是地球表面最重要的构

15、造作用。板块运动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地幔对流。在洋脊地区,由于软流圈内的向上对流,使岩石圈向两侧迁移,离散拉张产生裂谷。熔岩从软流圈上升、喷发,从裂谷中溢出,形成新的洋底。在海底扩张的另一侧,两个板块作相对运动而发生聚敛和碰撞,其中密度大的海洋板块受迫而向下沉降,在洋底形成海沟或深谷,沉降板块边缘由于摩擦生热发生部分熔融,熔融岩浆上升到地表喷发为火山,在太平洋东岸形成安第斯山脉,在太平洋西岸形成如日本、琉球形岛弧,未熔融部分继续下降、升温、熔融,最后被周围物质同化和吸收,以致消亡。因此,大多数岩石圈板块的边界与大陆和海洋的边界线不吻合,而与地震和火山为特征的地表活动相关。板块边界:1、 离散型板

16、块边界指的就是大洋脊轴部,其两侧板块相背运动,板块边界受到拉张而分离,软流圈物质上涌,冷凝成新的洋底岩石圈,所以,离散型板块边界也称为增生或建设性板块边界;2、 会聚型板块边界:即海沟附近的板块俯冲带或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会聚时,由于大洋板块密度大,位置较低,故大洋板块总是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在地表形成海沟,当大洋板块不断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并在地表逐渐消失时,其后部的大陆板块就有可能与其它密度相近的大陆板块发生碰撞,从而产生强烈的构造变形、岩浆与变质作用,并形成山脉,此时形成的强烈构造变形带就称为板块碰撞带。3、 平错型板块边界即转换断层,其两侧板块发生水平剪切滑移,转换断

17、层一般分布在大洋脊附近,有时也可延伸到大陆边部,如美国西部的圣安德烈斯断层。地震部分1,地震是活动的地球表现出来的一种自然现象。 活动断层上的古地震标志显示出地质历史上的地震活动。2,二十世纪是地震学全面、迅速发展的时期,其特征表现在: 1,观测仪器的精度不断提高,观测台站的不断增多 2,观测数据的数量增多、质量提高 3,地震波传播理论与震源理论的发展 4,地震学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 5,对地球内部物理认识的不断加深 6,地震学研究的广泛开展,中国、世界所有发达国家都在开展研究 7,行星地震学研究的开展3,地震学的定义:研究固体地球的震动和有关现象的一门科学,固体地球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不仅

18、研究天然地震,也研究某些认为的或自然因素造成的(如地下爆炸、岩浆冲击、岩洞塌陷等)的震动。4,地震学的研究内容: 1,通过解释地震图来揭示:地球(包括其它天体)内部结构(深部、浅部) 地震震源过程、机理 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 火山、矿山塌陷、核爆炸以及其它任何引起地表震动的现象(或事件)2,以多学科的方法与手段研究天然地震现象本身,认识地震、火山、海啸等灾害的发生机理,为减轻、抵御、乃至最终预测地震灾害。5,地震波:由地震震源发出的在地球介质中传播的弹性波。 地震发生时,震源区的介质发生急速的破裂和运动,这种扰动构成一个波源。由于地球介质的连续性,这种波动就向地球内部及表层各处传播开去,形成连续

19、介质的弹性波。6,弹性体:(介质的弹性性质)在外力作用下,内部各点的应变和应力一一对应,当外力除去后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物体。 应力:受力物体截面上内力的集度,即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应变:物体内任一点因各种作用引起的相对变形。7,广义胡克定律,弹性波动方程,一维弹性横波(纵波)波动方程(3544) 8,地震波:在无界弹性介质中,存在两种基本类型的弹性波: 纵波P:质点振动方向对于振动(能量)传播方向一致,速度:Vp=sqrt(E/p) 横波S:质点振动方向与振动(能量)传播方向垂直,速度:Vs=sqrt(u/p) 纵波速度比横波大,大约为sqrt(3)倍9,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弹性波动方程还给出

20、面波和自由振荡解。 当P波和S波到达地球的自由面时,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沿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面波包括瑞利波(旋扭)和勒夫波(平扭)两种。这两种波的速度比P波小,与S波的速度相等或小一些。10,地球的自由震荡:(本征振荡)分两类:球型振荡、环型振荡11,地震图也被称为地震记录一个远震的地震图,可以看到体波和面波。(体波:体波是地球内部信息传递的载体。体波分为纵波P和横波S。)12,地震波传播:地震波与其它波动现象(光波、电磁波)一样,有反射、透射、衍射、散射等现象;也满足惠更斯原理和费尔马原理。但控制地震波传播的最基本原理仍和牛顿定律,即:牛顿定律才在连续介质中的表达形式是:(P56)13,费尔

21、马原理: 光学中的费尔马定理:光在介质中传播的路径为走时最小的路径。 地震学中的费尔马定理: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路径为走时最小的路径。 (地震学中的费尔马定理不是永远成立的,这是高频情况下地震波波动方程的近似解)14,地震射线:(?) 能量束,能量分布呈高斯分布。 能量束的宽度d反比于频率f。15,费尔马原理的应用Snell定律(1):反射点应使走时最小。 Snell定律(2):类似正弦定理射线参数:对于给定的射线,射线参数是一个常数,即在射线传播过程中保持不变。 16,临界透射:类似全反射17,首波的射线参数:p=1/V2 首波:侧面波18,地震波走时方程: 1,反射波的走时方程: 2, 直

22、达波的走时方程: 3,首波的走时方程:/* 1*,地震学的开始:张衡,候风地动仪(基于地震是一种远方传过来的地面震动的科学理解,此概念建立了地震和地震波的直接联系)。里斯本地震(1755,欧洲最大)的调查标志着现代地震学研究的开始。马卢,现代地震学的先驱。地震学之父,米歇尔(英)。马莱(爱尔兰),是第一个试图通过观测来确定地震位置的先驱。2*,第一个远震记录:在德国Potsdam记录到的日本发生的地震。3*,全球地震台网GSN:由128个超宽频带数字式观测台组成,为研究地球构造与地震而设立的极高质量的标准地震台 */19,球对称介质中Snell定律:P是射线传播过程中的不变量。20,地球深部构

23、造及地震射线、地球内部结构PREM模型、地壳构造及地震射线(地壳震相Pg、PmP、Pn)、地壳构造及地震射线(8689)上地幔构造及地震射线(99): 下地幔、地核构造及地震射线:21,地球内部结构非均匀性与地震波传播(9599)22,地震仪(103105),地震(106111)23,地球内部结构的确定: 地震波旅行时间推断的波传播速度随深度变化可以给出地球介质参数随深度的变化,进而推断地球内部温度、压力、物质组成随深度的变化; 地震波在界面上的反射、透射可以在地震图上记录到,根据观测地震图,可以推断地球内部界面的深度与物理性质变化。24,地震层析成像、核幔边界结构确定(124139)25,地

24、震的描述: 1,震源:是地球内发生地震的地方2,震源深度: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3,震源距:地面上受地震影响的任何一点到震源的距离,称为震源距(离)4,震中:震源上方针对着的地面的地方5,震中距:地面上受地震影响的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6,地震震级:地震震级是描述地震大小的一种基本参数,它代表地震本身的强度或所释放的能量大小7,地震烈度:用来衡量某一地点地震动或震害强烈程度的一种标尺,通常把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或影响的程度叫地震烈度。它表示地震时某地点地面的地震动和所受震害程度。26,地震震级:弱震:3; (人无感觉,称微震)有感震:3=。=4.5; 中强震:4.5。6; (5后具

25、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性,称为破坏性地震)强震:=6;巨大强震:=8;27,地震烈度(150159)28,地震产生:地震是由地下岩石的突然断裂而造成的,地球内部的不断运动造成地壳大规模变形是地震的根源,沿地震断裂面的突然滑移是地震波能量辐射的直接原因。29,地震的弹性回跳假说:地球深部的作用力使地震活动区岩石产生变形,随时间增加变形渐渐变大。这种变形在很大程度上,起码在大约千年尺度上,是弹性形变。(举例:旧金山地震前,包括圣安德烈斯断层在内的广大区域发生弹性变形,积聚了弹性能量,地震时,圣安德烈斯断层发生错动,释放了积聚的能量,整个区域又回到原来的状态。)30,震源辐射图案:31,震源机制解: 震源

26、机制解,或称断层面解,是用地球物理学方法判别断层类型和地震发震机制的一种方法。一次地震发生后,通过对不同的地震台站所接受到的地震波信号进行数学分析,即可求出其震源机制解。震源机制解不仅可以使人了解断层的类型(是正断层、逆断层还是走滑断层),而且可以揭示断层在地震前后具体的运动情况。(XX百科)震源机制解与板块边界(170175)32,复杂震源过程(177179)32,防震减灾:地震预测、地震危险性预测、抗震工程、工程地震学、地震工程学33,地震预测: 1,地震三要素:时间、空间、强度 2,成功的预测:准确地预测出地震的三要素 3,地震预报: 长期预报:十几年至百年左右可能发生的地震; 中期预报

27、:几个月至几年可能发生的地震; 短期预报:几天至几个月可能发生的地震; 临震预报:几小时至几天可能发生的地震。34,全球三个主要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大洋海岭地震带和东非裂谷地震带。35,地震主要发生在洋脊和裂谷、海沟、转换断层和大陆内部的古板块边缘等构造活动带。36,中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我国地处全球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东南-台湾和福建沿海一带,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渤地区,西南青藏高原、云南和四川西部,西北-新疆和陕甘宁部分地区。37,地震小区划(193195)、设定地震模拟(196198)38,勘探地震学: 1,勘探地震学是勘探地球物理学的

28、一个分支,它运用地震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利用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的差异,通过观测和分析大地对人工激发的震波的响应,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 2,地震勘探是钻探前勘探石油与天然起资源的重要手段,在煤田、某些金属框的勘察和工程地质勘察、区域地质研究和地壳研究等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 3,应用领域:勘探和开发利用石油与天然气、地热资源、金属与非金属矿藏、预测与预防(或防治)诸如地震、火山、滑坡及岩爆等自然灾害、保护与监测地球生态环境。 4,地球物理勘探(特别是地震勘探),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起到了关键作用39,勘探地震学: 1,天然地震学:被动源方法,观测天然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场。研究对象的尺

29、度很大(几百到几千公里,甚至全部地球) 2,勘探地震学:主动源方法,利用人工震源(人工爆破、空气枪等)将信号传入地下,然后记录传回地表的地震波场。研究对象的尺度较小(几百米到几公里或几十公里、几百公里)40,勘探地震学的作用: 中国石油需求。地震勘探技术是当今发现新油气资源的重要手段,岩石物理技术是了解地下岩石和液体声波响应的最有效途径,地震岩石物理技术有效地将地震勘探与岩石物理研究紧密联系起来,成为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的关键基础研究领域之一,并于近十年来成功地推动了地震勘探技术的快速发展。41,勘探地震学的过程:地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地震资料解释。 1,地震数据采集:常规的观测是沿直线测线进行

30、,有时在地面的一定面积内布置若干条测线,以取得足够密度的三维形式的数据体,这种工作方法称为三维地震勘探。 2,数据处理:加工处理野外观测所得地震原始资料,将地震数据变成地质语言-地震剖面图或构造图。 3,地震资料解释:包括地震构造解释、地震地层解释及地震烃类解释或地震地质解释。42,勘探地震学的方法:反射法、折射法、地震测井 1,反射法:利用反射波的波形记录对地下介质进行成像的地震勘探方法。(纵波反射、横波反射) 2,折射法:利用折射波(又称首波)的地震勘探方法,利用地下介质分界面产生的折射波(首波)的到时对地质结构的界面分布和速度进行解释。 3,利用钻井求取地震波在地层中的平均速度的方法称为

31、地震测井,它在地震勘探资料解释中起到重要作用。纵波速度。在地震测井的条件下亦棵记录反射波,这类工作方法称为垂直地震剖面测量,不仅可准确测定速度数据,且可详查钻孔附近地址构造情况。43,方法比较:地磁学地磁场定义:研究磁场的时间变化、空间分布、起源及其规律的学科。固体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分支。 地球周围存在磁场,简称地磁场。地球可视为一个磁偶极,其中一极位在地理北极附近,另一极位在地理南极附近。通过这两个磁极的假想直线(磁轴)与地球的自转轴大约成11.5度的倾斜。以前的单位是伽马(=10-9 T=1 nT),现在的单位是特斯拉(=10000高斯)。地磁学的研究意义: 1,资源、能源勘探 2,地质构造运动、地球内部结构与地球动力学 3,预防和减轻灾害(地震、火山、滑坡、环境电磁污染等) 4,考古 5,军事、航空与航天、航海、通讯等:行军、航海利用地磁场对指南针的作用来定向。地磁场的变化能影响无线电波的传播。当地磁场受到太阳黑子活动而发生强烈扰动时,远距离通讯将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中断。 假如没有地磁场,从太阳发出的强大的带电粒子流(通常叫太阳风),就不会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发生偏转而直射地球。在这种高能粒子的轰击下,地球的大气成份可能不是现在的样子,生命将无法存在。所以地磁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