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精品姓名考号2018年呼伦贝尔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 文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10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请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请将姓名与考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位置上。4考试结束,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孱弱(chn) 赫然(h) 啜泣(du) 狡黠(xi)B禁锢(g) 骸骨(hi) 胚芽(pi) 荣膺(yng)C媲美(p) 缄默(jin) 执拗(o) 镂
2、空(lu)D涟漪(y) 慰藉(j) 阻遏() 愧怍(zu)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一枚小小的桃核,经过艺人们的精心雕琢,鸟兽、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C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世界,优美的景色真是巧夺天工。 D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参观者叹为观止。3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 过尽千帆皆不是, 。 (温庭筠望江南) 停杯投箸不能食, 。 (李白行路难)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渺,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
3、,这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 ”的美景。 十则中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4综合性学习。(9分)班级开展鲁迅经典作品阅读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活动一:重温经典初中三年,我们学习了八篇鲁迅的作品,分别是:风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社戏 阿长与 藤野先生 雪 故乡 孔乙己。观察下面四幅插图,选择其中一幅,联系课文描述画面内容。(50字左右)(3分) 我选 ,这是课文 中的插图。(1分) 画面内容: (2分)活动二:再读经典在活动中,同学们读了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下面是从五猖会中节选的内容,读后请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
4、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选文重点写“我”去看五猖会时的心情,根据全文内容写出“我”的心理变化过程。(2分)变化过程: 背书后,父亲允许“我”去看五猖会,“我”却
5、并没有大家那样高兴。 “我”对路上的一切及五猖会的热闹,似乎都觉得没什么大意思。 文章最后一句话是画龙点睛之笔,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活动三:传承经典在鲁迅刚刚去世的时候,不少青年学生自发地来到鲁迅墓前,挥泪宣誓:“先生,没有死;青年,莫彷徨!花谢,种子在,撒播在青年的心中。”班级要出一期主题为“花谢,种子在”的黑板报,请你也来供稿。要求:结合上面列举的八篇作品中的其中一篇,用凝练的语言谈谈鲁迅作品在你心中播下的“种子”。(2分) 二、古诗文阅读(2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4分)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5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精妙之处。(2分) 6请对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1题。(16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
7、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
8、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注释】笃:(病)重。股肱(n):股,大腿;肱,手臂。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敕:告诫。开府:指建立独立的办事机构。益州牧:总理益州的治安、民政、军事的最高长官。新遭大丧:指刘备刚刚去世。与:结交。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以彰其咎 彰: 属以后事 属: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咸: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苟全性命于乱世 所欲有甚于生者B亮以新遭大丧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C故五月渡泸 公问其故D效忠贞之节 水陆草木之花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愿
9、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10乙文中“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这一情节与甲文中的哪句话相对应?请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11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说说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至少说出三方面)(3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9分)说“屏”“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
10、得它实在微妙。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
11、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
12、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12第段中写母亲背诵“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作用是什么?(2分) 13找出第段中表现屏风特点的语句写在横线上。(2分) 14在段中,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 (3分) 15作者对“屏”怀有怎样的感情?(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4分)大 风 莫言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
13、割草技术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路的两边长满了野草,行人的脚压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的绿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田野里很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
14、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他带着我去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快,牲口也爱吃。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提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看我怎么割。”爷爷示范给我看。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子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不知何时,天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
15、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爷爷,那是什么?”“风。”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我们钻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在哆嗦。爷爷的
16、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起腰。爷爷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梁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选自萌芽2013年第1期,有删改) 16莫言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请
1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3分) 17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2分) 我们钻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2分) 18阅读下面三段文字,结合全文说说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爷爷,那是什么?”“风。”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19文中画线句子是
18、怎样描写大风来临前的情景的?请简要分析。(3分) 20小说中的“我”具有哪些作用?(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2123题。(7分)知 耻所谓“耻”,就是被人所不齿的言论或行为。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意思是说人不能不知耻。春秋时政治家管仲曾提出立国有四大纲,礼、义、廉、耻,“耻”居其一。孟子与管仲对“耻”的见解,不能不让我们深思知耻的意义。对一个人而言,知耻,才能明辨是非,有所为,有所不为。朱熹说:“耻便是羞恶之心,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知耻,能保持操守,约束己行;知耻,能反省自身,知错就改。 “凌风知劲节”。面对强权,只有知耻,才能保持节操,捍卫尊严。有羞恶之心的人,在强权面前能威武不
19、屈。因为知耻,才有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无畏;因为知耻,才有了夏明翰“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大义;因为知耻,才有了程砚秋“宁死在枪口下”拒不为日本人演出的气节他们有铮铮傲骨,为后人敬仰,其根源在于知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晋代的周处,年轻时横行乡里,当地人将其同南山猛虎、江里蛟龙并称为地方“三害”。但周处有知耻之心,知道自己被乡里视为祸患,于是痛改前非,奋发图强,后被乡里举荐为官。因为知耻,周处才能认清自我,弃恶从善,最终成为一代名臣。周处的蜕变,让我们看到了知耻的力量。对一个国家而言,知耻,才能正视历史,担当责任,为人类进步作出贡献。德国在“二战”中给受害国
20、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战后的德国开始反省纳粹的罪行。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的一跪,让世界人民看到了德国的悔过态度。之后对战争全面、深刻的反省和积极的战争赔偿,使德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因为知耻,德国走出耻辱,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反之,个别国家不知耻,散布荒谬言论,模糊自己侵略的历史,不仅让国家背负正义的谴责,最终还将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一个人不知耻,什么样的事都能做得出来;一个国家不知耻,无耻之风就会蔓延,这样的国家还有什么正义可言呢!由此看来,知耻对于个人、国家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1、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2阅读第段,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它能够统率全段的论证内容。(2分) 23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过程。(3分) 四、作文(5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当家庭遭遇变故时,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印刻在朱自清的心里;当饱尝漂泊之苦时,故乡甘醇的春酒回味在琦君的心里;一树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化解了心中的焦虑和悲痛,盛开在宗璞的心里;一本镌刻着岁月痕迹的旧书,承载了生活的艰辛与温情,铭记在牛汉的心里是的,生活中,总有一些情或景难以忘怀,也总有一些人或事让人铭记。请以“ 铭记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
22、)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立意自定;(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2018年呼伦贝尔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2分)B 2(2分)C3(1)斜晖脉脉水悠悠(2)拔剑四顾心茫然(3)伤心秦汉经行处(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每空1分,错字、添字、漏字均不得分,共7分)4(9分)活动一:(1)图和所选的课文一致1分。(2)能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描述,语言通顺,50左右字即可得2分。活动二:(1)出发前热切盼望(兴奋、高兴)父亲让我背书时无奈(厌烦)(能写出两个变化过程,意近即可得2分)(2)表现了“我”对
23、父亲的不满,含蓄地批判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以及封建思想礼俗的不合理。(2分)活动三:参考示例1:鲁迅先生在我心里播下的种子是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如故乡中对“新的生活”的思考,开拓了我的思想深度,对我具有精神引领作用。 参考示例2:鲁迅先生在我心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鲁迅的文章总让人嚼之不尽,常读常新。如他在孔乙己中对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描写,让我看到动词传神的力量,显示了独特的文字魅力。(能准确写出“种子”的内涵1分,举例恰当、语言连贯1分)二、古诗文阅读(20分)(一)(4分)5 “深”字写出了虽然春天已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色,令人满目凄然,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
24、伤时的感情。(2分)6尾联描绘了一个头发花白,稀疏到“不胜簪”地步的诗人形象,透过这一形象,可以想见其内心的凄怆、悲凉,其苍老之态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意近即可)(2分)(二)(16分)7(4分)(1)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2)彰:表明、显扬 (3)属:嘱托 (4)咸:全、都8(2分)D9.(6分,每题2分)(1)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2)希望陛下责成我去讨伐奸贼并取得成效。或:希望陛下把讨伐逆贼兴复汉室的重任交给我。(3)你和丞相一起管理国事,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他。10(1分)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11(3分)示例:他对刘备三
25、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心存感激,可见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二十一年如一日,竭忠尽智,仍一如既往,可见其忠心耿耿;从平定南方后,意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中,看到他既有一个政治家的眼光,又有军事家的头脑,可见其雄才大略;向后主请求“讨贼兴复之效”时,可见其忠贞死节之心;向后主“进尽忠言”时,作为人臣下属的殷殷之心如现,作为“相父”谆谆告诫之情尽袒;遣使聘吴,因结和亲,又见其审时度势、足智多谋。(能结合文意概括出人物形象特点,说出三点即可得3分)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9分)12引出说明对象。使文章具有诗意和韵味。引发作者的向往之情。(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13(2分)“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到神秘
26、作用”或“功能与美感相结合”14.(每点1分,3分)在室内外安置屏风的作用(其中有实用性的,也有艺术性的);从建筑材料和装饰的华丽角度划分出的屏风种类;屏风在设置上应该注意的问题。15.喜爱、向往和赞赏之情。(意近即可得2分)(二)(14分)16(3分)“我”和爷爷一起去割草,遭遇大风,爷爷与大风顽强搏斗。17(2分)(1)形象地写出了爷爷的歌声低沉有力、节奏缓慢的特点。 (2分)(2)写出了风之大,表现了祖孙俩敢于面对大风的勇气。18(2分)爷爷是一个坦然镇定、刚强坚毅的人。19. (3分)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角度描写了大风来临前自然界的反应;通过富于变化的景物描写,侧面烘托了风势渐渐变
27、大;用词准确生动,富于变化。(说出或即可得3分;说出得2分;说出或得1分。如从另外角度分析,言之有理即可)20. (2分)“我”是线索人物,以“我”的口吻讲故事,增强真实感。通过“我”在大风来临前后的言行衬托爷爷的形象。表现祖孙情深,爷爷对“我”关心疼爱,“我”对爷爷敬爱依赖。(答对两点即可得2分;两点必须包含)(三)(7分)21(2分)知耻对于个人、国家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2(2分)示例:面对所犯错误,只有知耻,才能改过自新,走向正途。23.(3分)首先提出“对一个国家而言,知耻,才能正视历史,担当责任,为人类进步作出贡献”的观点。(1分)然后举出德国知耻而赢得国际社会认可和尊重的事例,从
28、正面进行论证;又举出个别国家由于不知耻而让国家背负正义谴责的事例,从反面进行论证。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了知耻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2分)四、作文(50分)评分标准一类卷:5045分,基准分为47分。主旨突出,文情并茂。二类卷:4439分,基准分为42分。主旨明确,语言流畅。三类卷:3832分,基准分为35分。主旨较明确,语言基本通顺,病句少。四类卷:3125分,基准分为28分。主旨不明确,表达不清楚。其余25分以下,严重偏离题意,内容不健康,未完成写作,字数严重不足,字迹潦草无法辨认等。基准分为20分并酌情赋分。【评分说明】评分程序:整体把握,初定类别,按基准分上下浮动。以下5项有一项突出者即可按相应等次的基准分向上浮动:A感情真挚 B立意新颖 C构思巧妙D语言富有个性 E字迹美观,卷面整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