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385.73KB ,
资源ID:497302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9730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历史第一单元复习.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历史第一单元复习.docx

1、历史第一单元复习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为基本内容,神权与王权结合,国家制度受到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秦国统一全国后,逐步建立起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其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从汉至元,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通过调整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体制,不断强化君主专制,具体表现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强。明清时期,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表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并逐步发展到顶峰。【知道是这样一个情况就可以】考点1.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2.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分

2、封制的影响要记忆书本上的五个“了”。分封制的特点:(1)从分布区域来看,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王畿周围(2)从分封对象来看,三类对象,但以同姓贵族为主(3)从分布特点来看,同异姓贵族相间分布,互相牵制* 理解分封制对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之间关系的影响(1)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诸侯之间大部分都由血缘关系)。注意: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实行,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维护了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宗法制的特点:(1)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2)血

3、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结合。(3)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4)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轻巧识记】1由宗法制度产生的宗法观念2分封制【易误指正】1对分封制的几点认识“封建”的原始含义,即“封”土而“建”国。这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封建”有很大的不同,今天所说的“封建”,是指一种社会形态,如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

4、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五大社会形态。分封制使西周统治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此处“西周统治集团”不可误认为是“西周社会”,即分封是在统治集团内部进行的。2对嫡长子继承制的几点认识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并非确立于西周。宗法制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为大宗,庶子为小宗,进行分封。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直接说诸侯是大宗。【考点】1.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远交近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2.“始皇帝”的来历、皇帝制:p9(

5、皇帝制的特点:皇位世袭、皇帝独尊和皇权至上)3.秦朝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内容,见图和特点) 特点:加强皇权与提高效率并重*理解:(1)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工严密,各司其职,彼此配合、彼此牵制,但都要围绕着加强皇权来设置和运转。(2)提高效率:朝议*延伸:秦朝的中央官制(1)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诸卿中奉常、宗正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2)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行政权力体系,为以后历代王朝的中央机构开创了模式。4.理解郡县制的推广和作用(结构见图)注意:1、郡县制推广

6、的影响是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格局的是秦朝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地方制度。(图中将两者混在一起说了)2、郡县制推广的另一个作用(影响)是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分封之下统治阶级是分封的贵族,且世袭担任;而郡县制下都由皇帝任命的各级官员组成统治阶级,官员要经过选拔和任命,不再局限于贵族。5、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影响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统治。秦朝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大

7、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辨析比较】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是指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自掌握国家大权,主要特征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等大权都具有独断性。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的强化是靠中央制度的演变来实现的。“中央集权”则是从地方和中央的关系来看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区别于地方自治的一种国家体制,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地方分权相对应,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它的加强主要是靠地方制度的演变来实现的。【易错区分】1.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及其主要差别。(1)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

8、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制度的主要差别: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2.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分封制郡县制实行条件与宗法制相联系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主要划分标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按地域划分官员产生方式受封爵位世袭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地位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与中央的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是地方的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历史作用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共同点(1)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2)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

9、行政制度(3)都在维护国家的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第2讲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点】1.汉:郡国并行制、“推恩令”内容和作用“汉承秦制”并非汉代完全照搬秦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如地方沿袭秦朝郡县制,同时又实行封国制。2.元朝:行省制度上图补充:(1)行省,全称行中书省,是元朝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在地方代中书省行使各种权力。(2)内容增加:宣政院处理宗教事物、管辖青藏高原(西藏)地区*了解下唐宋时期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3.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1)从汉到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行省制度是对郡县制度的继承与发展,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

10、家发展的需要,基本平衡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2)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主要通过调整地方制度来解决。从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考点】:1.唐:三省六部制(1)【轻巧识记】三省六部制* 理解唐代中书省与元朝中书省的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三省中的一省,是决策机构;元代的中书省则为最高行政机构。 “三省六部制”与“三权分立”不同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形式上相似,都体现了分权的特点,但二者反映的本质却不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在于强化皇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西方的三权分立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的产物。(2)三省六部制的特点相权三分,相互牵制;职责

11、明确,提高效率;协商政务,集思广益;制度约束,节制君权。(3)作用: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减少了决策的失误,提高了行政效率;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基本为历代沿用。2.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又设参知政事(行政权)、枢密使(军权)、三司使(财政权)分割宰相的权力3.皇权与相权(1)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直至宋元发展,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明朝)废除的趋势。(2)历代封建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家天下”思想的根深蒂固。【考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制

12、度、选官标准、结果(影响、意义)、趋势【轻巧识记】古代官吏制度概况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2)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3)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5)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概念阐释】八股取士明清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故名八股取士。明朝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1)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

13、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原则。但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是围绕皇权强化、中央集权加强目的而变化的,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2)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以隋唐为界分为两个大阶段:隋唐以前是以血缘关系为主,以门第族望为选官的主要依据,其方式有世袭和任命两种;隋唐至明清时期是以才学为选官依据,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由皇帝任命。【考点】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2.清朝军机处的设立【辨析比较】(一定要理解了,区分清楚)(1)宰相制与内阁制宰相和内阁都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要机构,但二者的地位有很大差别。宰相是百官之首,参与决策,地位巩固,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宰相为百官之首,位高

14、而权重。”内阁属于皇帝的内侍机构,仅备顾问,没有决策权,对皇权无制约力。虽然也有内阁首辅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来自于统治者的个人信任与支持。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2)中国明朝内阁与英国近代“内阁”有着本质的差别明朝的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而英国的内阁是君主立宪制下的最高行政机构,责任制内阁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是民主的产物。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影响 积极影响(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2)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

15、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3)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 消极影响(1)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 认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演变过程、趋势和本质2历史影响(1)积极方面:经济上,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奠定了基础。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2)消极方面:经济上,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政治上,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现象,形成暴政,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思想上,专制统治严格控制思想文化,造成国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