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十四近现代世界的科技和文艺新人教版单元质检十四近现代世界的科技和文艺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新疆乌鲁木齐二模,33)1919年11月6日,大不列颠皇家学会和伦敦天文皇家学会举行联席会议,会议主席汤姆逊宣布,日食观测结果测得星光在太阳附近偏转1.79秒,而爱因斯坦预言的是1.75秒,接近实测时间。据此可知()A.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被否定B.光电效应定律由此发现C.爱因斯坦因此获得诺贝尔奖D.广义相对论获得了证实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光线偏转,未涉及绝对时空观,故A项错误;光电效应定律受到量子假说影响,故B项错误;爱因斯坦因为光电效应而获得诺
2、贝尔奖,相对论未获奖,故C项错误;广义相对论认为时空变化与物质分布状态相关,且材料中证实了星光偏转,与爱因斯坦预言基本吻合,故D项正确。2.“(它)是一门奇妙的理论,提供了精确一致地解决关于原子、激光、X射线、超导性以及其他无数事情的能力,几乎完全使古老的经典物理理论失去了光彩。”这一理论()A.为近代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B.弥补了对微观世界认识的不足C.打破了神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D.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答案B解析经典物理学标志近代科学的形成,与材料中“使古老的经典物理理论失去了光彩”不符,故A项错误;对微观世界认识,与材料中“精确一致地解决关于原子、激光、X射线、超导性”相符,故B项正
3、确;经典物理学等打破了神学禁锢,与材料中“完全使古老的经典物理理论失去了光彩”不符,故C项错误;D项应该是相对论,与材料中“精确一致地解决关于原子、激光、X射线、超导性”不符,故错误。3.(2018重庆高考模拟调研卷六,35)互联网渗透率是指使用互联网的人口与总人口数之比,用于表达互联网渗透到普通民众生活的程度。下表为1995年和2014年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互联网人口的占比:欧洲美国亚洲(中国除外)中国世界其他地区全球互联网人口1995年22%61%12%0%5%3500万(0.6%)2014年19%10%28%23%21%2800百万(39%)综上,关于这二十年互联网的发展,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
4、()A.欧美地区起步早,发展慢B.亚洲地区互联网渗透率最高C.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D.互联网人口越多,经济越发达答案C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1995年互联网人口数以万来计算,而2014年以百万计算,因而欧美地区2014年互联网人口数实际远超过1995年,因而不能认为欧美地区发展慢,故A项错误;表格信息是关于各地区和国家互联网人口在全球互联网人口的占比,因而亚洲及中国所占比并非亚洲地区的互联网渗透率,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从19952014年,全球及各地区互联网人口均大幅增长,说明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故C项正确;互联网人口与经济发达程度不能完全画等号,故D项错误。4.(2018安徽六
5、校教育研究会第一次联考,20)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与创作风格相同的是()A.百年孤独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C.人间喜剧D.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文学流派的创作风格是浪漫主义,百年孤独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故A项错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属于革命现实主义作品,故B项错误;人间喜剧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故C项错误;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属于浪漫主义作品,故D项正确。5.1953年,一出戏剧在巴黎上演后引起全城轰动,以至于当时熟人打招呼都说:“你在干嘛?”“我在等待戈
6、多。”有人认为该剧的寓意是揭示人类在一个荒诞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与该剧创作风格类似的作品是()答案B解析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而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A项错误;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与等待戈多风格相似,故B项正确;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C项错误;高尔基的母亲是20世纪上半期苏联文学的代表作品,与等待戈多风格不同,故D项错误。6.(2018云南一模,34)在西欧某一历史时期,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音乐的服务对象由宫廷转向社会,由贵族转向资产阶级;音乐家也由受雇于宫廷的奴仆变成了为争取个人的成功而创作和演奏的艺术家。适应了这些变化而盛行的音乐流派是()A.古
7、典主义 B.浪漫主义C.民族主义 D.现代主义答案B解析古典主义音乐是服务宫廷、服务贵族的,故A项错误;“音乐的服务对象由宫廷转向社会,由贵族转向资产阶级;音乐家也由受雇于宫廷的奴仆变成了为争取个人的成功而创作和演奏的艺术家”表明是浪漫主义音乐,故B项正确;民族主义是体现民族特色的,与材料体现的浪漫主义音乐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浪漫主义音乐,不是现代主义音乐,故D项错误。7.(2018天津河北一模,1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在这一战略指引下取得的成就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神舟”飞船飞行成功C.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D.高校
8、招收“工农兵学员”答案B解析1995年中央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A项发生在1964年,故错误;B项是从1999年开始的,故正确;C项是“文化大革命”之前,故错误;D项是“文化大革命”时期高校的招生制度,故错误。8.(2018黑龙江哈九中四模,31)下表反映了我国19931997年GDP数据及相关要素的贡献率(%)年份19931994199519961997GDP增长率14.013.110.910.09.3资本增长率24.617.318.18.72.4劳动力贡献率4.44.14.87.58.1科技进步贡献率29.637.125.255.881.5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A.劳动密集型产业已被取
9、代 B.外向型经济主导地位确立C.国民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变 D.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答案C解析直至今天,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有重要地位,故A项错误;表中数据没有涉及外向型经济,故B项错误;题干反映GDP增速总体放缓、资本增长率放缓、劳动力贡献率有上升,但科技进步贡献率猛增而占据主导地位,体现了我国经济由劳动力拉动经济到依靠科技拉动经济增长,故C项正确;题干未涉及中国与世界经济紧密联系,故D项错误。9.(2018广东佛山期末,20)20世纪80年代,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文化与世界丛书现代西方学术文库20世纪文库外国研究中国丛书走向未来丛书等一系列书籍的出版和发行,支撑起中国学术界的半边天。对此分析正
10、确的是()A.理论界完全摆脱“左”倾束缚B.反映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C.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双百”方针D.表明中国学术界已全盘西化答案C解析“20世纪80年代”从时空上看无法完全摆脱“左”倾束缚,故A项错误;材料中“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文化与世界丛书现代西方学术文库20世纪文库外国研究中国丛书走向未来丛书等一系列书籍的出版和发行,支撑起中国学术界的半边天”只能体现学术界的情况,不能反映其他领域,无法说明学术界的主流思想,故B、D两项错误;材料中这些书籍反映了“双百”方针推动了文化事业繁荣,故C项正确。10.(2018河南周口期末,22)1964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要求
11、纠正外语教育语种严重偏向的问题,注重各外语语种的比例,确立英语为第一外语。这一政策()A.顺应了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B.引发了中苏关系的严重恶化C.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D.有利于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答案A解析20世纪60年代中国调整对西方国家的关系,以对抗来自苏联的威胁,因此“确立英语为第一外语”,这一政策顺应了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故A项正确;中苏关系的严重恶化是这一调整的原因,B项颠倒因果关系,故错误;由材料无法推断这一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故C项错误;由材料无法推断这一政策对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的影响,故D项错误。11.(2019江苏南京学情调研,10)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
12、有受教育的权利。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的机会。该时期我国()A.已经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B.已经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C.颁布法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D.建立起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答案D解析我国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1965年,故A项错误;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是在改革开放后,故B项错误;颁布法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在改革开放后,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可知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的建立,故D项正确。12.(2018吉林二模,14)下面为全国197
13、71982年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率表(人数:万)。导致表格中参加考试人数最高峰值形成的历史因素是()年份参加人数录取人数录取率1977570275%197861040.27%1979468286%1980333288%19812592811%19821873217%A.高等学校的盲目扩招B.政治运动对教育领域的冲击C.改革开放对教育的推动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影响答案B解析表格中峰值出现在1977年和1978年,这正是“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的最初两年,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刚刚恢复,几届考生同时报考。这一现象与盲目扩招无关,故A项错误;“文化大革命”导致人才断层,刚刚恢复高考就有几届考生同时报考
14、,故B项正确;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以后,与表格中最高峰值形成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始于1978年,与19771978年参加考试人数峰值的形成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8四川成都三模,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世纪20年代,许多有识之士重新思考中国的前途与命运,出现了以留美、留法、留苏为主的一波留学热潮。“留美热”从1911年美国设立留美预备校清华学堂开始,至1925年,在美学习科学与文化的中国留学生已达2500多人。“五四”前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留法学生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向国
15、内介绍和传播。国民革命期间又出现“留苏热”,国共两党多次选派青年去苏联学习。为此,1925年苏联当局设立“莫斯科中山大学”,专门培养中国留学生的革命理论和军事知识。新中国成立后“留苏热”再度兴起。1950年教育部规定,留学生直接归所在国中国大使馆领导,要定期汇报学习成绩及生活情况。从1950年到1966年,新中国派往苏联、东欧各国的留学生约一万余人,其中80%是留苏生。“文化大革命”十年间,出国留学人数急剧下降。1978年,随着50名留美学者的启程,出国留学逐渐回暖,留学人数逐年递增。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国留学生遍及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达到二十多万人。至2004年更达70万人
16、,除公派之外,自费留学占很大比重。1992年国家出台“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政策,从而给予了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度和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据李喜所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国留学热潮的主要特点,并比较20世纪20年代与50年代“留苏热”的不同影响。(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留学热潮重现的背景。概括与新中国初期相比,新时期留学热潮的主要变化。(15分)参考答案(1)主要特点:留学目的地集中于美、法、苏三国;学习内容多元;体现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受当时国际国内局势影响较大。不同影响:20世纪20
17、年代的“留苏热”主要着眼于民主革命的需要,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革命理论和军事骨干力量;20世纪50年代的“留苏热”主要服务于经济建设,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量的人才。(2)背景:“文化大革命”造成人才的断层;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邓小平复出整顿文教(高考制度的恢复);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与西方国家关系逐步正常化;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主要变化:规模越来越大;留学目的地更加广泛;自费留学比重增加;个人的自主性增强。14.(2018湖北襄阳一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科学技术正像希腊神话里的具有前后两个面孔的门神雅努斯,开启光明,也带来黑暗。一百多年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人们对
18、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文明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科学主义、工业主义究竟是人类的福祉,还是人类的灾难,也一直有这样的两种认识。第一种是肯定的、乐观主义的认识。对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持赞扬态度者,视之为建立一个富足、自由的人类社会开辟了一条阳光普照的大道。韦伯曾借用席勒的名句“为世界解除魔咒”来描绘西方社会理性化进程。如果以科技为带动此进程走向普遍化的最重要动力,那么,“解除魔咒”之功应当归之于现代科技第二种是否定的、悲观主义的认识。激进的反工业化、现代化者强调现代科技和工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批判者认为:科学技术进步乃至整个现代工业文明导致一种以科技为主导的“科技理性”。标准化、工具化、普遍主义
19、和技术进步观念等等垄断了社会生活,造成冷冰冰的技术统治。人类的创造反过来控制了人类。摘编自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选择材料中关于科技进步的一种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12分)参考答案示例一赞同材料中关于科技进步是人类的福祉这一肯定的、乐观的观点。(结合几次科技进步的进程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加以论证)如: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科技进步也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带来了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推动了整个现代化进程;科技进步的传播也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加速其现代化进程,从而为整个人类社会的现代化提供了持久的动力。示例二赞同材料中关于科技进步是人类的灾难的这一否定的、悲观的观点。(结合几次科技进步的进程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加以论证)如:科技进步拉开了人与环境的距离,认为可以凭借科学和技术的力量认识、控制、改造整个世界。对能源的浪费性使用,对环境的毁灭性破坏。从煤烟污染、工业“三废”污染、石油、化工、毒气污染,到农药污染、核污染和噪声污染,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极大破坏,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科技进步虽然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矛盾,但从长远来看,体制性的矛盾和危机是无法依靠物化的技术环境来根除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