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4.87KB ,
资源ID:4964608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9646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名老中医之路读书心得.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名老中医之路读书心得.docx

1、名老中医之路读书心得名老中医之路读书心得 名老中医之路读书心得篇一这些天在读名老中医之路,曾经在图书馆中看到过这本书,当时却没有在意,以为学医就该多读医书,不该把精力放在别处,但细读了这本书后觉得如获至宝,就好像古代或近代政治家都爱读史书,前车之覆可以为鉴。前代名老中医的学医和临床经验可以给我很多的启发。首先是学习方法。面对浩瀚的医林,我也迷惑过,甚至还浪费了许多的时光,现在进了中医药大学到第五年才领悟到如何来学中医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期间真是走了很多的弯路,我很遗憾自己没有在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就可以读一读它。不过我还是很庆幸,至少我比其他更多的人先走进了中医学习的殿堂。学习中医首先是要

2、背,背什么,背药性赋,汤头歌诀,医学三字经,这些是基础。再有就是背内经,金匮,伤寒。内经的重要条文,金匮,伤寒的重要条文,带方的条文都要可以信手拿来。 其次要看书,我以为比较好的方法是先看金匮,伤寒,然后由次上述至内经,下循至医学各家著作。四大经典要精,要做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程度。其他医家的著作要做到博览群书。对主要经典著作要扎扎实实下功夫,读熟它,嚼透它,消化它。读每本书都要在弄清总的背景的前提下,一字字一句句地细扣,一句句一字字地读懂。任应秋老中医读内经时由个不错的方法。先从篇章句读下手,根据*的含义把每篇*分节,然后在对内经原文熟悉的程度下再细读注家的著作,比较值得推荐的是张介宾的类

3、经。姜春华老中医学习伤寒杂病论,以为掌握仲景配伍的规律最为重要。刘渡舟老中医推荐学习伤寒论要先把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和长沙方歌括学懂吃透,并要背诵如流,牢记不忘。在此基础上,再看不带注解的原文。至少看它四五遍,并对其中的六经提纲和一百一十三方的适应证都牢记熟背。在此基础上就可以看注了,推荐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方解,及徐大椿的伤寒论类方,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丹波元简的伤寒论缉义。金匮的学习方法类似于伤寒。注家方面比较值得推荐的是尤在泾的金匮要略心典,曹颖甫的金匮发挥,陆渊雷的金匮今释。对于这几本经典在熟读原文和注解之后就可以带着问题去阅读,直到掌握精神实质。

4、“每一本书皆作数过尽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读经典要遵循读书宁涩勿滑的原则,但也要钻得进去,跳得出来,读好书不求甚解,不要钻牛角尖。在读完经典后也可涉猎历代名医的著作。姜春华老中医推荐可以从外台秘要中统计治疗某种主治的药物,然后再以仲景配伍之法辨证论治以解决仲景方药少不够用的困难,读诸家的医书要懂得由博反约,就是从全面的资料之中归纳出几个重点,从不同的现象之中,找出其共同的规律,也要懂得取舍,后世诸家难免由一家之言,故应客观对待,择其善者从之。其次要善于写,边读边写,边临床边写,勤于积累。读书可以写概括和缩写,把已读过的书的内容,作一个非常概括而简短的叙述,扼要说明某

5、一本书的内容,主要讲的是什么问题。可以写纲要笔记,即写作提纲,依原文的次序进行简明扼要的复述,体现全书或全篇的逻辑性。另外就是摘记,可以结合自己研究方向相近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专题摘要积累,主要的加以标志,散漫的贯以条理,怀疑的打上问号,领悟的作出分析,大胆地附上己见。另外还可以写心得笔记,把自己的收获,体会见解,用自己的话记录下来。临床时要认真记录下病人的病情,用药,可资今后的分析。再次要会学,“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仅要学其他医生的独到方法,还要善于向病人学,久病成良医,病人对自己的病情及用药都是很了解的,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再有也可以学西医的长处,不能固步自封,但也不能象现在某些中西

6、医结合,以西药为主,中医作为点缀。除了学习方法,老中医们给我的感动更是他们勤奋刻苦的精神,许多名老中医都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学习的,而我们现在学医的条件还算不错的,更应该勤奋努力,知难而上。名老中医之路读书心得篇二余自幼多病,早有习医之念。予一九三三年春购得陆士谔编着之医学南针一套,继而又购读该篇后附记之必读医书;内、难、伤寒、金匮等。惟因无师指点,暗中揣摩,未能窥得门径。厥后,得阋恽铁樵之伤寒论辑义按及陆渊雷之伤寒论今释、陆氏论医集,以其浅而易懂,读后对此道渐次有所理解,而更坚定学习中医之信念,乃于翌年考入湖北国医专科学校就读。三年后卒业行医。于执业开始时,一度专攻伤寒、金匮,醉心经方,对宋

7、,元、明、清诸流派的产生,认为是历史的倒退,曾蔑视温病学派,诋诽叶桂、吴瑭喜务轻灵,果子药不能愈大病。后临证渐多,方意识到此乃偏执。所谓经方、时方,同样来自实践,用之得当,均有良效。在这一阶段,同时又有一偏见,即认为中医优异之处,体现于临床实践,从而只重视临证有效之方药,除惟视仲景为不二法门外,相应地不甚留心理论,误认为这样是崇尚质朴,避免了空谈。遣后,受到师友之熏陶,结合临证之体会,乃渐次认识到理、法、方、药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方药脱离了理法的指导,就不成其为方药。撇开了理法专讲方药,名日重视,实际上并不成其为重视。从表面上看,这是重实践轻理论,实际上却是否定了实践和理论相互间的辩证关系。

8、认识到此,余在尔后行医时,得以较好地处理理论学习和临证实践的关系,进而对法的重要作用及其正确运用有所体会。谨提供于此,以作刍荛之献。法,是辨证论治之纽带中医治病之特点为辨证论治,具体而言,不外理、法、方、药四个方面。所谓辨证或理,即是认识疾病,诊断疾病,所谓论治或法、方、药,即是解决疾病,治疗疾病。认证清晰,论理精当,诊断确切,是治疗疾病的前提,确定正确的治疗方针,选择恰当的治疗手段,是使疾病得以治愈的保证。因而理、法、方、药实为一密切相关的整体。这四个部分,何者重要,何者次要,看法容有不同,所谓见仁见智。依余浅见,论理正确是治病的前提,殊为重要,但需在辨证基础上,拟定治疗法则,选用适当方,药

9、,方能完成辨证论治之全过程。其中法的拟定,既反映诊断,叉指导治疗,起到承上启下之纽带作用,更为重要。辨证论理,正如对敢我双方形势之分析,为制定战略战术之依据,治疗法则乃是根据敌我形势所制定的作战方针,具有战略意义;选方用药则是在战略思想指导下所运用之具体战术。古人谓用药如用兵,概括实为允恰。故方,药如离开治疗法则的指导,则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是药物的堆砌而失去方义。临床上正是依靠法这条主线,将理、法、方,药串成一有机的整体,而法在其中既独立存在,又渗透于理、方、药之中。这同武术家讲究手、眼、身、法、步,异曲同工,即法既为一端,又体现于手、眼、身、步之中。故严格讲来,理、法、方、药四端不可

10、平列,其主线和关键是法。中医自汉、唐以降,逐渐发展为各个流派,形成各流派的实质正是治疗法则,即以法分派。例如,金元四大家,不正是以寒凉、攻下、补土、养阴各派著称吗?降至后世,凡有成就、影响较大之中医名家,无不都是在治法上具有独到之处。如清王清任擅长活血化瘀,居然以活血化瘀治疗五更泻、霍乱等等。又医学广笔记与陆氏三世医验均曾提及朱远斋其人。朱氏擅长攻下,有自制润宇丸一方,屡以攻下愈重证,深受丁长孺(医学广笔记之编者)及陆养愚之赞扬。总之,名家之出名,均表现在治法上有所专长,可漏代有其人,兹不一一列举。因此,学习中医如不在掌握法则上狠下功夫,决难取得高深造诣。一部内经,方、药虽少,理、法独详,特别

11、是有关治法这部分,散见于各篇章之中,扼要精当处,殊不少见,对具体选用方、药起着重要指导作用。故学习时必须深究内经中有关治疗法则之记载,即使是片言只语,也当精思冥悟。伤寒论条文共三百九十八条,前人称伤寒三百九十八法,提到法的高度来看待它,这是对伤寒论的推崇。陈藏器的十剂、程锺龄的八法,都能在伤寒论的方药中得到具体说明。专门搜讨治疗方法的医籍,颇为少见。日本丹波元坚编着的药治通义编审精当,持论平正,收集得也很完备,值得参阅。在法之指导下学习方剂(一)学习方剂,须明方义前人日:方者法也。意即方剂须体现法则,如方剂无法则作指导,势必形成有药无方。前人又日;方者仿也。意即方剂是可以仿制的,如只知生搬硬套

12、,呆用成方,必将导致有方无药。有药无方与有方无药,其失相等,都是抽掉了法则的内容。临证拟方、用药,均宜根据病情需要,周不必囿于前人成方,更不得流于药物堆砌,要点在于依法选药组方。由是,临床上可以有法无方(成方),万不可有药无法。有鉴于此,学习方剂不可限于背诵歌诀,杲记药昧,亦不只是了解其适应症,重要的是要理解其方义。尤怡的医学读书记中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台论值得一提。论中谓:岵虚者,气多陷而不举,故补中益气汤用参、芪、术、草等甘温益气,而以升、柴辛平助以上升;阴虚者每每上而不下,故六味地黄丸多用熟地、萸肉、山药味厚体重者补阴益精,而以茯苓、泽泻、甘淡助之下降。气陷者多滞,陈皮之辛,所以利滞气

13、,气浮者多热,丹皮之寒所以清浮热。然六味之有苓、泽,犹补中之有升、柴,补中之有陈皮,犹六昧之有丹皮也。其参、芪、归、术、甘草,犹地黄、菜萸、山药也。法虽不同而理可通也。文中有分析,有比较,阐述堪称透辟简练,读之深受启迪,实属上乘方解。总之,学习方剂,必须细心精究,深明方义,方可举一反三,逐步提高。(二)方剂配伍,相辅相成方剂之配伍,在治疗法则上须注意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即所谓相反相成。如气虚宜补,气滞宜行。但治疗气虚,决不可单纯汇集补药;治疗气滞,亦不得一味行气破气。在一定情况下,应是于补或消之中,适当加以反佐,即补中有消,消中有补。补中有消:即补气当佐以行气,如异功散用参、术等益气,配以陈皮

14、即是。惟其如此,方能补而不滞。消中有补:如四磨用乌药、槟,沉,佐以党参即是。这样才可以破气,防止耗气。又方剂之配伍,尚须注意动静结合,升降相配,其理亦同。然而,临床应用时亦非绝对如此,因在治疗法则上尚有并行与独行问题。素问标本病传论指出: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闾者并行,甚者独行张景岳谓;问者言病之浅,甚者言病之重也;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日并行;病甚者,难以杂投,故日独行。要之,并行或独行,应根据病情之标本缓急而定。如对急重的里实证,不骞徘徊瞻顾,务必纯任攻逐独行,不得杂以他法。因之,不能认为有了四磨,五磨可以弃置,同理,亦不得因已有黄龙汤,就不再需要大承气汤。凡此,都应在法则的指导下决定如何取舍

15、,而法则又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要引用得恰当,切合实际。(三)有定法中无定法,无定法中有定法治疗法则之运用,既具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而灵活性正寓于原则性之中。如针对某一疾病患者,当有一定之治法,但如同时延请十位中医分途诊视,可能提出十张不同处方,方药虽异,如能遍尝,可能均有一定疗效。此可谓无定法。实则中医治病并非漫无标准,不过是在一定治疗法则指导下,使方用药途径多,灵活性大而已,即所谓有定法中无定法,可以殊途同归,达到愈病目的。示其灵活性并未脱离原则性,是无定法中有定法也。因此,苟能认识及掌握法则之规律,即使纲领在手,可以执简驭繁,高屋建瓴,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某外国尉作家曾将中国戏剧之表演形式

16、概括为有规则的自由活动。看来,中医亦适用此评语。所谓规则,乃自由活动之前提,愈是规则在手,愈能自由活动,即所谓熟能生巧。其所以有定法中无定法,终能愈病,正因无定法_中有定法之故。(四)使方而不使千方方剂之具体运用,必须在理、法之指导下进行。使方即不失理、法地自由运用与驾驭方剂,否刚将为方剂所左右而使于方。使于方为初学者必经过程。使方依赖于使于方,使于方有待发展至使方。如何才能相对地完成这个从机械地使于方成熟到机动灵活的使方的这个过程呢?我有两点体会:一是医贵多方,剧需熟悉前人的各类成方。所谓熟悉,决非死记药昧,重点在于从理、法上加深理解,对每一个病证至少要牢记五个以上的方剂。临床实践,要注意必

17、须执方,切忌凑药。一般来说,理法方药这四个方面,要求面面俱到。医案中有本谢映庐医案,该书的一个特点是处方用药,善于选用成方。它在每一则医索的后面,都附有一至两个其所本的成方,而且不偏执经方、时方,对初学者来说,此书允称为最好的医案范本,值得阅读。二是学习各家方解,要善于比较、分析,从而鉴别高低,择善而从。如玉屏风散的主治,成方切用谓:治自汗不止,气虚表弱,易感风寒。兰台轨范则称治风邪久留而不散者,自汗不止亦宜。两相比较,成方切用不免狭隘、局限,流于一般。而(兰台轨范所谓治风邪久留不散似乎抽像,实则是抓住了应用此方的关键,妙在意境广阔,只要是可以风邪久留不散来解释的各类疾病,均可应用,不限于阳虚

18、自汗一症。我多年以来屡以此方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荨麻疹、神经性皮炎均能取得一定的效果。说明徐洄溪注语治风邪久留不散,看来空泛而实则全面、准确,比诸他书精当扼要得多。总之,余临证四十余年,建树甚少,教训良多,今不揣简陋,勉作刍议,不当之处,敬希予以教正。名老中医之路读书心得篇三名老中医之路拿到手已经读了不止一遍。汤夜班第一节课前读的那一遍,犹如读小说。走马观花,很快就读完了。合上书,除了感慨学医不易,感慨老先生们不懈追求的精神外,没有太多的感受。学至中期,再读第二遍。开卷之后,字字句句读起来多了许多亲切。喜欢读书中讲到的医案,更多次被老先生的学医、行医之路深深感动。如今,再次读来

19、又是别有一番感觉了。这一次读,每一篇都字字句句的细读。最喜欢读书中的医案,但最受益的是老先生们中肯介绍的治学方法,最启迪我的是他们踏实、恒久、的求索、为学精神!关于学习方法,老先生们无一例外都强调要勤奋读书、善于思考、临证求变。初看起来,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为什么大家都在强调这些?只有一个原因:因为这确实是行之有效的不二法门。经过前面十节课的学习,我觉得任应秋先生总结的方法比较适合现阶段的学习。任先生用大量的篇幅,仔细介绍了精读、勤写、深思、善记这八字箴言。精读:强调细读经典,不放过任何一处疑问,做到深入理解。碰到问题时去查阅其它书目,务必做到吃透原著。现阶段老师给我们列了许多参考书目,打算结

20、合自身情况选取一本进行精读,在深入阅读的过程发现问题。勤写:勤写的好处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和工作之初,我都体会很深。通过勤写,我曾经快速且较为深入的掌握了学习的对象。但这些年写的很少,阅读一度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其实写笔记不仅帮助记忆,更是加深理解、梳理思路的好方法。任老先生不惜笔墨的仔细介绍了他写读书比较的常用方法:概况和缩写;纲要笔记;摘记;综合笔记;心得笔记。其中摘记介绍的非常仔细,详细的介绍了具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读至此处不禁深深感动!这是怎样严谨的科学精神啊!深思:我理解这里的深思和邢老师强调的独立思考是一样的。虽然现阶段还达不到质疑的水平,但至少要做到不放过每一个疑问点,把碰到的概念

21、都一一搞清楚,不能似是而非。善记:现在我的记忆力和年轻时相比差了许多,如何记忆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任老总结的方法很实在。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许多方法也都曾实践过,很有效。今后要重捡这些法宝,有效地运用在后续的学习中。除了学习方法,老先生们学习中医的精神更是给了我莫大的启迪。最近几个月,工作项目进度很紧,工作压力很大,经常加班。家里孩子小,琐琐碎碎的事情也很多。后面几次课虽然都按时参加了,但课后几乎没有时间复习总结。学习的效果也明显差了许多。自责之余,对学习中医的信心也产生了一些动摇。这时,看一位位老先生走过的中医之路,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许多老先生学医之初大多为生活所困,也是一边谋生一边学习。岳美中先生早年也是边教私塾边读书;李聪甫先生则是在艰苦的学徒间隙读书学习岳美中先生成名之后,仍然严格要求自己。在六十多岁的年纪,还要求自己:要有恒、要专一、戒玩嬉、节嗜好。其中戒玩嬉让我深感动容。岳先生的戒玩嬉指:忌看小说;非星期不着棋,不赋诗;非有应酬不看戏。从岳先生的行文看得出先生的诗赋才情很好,把自己平生的爱好都列入所戒之列,这又是怎样的为学精神!虽然今生也不可能成为岳先生那样的名医,但若能够以这样的精神去努力,踏踏实实的一路走下去,也算是一生的大收获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