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52.34KB ,
资源ID:496259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9625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单元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单元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docx

1、单元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学案 编;宋明玉 审:高三历史组 2011-2-14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描述从夏朝到清朝的政治制度,其中,第1课讲的是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第2、3、4课讲的是从秦到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1、原始社会:2、奴隶社会:夏 商 西周 春秋3、封建社会: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 元 明 清 【目标引领】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认识中国

2、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自学探究】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一、夏朝(前2070前1600) 夏朝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了 ,出现了传子制度(王位继承制)。二、商朝(前1600前1046) 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内外服制度”,这种制度下,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商朝还是一个弥漫神权色彩的王朝。三、西周(前1046前770)西周的政治制度是三大制度:_。(一)分封制1、分封制的含义:又称“_”,是西周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在保证_的条件下,将_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2、实行分封制的目的:“_”(即巩固西周的

3、统治)。3、分封制的内容:分封的对象: 等。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周王把 等分封给诸侯臣下,受封的诸侯国君要向周王 等义务。层层分封,形成“ ”的等级序列。4、分封制的影响:积极:扩大了 ,巩固了 ,周王确立了“ ”的地位。消极:诸侯权力过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5、分封制的变化历程:形成成熟于西周,衰落于春秋,崩溃于战国(根本原因是_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二)、宗法制1、含义:与分封制相联系、以 为纽带,把 同 结合起来的为了解决 的政治制度。2、宗法制的内容: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其核心是 制;大、小宗的关系是 的,既是 关系,又是 关系。3、宗法制的作用:保障各级贵族

4、能享受“ ”的特权。宗法制有利于 ,把“ ”与“ ”密切的结合在一起,对以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礼乐制即“周礼”,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是维护分封制宗法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分封、宗法、礼乐制度之间的关系: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规则,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而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不可缺少的工具。四、总结:中国早期(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2)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第2、3、4课 专制主义中央集

5、权制度一、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主要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带有独断性和随意性;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组织形式,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的两对矛盾: 的矛盾(称为中央集权); 的矛盾(称为“专制主义”)。二、 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三、

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战国初步形成。(韩非子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主张;商鞅变法初步确立。)(2)秦朝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军功爵制度)(3)西汉巩固。(中朝、推恩令、征辟制察举制)(4)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5)宋代加强。(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6)元代新发展。(一省制)(7)明清强化。(明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军机处)下面详细概述:1、秦朝(确立):内容:中央:建立 制度;建立 ;制定严酷的 地方:建立 影响:积极:由秦朝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 ,奠定了中国 基础;对 产生重要影响。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7、经济的发展。消极:皇帝权力过大,容易形成暴政。 2、汉(巩固):内容:建立“ ”为决策机构;颁布 ,使王国越分越小;设置 监察地方; 3、隋唐(完善):内容:政治上实行 制( 起草、 审核、 执行)。三省六部制的影响:A、三省 ,提高了办事效率;B、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 ;C、标志着 深刻变化,对后世 产生深远影响。开设 ,广罗人才,从而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唐朝政治制度特点: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考试成绩取代了门第出身。4、北宋(加强):内容:最大限度的集中军权、政权、财权于中央。军权:通过 ,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设 (统军)与调兵权的 互相牵制;政权:

8、中央:削弱相权,实行“二府三司制”(二府: ;三司: )。地方:派 到各地作知州,管理地方政务,设 起监察作用;财权:把地方税收的大部分收归中央,使地方失去了割据的经济基础。北宋政治制度的特点:强干弱枝,守内虚外;从权、兵、财三方面削弱地方权力。北宋政治制度的结果:积极方面、巩固了 ,加强了 ,改变了 的局面。消极方面、造成了 ,积贫积弱的局面。 5、元(新发展):内容:中央实行一省制,建立 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相权有所加强。6、明清(强化):内容: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 ,设_备皇帝顾问;后来,明成祖设 ,阁臣只有“票拟权“。清朝:设立 。军机大臣的职能: ,传达旨意。军机处的作用:简化了 ,

9、提高了办事效率。军机处实质:标志着 发展到顶峰,同时也体现了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落后。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以 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 为代表的选官制,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封建社会的后期,即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具体表现在:积极作用: 政治上,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为古代中国创造了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 经济上,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民族关系上,有利于民族团结,在面对外来侵略时,也有

10、利于抵御侵略,防止分裂割据。消极作用: 经济上,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政治上,强化的专制统治使民主政治无从谈起。 思想文化上,压制了思想文化、科技的发展,不利于明清民主启蒙思想的发展。总的来说,使得明清时期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五、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在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在中央政权中,皇帝制度不断加强;在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君权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相权不断被削弱。 在中央与地方政权的关系中,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中央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严格控制地方政权,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11、。 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合作解疑 精讲点拨】探究一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博弈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针对上述言论,秦始皇曾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请概括秦始皇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主要观点。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探究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始置左右丞相,佐助君主处理国家军政要务。嬴政统一全国后,设置 “三公”。其中御史大夫职位相对低而权限重,太尉一职虚有其位而无实人。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

12、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三 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关键。据司马光说: “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材料四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明太祖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三公”的出现有何实质意义?御史大夫的设置反映了什么矛盾?(4分) (2)据材料二,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为此设置了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4分) (3)据材料三,为什么说“传统相权的衰落

13、,宋代是关键”?(6分) (4)元代实行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据此并结合材料四,说明明朝废除丞相的原因和措施。(6分) (5)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4分)探究三 中央集权对今天我国政治改革有何启发?【总结运用】几个制度的演变历史 1、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1)、秦朝 6)、北宋 2)、西汉中朝7)、元朝一省制3)、东汉尚书台8)、明朝 4)、魏晋南北朝三省六部制雏形9)、清朝 5)、隋唐 2、地方管理体制的演变 (始于西周) (始于秦朝) (始于元朝)3、选官制度的演变 _制度(战国、秦朝推行,讲究军功) (西汉推行,讲究门第)九品中正

14、制(东汉推行,讲究门第) (隋唐以后历朝都推行,讲究才能) 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度为 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是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4、监察制度的演变 秦朝:_汉:中央御史府,地方刺史唐:_ 宋:_(独立谏议机构的出现) 明清:“科道”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影响:不能从根本上 ,也不能 现象,但是,它在整顿吏治,打击 ,维护中央集权,谏正 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观点:反对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意义:巩固了秦朝的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二、答案 (1)“三公”的出现是对世袭制的否

15、定。御史大夫的设置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2)态度:设宰相筹划大事,以弥补君主的不足。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同时相权三分,有利于加强皇权。(3)宋代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而且还削掉了宰相的用人权和司法权。(4)元朝实行行省制,中书省长官就是宰相。原因:中书省权力过重。措施:废丞相,权归六部,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5)趋势:相对渐趋衰落,皇权日益 强化,虽然有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也阻碍了新思想和新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三、1、坚持中央集权领导,但必修发扬民主集中制, 2、防止个人独裁专

16、断。充分发挥中央集体领导的政府效能,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和经济的发展。 3、发扬民主政治、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体恤民情、人文关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测试题一、选择题1.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外服制2.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A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内外朝制3. 荀子效儒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

17、姓独居五十三人。”从史料看西周分封的主体是A. 王族 B. 功臣 C. 先代贵族 D. 姻亲4.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 “规范”是指A.分封制度 B.世袭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宗法制度5. 右图是秦朝琅琊石刻拓本。记录了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上了琅琊山(今胶南县)。内容有:“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表明秦始皇登山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A加强对地方控制 B炫耀文治武功 C宣示皇权至上 D祈求国泰民安6.与秦汉丞相制度

18、相比,隋唐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主要在于A通过分散相权达到集权的目的 B用六部牵制宰相的权力C通过加强相权达到集权的目的 D取消宰相,加强皇帝权力7.为了监察地方官吏,北宋政府设置了 A刺史 B通判 C知州 D三司使8.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9.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西周实行分封制 西汉实行郡国并行 唐朝实行三省制 明朝废除丞相A B C D10.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19、由于其出身草莽,自小颠沛流离,且又当过和尚,即位后且残杀功臣,其长相如何在民间有多重版本,而大体可分为两类:宫廷版:方面大脸,慈眉善目 民间版:五官不正,相貌丑陋 (见下图),符合朱元璋真相的是A图 B图 C图图都是 D有待考证11.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表述正确的是A.康熙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而设 B.最初的职能主要是处理军务和其他政务C.军机大臣由朝中重臣推举任用 D.办事效率较高,但决策封闭的特征更明显12.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中有一段这样的表述:“(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

20、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A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C李沆是个节俭宰相 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13.2008年湖南大学抢救性回购2000余枚流落海外的秦简,保护研究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这批秦简成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其中可能涉及的政治制度有皇帝制度 差额选举法 郡县制度 三省六部制A B C D14、斯塔弗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是公元前221年第二次是1911年第三次是1949年”第一次的

21、革命主要是指 A 中央集权制确立 B 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C 宗法制家族制度形成 D 世卿世禄确立15.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 , 其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 交通的发展 B. 疆域的拓展 c. 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16、 据记载,周武王灭商后 “封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周与鲁的关系是A父子 B兄弟 C平等 D大宗与小宗17、下列关于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及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A. 奠定了中国后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 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C.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 D. 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

22、发展18、(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召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汉武帝此举的意图是 A施恩与诸侯子弟 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C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 D削弱诸侯王的力量19、西汉的七国之乱与唐朝的安史之乱发生的相同原因是 A. 内地兵力空虚 B. 封建统治腐朽 C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D. 皇帝不问政事20.“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选自旧唐书)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21.宋太祖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

23、但政府的官俸和军费开支却越来越大,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由此得出的教训是 A机构改革必须增加财政开支 B.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保障 C机构改革必须重视精兵简政 D.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扩大政府机构和军队2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是 秦始皇建立郡县制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唐代设立节度使 宋太祖派文臣作知州 A. B. C. D. 23.推行中朝、外朝机构来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朝代是 A. 秦朝 B. 西汉 C. 唐朝 D. 宋朝24.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形成于隋朝 它是两汉以来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产物 它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 对隋唐以后各朝影响深远 A

24、. B. C. D. 25.唐朝元和十三年,皇甫鎛为了谄媚皇帝,上书请求减少官员的俸禄以节约朝廷开支。皇帝下诏书批准后却被给事中崔祐驳回,事情无果而终。根据材料来看崔祐是下列哪个机构的官员A 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户部26.“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这段引文描述的财政官制应属于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27.唐宋通过改革中央官僚机构加强皇权的共同策略之一是 A形成“中朝”决策机构 B分割宰相权力 C削弱地方权力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28.以下关于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并开始参与决策

25、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正式形成的 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 内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 A B C D 29.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机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人直缮写。”这说明军机处设置的最初目的是 A适应军事需要 B加强中央集权 C剥夺朝中大将兵权 D巩固皇权30. 反映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排列是 “世卿世禄”制 察举制 军功爵制 科举制 九品中正制 A. B. C. D. 31.在省级最高行政机构专门设置的负责监察的机构是 A.都察院 B.监察御史 C.“科道” D.按察使司32下列我国古代的官职中,不具有管理军事职能的是 A秦朝太尉 B西汉的刺史 C唐朝的尚书省 D宋

26、代枢密院 非选择题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日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日鲁。封召公爽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史记周本纪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日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其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材料三 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史记周本纪材料四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请回答:(1)上述材料所述的

27、是什么政治制度?(1 分)推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 分)(2)据材料说明在周初能够取得“封侯”地位的主要是哪些人?(2 分)这些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3 分)(3)材料三、四分别说明了什么?(2 分)34、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致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关系.根据所说回答下列问题:(1) 中央集权制度含中央行政制度与地方行政制度两个系统.简述秦,唐,明,清四个朝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情况.(2) 在地方行政制度中,秦朝全面推行的郡县制和元朝创立的行省制度对中国古代政

28、治制度各有怎样的开创性贡献?(3) 对中央集权制度影响的评价在史学界存在着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影响占支配地位.第二种意见认为中央集权制度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你同意那一种意见?试以明清(鸦片战争)的史实为例扼要加以阐述.3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这样的安排纯系一时权宜之计,从未预计长久保持。即使在创业人刘邦去世之前,已有不少侯国,因有心和无心的差错,被削被除。这种加强

29、中央统治的政策,至第五个皇帝刘彻在位期间达到极点。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 材料四: 军机处的工作:发折: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军机处。接折:军机章京将奏折送军机大臣阅。见面:军机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述旨: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过朱:皇帝朱笔改定奏折。交发: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开面: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交折: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月折: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随手: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封柜: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判断“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什么制度并分析其产生原因。(2分)这一制度产生什么问题,最终如何解决?(2分)(2)材料二中北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