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任务书院校编号 07-32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 院校名称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举办单位 重庆市人民政府 主管部门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所属省份 重庆市 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工作办公室二OO七年十一月填 写 要 求一、请依据批准立项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如实填写;二、各级项目进度均须明确年度目标、可监测指标及经费预算;三、请按照本任务书格式填写,其中第3A、3B、3C、4A、4B、4C、5表须按照立项项目逐项填写,分项分页;四、本任务书请用A3纸打印,一式20份(教育部、财政部各10份)上报。表格目录1.项目基本情况42.院校综合建设进度表1
2、13A1.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煤矿开采技术)133B1.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煤矿开采技术)143C1.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煤矿开采技术)223A2.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工程测量技术)253B2.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工程测量技术)263C2.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工程测量技术)353A3.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建筑工程技术)383B3.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建筑工程技术)393C3.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建筑工程技
3、术)483A4.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机电一体化技术)513B4.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机电一体化技术)523C4.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机电一体化技术)624A.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计算机网络技术)654B.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计算机网络技术)664C.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计算机网络技术)745.院校其他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776.资金投入预算汇总表897.专家论证意见908.院校举办方承诺919.地方政府支持承诺9210.审核意见93备注:页码根据项目填写的实际页数编
4、制1.项目基本情况院校基本信息法人代表信息姓 名部门及职务联系人信 息姓 名部门及职务办公室电话传 真办公室电话传 真手 机E-mail手 机E-mail通信地址邮 编指导思想和建设总目标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为指导,围绕重庆“十一五”规划中“资源加工”等支柱产业对煤矿主体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素质为先导、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针对煤炭等“艰苦、高危”行业的特点,传承煤矿人“质朴、勤劳、乐于奉献”的精神,加强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教育,加强学生“愿为煤矿学、愿到煤矿去、愿在煤矿干”的理想和信念教育,增强
5、学生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坚持走产学结合的道路,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开放式、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支撑,培养学生过硬的技术本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学院综合实力,加快煤炭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矿现代化建设服务。建设思路:通过与重庆煤矿安全监察局等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学院产学合作委员会成员企业紧密结合,探索“政、企、校联动”,即“政府主导、煤炭行业引领、学院推进”的示范院校建设机制。按“优质优酬”的原则,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按“互惠互利”原则,建立健全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与订单企业共建学生学习激励机制;以过程考
6、核与目标考核相结合,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充分利用校友老总遍及川渝煤炭企业的资源优势,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学院的整体专业建设,实现煤矿主体专业人才培养全覆盖。以产学合作为途径,创新具有煤炭行业特色的“能力模块化、考证岗位化”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以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与煤炭企业建立“互派式”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即学院派教师到煤矿挂职锻炼,企业派技术专家到学院挂职任教,打造一支 “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与企业共建融“教、学、做”为一体的“生产性、开放式、共享型”实训基地;针对煤炭等行业“艰苦、高危”的特点,强化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
7、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总体目标:紧紧围绕重庆市重点发展的资源加工、房地产及建筑、装备制造和信息等重点和优势产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打造“5个品牌专业”。通过三年建设,建立“政、企、校联动”的示范院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形成可供借鉴的经验。建成“三个基地、二个中心、一个平台”,即将学院建成西部煤矿主体专业的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建成重庆建筑行业的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建成重庆企业员工、三峡库区移民的培训基地;建成重庆煤矿技术服务中心和重庆主城区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打造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平台,更好地为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和三峡库区建设和煤炭等行业安全生产服务,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人才支撑,建成煤炭行
8、业领先、西部一流、特色鲜明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引领和带动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续表1分项目建设目标和分年度建设要点建设内容2008年2009年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建设目标: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突出“一个机制,三个结合、一个台阶”,即创新和完善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保障机制;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双师”素质教师实践与对外技术服务相结合,对外培训与考证相结合;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紧跟技术前沿,体现开放性、生产性,使其整体上一个台阶。与重庆天巨承机械制造公司、重庆建工集团在校内共建“矿山设备生产车间”和“建筑劳务培训考试中心”,新
9、建“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等28个装备水平高,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和生产性于一体的开放式校内实训基地(室)和实训车间;与重庆煤炭集团等企业共建100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确保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签约率达100%。资金预算:项目建设资金预算2721.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442.00万元,重庆市财政投入796.00万元,企业投入483.00万元(重庆建工集团投入35.00万元,松藻煤电公司投入168.00万元,南桐矿业公司20.00万元,重庆天巨承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260.00万元)。2007年建设要点:1.与重庆市建委、建工集团共同完成“建筑劳务培训考试中心”建设,建立政
10、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建机制。2.完成“矿山电工实训基地”、“矿井通风实训室”、“装饰技能实训室”的建设。3.完成“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实训基地”、“综采与井巷掘进实训基地”、“测量电子仪器实训基地”、“现代测绘实训中心”、“建筑技能实训基地”、 “矿山机械实训基地”、“机械制造实训基地”等7个实训基地的一期工程。4.完成“软件应用实训室”的一期工程。5.扩建煤矿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实训基地,增强服务功能,在校学生仿真实训每年达到2000人次。6.依托行业,面向社会,与企业合作,新建校外实习基地4个。2008年建设要点:1.建成“灾害防治实训室”、“软件应用实训室”、“矿山机电设备检测中心”。2.
11、完成“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实训基地”、“综采与井巷掘进实训基地”、“测量电子仪器实训基地”、“现代测绘实训中心”、“建筑技能实训基地”、“矿山机械实训基地”、“机械制造实训基地”等7个实训基地的二期工程。3. 完成“测量光学仪器实训基地 ”、“GPS检验网实训基地”、“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实训基地”、 “电子信息实训基地”等4个实训基地的一期工程。4.完成“力学与材料检测实训室”、“路桥隧道施工仿真实训室”等2个实训室的一期工程。5.扩建笔记本电脑维修实训基地, 完善计算机网络实训基地,改建计算机实训基地中的通用实训室。6.与企业共建网络技术对外服务中心,开展对外技术服务工作。7.依托行业,面向社会
12、,与企业合作,新建校外实习基地48个。8.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完善学生实习实训质量标准和实习实训运行管理制度,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建设要点:1.与天巨承等公司共建“矿山设备生产车间”,完善行业企业共建机制。2. 完成“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实训基地”、“综采与井巷掘进实训基地”、“测量电子仪器实训基地”、“现代测绘实训中心”、“建筑技能实训基地”、“矿山机械实训基地”、“机械制造实训基地”、“测量光学仪器实训基地 ”、“GPS检验网实训基地”、“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实训基地”、“电子信息实训基地”等11个实训基地。3.完成“力学与材料检测实训室”、“路桥隧道施工仿真实训室”、“压力观测与控制实训
13、室”、“虚拟识图实训室”等4个实训室建设。 4.完善煤矿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实训基地,完成计算机网络实训基地中的“网络多媒体应用实训室”建设工作。5.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实训室的实训功能,开展职业培训、职教师资培训、技术服务、师生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6.进一步依托行业和企业,新建设48个校外实习基地。 完善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有机衔接机制,充分满足各专业学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的需要。续表1分项目建设目标和分年度建设要点建设内容2008年2009年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建设目标: 师资队伍建设突出“二个机制、一个重点、三项能力”,即建立校企互派教师和专家挂职工作机制,实践技能
14、课程主要由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设为重点,培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通过到国内外高校进修和企业挂职锻炼,着力培养教师先进的职教理念,掌握专业前沿技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构建一支由26名专业带头人,103名骨干教师,105名“双师”素质教师,166名企业行业兼职教师组成的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的专业教学团队,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以上。资金预算:项目建设资金预算948.5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431.00万元,重庆市财政投入466.00万元,学院自筹51.50万元。2007年建设要点:通过到企业挂职锻练、参与企业生产管理活动等方式
15、,培养4名掌握专业技能的青年“双师”素质教师。聘用8名熟悉企业工作程序的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2008年建设要点: 1.制订学院专业教师职业能力认证标准及准入等制度,完善师资队伍制度建设。2.与合作企业共同建立技术服务与培训相结合的 “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机制,搭建依托行业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平台,提高教师团队的技术服务能力。3.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创造事业平台,派送国外培训、国内调研、参与企业生产及技术研发等方式,聘用、引进和培养13名具有丰富实践工程经验、在行业有较大影响的专业带头人。4.通过国内培训、参与企业产品开发、技术革新等实际生产活动等方式,培养56名熟悉企业工作程序的“双
16、师型”骨干教师。5.通过到企业挂职锻练、参与企业生产管理活动等方式,培养52名掌握专业技能的青年“双师”素质教师。6.聘用82名熟悉企业工作程序的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学校“兼职教师资源库”。7.以教研室、实训基地为主体建设单位,以专业为建设平台,建设专兼结合、团结协作的优秀教学团队;构建院级、市级、国家级教学团队梯队,建成6个院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8.建立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0.9以上。建设要点:1.聘用、引进和培养13名专业带头人。2.培养47名熟悉企业专业工作程序、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双师型”骨干教
17、师。3.培养49名 “双师”素质教师。4.聘用76名熟悉企业工作程序的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完善学校“兼职教师资源库”。5.整体提升教师团队的技术服务能力。6.完善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7.新建成1个市级、1个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形成由2个市级、7个院级优秀教学团队组成的优秀教学团队梯队。8.建成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行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构成的专兼结合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以上。 续表1 分项目建设目标和分年度建设要点建设内容2008年2009年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建设目标:与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共
18、同修订“采矿类能力模块”标准,深化煤矿开采技术专业“能力模块化、考证岗位化”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开发“矿山机电综合职业资格证书”,创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参与工程项目,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施“项目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瞄准施工员岗位要求,深化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订单式、预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将顶岗实习与考取资格证书相结合,深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学交替、岗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5个重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企业共同研究专业对应的职业标准和岗位能力要求,构建以工作过程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传统模式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教学过程的实
19、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全面实施“双证书”制,把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有机衔接,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融入到课程中,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100%;建设51门核心课程(其中建设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市级精品课程),开发49种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特色教材和配套数字化课件。资金预算:项目建设资金预算1268.5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027.00万元,重庆市财政投入203.00万元,学院自筹38.50万元。2007年建设要点:1.与劳动主管部门、行业建立共建示范的机制,共同完成“煤矿开采技术”等5个重点建设专业“能力模块化、考证岗位化”、“项目导向”、“订单式、预就业”
20、、“双证融通”和 “工学交替、岗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论证,形成方案并实施。2. 建设2门优质核心课程。其中建成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 建设2种工学结合的理论实训一体化特色教材。2008年建设要点:1.与劳动主管部门、行业共同制定“煤矿开采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2个专业的高职学生职业资格综合证书考核标准及“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3个专业职业能力标准。2. 根据职业标准,打破传统模式,重构5个重点建设专业的课程体系,完成5个重点建设专业课程标准建设,并据此改革教学内容,制定并实施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配套的人才培养计划。3. 配套建设20门优质核心专业课程。其中
21、建成4门市级精品课程、7门院级精品课程。4. 完成23种工学结合的理论实训一体化特色教材建设,初步形成高职特色的系列教材。5. 全面推行顶岗实习制度和“双证书”制度。建设要点:1.总结并提练“煤矿开采技术”等5个重点建设专业“能力模块化、考证岗位化”、“项目导向”、“订单式、预就业”、“双证融通”和 “工学交替、岗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向对口支援的院校和全国同类高职学院推广。2.完善5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3.配套建设29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其中建设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市级精品课程、12门院级精品课程。4.完成工学结合的24种理论实训一体化特色教材编写工作,形成5个重点建设专业特
22、色鲜明、工学结合的理论实训一体化系列教材。5.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100% ,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7%以上。续表1 分项目建设目标和分年度建设要点建设内容2008年2009年对口支援和交流能力建设建设目标:通过培训师资、派遣骨干教师支教、联合培养学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等方式,对口支援重庆及西部地区8所高等职业院校,使对口支援的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建立校际交流关系,定期开展对口交流活动,进一步提高学院自身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与三峡库区及四川
23、省的5个经济欠发达县建立对口支援关系,通过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加大对口支援力度,全面提高对口支援地区煤炭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煤炭企业规范化建设,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资金预算:项目建设资金预算230.00万元,其中:重庆市财政投入170.00万元,学院自筹60.00万元。2007年建设要点:组建和培训项目建设团队;与4所高职院校签订对口支援协议;与三峡库区及四川省的5个经济欠发达县签订对口支援协议。2008年建设要点:1.建立项目实施保障机制,制定5项管理制度和办法。2.为对口支援院校培训100名教师;与对口支援院校共同培养100名学生;选派4名教师到对口支援院校支教。与
24、2009年对口支援的4所院校签订对口支援协议。3.组织810名教学管理人员或专业带头人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对口交流院校开展2次学习交流活动,接待对口交流院校来校交流学习5次。4.购置所需的硬件设备;选派5名专业教师分别到对口支援的5个经济欠发达县的煤炭企业或行业主管部门挂职锻炼;为对口支援地区的煤炭企业现场培训技术骨干25人;完成5个中小型煤矿的开拓开采设计、技术改造、矿图测绘、矿井机电设备检测等项目。建设要点:1.建立项目实施的保障机制。完成项目建设团队的再培训;修订、调整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办法。2.为对口支援院校培训100名教师;与对口支援院校共同培养100名学生
25、;选派4名教师到对口支援院校支教。3.组织810名教学管理人员或专业带头人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对口交流院校开展2次学习交流活动,接待对口交流院校来校交流学习5次。4.继续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及四川省的5个经济欠发达县建设,派遣5名专业教师到支援地区煤炭企业或行业主管部门挂职锻炼;为对口支援地区的煤炭企业现场培训技术骨干25人;完成5个中小型煤矿的开拓开采设计、技术改造、矿图测绘、矿井机电设备检测等项目。续表1分项目建设目标和分年度建设要点建设内容2008年2009年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目标:为了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实现管理信息化,提高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通过校园网基础设施
26、、校园信息系统建设,扩建数字图书馆,实现全院在教学、科研、对外技术服务、设备及学生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为共享资源库建设提供平台。同时实现“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向社会公开,增加建设的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实现建设成果资源共享,使同类高职院校和学生广泛受益。资金预算:项目建设资金预算500.00万元,其中:重庆市财政投入350.00万元,学院自筹150.00万元。2007年建设要点:1.加强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扩充校园网办公信息点;提升校园网出口带宽,提高校内外网络访问速度,改造现代教育技术中心IDG机房,改造
27、机房的供电、空调、防雷、防毒等设施,保证服务器的安全正常运行。2008年建设要点:1.完成应用服务器构建、主路由、核心交换机、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核心设备购置,建设管理及办公用OA系统,建设数字资源库。2.建设“一卡通”应用系统,建设数字资源处理中心,数字图书存储系统扩容,进一步构筑校园信息平台。建设要点:1.建立距离较远的办公地点VPN专线,完成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二期工程建设,以实现全院高速联网。2.完成数字资源库建设,对现有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3.为对口支持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及网络信息服务。教育培训服务能力建设建设目标:为扩大培训服务领域,增强培训服务能力,在现有国家二级安全生产培训机构的基础上,新建5个专项培训基地(市级中职师资培训基地、物流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行业培训基地、重庆市煤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