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547.34KB ,
资源ID:4944500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9445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5万亩树莓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5万亩树莓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docx

1、15万亩树莓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单位:法库县树莓产业发展办公室编制时间:法库县15万亩树莓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1、第一章 总论2、第二章 树莓简介3、第三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4、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5、第五章 市场分析6、第六章 建设方案7、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要111 项目所在地基本情况法库县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北部,辽河中游右岸,为沈阳市管辖。地理位置为北纬42392942846,东经12345141224423。县境南北约60公里,东西约80公里,区域总面积2320平方公里,为辽北平原的一部分。东邻铁岭和调兵山市,东北与昌图、开

2、原接壤,北与康平县毗邻,西与彰武县相接,南与沈阳相靠。县城距沈阳市90公里,距铁岭市45公里。行政区划为8个镇、11个乡、1个经济开发区,225个行政村、15个社区。主要有汉、满、蒙古、回、朝鲜、锡伯等8个民族,人口共计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万人。法库境内地势北高南低,丘陵平原起伏交错。山脉系阴山山系,松岭山脉医巫闾山余脉。全境共有八虎山、马鞍山、二龙山等大小山岭382座;有辽河、秀水河、拉马河等大小河流近百条;有中型水库7座;有耕地198万亩,占总面积的56.9%。法库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多风,夏季炎热,秋季光照充足,冬季寒冷。全年平均气温6.7,平均相对湿度62%,无霜期为

3、150天左右。法库交通十分便利,境内有沈(阳)承(德)线、明(水)沈(阳)线、铁(岭)彰(武)线、昌(图)新(民)线、沈(阳)法(库)线、秀(水)梨(树)线等公路干线和乡村级公路相交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另有铁路由东部入境,火车站居于县城东北。法库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水稻、高粮、谷子、小麦和杂粮。年产量稳定在7、5亿公斤左右。法库是全国绿化百佳县、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四期工程高科技示范区。现有林地面积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8%。法库是国家一类矿产资源大县,是全国瓷土基地县。已发现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26种,具体是:煤、硅灰石、方解石、硅石、钾长石、瓷土、膨润

4、土、高岭石、沸石、珍珠岩、黑曜岩、大理石、花岗岩、玄武岩、石墨、水晶、玛瑙、金、银、铜、铁、钼、紫砂土、矿泉水、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砂石。现在,已探明煤炭保有储量1052.5万吨,瓷土储量5924万吨,硅灰石储量432万吨,珍珠岩储量200万吨,沸石储量3940万吨,膨润土储量47万吨。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吸引了国内外企业的有识之士,185条陶瓷生产线相继建成投产,令人瞩目的“东北瓷都”正在沈北大地崛起。法库是辽宁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县。经环保部门检测,法库完全具备生产AA级绿色食品的环境条件。2000年初,法库在全省率先创办了辽宁孟家绿色食品开发区,此后,兴办了各类科技示范园区,建立了万寿菊、树

5、莓等6个特色农业生产经济区,形成了绿色食品生产产业集群。所生产的绿色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倍受青睐。从2006年开始加大了对树莓产业的支持力度,2008年,把树莓产业定为全县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在全县推广发展。法库还是辽宁省第一批旅游强县。法库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五龙山、圣迹山、药王山可以实现仁者的夙愿;爱湖、财湖、秀水湖可以尽舒智者的胸怀。为实现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法库成立了生态旅游经济区,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旅游品牌,旅游业迅速发展。 几年来,法库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以加快发展为主题,高举工业立县、农业富民旗帜,大力发展以“526”经济格局为核心的特色县域经

6、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呈现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112 项目建设条件项目建设地点以登仕堡为核心区,丁家房、秀水河、大孤家子等乡镇为辐射带动区。其中,登仕堡子镇是最早引进红树莓生产的地区,从1995年引进至今,树莓生产历史已有十余年,生产经验丰富。特别是国家实施惠农政策后,加大了农业投入,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发展树莓生产的积极性。从2003年起,我县开始扶持红树莓产业的发展,重点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投入到登仕堡子镇树莓产业的基础设施资金达2000余万元,有力地保证了树莓产业的稳定发展,树莓经济效益逐年提高,2007年树莓亩收入60

7、00元,今年达到了1万元,许多树莓果农因此走上了富裕之路。在登仕堡子镇的带动下,丁家房、秀水河、大孤家子等乡镇这几年也开始发展树莓生产,农民发展树莓生产的积极性十分高涨。除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外,我县还加强了服务体系建设,通过与辽宁省农科院、沈阳市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聘请专家教授举办培训班、建立苗木繁育基地、生产示范基地、组建树莓专业合作社、设立服务指导站等,服务体系基本健全,由于引进了几家树莓加工企业,解决了农民卖果难的后顾之忧,农民可放心发展树莓生产。红树莓果实为浆果,质地很软,极不耐贮存,在采收、加工过程中需大量人工,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县农业人口38万,剩余劳动力较多,适

8、宜发展树莓生产。此外,法库县土地资源丰富,土质肥沃,气候条件适宜,有利于树莓生长,品质较好。113 项目建设方案项目名称:辽宁省法库县十五万亩红树莓生产基地项目项目方案:该项目计划于2008年末开始建设,到2012年末全部建设完成。法库县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法库县人民政府县长冯守全担任,副组长由法库县政府副县长徐风贵担任,领导小组包括县发改局、财政局、农经局、科技局、水利局、林业局、农行、信用联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县农经局局长刘洪义担任,副组长由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张宏强担任,成员单位有:登仕堡、丁家房、秀水河、大孤家等乡镇。在组织协调上,主动接受省、市农业生产主管

9、部门的指导;在树莓基地建设施工中,委托辽宁农业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聘请专业监理公司进行工程施工监理工作;由辽宁省农科院、沈阳市农科院提供技术支持,聘请辽宁省农科院熊岳果树研究所所长魏永祥为技术顾问。项目地点:登仕堡、丁家房、秀水河、大孤家等乡镇项目规模:拟建设红树莓生产基地15万亩,其中:以登仕堡子镇为核心,建设5万亩,丁家房3万亩、秀水河4万亩、大孤家3万亩。进度安排:从2008年末开始建设,到2012年末全部建设完成。管理方案:法库县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主动接受国家、省、市农业部门指导。114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投资概算:项目总投资29000万元其中:井、电、路、桥涵等基础设施投资108

10、00万元苗木、架材投资16200万元新品种苗木引进、繁育和技术推广资金800万元其它费用1200万元资金筹措:申请国家财政资金23000万元,农民自筹资金3000万元,银行小额贷款3000万元。12 综合评价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省市政府和行业发展规划,符合农业综合开发产业政策,且在国家重点扶持的建设项目范围之内。树莓抗病性、抗逆性强,在生产过程中不施用化肥和农药,生产的产品属绿色食品,该项目的建设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符合保护资源、改善环境、发展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资源优势明显,区域特色突出。项目区农民生产红树莓生产经验丰富,县乡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资金、农资

11、、产品销售等综合服务。项目区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发展劳动密集型绿色食品红树莓产业的发展。项目区已有树莓加工企业3家,年加工能力达6万吨,随着树莓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增加,还将陆续引进树莓加工企业和扩大现有企业生产规模,可全部消化项目区内的树莓鲜果,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发展红树莓生产投资回收期短,效益高,一般当年栽植第二年结果,第三年进入盛产期,亩产1000公斤,售价每公斤6元以上,亩效益6000元上,一次投入可连续结果1520年。若15万亩树莓进入盛产期,年产量可达15万吨,产值9亿元以上,利润6亿元以上。发展红树莓项目是当地农民致富的一个好项目。该项目投资估算合理,自筹资金来源有保

12、障,筹资方案合理,比例恰当,切实可行。项目预期经济效益好,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有较强的财政有偿资金归还保障。树莓产业的发展,不但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农民增收,还将促进餐饮、运输、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是一项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一体的绿色产业项目,有极大的开发价值。第二章 树莓简介树莓:又称木莓、覆盆子,属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多年生小灌木。丛生,枝条斜生或平卧,比较柔软,枝条长3-4米。果实为浆果,柔嫩多汁,甜酸适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色泽宜人。树莓果实含有多种易被人体吸引和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如维生素 B2 ,钙,锌,铁,镁等,尤其是 VC的含量是苹果的 5 倍,氨基酸及

13、铁、锌、磷的含量高于苹果和葡萄,糖含量与苹果、梨、柑桔三大水果相似,它含有比现有栽培水果及其他任何野果树都高的维生素E、SOD、氨基丁等抗衰老物质,特别是抗癌物质鞣花酸含量丰富,对结肠、宫颈、乳腺和胰癌有预防和一定的疗效。据测定:果实含糖5.7-10.7%,酸度0.6%-2.2%。每百克鲜果含VC47克(是苹果的5倍),VB133毫克,VB12205毫克,还含有其他有机酸、抗生素等。树莓不仅可以鲜食,也可加工利用,其加工品主要有果汁、果酱、果酒等。树莓果实红色,果汁还可作为天然色素添加剂。树莓还具有药用价值,每克果实中含水扬酸0.5-2.2毫克,具有止渴、除痰、发汗、活血的功效,可广泛应用于制

14、药、保健品、化妆品生产等行业。树莓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与寒带,少量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南半球。大规模栽培的国家有俄罗斯、南斯拉夫、波兰、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在我国,树莓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华南等地。主栽地区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江苏、江西等省。 树莓在分类中,按成熟后花托与果实是否分离,分为树莓(Strigosus)和黑莓(Blackberries)两类。树莓中又分红树莓、黄树莓、紫树莓和黑树莓等。现在北方地区主要栽培的是红树莓和黑莓。红树莓适于我国北方地区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当年栽植,第二年即可结果,34年进入盛果期,亩产可达1000公斤。树

15、莓抗病性强,抗逆性强,在生长期不用化肥农药,是绿色食品,深受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消费者喜爱,我国消费者对树莓认识也逐渐提高,需求不断增加。目前,树莓鲜果及其加工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极为畅销,且供不应求,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树莓果实为浆果,极不耐贮存,在生产过程中需大量人工,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发达国家生产成本较高,种植面积难以增加,我国树莓产业也处于起步阶段,产量较少。因此,加快树莓产业的发展,抢占市场,是我县农民致富的首选项目。第三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31 项目建设背景法库县地处辽河冲击平原,是辽宁省的重要商品粮、蔬菜、水果生产基地之一。法库县化工企业很少,生态环境很好,经环境监测与评价,

16、非常适合发展绿色食品生产。1995年,登仕堡子镇巴尔山村农民率先引进树莓这个果树新品种,经过几年的试栽,获得成功。2002年建立了第一个示范基地,2003年开始推广,几年来,栽植树莓的农民都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走上了富裕之路,在这些农户的带动下,登仕堡子镇农民及周边乡镇农民纷纷开始发展树莓生产。近几年来,法库县的红树莓产业的发展得到了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一直保持着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态势。2006年,沈阳市政府加大了对树莓产业的支持力度,出台了支持政策,即:对新栽百亩以上连片的地块,每亩给予500元的苗木补助款。此政策出台后,有力地促进了树莓产业的发展。2008年,我县根据市政

17、府的指示精神,再次调整了农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树莓等特色产业。因此,此项目的建设完全符合地方政府的产业发展规划。项目区内现有树莓加工企业3家,年加工能力在6万吨以上,产品全部出口到欧、美、日等国,供不应求。而项目区内现有树莓面积仅3.8万亩,产量2万吨,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加工、出口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要进一步扩大生产基地规模,到2012年全县树莓面积要达到15万亩,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本项目实施后,预计年产树莓鲜果15万吨,产值9亿元以上,纯利润6亿元以上,项目区乡镇农民人均增收3500元。同时带动服务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2 项目建设

18、的必要性321 本项目的实施,是实施地区产业政策和产业化发展规划的需要2000年初,法库在全省率先创办了辽宁孟家绿色食品开发区,此后,兴办了各类科技示范园区,建立了万寿菊、树莓等6个特色农业生产经济区,形成了绿色食品生产产业集群。所生产的绿色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倍受青睐。从2006年开始加大了对树莓产业的支持力度,2008年,把树莓产业定为全县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在全县推广发展。沈阳市政府对树莓产业的发展也相当重视,几年来都把树莓产业做为重点支持的农业项目之一。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是实施地区产业政策和产业化发展规划的需要322 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树莓产业的发展壮大,有效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发展

19、树莓生产,虽然管理简单、效益高、回收期短、一次投资多年受益,但前期投资也较大,苗木、架材、基础设施等投入平均每亩地2000元左右,大多数农户负担不起,因此制约了树莓产业的发展。本项目的实施,由国家财政投资一大部分,农民自筹一小部分,金融机构再提供一部分贷款,就解决了农民发展树莓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这就促进了农民发展树莓生产的积极性,使树莓产业快速发展和壮大,从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323 本项目的实施,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区域产业比较优势的需要本项目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气候条件适宜,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民发展树莓生产的积极性高。目前,我县树莓产业在全国闻名,树莓产业也是我县

20、仅有的几个出口创汇产业之一。本项目实施后,可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使树莓这个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建成全国最大的树莓生产加工基地,提高区域产业比较优势。324 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解决本地区的“三农”问题,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项目建成后,可实现纯利润6亿元,项目乡镇人均增收3500元左右,同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拉动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四章 建设条件41 项目区概况项目区位于辽宁北部,法库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多风,夏季炎热,秋季光照充足,冬季寒冷。全年平均气温6.7,平均相对湿度62%,无霜期为150天左右。全县

21、有人口45万,农业人口38万,有耕地198万亩,土质肥沃,适宜发展树莓生产。法库县是辽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畜牧业也较发达,农家肥资源丰富,为培肥地力和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此外,项目区乡镇均位于101国道、203国道两侧,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我县树莓从1995年引进,2002年建立了第一个红树莓示范基地,成立了沈阳登丰林果业有限公司,2003年开始推广,成立了第一个树莓合作社,2004年末引进第一家树莓加工企业,2006年建立了苗木繁育基地。现在,全县树莓面积已发展到3.8万亩,引进了三家树莓加工企业,成立了4个树莓专业合作社,设立30多个服务指导站,建立了3个树莓苗木繁育基

22、地,并与辽宁省农科院、沈阳市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成为我县的技术依托单位。形成了集供应、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模式。42 项目建设条件优势分析 421 自然资源优势,适合树莓生长我县位于辽河冲击平原,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7.1,有效积温32003400,日照2,120小时,降水量550毫米,无霜期155天左右,且土质肥沃,地下水资源充足,适宜树莓生长。另外,该项目区位于203国道和101国道两侧,交通十分便利,对树莓鲜果的运输和加工品的销售十分有利。电力、通讯设施齐全,有于项目建设。422 产品质量好我县从1995年开始引进树莓,

23、十多几年来通过不断筛选,选出了几个优质高产的品种,并全面推广。在生产管理上也十分严格,在生产过程中不上化肥,不打农药,只上有机肥,果品质量上乘,2003年经国际树莓协会检测达到AA级绿色食品标准,质量排名世界第二,2005年在中国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获得优质农产品奖。几年来,有10多个国家的客商陆续来我镇考察、订货。目前,登仕堡子镇生产的树莓全部出口,主要出口国有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等国家,产品供不应求。423 销路畅通,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树莓果实属浆果,极不耐贮存,果实摘下后必须就地加工,否则就会腐烂。为了提高农民发展树莓生产的积极性,保证农民利益,登仕堡子镇在2004年末引进了一家树

24、莓加工企业,即:辽宁省红树莓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该企业是由辽宁今日集团投资1200万元建立的,目前安装一台速冻生产线,年加工能力1200吨。今年又引进两家树莓加工企业,投资额分别为5200万元、3570万元,年加工能力分别为4万吨、2万吨,已于7月份投产。有了这两家企业,我县树莓可就地加工、销售,不愁销路,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424 经济效益高,农民发展树莓产业的积极性高树莓当年栽植,第二年结果,第三年进入盛果期,亩效益一般在6000元左右,是玉米的10倍以上,并且是一次投资多年受益(15年)。今年我县树莓平均收购价达到了每公斤10元,亩收入1万元左右,许多农民因此走上了富裕之路。目前,广大农

25、民对树莓这项产业十分认可,发展树莓生产的积极性十分高涨。425 服务系统健全,技术力量雄厚为了促进树莓产业的发展,2003年3月在登仕堡子镇成立了法库县树莓生产者协会,并在全镇各村设立了8个树莓服务站,主要从事树莓生产、销售和服务活动。2007年3月又成立了法库县树莓科普工作站,并设立了10个分站,从事树莓生产技术指导工作。到现在,已成立了4个树莓专业合作社,设立了30多个服务指导站,方便了农民发展树莓生产。登仕堡树莓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与辽宁省农科院、沈阳市农科院建立了合作关系,聘请魏永祥、蒋明杉、何爽等几位专家为技术顾问,常年为我县提供技术服务,几年来,我县共举办树莓培训班80多期,培训农民

26、5000人次。同时在我镇建立了150亩示范园、50亩新品种试验基地。目前,法库拥有树莓技术人员30名,服务人员52名,服务体系基本形成。426 发展模式适宜我县树莓产业的发展按:“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进行。即由当地府统一规划建立生产基地,开展技术培训和优良种苗引进,公司负责回收产品、加工和销售,合作社负责组织农户进行统一生产、销售。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模式节约了政府的时间、精力和人力,加强了政府的服务职能,减少了行政干预,有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427 建立树莓苗木研发中心和苗圃法库县在刚开始发展树莓时,由于苗木品种和质量优劣不一,结果后,许多品种的产量和品质表现不佳,效益不高,只好淘汰,耽误了

27、产量。因此,为了规范生产,统一管理,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登仕堡子镇与辽宁省农科院建立了合作关系,组建了树莓苗木研发中心,并投资32万元新建树莓苗圃140亩,引进托勒米、美H22、费尔杜德、海尔特兹等优质高产树莓苗木14万株,其它树莓新品种2万株。目前法库县树莓苗圃3个,总面积达300余亩,每年可产优质苗木200万株,缓解了苗木紧张的压力。428 有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我县在发展树莓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几年来,我县树莓生产一直被列为市农业重点项目,到目前为止,各级政府为树莓生产投入的基础设施(井、电、桥、涵、路)资金达700余万元,从2006年起沈阳市为了促进树莓产

28、业发展,对新栽树莓给予每亩500元的苗木补助,促进了树莓产业的快速发展。综上所述,在该项目区发展树莓产业,主客观条件均已具备,完全可行。第五章 市场分析51 树莓的地位与作用树莓是目前正风靡世界的“第三代水果”。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黄金水果“水果之王”。由于红树莓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是医用和美容保健的重要原料。特别是红树莓,由于色美味香,口感独特,且对多种现代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在美国被美誉为生命之果。科学研究表明,红树莓鲜果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其中有八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但在人体代谢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作用。更重要的是红树莓富含人体可吸收的植物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天

29、然抗致癌物质(鞣化酸)、天然阿斯匹林(水杨酸)及大量天然减肥物质(覆盆子酮),VE的含量也居各类水果之首,这些元素在医学上都具有非常高的保健及营养价值。树莓不仅可以鲜食,也可加工利用,其加工品主要有果汁、果酱、果酒等。树莓果实红色,果汁还可作为天然色素添加剂。树莓还具有药用价值,每克果实中含水扬酸0.5-2.2毫克,具有止渴、除痰、发汗、活血的功效,可广泛应用于制药、保健品、化妆品生产等行业。在我国,树莓项目已得到国家科技部、中国林科院、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部门的肯定和推荐,而且树莓的引进、发展已被列入到国家948计划。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再加上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树莓鲜果、速冻

30、鲜果及果汁、果酒、果酱的需求量也将不断增加。52 树莓资源分布概况树莓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灌木性果树。在中国有广泛的野生分布,俗称“覆盆子”“托盘”“马林”“梅子”等。但因为长期处于野生状态,产量很低,没有经济利用价值。红树莓的人工栽培起源于欧洲,16世纪逐渐形成产业,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树莓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和寒带。俄罗斯、波兰、德国、南斯拉夫、匈牙利、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年产量都在万吨以上。我国最初对树莓进行生产性栽培始于20世纪20-3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的树莓栽植区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滨绥铁路沿线。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对树莓的利用有了新的认识。相继引进

31、了一些优良树莓品种。东北、华北地区都有一定规模的引种,90年代以后随着“美22”、“澳洲红”、“早红”、“托拉米”等一些优良品种的推广,我国树莓栽培有了较快发展。目前,我国树莓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华南等地,主栽地区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江苏、江西等省。53 我国树莓产业发展现状531 发展概况我国树莓产业规模化生产始于90年代后期,虽然黑龙江是引种树莓最早的省,但发展最快的是辽宁,2002年达到千亩,2006年末已达到2万亩。2001年,我国有具一定规模的树莓加工企业只有江苏南京、辽宁大连、黑龙江尚志三家,以生产罐头、果汁、酒为主,年产量不足百吨。几年之后,随着树莓栽植面积的不

32、断扩大,从事树莓加工的企业也迅速增加,国内各大果汁、饮料厂也纷纷加入树莓加工行列,探求大规模开发树莓深加工产品。茹梦、汇源、华邦、阿仙等知名企业纷纷考察并试验。随着加工企业的增多,产品也越来越丰富,以树莓为原料的食品,如罐头、果脯、果汁、酒、糖、汤圆、月饼等已经出现在市场上,并且深受消费者欢迎。54 国际树莓产业发展趋势541 树莓供求现状树莓是多年生小灌木,是继苹果、樱桃之后的第三代水果,果实为浆果,甜酸适口,营养丰富。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保健品、化妆品生产等行业。树莓在生长期不用化肥农药,是绿色食品,深受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消费者喜爱,我国消费者对树莓认识也逐渐提高,需求不断增加。树莓在生产过程中需大量人工,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发达国家生产成本较高,种植面积难以增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