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8.50KB ,
资源ID:494137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9413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二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二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

1、二年级国学经典教案二年级国学经典教案(全)望天门山学习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以前已经学了不少古诗,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呢?学生自由背,教师充分肯定。揭示课题: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两首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二、共同学习望天门山学生初读望天门山。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困难向老师同学请教。说说通过朗读体会到了什么。自由练读,读出诗的韵味。诵读展示。比一比谁读得最好。练习背诵。别

2、董大教学目标: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培养学生对祖国是个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诵读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教师:名曲送别学生:预习,搜集相关的资料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和亲朋好友分别的事?谁想说给大家听。那么你知道古人分别时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么?我请大家搜集了一些送别古诗,你愿意给大家朗诵一下么?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送别诗,体会一下诗人的情感。 指名读诗题,评价,谁读的最像和好友

3、分别。齐读课题。释题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呢?(介绍时代背景)初读诗文,整体感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要求:读通读准指名读,齐读。自学古诗,想象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汇报提出小组学习无法理解的疑问,一齐解决。交流自渎的初步理解。探究诗意,感悟诗境理解文路:哪句是写景的,哪句是作者的劝勉,指名读。学习写景的句子。读诗句,看插图,仔细观察,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途中哪些地方与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不相符合,请大家修改这幅图。 (天、雁、雪)随机知道学生读好相关的语句。教师评:同学们修改的真不错,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如果你来到这样的情景中送别你的好

4、友,你会不由得产生怎样的情感呢?(凄凉、悲苦)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读第1、2句。是否这首诗就是带着这样悲情呢?往下看,谁来做高适,劝勉一下董大?(指名读)评读。说说高适所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也能带着这样的情感来安慰一下董大么?用自己的话语说说。(补充介绍背景,其实年轻的高适正处于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境地,这一局不仅仅是对朋友的鼓励,其实也是一种自勉) 虽然董大的才能暂时不被世人所喜欢,但有才华的人不愁找不到知己、伯乐。作者的劝勉充满了亲情,让我们一齐来读读这句。(板书:豪情满怀)练习背诵绝句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

5、情。2、会背诵古诗。教学重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教学过程: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师生共同纠正字音。2、自读诗歌,要求学生找出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黄鹂 翠柳白鹭 青天千秋雪万里船3、理解上述词语的意思,逐句诗句的内容。黄鹂-也叫黄莺,一种益鸟。身体呈黄色,嘴淡红,在春天经常啼唱,声音很好听。翠柳-翠,就是新绿。翠柳就是指处春时节刚抽出嫩芽的柳枝。白鹭-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

6、捕食鱼虾。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鸣-鸣叫。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这样相称。千秋就是千年。万里船-万里指遥远。万里船指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船。 含-包含。泊-停泊。重点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意境。 句意: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船只。-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4、理解诗句的意思时同时用简笔画的形式加以表现,使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和体会。5、川联诗句内容,要求学生独立说出译文。6、结合图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近景- 两个黄鹂鸣

7、翠柳,远景- 一行白鹭上青天。数量远景- 窗含西岭千秋雪,色彩近景- 门泊东吴万里船。7、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知道朗读,背诵。8、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1)知诗人(2)解诗题(3)明诗意(4)悟诗情9、“知诗人”-唐朝诗人杜甫。10、“解诗题”-绝句: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补充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境。11、学生自由为作者加诗题。进一步体会“绝句”为题的好处,体会诗人创作时的激情。12、“悟诗情”- 在体会背景和诗题的情况下,自然领悟到诗人是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春夜喜雨教学过程:一、 导入: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逢安史之乱前的全盛时期,又经历了 唐皇

8、朝衰落的开始。他饱经忧患的一生,是与这历史大转折时期的治乱盛衰紧密地联系 在一起的。他的诗1.你们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你们知道是谁写的吗?这就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绝句杜甫2.介绍杜甫:你们了解杜甫吗?想知道更多吗?这里有,你们谁愿意到前面来点击小太阳,向大家介绍杜甫呀? 3.指读:读诗还要注意节奏,谁能像古人吟诗那样读哇?4.同桌互读:比比谁读得好。三.细读感悟诗意:1.默读这首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打个小问号。2.同桌交流:把读懂的跟小伙伴说说,听听对方的意见;没有读懂的也可以虚心向你的小伙伴请教;如果小伙伴也帮不了你,那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3.全班交

9、流,老师点拨引导,并指导朗读。师:你都读懂了什么?请你跟大家谈谈(由学生决定顺序)。 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1)学生汇报。师:有不懂的吗?(江山:河流和大山,泛指祖国)(2)质疑:“迟日”指的是什么?(或学生问:我不懂“迟日”指什么?)引导学生探究:谁知道?那我们一起来问问小博士吧。(课件:小博士图。指导口语交际:我们应该怎么向小博士请教,小博士才愿意告诉我们呀?学生问小博士答:诗经中有“春日迟迟”的诗句,所以后人以“迟日”指春天的太阳。)师:现在你们知道“迟日”指什么了吗?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3)观察课件插图:这两句诗都描写了哪些景象呀?(太阳、大山、河流

10、、花草、春风:你从哪看出风来了?)师小结:温暖的太阳、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五颜六色的野花、绿油油的小草、柔柔的春风,多美呀!师导:春风花草香,你能从画中感受到柔柔的春风吗?(花草弯腰)花草散发出阵阵芳香,看不见也摸不着,怎么才能让看画的人感受到呢?(蝴蝶、蜜蜂)(4)课件欣赏:多美的春天呀!想不想亲眼去看看?(放课件:师叙述,温暖的太阳照着大地,春风轻轻地吹着,花草散发着芳香,勤劳的小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美丽的小蝴蝶在花丛中跳起了优美的舞蹈。祖国的山河多美丽呀!)(5)指导朗读:面对这么美丽的景色,我禁不住要高声赞美春天了。范读请你也高声赞美吧!自由读、评读师导:你们还读懂什么了?泥融飞燕子

11、,沙暖睡鸳鸯。(1)学生汇报。师:有不懂的吗?(2)“融”什么意思?小燕子来回地飞着,在干什么呢?(玩、报告春天、啄春泥) 师:也有的小燕子在衔融化的泥土筑巢呢。想看看吗?(3)欣赏课件:冰冻的河泥早已融化了,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一对对美丽的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睡着了。(4)指导朗读:该怎么读哇?自己练练,可以加上动作。评读4.把整首诗练习读读,试着背背,练好了,老师还给你配上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画面呢。练好了,谁先来,要像古人吟诗那样抑扬顿挫(课件)?指读、背诵。5.改写:杜甫用这首诗来赞美美丽的春天,你也能用你自己的话来赞美诗中所描绘的这种美景吗?(自己说、指名说)老师总结,课件

12、出示:春天到了,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祖国的山河多么美丽啊!春风轻轻地吹着,花草散发着芳香。冰冻的河泥早已融化了,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一对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安静地睡觉。(自由读指读)6.让我们再来吟诵一遍这首诗吧。7.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甜甜地睡着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书合上,千万不要打扰它,就让它在甜甜的梦中去感受美丽的春天吧。江畔独步寻花教学目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能够想象的出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教学难点:能够想象的出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江畔独步

13、寻花,齐读课题,教师板演。写完之后,再来齐读。二、学习古诗第一步:初读1、指名读古诗。2、指导朗读,读古诗一定要读出它的韵味来,古诗是非常讲究格律的,你看第二行的蹊,和第四行的啼是非常押韵的,所以我们在初读时,要把古诗的那个韵味感读出来。3、分两种情况作处理:(1)指两名学生读,如果学生读的不太好,师进行范读,并提问:你和老师读的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呢?估计学生说:有语气,要停顿。师接着说:“对了,读古诗时,一定要有停顿,出示课件,指导朗读。(2)当学生读得很好的时候,教师做及时的评价,如:你读得很准确,你读得很有古诗的味道,那么怎样才能像他们这样读出古诗的味道来呢?出示课件,指导朗读。第二步:

14、理解读(一)解决重点词语1、在这首古诗中,你觉得有哪些词语理解起来有困难,把它提出来。生自由提。2、提问:这些问题,你们有什么解决的好方法?(估计:问老师,查字典,看注释等)。3、看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是个简单的好办法。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试着学一学。4、那好,我来检查一下你们刚才学习的效果。多么美的春色图呀,繁花盛开,戏蝶起舞,娇莺歌唱,有声有色,有歌有舞,有鸟语有花香,这不仅仅是黄四娘家的春色图,更是一幅无边的春色图,让我们拿起书来,一起再去回味一下那美丽的春景吧!5、齐读。游子吟【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诗意,能说诗句的意思,2、根据画面,发挥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3、感情朗诵,背诵古

15、诗,感受伟大的母爱。重点: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的意思。 难点:体会作者对母爱的颂扬,并结合生活实际谈母爱。【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妈妈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妈妈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她为我们付出了许多爱,我们都在母爱中成长。二、揭示课题,了解题意。师过渡:母爱是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无论我们走出多远,飞出多高,母亲的目光都在我们的背后,我们永远是他们心中最牵挂的孩子。而那些离家远行的游子,更是怀着一份对母亲深深的眷恋。唐朝有一位诗人,名叫孟郊,他也有一位关心他的母亲,他写下了一首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歌游子吟,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这首古诗。1、幻灯片出示古诗及插图,学生通过寻找资料,介

16、绍孟郊的出生朝代,生平。2、解题:(1)、“游子”是出门远游的人。“吟”是一种诗体的名称(2)“游子吟”是什么意思?(出门远游的人吟咏。)三、初读古诗,感知诗意。师:请大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诵读这首诗,注意古诗的韵味,读得舒缓些,注意生字的读音。边读边思考:从这首诗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1、学生自主学习。2、交流对古诗的理解。(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质疑交流。)“意恐”心里担心,害怕。“寸草心”小草,比喻儿女的心意。“三春晖”三月里春天温暖的阳光。四、发挥想象,体悟诗境。1、认真读古诗,诗中哪些句子是描写游子离家时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出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2

17、、想象绘图一:是啊,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年迈体弱,眼睛昏花,动作迟缓,但她仍然坚持一针一线地为儿子缝制衣服。五、背诵古诗江雪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5、继续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于同困难做斗争的语气读)(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竞赛,而后评议出最佳选手。(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教后记:寻隐者不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背诵古诗2、

18、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二)教学过程一、引入1、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的诗人,有谁说说看我们学习过哪些唐代诗人的诗。(学生答)2、你们说的都很好,今天我们在认识一位唐代诗人,他的名字叫贾岛。我们先来看一个短片。(寻的动画片)3、今天我们就学习这首古诗,跟我齐读题目,寻隐者不遇,再读一遍(两遍)二、学习古诗1通过刚才那个短片,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这首古诗的意思,现在大家根据古诗上的拼音自己读三边,读好后坐正举手。2、好,大家读好了是不是,现在跟着老是一起吧古诗读一遍,寻隐者不遇(学生)注意“隐”是前鼻音,“隐者是隐居山林的人,有谁可以告诉我这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学生)题目的意思是作者寻找一

19、位隐居山林的人没有遇到。大家再把题目读一遍(生读) 第一句:(读)“松下问童子”,“童”是一个生字,有谁能用这个字组一个词。(生)翻译:松树下询问一位童子。(齐读第一句) 第二句:(读两遍)谁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翻译:我的师父上山采药去了。第三四句:(读)“此”是平舌音,注意,读。那你们说说“深”的反义词是什么?(浅)这两句的意思是,只知道师父就在这座山中采药,可是山高云深的我不知道他在那里。3、大家齐声把这首古诗读一遍(生)4、大家读的真好,有谁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34人)5、他们读的好不好,大家把这首古诗再读一遍。(生)6、读了这么多遍,有谁会背了吗?会背的的举手,好现

20、在同桌之间互相背,左边的先背给右边的听,然后右边的再背给左边的听(自由背)7、有谁愿意背给大家听听。(指名背)8、大家齐背(生)9、古诗就学到这。大家把书韵流香拿出来,把古诗抄下来 教后记:枫桥夜泊教学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请学生背诵学过的描绘秋天的古诗,看谁记得多。2、导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揭题:枫桥夜泊。3、简介作者:张继,唐朝诗人,

21、湖北安阳人,早年没做过什么官,就南下吴越,写下了许多诗篇,枫桥夜泊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二、初读课文,请学生自学课文。三、图文对照,理解诗意1、理解课题。教师:枫桥在哪里?(教师板画“枫桥”)“泊”的是哪只船呀?(教师板画“客船”)为什么说是“客船”呢?这个“夜”点明了什么?(贴卡片“泊”)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3、学习第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相机板画“月”“霜”“乌”,贴出卡片“霜”和“啼”)“霜满天”是什么意思?有霜的夜晚使人感到怎么样?(寒冷、孤独)把这句诗的意思讲一讲。4、朗读训练。5、学习第二句:你还看见了什么?(教师板画“江枫”

22、“渔火”)江边的枫树怎么样?茫茫的江面上点点的渔火给你什么感觉?(孤单、寂寞)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亲人,他忧愁得怎么样?(难以入眠)谁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6、朗读训练7、学习第三、四句:你还看见了什么?(教师板画“寒山寺”,贴“寺”“钟”)寺里还传来了什么?听,钟声怎样?(传得很远,传到了客船上诗人的耳朵里)这就是第四句诗夜半钟声到客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8、朗读训练9、齐读全诗四、总结全诗,体会感悟五、指导写字1、请学生说说记住这些生字的方法。2、指导“愁”、“霜”的结构。3、钢笔描红。六、背诵课文。教后记:渔歌子教学目标:1、认识“箬、笠、蓑”,会写“塞、鹭、笠”,正确读写“箬

23、笠、蓑衣”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3、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会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体会作者蕴涵在词中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 感知形象,释题入情。1. 屏幕出示多幅图片,请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幅用几句话来描写一下看到的景象。2. 这些画面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词很有关系,出示渔歌子。3. 自由读词,指名读,教师范读(什么地方值得你借鉴?)。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好节奏。(字音方面重点指导“箬”;书写方面重点指导“箬”和“蓑”的写法;节奏方面重点指导“西塞山前/白鹭飞”的停顿。)4. 释题。你对“渔歌子”是怎么理解的?(词牌名,这首词内容刚好与词牌吻合,所以也可算是题目。)5. 简介作者张志

24、和。二、探究诗意,以知促情。1. 根据你的直觉,你觉得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2. 再读这首词,能不能借助注释理解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3. 释疑。(重点指导“箬笠”、“蓑衣”、“肥”、“归”的意思)。交流读懂了多少。4.你们读懂的是不是就是这样一幅画面?出示“垂钓图”。用自己的话描写这幅画并结合自己的想象,说给同桌听一听,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初春,远山蒙上了一层绿色,白鹭在西塞山前自由地翱翔,桃花盛开了,粉红色的花瓣漂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淡黄色的鳜鱼时而跃出水面,显得十分肥美。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停舟在春江之上,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钓着鱼。他被美丽的江南春

25、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5. 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理解诗词的意思,我们不要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要用自己的语言,还要加上自己的联想。让我们再回到词中,出示渔歌子,在这幅“垂钓图”中,如果仔细地去品读,还会发现里面的色彩非常丰富,轻轻地读读这首词,找一找有哪些色彩藏在里面?(显性的:白、青、绿;隐性的:西塞山青绿色、桃花粉红?)背诵这首词。教后记:塞下曲教学目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由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古诗在内容和情感上都有难点,教学时要抓住前后诗句的内在联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并写了非

26、常优美的文章。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生: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生: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师: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生: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

27、、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5、引出课题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二、精读会意1、自读全诗,明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ng、潭tn、螺lu、磨m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生:我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多媒体出示)相:相互。和:和谐、

28、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师:你理解得真不错。生:我理解“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生: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生:我理解了“潭面无风镜未磨”(多媒体出示)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生:朦朦胧胧、模模糊糊。生:我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生: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湖光/ 秋月/ 两相和,潭面

29、/ 无风/ 镜未磨。三、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教后记:浪淘沙教学目标:1、认识1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在多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挖掘积累:小朋友们谁会背诵古诗?由朗朗背书声,营造学诗氛围,自然过渡,板书课题。2、观察描绘: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引导学

30、生观察画面。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能把观察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在此基础上引入学诗。看看古代诗人是如何描绘的?二、初读(借助拼音,自读诗句,达到正确流利,培养识读能力。)1、出示诗句,让会读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2、抓住生字和难点音,强调读准。3、自由练读,把句子读通,读熟。三、细读1、引导学生自读质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读懂?2、根据学生的质疑师生互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教师应在充分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教后记: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有背诵古诗的兴趣。重难点分析: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具准备:挂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小朋友们,大家从小到现在一定会背很多古诗吧,现在就请大家来比一比,看水背的古诗最多,不能重复。2、教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