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3 ,大小:46.95KB ,
资源ID:493618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9361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世界新兴产业发展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世界新兴产业发展报告.docx

1、世界新兴产业发展报告亚太总裁协会发布2010世界新兴产业发展报告报告主持人:著名国际经济学家 亚太总裁协会全球执行主席郑雄伟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把加大科技创新和发展新兴产业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振兴、抢占新的国际竞争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全球即将进入以知识为基础、以资讯和生物科技为主导,以新能源、新材料、微电子、生物科技、通讯、电脑、机器人28.82 -1.30% 股吧等为主要内容的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新一轮新兴产业革命将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全球形成新的产业链及市场,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现今,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活动也已经由

2、过去的一种单纯企业化行为,发展成一种政府职能化、政府推动和引导的社会化行为。而历史经验表明,在新兴产业兴起并成长为主导产业的过程中,有的国家抓住产业更替的机遇后来居上,而有的国家却因丧失机遇而衰落。以史为鉴,任何一个国家要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就必须在新兴产业领域取得突破,这是一条基本经验,也是落后国家获得跨越式发展实现后来居上的有效途径。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不仅是立足当前应对金融危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更是顺应新科技革命和低碳、绿色经济发展趋势、着眼长远抢占世界经济技术竞争制高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为更好地把握这次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快中国战

3、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本文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将新兴产业的成长规律、全球新兴产业的发展攻略、发展动态及问题报告如下,并进一步提出培育发展中国新兴产业的政策建议。第一部分 新兴产业的成长规律一、新兴产业的内涵界定、特征与分类1、新兴产业的内涵界定 至今,对于新兴产业的定义还没有公认而严格的界定,也没有从增长率等数字角度来进行衡量的方法。一般来说,新兴产业是指承担新的社会生产分工职能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代表着市场对产业结构作为一个经济系统整体产出的新要求和产业结构转换的新方向,同时也代表着新科学技术产业化的新水平,正处于产业自身生命周期过程的形成期阶段的产业。这种说法因为包括的内容过于庞杂,

4、而难以把握。因此,对新兴产业的界定还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限制:第一、它必须是由技术创新所催生的新兴产业。因为由根本性创新所诞生的产业,往往对经济的整体带动性最强,对经济持续增长贡献也最大。第二、它还必须是世界范围内的新生产业。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产业发展程度也不同,在发达国家一项已经标准化了的技术到了发展中国家可能还属于高新技术。因此,选择发达国家主导的新兴产业作为发展目标,才能紧跟时代步伐。 第三、它必须是严格意义上的高技术产业,是新兴科技和金融、工业、商业的深度融合。第四、它必须是随着新兴技术的规模化商业应用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对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主导产

5、业。它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能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是产业结构演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新兴产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因此,对新兴产业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或某一些行业。任何一种产业都不可能永久的处于新兴和主导产业的地位。而同一时间,在一个国家是新兴产业的,在其他国家就有可能是成熟产业。不同区域、不同时期新兴产业的内容也不一样。2、新兴产业的特征新兴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演进的新生力量,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是满足社会需求和增加供给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讲有如下特征:(1)创新性。新兴产业是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应用而出现

6、的新的部门和行业。原有技术的创新和新技术的不断突破是新兴产业产生发展的基础; 另一方面, 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迅速的部门, 也能够迅速引入产业创新和企业创新。(2)成长性。成长性是指某一产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续存状态和不断变革的过程。新兴产业一般处于在产业生命周期的萌芽期和成长期、技术上先进、具有较快增长率、有较大潜在需求,因此具有高成长性特点。(3)风险性。 新兴产业是新形成或再形成的产业,它们是来自技术的创新、相对成本关系的转变、新的消费者需求的产生、或者其它经济或社会的改变,因此会存在较大风险,表现为:技术风险因素,其来源主要是关键技术预料不足,相关实验基地和设备的缺乏以

7、及技术与其他环节的不配套;市场风险因素,考虑市场风险因素时尤其应防止技术至上主义;生产风险因素,对于产品创新来说,推出的新品能否大规模生产,原材料来源是否有保障,都具有不确定性;财务和政策风险因素,几乎大部分创新都不同程度会遇到中途资金不足的问题,甚至资金链断裂;管理风险因素,企业组织内部的不协调等。(4)地域性。对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的国家而言,其农业可以被视为传统产业、而工业可视为新兴产业;而在技术先进国家,一般农业可以是传统产业、而生物科技农业则可视为新兴产业。(5)国际性。新兴产业需要开放的国际环境,在科学、技术、教育、人才乃至文学艺术等方面与世界各国进行交流,以改善社会基础与文化观念。

8、其次是新兴产业所需信息是全球的,所需的资本需要通过与国际资本的合作、利用外资以及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来筹措、积累。 (6)对科学技术的依存性。这首先是因为能否形成不同特点的高素质的配套的科技人员群体, 是否具备对高科技产品的综合研究开发能力是新兴产业存在、发展的决定因素。其次, 由于现代化仪器、设备、高技术集成度的生产技术手段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再次是设备和工艺的统一,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对原理成因、微观机理的探求,成为技术实施的前提,科学和技术愈益成为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因此, 新兴产业又被视为科技产业。3、新兴产业的分类新兴产业相对旧产业来说,是在业已存在的产业墓础上,伴随着社会进步

9、而出现的新兴生产的事业,是一种革命的力量。根据产业特征可以将新兴产业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类型是新技术产业化形成的产业。新技术一开始,属于一种知识形态,在发展过程中其成果逐步产业化,最后形成一种产业。比如说生物工程技术,在五六十年代或更早的时候,它只是一项技术,现在则成为了生物工程产业,让这些成果服务于社会。第二类型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新产业。比如在几百年前人类用蒸汽机技术改造手工纺机,形成纺织行业,使得整个纺织行业有了飞速的发展。相对而言,纺织行业在当时就是新兴产业。用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商业,变成现在的物流产业,也同样归属此类。这些产业改造的核心,都是使经济效益比传统产业有了较大

10、幅度的提高。第三类型是基于产业融合的新兴产业,如休闲产业、文化产业、金融产业等。还有就是对我们原来认为是社会公益事业的行业进行产业化运作,比如说传媒业,教育产业等。二、 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路径分析及影响因素1、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路径分析(1)市场主导的内生路径。其实质是新兴产业在自然市场环境下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生存竞争,并获得市场拉动的成长过程。该路径长处有二:第一是新兴产业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严酷市场的竞争,得到了锻炼,从而产业素质比较高;第二是新兴产业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市场的严格选择,其固有优势得到了固化和加强,因而产业的抗外界干扰能力、应变能力和自发展、自创新能力比较强。

11、不过,该方式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形成与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新兴产业从萌芽到市场地位的确立所需时间比较长;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会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波动性,易受经济系统本身不确定性的强烈影响。(2)政府作用下的外推路径。其实质是产业在人为市场环境下进行生存竞争并逐步谋求发展的结果。政府培育的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方式的长处有三:第一是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速度比较快,产业从萌芽到市场地位的确立所需时间比较短;第二是政府培育新兴产业的目的性比较明确,前瞻性强,确定性程度比较高,政策不易波动,而且不易受经济系统本身不确定性的强烈影响;第三是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新兴产业的极化效应的时间跨度会比较短,其作用从极

12、化转向扩散的时滞缩短,因而社会所承担的新兴产业成长成本可能会比较低。不过,政府培育的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方式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新兴产业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没有经历自然市场的严酷竞争,因而产业素质与市场自发方式相比可能会比较低;新兴产业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没有经过自然市场的严格选择,其固有优势固化和加强的程度可能不如市场自发的方式高,因而产业的抗外界干扰能力、应变能力和自发展、自创新能力可能相对较弱。(3)市场选择与政府扶持共同作用的发展路径。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而言,通常情形是新兴产业在市场与政府政策共同构筑的环境中形成与发展,因而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市场与政府政策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一方面

13、,战略性新兴产业应遵循市场主导下的内生发展路径,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的激励功能,有效促进技术创新和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另一方面,政府应保有一定的控制权,发挥其举足轻重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市场的内生动力与政府政策的推动在产业培育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市场的内生动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最根本的推动力量,处于决定性地位,而政府的推动则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初期,技术亟待突破,市场竞争力不强,政府强有力的扶持尤显重要。(4)内源式发展和外源式发展路径相结合。内源式路径是指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技术创新,达到技术进步的目的;外源式路径则指从外部引进技术。一般而言,发展

14、中国家的技术进步有贸易、FDI与自主研发三个途径。贸易方式即购买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FDI方式即引进技术较先进的外商直接投资;自主研发则由本国企业或研发机构自主创新。源于贸易和 FDI的技术进步途径属于外源式路径,自主创新途径属内源式路径。两种路径各有优劣。内源式路径的优势在于可获得技术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掌控技术命脉;劣势在于研发成本较高,且存在技术风险。外源式路径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引进成本通常是自我研发的 1/3至 1/5,且引进技术风险较小;不利之处是某些技术进口难度大或成本过高,也难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中国应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市场”,遵循

15、内源式发展和外源式发展相结合的路径。一方面,走内源式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引进基础上通过自主研发,实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进步目标。走内源式道路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然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技术引进是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来源,是快速、低成本的技术进步路径。两条路径的结合具体体现在要对外源式路径引进的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和再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避免陷入“引进再引进落后再落后”的恶性循环;技术成熟度较高或可获取性强,可采取外源式道路,可获取性不强、难度较大、成本也高的尖端技术,自主研发。对

16、于新兴产业技术重在自主创新,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进则重在引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力求实现内源式道路和外源式道路的优势互补,最终落脚点在自主创新上。2、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虽然有其内在根据性,但在整个演进过程中,它还要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般而言,制约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有以下几方面。(1)新兴产业的市场容量及其发展前景。新兴产业的形成与成长和产业的市场容量及其扩展前景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十分密切的。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形成受到最小市场容量的影响:从最一般意义上讲,经济系统内生分工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分工的需要;二是要有分工的收益。既有分工的

17、需要,又有分工的收益之最小需求量,即为最低限度的产业市场容量。只有经济系统中存在某一最低限度的市场容量时,相应的产业分工才会在该系统内被采纳。另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受到市场容量及其发展前景的影响。我们知道,新兴产业的成长离不开其内部各部门、企业间分工的深化。从一定意义上讲,新兴产业的成长过程就是产业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分工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而产业分工的程度和速度,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容量的扩展程度和速率,因此,新兴产业的成长速度是受市场容量扩展的水平和速度的直接影响的。(2)新兴产业的创新条件与环境。最主要的创新条件和环境包括:新兴产业内的企业家才能状况、经济系统现有的技术水平和条件

18、、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以及相应的社会文化环境等等。新兴产业创新的条件及环境对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影响:企业家才能既影响新兴产业的创新能力,又影响创新的方向和创新的潜在空间大小;现有技术条件为新兴产业创新提供技术基础,从而也影响创新的能力、方向和创新的潜在空间;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决定新兴产业创新的运行方式,从而影响创新的制度成本;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新兴产业创新的价值观念,从而影响创新的选择。(3)新兴产业投入要素的供给状况。新兴产业投入要素的供给状况是指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所必需的投入要素的供应状况。它既包括劳动、资本等硬要素的供给状况,也包括技术、知识、信息和企业家才能等软要素的供给状况。(4

19、)有关新兴产业的政府政策。有关新兴产业的政府政策包括旨在促进新兴产业形成的培育政策、旨在促进新兴产业成长的扶持政策和旨在保护新兴产业利益的保护政策等等。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因素,政府政策对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政府政策影响新兴产业的成长环境,影响新兴产业内企业的经济行为从而影响着新兴产业的形成、发展的进程。可见,政府的有关新兴产业培育、资助、扶持与保护等各项政策措施,对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有着重要的推动与导向作用的。三、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必要性1、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国际金融危机正在推动着世界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引发了抢占新的科技制高点的大竞赛,并最终将催生

20、具有强大发展推动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任何一个国家要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不与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就必须密切关注和紧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大力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的科技革命中赢得主动,有所作为。2、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是营造未来新发展空间的必然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是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广、市场空间大、节能减排的潜在朝阳产业。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测算,未来3年,新能源产业产值可望达到4000亿元;2015年,环保产业产值可达2万亿元,信息网络及应用市场规模至少达到数万亿元,数字电视

21、终端和服务未来6年累计可带动近2万亿元产值。因此,对中国而言,除了发展装备制造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外,及早谋划,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不仅对巩固和发展中国经济回升势头十分必要,而且对营造国家未来的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3、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发展新兴产业,能够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把发展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结合起来,通过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为发展新兴产业奠定扎实基础。这一点对于发展中国家,意义尤其重大。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结构调整难度增大等问题已充分表明,加快转变经

22、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已是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发展轨道的重大举措。 第二部分 全球新兴产业的发展攻略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着手进行规划,加快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力图为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此背景下,我国也加大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旨在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使其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一、国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举措1、 美国:以新能源为主导的产业革命20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得益于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新能源技术由于应用成本较高,与传

23、统化石能源相比不具备经济优势,因此在上个世纪并没有得到广泛地应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需寻找一个新的产业以拉动经济发展,新能源产业成为美国的首选。美国政府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法律和计划等,通过法律强制、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多种措施创造适于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首先,推出“能源新政”,其核心理念是,实现美国的“能源独立”,确保美国的能源安全。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9年2月签署了2009年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ARRA),推出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基建和科研、教育、可再生能源及节能项目、医疗信息化、环境保护等成为投资的重点,分别投入1200亿美元、1059亿美元、199亿美元、

24、190亿美元和145亿美元;在1200亿美元的科研(含基建)计划中,新能源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占468亿美元,生物医学领域的基础性投入占100亿美元;20亿美元追加科研投资则主要分布在航天、海洋和大气领域。有人认为,奥巴马发起的“能源新政”及其“绿色产业革命”,对于美国维持其全球霸主地位,很可能起到与上世纪后半叶的“数字化革命”、“信息高速公路”同等重要的作用。其次,发出了向实体经济回归的信号。2009年年底,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美国经济要转向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即出口推动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由此发出了向实体经济回归的信号。此举表明,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已充分认识到不能依赖于金融创新和信

25、贷消费拉动经济,开始重视国内产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再工业化”成为美国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再次,酝酿着一场跨产业技术革命。美国除了将189亿美元投入能源输配和替代能源研究、218亿美元投入节能产业、200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外,还将投入7.77亿美元支持建立46个能源前沿研究中心;把加快“三网融合”作为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提出要在宽带普及率和互联网接入方面重返世界领先地位,加大对信息传感网、公共安全网、智能电网等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生物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总体来看,美国为了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在推动一场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新兴产业革命。通过对

26、新兴产业投入巨资,通过杠杆效应撬动社会资本,以保证美国在这些领域尽快建立全球技术优势,推动美国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2、 欧洲:“绿色技术”撬动低碳经济发展本轮金融危机是二战之后欧洲面临最为严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严峻的形势迫使欧洲各国寻找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被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首先,确定了低碳经济为主的目标,将低碳经济的发展看作新的工业革命,将低碳产业列为新兴产业的重点。2007年3月,欧盟27国领导人通过了欧盟委员会提出的欧盟一揽子能源计划,预计到2020年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总体消耗中的比例提高到20%,将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消耗量减少20%,将生物燃料在

27、交通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提高到10%。这一目标的制定,在欧盟气候和能源政策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2008年2月,欧盟运输、通信和能源部长理事会在布鲁塞尔通过了欧盟委员会提出的欧盟能源技术战略计划,该计划将鼓励推广包括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源技术在内的“低碳能源”技术,以促进欧盟未来建立能源可持续利用机制。在2009年3月的欧盟气候变化与能源峰会上,欧盟成员国在能源安全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达成了一致,并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具体方针。这些方针包括:发展欧盟的能源基础设施;提高石油和天然气的存储量,加强危机反应机制,促进能源供应的安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能源及其供应多样化。其次,重在发展

28、“绿色技术”。欧盟在经济复苏计划中,强调“绿化”的创新和投资,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欧盟委员会已制定了一项发展“环保型经济”的中期规划,主要内容是欧盟将筹措总金额为1050亿欧元的款项,在2009-2013年的5年时间中,全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平和全球竞争力的“绿色产业”,计划将130亿欧元用于“绿色能源”,280亿欧元用于改善水质和提高对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水平,另外640亿欧元将用于帮助欧盟成员国推动其他环保产业发展、鼓励相关新产品开发、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并落实各项相关的环保法律和法规。欧盟希望以此作为产业调整及刺激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撑点,以便实现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的两大目标,为欧盟在环保经济领域长期

29、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奠定基础。再次,大力推进信息网络建设。欧盟提出加快建设全民高速互联网,到2010年实现高速网络100%覆盖率。在物联网的发展上,欧洲IT和工业领域十分重视一个统一标准的制定。由于各国存在不同的标准,因此需要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项目是“全球射频识别标准协同论坛”,该项目得到欧盟的资助,不仅在欧洲设有相关机构,还在中国、日本和美国举办研讨会,加强国际合作,以寻求一个能被普遍接受的标准。第四,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在欧洲,文化创意产业在2006年之后就已经压倒其他传统行业,成为重点发展的新兴行业。在金融危机中,文化创意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3、 日本:继续加

30、强低碳、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金融危机爆发后,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其受冲击和经济恶化程度更是超过欧美,并呈愈演愈烈之势。所以,日本在考虑“后危机时代”的经济振兴时,特别重视对以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扶持首先,高度重视新能源技术开发。日本2008年出台了低碳社会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发展高科技,重点发展太阳能和核能等低碳能源,并且为产业科研提供财政关税等政策扶持以及资金补助。同年,日本政府修改新经济成长战略,提出实施“资源生产力战略”,为根本性地提高资源生产力采取集中投资,使日本成为资源价格高涨时代和低碳社会的胜者。为增加能源的自给率,日本将新能源研发和利用的预算由882亿日元大幅增加

31、到1156亿日元。日本大力开发核能,目前全国共有核电站54座,总装机容量4712.2万千瓦,是世界第三核能大国,核能占能源供给总量的15%,核能电化率近40%。日本还高度重视太阳能利用,是世界上太阳能开发利用第一大国,也是太阳能应用技术强国。金融危机后,日本宣布今后对中小企业安装太阳能设备提供补助金的门槛将会降低。根据风力资源极其丰富的特点,对风力发电大力支持,对风电设备给予补助,剩余风电可卖给电力公司。风力发电的快速增长,使其跻身全球十大风能市场。日本政府还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风力发电蓄存技术研发。其次,大力发展新兴业务领域。2009年4月,为配合第四次经济刺激计划推出了新增长策略,发展方向为

32、环保型汽车、电力汽车、低碳排放、医疗与护理、文化旅游业、太阳能发电等。2009年12月30日,日本政府又公布了到2020年的“增长战略”基本方针,认为应着重拓展有望带来额外增长的六大领域:环境及能源、医疗及护理、旅游、科学技术、促进就业及人才培养。根据该战略,到2020年环保、医疗、旅游等产业合计将创造逾400万个岗位。公共与私营部门在科技相关研发上的投资占GDP比例将超4%。此外,日本政府还把信息通讯、节能和生物工程、宇宙航空、海洋开发等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领域。再次,用技术创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2009年3月,日本出台了为期3年的信息技术发展计划,侧重于促进IT技术在医疗、行政等领域的应用。日本还放眼2025年,在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医药等各个领域制订长期的战略方针“技术创新25”并加以实施,力图通过创新能力和开放的姿态给日本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如在用新型科技改造汽车工业方面,日本提出了关于正式普及新一代汽车的总体战略建议,该总体战略包括三个方面:技术开发战略、制度整备战略、促进普及战略。技术开发战略的最大课题是开发在性能和成本方面可与汽油汽车相匹敌的电池和马达。日本政府还于2007年度开始启动下一代汽车用电池的技术开发项目,旨在开发取代锂离子电池的新电池。日本政府通过加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