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41.17KB ,
资源ID:493048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9304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西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西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1、广西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021年广西高考语文二轮模拟试题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论语有多少种读法?浅谈经典诠释的空间与路径“论语热”是近年来学术界与文化界一种值得分析的现象。于丹论语心得、丧家狗:我读论语等书的面市,再次引起人们对论语这部儒学经典的关注。同时,作者的理解与诠释方式也成为聚讼纷纭的焦点。论语有多少种读法?换言之,经典诠释的空间有多大?路径有多少?按照哲学诠释学的观点,经典作为一种经过历史检验而具有恒久价值的作品或“本文”,属于“历史流传物”的范畴。经典产生于特定的“视域”,体现了经典作家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认知与评判。同样,后世的读者对

2、经典的理解和诠释,也离不开一定的“视域”,即读者自身所处的历史阶段与社会环境。由于时间距离的存在,这两种“视域”之间是有区别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处于相互隔绝、彼此孤立的状态;相反,二者总是通过习俗、传统等相互联系,统一于历史这个贯通古今的“大视域”中。而所谓对经典的理解与诠释,实际上就是后世的读者从自身所处的“视域”出发,在历史这个 “大视域”中和经典作家所处的“视域”实现“视域融合”的过程。经典诠释的空间,也就是历史这个“大视域”。历史在不断发展变化,对经典的理解与诠释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经典总是面向历史开放的,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方式;随着“历史视域”的不断拓展,“本文”的意义

3、超越了它的作者所有这些,并不只是暂时的,而是永远如此。“后人比前人更能理解前人,读者比作者更能理解作者。”哲学诠释学的创始人、德国哲学家伽 达默尔如是说。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以“返本开新”为宗旨,相继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从而形成了中国思想独特的经学传统。就此而论,论语的价值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其读法也是多种多样的。经学传统虽然在后来发生过某种程度的断裂,但论语的价值光芒并未因此而黯淡。经典的开放性、经典诠释的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经典诠释就是一种天马行空、率性而为的行为。相反,人们常常是在两种相对固定的路径中来理解和诠释经典的:一种是考古学的路径,即着重于经典成书的年代确认、版本辨析、字词训诂等方

4、面的“史料考证”;一种是历史哲学的路径,即读者将自身的价值关切和意义追寻“置入”经典和历史传统中,寻找二者在哲学层面的共鸣与升华。从对论语等儒家经典的诠释来看,这两种路径可以分别从汉学和宋学中找到根据。前者注重“实事求是”,强调“六经皆史”;后者注重“义理”,强调“借经以通乎理耳,理得,则无俟乎经”。这也构成了中国经学的一个重大分歧。两种诠释路径的特点,借用王国维先生的话说,前者“可信”但不一定“可爱”,后者“可爱”却不一定“可信”。依笔者所见,二者之间并不是彼此相斥的关系,也不是或此或彼、不可得兼。可取的态度应当是,“可爱”以“可信”为前提,“可信”以“可爱”为诉求。因为离开了“可信”,“可

5、爱”就会演变为“借古人杯酒,浇自家心中块垒”;离开了“可爱”,“可信”也就解答不了“读圣贤书,所学何事”的价值追问。如何摆正“可信”与“可爱”之间的关系,似乎是今天理解与诠释论语等经典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选自人民日报)1结合原文,下列界定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经典是经过历史检验而具有恒久价值的作品,属于“历史流传物”的范畴。B经典作家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认知与评判,属于产生的特定的“视域”。C后世读者自身所处的历史阶段与社会环境,以及对经典的理解和诠释,也属于一定的“视域”。D经典作家特定的“视域”与读者一定的“视域”融合,就叫做 “大视域”。2下列说法不

6、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论语在成书的千百年间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代又一代的儒家学者相继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从而形成了中国思想独特的经学传统。B论语的价值内涵极为丰富,其读法也是多种多样,无论怎样读,它的价值光芒都不会黯淡。C从考古学的路径来理解和诠释经典,就是着重于经典成书的年代确认、版本辨析、字词训诂等方面的“史料考证”。D从历史哲学的路径来理解和诠释经典,就是读者将自身的价值关切和“意义”追寻“置入”经典和历史传统中,寻找二者在哲学层面的共鸣与升华。3下列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 分)A经典产生的特定“视域”与后世读者的“视域”是有区别的,但并不意味着二者处于

7、相互隔绝、彼此孤立的状态。B随着“历史视域”的不断拓展,经典的意义超越了它的作者,因而经典诠释的空间也会不断扩大,路径也会不受约束,越来越多。C理解和诠释经典的两种路径之间,可以是相互融合的,也可以是彼此得兼的。D在理解和诠释论语等经典时应摆正“可信”与“可爱”之间的关系,使“可爱”以 “可信”为前提,“可信”以“可爱”为诉求。分值: 9分 查看题目解析 2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题。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父循,进士。历兵部武选郎中。会考选武职,有指挥二十余人素出刘瑾门,循罢其管事。瑾怒骂尚书王敞,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瑾败,敞乃谢循。循历知镇江、淮安二府,徐州兵备

8、副使,咸有声。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嘉靖八年,举进士第一,授修撰,即请告归。外舅太仆卿曾直喜曰:“幸吾婿成大名。”洪先曰:“儒者事业有大于此者。此三年一人,安足喜也?”洪先事亲孝。父每肃客,洪先冠带行酒、拂席、授几甚恭。居二年,诏劾请告逾期者,乃赴官。寻遭父丧,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继遭母忧,亦如之。十八年,简宫僚,召拜春坊左赞善。明年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疏请来岁朝正后,皇太子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降手诏百余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洪先归,益寻求守仁学。

9、甘淡泊,炼寒暑,跃马挽强,考图观史,自天文、地志、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战阵攻守,下逮阴阳、算数,靡不精究。至人才、吏事、国计、民情,悉如意谘访。曰:“苟当其任,皆吾事也。”邑田赋多宿弊,请所司均之,所司即以属。洪先精一心体察,弊顿除。岁饥,移书郡邑,得粟数十石,率友人躬振给。流寇入吉安,主者失措,为画策战守,寇引去。素与顺之友善,顺之应召,欲挽之出,严嵩以同乡故,拟假边才(注:边才,治理边疆的才能)起用,皆力辞。初,告归,过仪真,同年生主事项乔为分司。有富人坐死,行万金求为地,洪先拒不听。乔微讽之,厉声曰:“君不闻志士不忘在沟壑耶?”江涨,坏其室,巡抚马森欲为营之,固辞不可。隆庆初卒,赠光

10、 禄少卿,谥号文庄。(节选自明史罗洪先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B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C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D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的

11、人。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其中殿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文中“三年一人”即可印证。B“修撰”官名。唐代史馆有修撰,掌修国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至元时,翰林院始设修撰。明清因袭之,一般于殿试揭晓后,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即授翰林院修撰。C“母忧”指母亲的丧事。为父母守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种孝顺的行为,明清时期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守丧期一般为三年,“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即守丧之礼。D“谥号”为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根据他们的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2、(3 分)A罗洪先志向远大。拜同乡的李中为师,学习李中的学说;他认为考中进士并不值得炫耀,认为儒学之士的事业应该更大。B罗洪先范言敢谏。皇帝常常称病不上朝,罗洪先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在皇帝非常忌讳太子临朝时,依然敢于上疏请求皇帝让位,让太子接受群臣朝贺。C罗洪先心忧国民。他留心察访人才、吏事、国计、民情,发现田赋弊端,请求均衡处理并使积弊消除;流寇侵入吉安,他献策战守并使盗贼退兵离去。D罗洪先正直淡泊。他拒不同意犯罪富人拿钱请求免死的行为;因江水上涨,屋子被毁,他坚决推辞巡抚马森为其营造房屋的好意。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瑾败

13、,敞乃谢循。(2)顺之应召,欲挽之出,严嵩以同乡故,拟假边才起用,皆力辞。分值: 19分 查看题目解析 3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89 题。定西番牛峤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8下阕写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 分)9作者整首词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 分)分值: 11分 查看题目解析 4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 , 。(2)杜牧阿房宫赋结尾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 , 。(3)李贺李凭箜篌引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

14、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 ,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5阿庆基“造反”芬兰本蒂韩佩一条板凳安放在路旁,只要行人累了,就可坐下休息。累了!是的,难道这还有什么奇怪的吗?一个人在七十年岁月里要跨出多少步子啊短的、长的、急的、慢的。板凳被发明和制造出正是为了人们能够坐它。或许这条板凳还有别的目的,因为冷饮亭就在它的旁边。托比亚斯阿庆基多次感到奇怪,这条板凳看完全是条普普通通的板凳,人们仅仅是在散步途中想让腿脚歇上一歇时,才意识到它的存在。托比亚斯阿庆基坐在板凳上,他的头发斑白,但精神却很矍铄,他用大拇指托着烟斗,完全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之中。没过多久,越来越近的歌声唤醒了他,立刻使他想起,现在是生活在

15、动乱时期。罢工、*打吧!吵吧!有的是理由可是这么干难道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吗?如果像被拴着鼻子的小牛犊那样发疯似的挣扎,能行吗?托比亚斯阿庆基已经七十岁了,现在世道是不是变了?也许是吧,也许人们的眼界有所不同。可是生活是不是好过些了? 嗯,他们应当尽可能过得更好些。这就有足够理由去进行斗争他听见一个过路人说,罢工工人在*。*吧!他托比亚斯阿庆基,已上了年纪,只能坐在板凳上观望。在这种时期,作为一个旁观者也实在有趣得很哪! *队伍过了,人不少,除了两旁土路,整个街道都挤满了人群。 他们唱的歌中有激烈的词句:“法律骗人,政府压人。” “到了明天,普天之下皆兄弟”*队伍过去了,托比亚斯阿庆基朦胧地感觉到

16、,他们在按照自己的愿望,向着遥远的未走去他们在前进,先头部队消失在转弯处的建筑物后面。后那里发生了阻塞,尽管后面的队伍还在前进,突然“砰”的一声枪响,划破了夏末晴朗的天空。托比亚斯阿庆基被子弹的呼啸声惊呆了。这似乎是不应该的然而后他还是平静下,觉得自己反正是坐在板凳上的旁观者。*队伍一下子散了,犹如受到旋风袭击似的扬起了满天尘土,人们掉转头纷纷跑了。托比亚斯阿庆基看到警察握着步枪和皮鞭,正在寻找*的人,可是*者都跑散了。这时,警察突然发现坐在板凳上发呆的托比亚斯阿庆基。“你放什么哨?”警察大喝一声。托比亚斯阿庆基只张了张嘴,还没得及解释自己仅仅是坐在板凳上休息的旁观者,皮鞭已抽到了他的身上。他

17、发现自己陷入了不可解脱的困境,不禁顿时火冒三丈。这怎么可能呢!要知道他只不过坐在板凳上可是愤怒只是再次招致皮鞭的抽打,托比亚斯阿庆基 只得拔起僵硬的大腿一逃了之。但事情并没有完结,他确实陷入了解脱不了的困境。不久,他被捕了。受讯、受审,最后被带到被告席上受到了“参与造反罪”的控告。托比亚斯阿庆基怎么也不能理解,他仅仅是在板凳上坐一会儿而已。而这条板凳看完全是条普普通通的板凳他对警察咆哮起,他怎么也难以接受警察的指控,他难道会热昏了头脑干下这等事!可怜虫怎么会想得出:他是狡猾地假装坐在板凳上,企图逃过劫难,实际上是个瞭望放哨的人,或者是工运首脑警察就是认定他有罪,一口咬定:你身上有紫血块,你就是

18、参与了造反托比亚斯阿庆基搔了搔头皮,觉悟过来:也许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为旁观者准备的板凳!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托比亚斯阿庆基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他过着孤独而没有人理解的生活,每天坐在板凳上观望,成了他的生活乐趣。B“作为一个旁观者也实在有趣得很哪!”看到罢工工人在*,阿庆基这样想,可以看出他安分守己,也表明他对社会现实认识不深。C警察一口咬定阿庆基参与造反,是个瞭望放哨的人,意在表明警察欺软怕硬,能力低下。D这篇小说刻画人物非常成功,运用了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刻画阿庆基老人,使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E作者没有用更多笔墨正面

19、去写警察与罢工工人的冲突,这就使得阿庆基老人的被捕情节更加突出,有力地彰显主题。12.小说前后两次写道“这条板凳看完全是条普普通通的板凳”,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 分)13.小说中阿庆基的心理活动,前后经历了哪些变化?请作简要概括分析。(6 分)14.小说结尾处的画线句有什么含义?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8 分)分值: 25分 查看题目解析 6一卷红楼触百思王景山伴随周汝昌成长的年月不是军阀混战,就是外寇入侵。生于乱世又为一介村童,周汝昌竟有着与生俱来的强烈求知欲和过目不忘的聪慧。他从小就醉心文学艺术,凡能偶然入目的片言只字,他都如获至宝绝不放过。对得到的

20、任何一本书更是精读细敲如嘬骨髓,写读后感、找错字蝇头小字将书眉空白处填个严严实实。就在他踌躇满志准备进大学深造时,抗战爆发了,学业再次搁浅。1947 年,他才又经过复试继续回燕大西语系完成学业。毕业时,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令中外教授举座皆惊。似文赋这等涵盖广博且文字艰深的骈体文,即便翻译成白话文也不易,何况是译成英文。这年正值燕大开办中文系研究院,周汝昌在教授们的举荐下应考,成为被研究院录取的第一名研究生。此后,他又把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介绍到欧洲,也把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以离骚的文体翻译成中文。自谦不是书法家的周汝昌,幼少时即醉心欧楷笔法,20 岁后又致力于唐人写经,深研兰 亭

21、后,得右军真脉,遂平生作书多行草,其“横逸飞动、笔笔不苟、使转敷畅、作草如真” 的周体法书,在众多书家中以势明法合意美之笔、英风俊骨之墨神采焕然。他曾多次慨叹,自己用于研究兰亭序和书法的工夫一点儿不比红楼梦少,研究成果受到启功、徐邦 达、王学仲三大鉴定书家的肯定。本已在书法、翻译等领域颇有建树的周汝昌,怎么又步入了“研红”道路?原来,周汝昌少年时就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后来又从母亲手里看到古本石头记。然而促其真正步入“研红”之路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数胡适先生的影响。1947年,时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一直进行红楼梦版本研究的四兄周祜昌自天津寄来的一函,说他新近看到亚东版红楼梦卷首有胡适之的

22、一篇考证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他嘱周汝昌查证。周汝昌遍查燕大图书馆,终于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那首咏芹诗。兴奋之下,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并在天津民国日报副刊发表。看到文章的胡适之当即复信周汝昌,自此,胡、周书信往来切磋讨论红楼梦,成为现代红学的一段佳话。1953 年 9 月,已在四川大学外文系任教的周汝昌出版了第一本个人专著红楼梦新证。这部洋洋洒洒 40 万言的红学著作,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被誉为“红学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周汝昌也由此奠定了在现代红学的地位。自此,周汝昌一路 研红至今已整 63 载,出版涉及红学研究各个层面的专著 47 部。然而,周汝昌

23、是在怎样一种身体状况下完成那一部接一部的鸿篇巨著呢?恐怕就鲜有人知了。从青年时双耳就逐渐失聪的他,戴着助听器还得别人在耳边高声吐字,左眼因视网膜 脱落 1975 年就已失明,右眼则需靠两个高倍放大镜重叠一起方能看书写字,所以他已无法将字写在稿纸的方格内,而是在比一般标准稿纸大一倍的“稿纸”背面任意书写,那似红枣般大的字如牛耕田般不停歇地在圆桌上诞生。没过几年,手稿上的字已经大过核桃,而且常常串行重叠,只有多年做助手的女儿伦玲认得,将其在电脑上敲出存储。至近 3 年来,周汝昌右目仅存的那一丝视力也不复存在,盲写都成困难的他,继而改成了口述,女儿伦玲一个人忙不过来, 独子建临提前退休加入进来协助姐

24、姐专事录音记录一身布衣的周汝昌,一生淡泊名利,唯对中华文化、对学术真理,坚守不渝,穷追不弃。 “我喜欢国货,喜欢民族节序风俗。我喜欢民族建筑、民族音乐对这些方面,也许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不了解这一切,很难理解我为何后来走上了红学道路, 为何又如此地执著痴迷,甘受百般挫辱,而无悔意,也不怨尤。”周汝昌在其自传体色彩的著作天地人我中这样写道。 “聪明灵秀切吾师,一卷红楼触百思。此是中华真命脉,神明文哲史兼诗。”周汝昌作的这首诗,道出了他一生与红楼梦之缘。(节选自光明日报,略有删改)【注】周汝昌,1918 年 4 月 14 日生于天津,别号触味道人,我国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

25、、书法家,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堪为当代“红学泰斗”,平生有七十多部学术著作问世。1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周汝昌对红楼梦情有独钟,喜欢“国货”和民族风俗、建筑、音乐等,而有些人因此认为他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B本文通过记述周汝昌的学术生涯,突出了他在学术研究上的辉煌成就,也表现出他精研学问、痴迷红学的执着追求的精神。C尽管生于乱世,但周汝昌自幼好学,醉心文学艺术,勤于精读细敲,他日后取得的卓越成就与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不无关系。D周汝昌毕生致力于欧楷笔法、唐人写经、右军兰亭,并创立了周体法书,他的很多书法研究成

26、果受到鉴定书家的肯定。E由于四兄周祜昌的指点,周汝昌在燕大图书馆发现了咏芹诗,并撰写文章发表,支持胡适的说法,受到了胡适的赏识。16.周汝昌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请概括说明。(6 分)17.周汝昌步入“研红”道路,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6 分)18.周汝昌被称为“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当代“红学泰斗”。为什么他能在红学研究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分值: 25分 查看题目解析 7根据下面的表格内容和文字表述,回答问题。(6 分)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及贡献率2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造成全国大范围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3 分)24.根据所提供的材料,

27、谈谈你对治理雾霾天气的建议。(3 分)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单选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8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有些人在不断的追逐中寻找快乐,有的人却在平凡的生活中安之若素,品味着幸福的平淡。女性作者的文笔,常以柔情似水、细腻委婉见长,虽非个个如此,但说大多数是这样,应该算是持平之论。毕业时,虽然我们班的同学都没有许下海誓山盟,但是我们在心中一直把彼此当做一辈子的朋友。在热烈的掌声中,这次为期一周的漫长的论证会终于打退堂鼓了。作为东道主的我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戊戌变法后,梁启

28、超发表了大量作品,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执牛耳者,他对 20 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这位曾经一文不名的年轻人,马克扎克伯格,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facebook,如今已 是亿万富翁。ABCD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9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 分) ( )A教育部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 202* 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出, 严禁开展特殊类型招生的高校组织或参与考前辅导、应试培训。B杰出的流行音乐创作者将严肃音乐的表现力与通俗音乐的积极因素相互交融,巧妙嫁接多种艺术元素,拓宽流行音乐的表现内涵和审美空间。C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

29、铁和维生素 B 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D中餐之所以在申遗路上屡屡受挫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提交的美食,虽然是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只给人们带来更好的口味体验,却很难让人体会到文化上的深意。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102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 分)( )反观这些年来的文艺批评,当然也有黄钟大吕、启人心智的绕梁之音,但瓦釜雷鸣、混淆视听的刺耳杂音,却时常摇唇鼓舌、招摇过市。 ,把销量、收视率、点击数、票房收入作为依据,分辨和判断作品的高下优劣。A一些文艺评论把思想性、艺术性等重要评判标准抛到脑后,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B一些文艺评论在市场经济大潮

30、中迷失方向,把思想性、艺术性等重要评判标准抛到脑后C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的一些文艺评论,把思想性、艺术性等重要评判标准抛到脑后D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把思想性、艺术性等重要评判标准抛到脑后的一些文艺评论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填空题 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5分,共5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1122.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5 分)菊是中国的特产。菊于肃杀的秋末开花,这一特性易引起古人的垂青。不过,古人最先关注的,不是菊的审美特点, 。对此, ,他在离骚中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

31、。”可见, 。事实上,这也正是菊在六朝以前最主要的功用。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书面表达 本大题共60分。12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在公交车距离车站 50 米处,一位大妈扛着大包裹向公交司机挥手,示意停车。按规定,公交车不准站外停靠,所以车继续前行。但司机为了能让大妈赶上这最后一趟车,明显放慢了速度。大妈很着急,边喊边艰难地追赶。车刚停稳,司机立刻跳下车,迎着大妈跑去。他帮着大妈上了车,安顿她坐好,这时公交车已在车站停了 3 分钟。大多数乘客报以热烈掌声, 也有人对大妈没有提前准备好上车议论纷纷,还有人对司机停车等人耽误大家的时间表示不满。对于以上现象,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12 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立意参考:从司机的角度:规则与灵活从大妈的角度:要有规则意识从乘客的角度:为他人着想(体谅他人、友善)解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