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195.31KB ,
资源ID:492777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9277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1综述.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1综述.docx

1、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1综述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姓名;- 年级;- 学校;-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一、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原因):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一战使帝国主义实力受到严重削弱。3、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4、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推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力图扑灭国内革命火焰。5、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6、俄国的工人阶级力量比较集中。二、十月革命的经过:1、提前爆发原因:(1917年4月列宁回国,8月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和时间,原定于11月25日)由于临时政府企图占领布尔什维克中央所在地

2、斯莫尼尔宫,因此被迫提前起义。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时间:1917年11月6日7日(俄历十月,因此叫十月革命)3、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列宁指挥)4、起义胜利:1917年11月7日攻占冬宫5、建立政权: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6、巩固革命政权的措施: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同德国和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7、迁都: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将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三、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1、1918年1920年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武装干涉苏俄革

3、命,苏俄国内也发生反革命叛乱,企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2、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3、三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措施:加强红军的建设。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因:十月革命胜利后,不甘失败的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了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经济力量战胜敌人,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对中小型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结果: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

4、终战胜了敌人。但是,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四、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到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2 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国民经济。2、列宁领导的新经济政策:目的: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时间:1921年3月。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

5、商品经济,促进民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除大工业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与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商业方面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结果: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的政权。3、苏联成立:时间:1922年底。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初仅有4个加加盟共和国加入(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后来扩大到15个。 二、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探索):1、1924年列宁逝世。2、实施第一、二个五年计划(工业化):重点发展重工业。时间:1928-1937年(五年计划:19281933,19331937),领导人

6、:斯大林,主要成就: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3、实施农业集体化:1937年完成。 4、通过新宪法:1936年苏联在全国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通过了新宪法。意义: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认市场的作用,片面发展重工业,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于法制建设)。 三、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1、它是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但它使苏联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国防实力大大加强,为

7、以后苏联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打下了基础,在一定历史阶段对苏联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一模式也存在严重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因此,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2、对我们的启示: 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兼顾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发展经济要尊重市场规律,既抓产值和产量,也抓产品品种创新和产品质量提高; 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必须切实

8、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 大力保护环境和资源,提倡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效益等;在政治上要防止个人专断,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四、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苏联: 1917年 二月革命以前,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简称沙俄。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2年底苏联成立前的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1922年后苏联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一直到1991年解体。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 凡尔赛体系:1、巴黎和会: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缔结和约,对战后世界做出安排。时间:1919年1月,参加会议的国家有27个,主宰和会的三巨头:劳合.乔治(英),克里孟梭(法),威尔逊(美)。结果:1919年6月签定了凡

9、尔赛和约。性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 。2、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内容:领土方面: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军事方面: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有空军,陆军人数不超过10万人,莱茵河以东50公里内德国不得设防。政治方面: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赔款方面: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殖民地方面: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3、凡尔赛和约有关中国问题的决议: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影响: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 4、凡尔赛和约和战胜国同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签定的一系列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

10、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5、国际联盟:1920年1月根据凡尔赛和约成立(美国提出但未加入),被英、法控制。 二、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虽然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太平洋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华盛顿会议:目的: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主要是日、美矛盾。时间: 1921年到1922年。参加国家:9国(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主要条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2、九国公约:内容: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影响: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

11、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复到各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3、华盛顿会议的影响:它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三、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影响帝国主义列强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这一体系是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结果。由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加剧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剧;此外,战胜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也激化了被殖民人民与殖民者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只是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12、。第4课:经济大危机 一、资本主义的“繁荣”与崩溃:1、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20世纪20年代,特别是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一时。(但却在“繁荣”的背后孕育了严重危机)2、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时间:19291933年,导火线: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暴跌。涉及国家:从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特点:涉及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3、经济危机的本质: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4、危机的影响:广大人民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工资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13、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出现严重危机,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二、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新政:时间:1933年,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新政的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作用: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2、新政的本质:加强政

14、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对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统治具有指导意义)。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一、纳粹政权的建立19291933年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出现严重危机,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1、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1)背景(原因):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激化了社会矛盾。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利用德国社会各阶层对政府的不满,进行的欺骗性宣传活动,赢得了很多中下层人民的信任。统治阶级和大垄断资本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支持。 (2)建立过程:1933年希特勒上台,集总

15、统、总理大权一身,自称国家元首,着手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这是德国法西斯化和世界大战在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3)措施:对内:1 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和迫害共产党和进步人士。2 解散工会和其它一切政党。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书籍。大肆迫害犹太人。 对外:撕毁凡尔赛和约,疯狂扩军备战,并与意大利、日本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2、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背景:1929年经济危机使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时间:1922年。标志: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 3、日本法西斯的建立:背景:世界经济危机打击下日本,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法西斯主力:军部。日本军部内部

16、的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影响: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标志着世界大战在亚洲策源地的形成。 二、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国勾结形成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慕尼黑阴谋:1、背景:(1)希特勒上台后,大肆扩军备战,吞并了奥地利,没有受到国际社会的有效抵制,侵略野心进一步扩张,又把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2)英法企图将法西斯祸水东引苏联。2、慕尼黑会议:召开的时间:1938年9月,参加的国家及首脑: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法(达拉第)、英(张伯伦)英法的目的:希望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求得一时

17、的太平。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这一内容被称为慕尼黑阴谋)影响:慕尼黑会议是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 3、绥靖政策:在面临法西斯侵略威胁时,西方大国既对法西斯侵略不满,又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为了达到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于是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甚至是纵容侵略,为自己求得一时的和平,这种政策被称为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的推向了顶峰。绥靖政策后果:绥靖政策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二、二战的全面爆发:1、时间:1939

18、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标志二战全面爆发。2、主要事件:(1)德军占领法国在内的西欧;(2)英国遭到德国猛烈轰炸;(3)意大利加入德方参战;(4)丘吉尔上台,主张对德强硬政策 。3、二战的扩大:1941年6月,德国对苏联发动侵略战争。(主要战役: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二战进一步扩大的标志)。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英、苏等国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了联合。2 建立时间:1942年1月,参加国家

19、: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会议召开地点:华盛顿。建立的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内容:各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2、雅尔塔会议:目的:协调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时间:1945年2月。主要参加国:美(罗斯福),英(丘吉尔),苏(斯大林)。主要决议内容:打败德国后对德国进行分区占领,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同时成立联合国。苏联答应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后参加对日作战。 二、最后的胜利:1、原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后,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战斗力大大增强。2、二战的重要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1942年7月1943年2月)。 3、欧

20、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时间:1944年6月6日。标志:美英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作用:使德军陷入了苏联红军和美英盟军东西夹击之中。 4、二战的胜利:1945年4月,苏联红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正式投降,二战的欧洲战争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亚洲战争结束。二战全面结束。 三、二战的影响、原因和性质:1、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使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损失,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诞生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沉重打击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2、二战爆发的原因和性

21、质: (1)原因:根本原因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导致的。一战后,德国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增长,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意大利和日本也不满足一战后的分赃结果,企图建立地区霸权,挑起了战争的爆发。直接原因是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导致了法西斯专政的建立,进一步激起了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加速了战争的爆发。此外,西方大国采取的绥靖政策也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对战争的爆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2)性质:这是一场世界人民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3、二战胜利的原因和启示: (1)原因:、这场战争是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反法西斯国

22、家建立了联盟;、反法西斯同盟的力量大大超过了法西斯国家的力量。 (2)启示: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团结起来力量大;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灾难,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一、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五六十年代)1、美国经济的繁荣:(1)时间:20世纪 五六十年代。 (2)表现(特点): 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繁荣。(3)原因 : 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政府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了有利的经济发展环境。二、危机和经济调整:(七八十年代)1、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因A、时间:2

23、0世纪七八十年代 B、特点:70年代发生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进行调整,经济发展受限 C、原因:经济发展弊端日益显露,受到石油提价的严重打击;通货膨胀,债务沉重三、政府采取措施:( 九十年代以来)A、时间: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B、特点: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低通胀、低失业率、财政赤字减少,发展速度快)C、新经济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D、原因:改革社会经济;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四、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原因:(1)根本原因: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2)主要原因: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

24、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视基础教育,培养人才;(3)重要原因:战后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军事经济实力的增强;确立了世界霸权地位。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改革开放。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一、欧洲的联合 1、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美国为了对付苏联,给予西欧国家大量的援助;西欧国家发挥了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积极采用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2、西欧经济的恢复和繁荣:20世纪50年代初(恢复到战前水平时间),3、持续繁荣时间:50年代到7

25、0年代后期4、欧洲的联合:20世纪60年代 建立欧共体的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振兴经济,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提高国际地位,西欧国家建立了欧共体。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时间:20世纪60年代(由法国、联邦德国成立)。作用: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欧盟建立:1993年欧洲共同体改名为欧洲联盟,简称为欧盟。作用: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使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格局上出现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使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欧盟内部表现: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

26、、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力求一致。 二、日本的崛起:1、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2、日本崛起: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危机时期:1974到1975年世界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减缓。恢复和发展时期

27、:80年代中期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3、日本谋求国际政治地位:1964年,日本东京举办了奥运会。七八十年代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也开始膨胀,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三、日本、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相同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相同原因:美国的扶持或援助;积极引进先进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2)对中国的启示:要积极对外开放,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成就;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一、赫鲁晓夫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1953年上台后,针对斯大

28、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2、勃列日涅夫改革:改革重点是重工业,提高了苏联军事实力,但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二、苏联的解体:1、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未取得成果。80年代后期 尔巴乔夫又把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结果导致苏联政治体制剧变,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的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2、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8名苏联高级官员

29、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政变,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但很快失败。这次事件使戈尔巴乔夫实际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趁机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3、苏联的解体:1991年底独联体(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标志着苏联的解体。三、苏联的解体的原因及启示:苏联的解体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实行了错误改革路线、方针和政策,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历史原因: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所引发的社会危机;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等。对我们的启示:要始终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各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警惕西方资

30、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要稳妥推进,确保国内安定团结。第11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一、匈牙利的改革 1、匈牙利事件:(发生原因)匈牙利人民要求克服个人崇拜,扩大民主,实行政治经济改革,与当时政府发生暴力冲突。后来新成立的政府邀请苏军来平息暴乱,史称匈牙利事件。 2、匈牙利的改革:(1)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政府总结了匈牙利事件的原因和教训,对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局部改革,改革内容:在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局;在经济上,降低积累率,放慢重工业发展速度,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调整农业政策,废除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取消指令性计划;在工业上进行管理体制改革。(2)改革的影响:使匈牙利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下来。但是从70年代中期起改革遇到了挫折,陷入困境,经济形势日益恶化。 3、布拉格之春: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实行全面的改革,被称为 布拉格之春。但很快遭到苏联的镇压,改革被迫中断。(这说明东欧各国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制于苏联,苏联强迫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由于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目的是摆脱苏联的控制,所以苏联以武力镇压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也就是说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4、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波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