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520.57KB ,
资源ID:492394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9239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

1、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2017-2018上学期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年级三调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是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 B. C. D. 【答案】A【解析】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错误;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正确;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

2、应,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血浆中,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正确;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发生在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中,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正确;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错误。因此,A项正确,B、C、D项错误。【点睛】本题是对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的总结,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的生化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凡是只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都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的腔性器官内的液体不属于体液,其内的生化反应也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2. 据图判断,下列描述错误的

3、是A.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B. 组织液中的C02可参与pH稳态的调节C. 如果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加大,会导致组织液回渗增强D. 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答案】C【解析】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于血浆和组织液之间,故其内环境就是血浆和组织液,A项正确;组织液中pH的调节,主要靠体内的缓冲对进行,如NaHCO3/H2CO3等,故C02可以参与pH的条件,B项正确;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导致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进而导致组织液回渗减弱,C项错误;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液增多,即组织水肿,D项正确。3. 如图中a、b、c分别表示

4、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B. b中有的细胞不消耗氧气C. 含有激素和消化酶 D. a中细胞种类最多【答案】B【解析】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用于维持渗透压;故A错误B、血浆中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故B正确C、组织液中含有激素,但消化酶存在于消化系统,属于外环境成分;故C错误D、淋巴中生活的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而组织细胞的种类最多;故D错误【考点定位】稳态的生理意义【名师点睛】人体以水为基础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构成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根据图中物

5、质交换,推出a是淋巴,b是血浆,c是组织液4. 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等过程B.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抑制过程C.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过程D. 过程可发生在肌肉细胞、肝脏细胞中【答案】B【解析】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胰岛素,能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下降,即抑制和过程,促进过程,故A项错误,B项正确;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过程,使血糖含量上升,C项错误;过程是肝糖原分解形成葡萄糖,只发生在肝细胞中,肌糖原不能分解转化为血糖,D项错误。【点睛】本题以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6、为载体,考查血糖的调节过程,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5. 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和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 盐酸进入胰液可促进促胰液素的产生B. 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C. 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到胰腺D. 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包含体液调节【答案】A【解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小肠粘膜在盐酸的刺激下产生的,A项错误;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B项正确;促胰液素由小肠粘膜产生后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促进胰液分泌,C项正确;盐酸刺激小肠粘膜产生促胰液素,促胰液素由小肠粘膜产生后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

7、,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该过程中包含体液调节,D项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促胰液素的发现,实验来源于课本,是对课本实验的一个再现,所以要求对课本相关的实验的探究过程一定要明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实验自变量和因变量。6. 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A. 唾液腺、垂体、肠腺 B. 肾上腺、甲状腺、胰岛C. 睾丸、汗腺、皮脂腺 D. 卵巢、胃腺、肝脏【答案】B【解析】唾液腺和肠腺都属于外分泌腺,它们分泌的消化酶直接分泌到了消化道,而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肾上腺、甲状腺、胰岛都是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直接进入内环境,B正确;汗腺、皮脂腺产生的液体直接排到体外,C错误;胃腺分

8、泌物和肝脏的胆汁都是排到肠道内的,没有进入内环境,D错误。【考点定位】内环境与分泌物的产生【名师点睛】分泌腺有两种,即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二者的区别就是是否有导管外分泌腺具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到达作用部位,而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内环境。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7. 取未受操作影响的两相连的神经元,浸泡在任氏液(可保持神经细胞活性)中,其中一个神经元是与肌肉纤维连接的运动神经元,装置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分别刺激A、B、C、G、H五处,能引起肌肉纤维收缩的(位置)有5处B. 在B、C两点接上灵敏的电流计,刺激A和G点,电流计指针都能偏转 C. D、E、F共同构成的两个

9、神经元相连接的部位叫突触D. 刺激E、F点,引起肌肉收缩的时间不同【答案】B【解析】由图解可知,刺激A、B、C、G、H五处,神经冲动均可通过突触传导至肌肉效应器,能引起肌肉纤维收缩, A项正确;在B、C两点接上灵敏的电流计,刺激A点,电流计指针能偏转两次,方向相反。刺激G点,电流计指针不能偏转,B项错误;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图中D、E、F共同构成了两个神经元相连接的部位,因此称为突触,C项正确;由于神经冲动在突触上的传递较慢,由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需要一定的时间,故刺激E、F点,引起肌肉收缩的时间不同,D项正确。8. 在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活动中,甲同学持有2张“糖

10、卡”,乙同学保管“胰高血糖素卡”和“胰岛素卡”,丙同学持有4张“糖卡”。能够代表人体内胰岛的是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D. 甲同学和丙同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由于乙同学保管的是“胰高血糖素卡”和“胰岛素卡”,所以能够代表人体内胰岛的是乙同学;选B。考点:血糖调节模型9. 如图可用来表示下列哪一组概念之间的关系A. a表示细胞外液,bd分别表示血液、组织液、淋巴液B. a表示原核生物,bd分别表示细菌、蓝藻、病毒C. a表示免疫系统,bd分别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抗原D. a表示真核细

11、胞的生物膜系统,bd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A错误;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等,但不包含病毒(病毒既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B错误;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分子,C错误;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概念图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0. 如图所示为酶、激素、蛋白质、抗体四者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1、2、3分别表示激素、酶、蛋白质B. 能产生4的细胞一定能产生3C. 能产生3的细胞一定能产生1D. 物

12、质1都是由专门器官产生的【答案】B【解析】A、分析概念图可知,2包含全部的4,大部分3,少部分1,则1是激素,2是蛋白质,3是酶,4是抗体,A错误;B、由A项分析可知,4是抗体,3是酶,一切活细胞都能产生酶,4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浆细胞能产生酶,B正确;C、由A项分析可知,则1是激素,3是酶,激素是由专门的器官或特定的部位产生的,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不一定能产生激素,C错误;D、植物体产生激素无专门的器官,促胰液素也不是由专门的器官分泌的,D错误【考点定位】酶的特性;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名师点睛】由题意知,1、2、3、4是激素、蛋白质、酶、抗体,绝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抗体属于

13、蛋白质,大多数的激素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包括抗体、酶、激素等,因此分析题图可以看出:1是激素,2是蛋白质,3是酶,4是抗体11. 如图是医院验血报告单的部分截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甲可能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乙可能是甲状腺肿大患者B. 正常人刚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医院就抽血体检,检测结果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与正常值相比可能会偏低C.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调节TSH的分泌D. 遇到紧急情况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心率加快,内环境的稳态失衡【答案】C【解析】甲亢患者体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高,甲状腺肿大患者体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低,根据验血报告单中检测结果与正常值对比可知,甲患者甲状腺

14、激素水平含量低,乙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含量高,故甲可能是甲状腺肿大患者,乙可能是甲亢患者,A错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所以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医院就抽血体检,检测结果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与正常值相比可能会偏高,B错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垂体分泌TSH,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作用于垂体影响其分泌TSH,C正确;遇到紧急情况时甲状腺激素增多,心率加快,内环境维持相对稳定,D错误。12. 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K+外流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的主要原因B. 正常机体的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可双向传导C. 神经递质的释放与生物膜的流动性关系密切D. 大脑皮层H区受损则无

15、法形成听觉【答案】C【解析】K外流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A错误;由于突触的结构,正常机体的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B错误;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正确;大脑皮层H区受损,能看、能写,但是听不懂别人的谈话,D错误。13.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疾病。下列有关此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B. 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C. HIV在繁殖过程中,其RNA在宿主细胞中控制病毒自身蛋白质的合成D. 目前接种疫苗是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措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艾滋病

16、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解:A、HIV主要感染人体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对其它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抵抗力下降,A错误;B、由于艾滋病人的免疫功能降低,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下降,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较高,B错误;C、HIV在繁殖过程中,其RNA在宿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控制病毒自身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D、由于RNA是单链结构,容易发生变异,很

17、难制作疫苗;控制传播途径才是防治的有效措施,D错误故选:C考点: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4.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B. 由刺激X胰岛A细胞的过程是体液调节,位于垂体C. 由刺激X胰岛A细胞的过程是神经调节,位于大脑皮层D. 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1、据图分析,刺激X为血糖含量降低,通过胰岛A细胞过程,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素,下丘脑是血

18、糖调节中枢,因此图中表示下丘脑2、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是肝脏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解:A、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血糖的升高,刺激X能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则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A错误;B、血糖降低时还可以刺激下丘脑的另外一些神经细胞,通过神经调节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图中由刺激X胰岛A细胞的过程是神经调节,位于下丘脑,B错误;C、由B项可知,C错误;D、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细胞,促使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D正确故选:D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5. 下列关于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化学信号的形式进行传

19、导B. 神经纤维某部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形成局部电流C. 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恢复至静息电位的过程与细胞呼吸密切相关D. 兴奋是指受到刺激的动物或人的细胞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答案】A【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这种电信号就是局部电流,即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A项错误;神经纤维某部位受到适宜刺激时,这个部位的膜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而临近的未兴奋部位仍然是内负外正,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B项正确;在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发生后,由于在细胞膜上存在“钠钾泵”,在其作用下将

20、外流的K+重新运入膜内,将内流的Na+运出膜外,从而使膜电位又逐渐恢复到静息电位,而“钠钾泵”的运输作用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故C项正确;兴奋是指受到刺激的动物或人的细胞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D项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考生对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产生后膜电位的变化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理解。16.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小肠黏膜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B. 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C. 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D. 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被动运输将某种蛋白质分泌到肠腔【答案】D【解析】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如能分泌促胰液

21、素,A项正确;小肠上皮细胞可从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还可将代谢废物排出到内环境,故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B项正确;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而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所以二者的作用相互拮抗,C项正确;由于蛋白质为生物大分子,故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胞吐的方式将某种蛋白质分泌到肠腔,D项错误。17. 细胞通讯是细胞间交流信息,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生理活动,如图甲为两种细胞通讯方式,图乙为图甲中括号部分放大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图甲中结构1的末梢与靶细胞1合称为效应器B. 图甲中靶细胞1对靶细胞2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为体液调节C. 图乙中的形成与

22、有关,所在位置为内环境D. 若图甲中靶细胞1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2定是肝细胞【答案】D【解析】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细胞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和腺体组成的,A项正确;图甲中靶细胞1产生的物质通过体液的输送作用于靶细胞2,其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为体液调节,B项正确;图乙中为神经递质,其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中的组织液中,C项正确;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有肝细胞、脂肪细胞、肌肉细胞、血细胞、肺脏和肾脏的细胞等,由图甲可知,靶细胞1产生的物质通过体液的输送作用于靶细胞2,若图中靶细胞1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2不一定是肝细胞,D项错误。【点睛】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的

23、结构1是神经细胞,靶细胞1能释放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2。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 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可以影响膜电位和突触传递过程,如细胞内Ca2+的升高促进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而K+流出细胞将会导致细胞膜内电位更负。则下列叙述中不利于神经递质释放的是A. Na+流入细胞内 B. Ca2+流入细胞内C. K+流出细胞 D. 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答案】C【解析】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可见,Na+流入细胞内,会使膜电位由静息状态的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引起神经元兴奋,促进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A错误

24、;Ca2+流入细胞内,导致细胞内Ca2+浓度升高,会促进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有利于神经递质的释放,B错误;K+流出细胞,会使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差值增大,神经元难以产生动作电位,因此不利于神经递质的释放,C正确;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有利于神经递质的释放,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明确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产生的机理,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过程,以题意“细胞内Ca2+的升高会促进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而K+流出细胞将会导致细胞膜内电位更负”为解题的切入点,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对各选项进行综合分析判断。19. 去除蛙的脑而保留脊

25、髓,做成脊蛙,用夹子夹住脊蛙的一条腿使之不能收缩,用稀醋酸刺激这一条腿,蛙的另一条腿将弯向受刺激的腿进行搔拔。此现象说明A. 反射弧缺少神经中枢也能发生反射B. 未受刺激的一侧也有此反射的感受器C. 一侧的传入神经元通过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和另一侧的运动神经元有联系D. 神经冲动传到脑,脑发生的神经冲动传到未受刺激的腿,使之弯曲搔拔【答案】C【解析】反射弧必须完整,缺少神经中枢不能发生反射, A项错误;刺激夹子夹住的一侧,说明只有此腿的感受器受到刺激,B项错误;受刺激一侧的传入神经元通过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和另一侧的运动神经元有联系,一侧受到刺激,神经冲动可传到另一腿,C项正确;脊蛙已经去除了脑,

26、D项错误。20. 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淋巴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 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 青霉素能杀菌和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杀菌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 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答案】B21. 如图为某人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抗体1和抗体2都能与相关受体结合导致调节异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葡萄糖和胰岛素作用于相关细胞都是通过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完成的B. 两种抗体都能引起血糖浓度升高,这在免疫学中称为自身免疫缺陷病C. 两种抗体引起血

27、糖升高都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缓解症状D. 由图看出糖尿病并不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葡萄糖和胰岛素作用于相关细胞都是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完成的,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A项错误;由于自身免疫功能过强,抗体将自身结构物质(葡萄糖受体和胰岛素受体)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属于自身免疫病,B项错误;第一种情况是胰岛B细胞不能感受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不足,可通过注射胰岛素缓解症状。第二种情况属于胰岛素分泌正常,但是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不足,不能有效识别胰岛素,因此注射胰岛素不能缓解症状,C项错误;由图看出糖尿病并不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D项正确。【点睛】解答

28、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图。据图分析,抗体1能与葡萄糖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则胰岛B细胞感受血糖变化的敏感程度降低;抗体2能与胰岛素的受体结合,使得胰岛素不能与受体特异性地结合,导致血糖浓度升高。22. 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变态发育有重要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玻璃缸编号1号2号3号步骤12 000mL河水和适量的新鲜水草步骤2?步骤3甲状腺激素5mg甲状腺抑制剂5mg不作处理步骤4每天换1次,并向1号和2号分别加人甲状腺激素5 mg,甲状腺抑制剂5 mg,测量蝌蚪的体长,观察前后肢和尾的变化情况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步骤3所进行的各种处理B. 步骤2中应放入数量相等且适量的生长

29、状态一致的蝌蚪C. 预测蝌蚪发生变态发育所需时间最短的是1号缸中的蝌蚪D. 甲状腺激素通过影响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而影响蝌蚪的变态发育【答案】D【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变态发育有重要作用,实验的自变量是步骤3所进行的各种处理,A项正确;蝌蚪的数量、生长状态等属于无关变量,所以步骤2中应放入数量相等且适量的生长状态一致的蝌蚪,B项正确;由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变态发育,所以预测蝌蚪发生变态发育所需时间最短的是添加甲状腺激素的1号缸中的蝌蚪,C项正确;本实验不能说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机理,D项错误。23.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抗

30、原都是外来异物 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A. B. C. D. 【答案】C【解析】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错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叫做抗原。抗原具有大分子、一般异物性和特异性的性质。但抗原不一定都是异物,也可能是机体衰老的细胞或癌细胞等,错误;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所以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正确;吞噬细胞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正确;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不引

31、起组织严重损伤,正确;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人的免疫缺陷病,错误;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效应T细胞攻击,即细胞免疫进行的,正确。因此,C项正确,A、B、D项错误。24.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变为吲哚乙酸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C. 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D.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答案】B【解析】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为生长素,A项正确;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B项错误;幼嫩的植物细胞对生长素更敏感,C项正确;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D项正确。25. 下列哪一个生产或实验过程不能使用吲哚乙酸A. 处理扦插的月季枝条,促使其加快生根B. 处理青色的生香蒸,使其加速转变为黄色C. 处理去掉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