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20.05KB ,
资源ID:491760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9176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分析.docx

1、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研究并探?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观察组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转外科手术概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P0.05)。手术后,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为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组的肿瘤局部复发率为4%,低于对照组的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ter a follow-up of 3 to 12 months,the local recurrenc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4%) (P Key wordsColorectal laterally spreading tumo

3、r;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是一种以肿瘤侧向发育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良性肿瘤,具有潜在的癌变风险,可能在数年内发展为大肠癌,癌变率较高1-3,因此,临床上需对其进行及时治疗。以往,临床上多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但这种手术治疗后的复发率较高,近年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逐渐应用到该疾病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4-5。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旨在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4、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4182岁,平均(61.2319.42)岁。观察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4084岁,平均(61.9419.56)岁。?入标准:因反复便血、黑便而入院就诊,经靛胭紫染色内镜检查确诊为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具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指征。排除标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禁忌、凝血功能障碍、糖尿病、严重感染等。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

5、委员会批准,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靛胭紫染色,在超声内镜下对肿瘤病灶的起源、层次及范围进行明确,完善术前各项相关检查,告知患者手术利弊和风险系数,由患者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预估的手术时间长短决定是否保留导尿管。 对照组实施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选择病变切缘多个点,将25 ml混有靛胭紫、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注入黏膜下,使病变逐渐隆起,与黏膜下分离,再采用圈套器将隆起病变套取,采用hook刀将套取的病变切除,如病变过大而无法一次完整切除,则可分多次套取隆起病变,再行电切;病灶切除后,采用热活检钳对创面血管进行夹闭,再采取氩离子凝固术对创面出血点进行电凝处理,必要时

6、可采用金属夹对创面进行缝合关闭。 观察组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病变切缘外5 mm处采用氩离子凝固术对切除范围进行标记,于病变切缘标记点外侧多点黏膜下注入混有靛胭紫、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将5 ml靛胭紫+1 ml肾上腺素加入至100 ml生理盐水中混合而成),自口侧向肛侧注射,每个点注射2 ml,直至病变完全隆起,将病变外侧缘黏膜切开,采用hook刀沿着病灶边缘标记点将直肠粘膜切开,再对黏膜下层进行剥离,将病变完整剥离;病变剥离后,采用热活检钳对出血点进行钳夹、电凝止血,对创面可见小血管进行氩离子凝固,必要时可采用金属夹对创面进行缝合关闭。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7、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转外科手术概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整块切除即在内镜下将病变组织整块切除,获得标本为单块;完整切除即病变组织标本切除后经病理诊断发现其外侧缘和基底部无肿瘤侵犯,黏膜下层侵犯深度不足1000 m,未见淋巴血管侵犯6。并发症包括迟发性出血(术后14 d内是否出现便血、黑便等出血症状7)、穿孔(术后经腹部X线平片观察膈下是否存在游离气体8)。术后随访312个月,对患者进行肠镜复查,怀疑肿瘤局部复发的患者需接受靛胭紫染色放大内镜检查、病理活检,如原肿瘤切除创面处出现新的肿瘤病变,即可判断为肿瘤局部复发9。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

8、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比较(xs) 2.2两组患者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2.5两组患者肿瘤局部复发率的比较 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肿瘤局部复发情况,其复发率为4%;对照组共有6例患者出现肿瘤局部复发情况,其复发

9、率为24%。观察组的肿瘤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53,P=0.042)。 3讨论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是一种直径超过10 mm、肿瘤呈侧向生长的表浅平坦型病变,是一种大肠良性肿瘤,其形态较为多样,病理亚型较多,存在较高的癌变风险,如患者未能及时治疗,可能在数年内发展为大肠癌,因此,临床上需针对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进行及时治疗,以避免其发展为大肠癌10-13。 由于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生长方向为侧向,而非垂直向,因此,这类肿瘤多可在内镜下进行治疗14。以往,临床上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内镜术式主要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内镜下对病变黏膜进行圈套,再予以切除,但这种术式对于病

10、灶较大的肿瘤患者往往存在局限性,需分多次圈套切除,病灶完整切除率不够理想,术后易出现局部复发15-16。 近年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逐渐被应用到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中,该术式主要是在内镜下对病灶切缘外侧黏膜进行多点切开,再将病变黏膜予以完整剥离,手术操作不受病灶大小的限制,可对病变组织予以一次性完整切除,有效弥补了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局限性,且由于其完整切除率高,手术后病灶残留较少,术后复发率大大降低17-20。本研究旨在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治疗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高于对照组,

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治疗中,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可对肿瘤病灶予以完整剥离,有效预防术后肿瘤局部复发,有利于改善预后,至于该术式的手术时间较长这一局限性,临床上应对该术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完善该术式,尽可能缩短其手术时间。 综上所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具有显著的效果,相比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尽管手术时间较长,但该术式对肿瘤的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较高,可有效减少术后肿瘤局部复发。 参考文献 1Tanabe S,Ishido K,Higuchi K,

12、et al.Long-term outcomes of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a retrospective 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endoscopic resection in a single centerJ.Gastric cancer,2014,17(1):130-134. 2Wen J,Yang Y,Liu Q,et al.Preventing stricture formation by covered esophageal stent placemen

13、t after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for early esophageal cancerJ.Dig Dis Sci,2014,59(3):658-663. 3胡忠卓,李捷.应用电子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结直肠巨大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J.四川医学,2015, 36(7):1038-1039. 4苏虹,刘明,陈进忠,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疗效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4,31(1):46-48. 5王华秀,练晶晶,陈世耀,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巨大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

14、017, 23(7):80-84. 6 植中敬,陈慕维,吕建广,等.注射法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法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5):43-47. 7闫振坤,李颖,张金萍,等.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疾病特征及内镜诊断和治疗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 34(17):4983-4985. 8廖斐,刘玉兰,沈磊,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径大于20 mm的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16,33(4):239-242. 9何东凌.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5):4293-429

15、4. 10Yeo DM,Chung DJ,Cheung DY,et al.Temporal evolution of multidetector CT findings after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early gastric cancer:Correlation with endoscopyJ.Eur J Radiol,2014,83(6):880-885. 11?菊嫦,王学青,李爱民,等.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的发展趋势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17,37(2):88-93. 12张艳飞

16、,丁士刚.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诊断及内镜治疗进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7,17(12):1117-1120. 13金燕,龚镭,唐学军,等.预切开内镜黏膜切除术诊治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内镜杂志,2016,22(8):94-98. 14黄勤,叶丽萍,毛鑫礼,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中的应用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5, 32(7):480-482. 15朱大磊,何玉善,肖宝星,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体会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6,28(2):115-117. 16彭学,樊超强,于劲,等.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内镜下分型与术后病理的

17、相关性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6(24):2489-2491. 17Saito Y,Yamada M,So E,et al.Colorectal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Technical advantages compared to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and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J.Dig Endosc,2014,26(Suppl.1):52-61. 18杨小乔,梁彪,黎程,等.简化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5,36(15):2386-2388. 19王艳,孙红英,曾燕,等.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性肿瘤J.实用医药杂志,2014,31(12):1096-1097. 20Lian JJ,Ma LL,Hu JW,et al.Endoscopic balloon dilatation for benign esophageal stricture after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for early esophageal neoplasmsJ.J Dig Dis,2014,15(5):224-229. (收稿日期:2018-12-3 本文编辑:闫 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