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4.07KB ,
资源ID:491618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9161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1、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时限:90分钟 满分:100分姓名: 得分: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2.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3.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

2、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4.下图是陕西省长安县普渡村出土的编钟,它是周朝贵族在举行祭祀、宴享等活动时使用的主要礼乐器。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目的是 ( ) A.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 B.作为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C.作为惩罚违礼贵族的依据D.作为统治阶级的娱乐享受5.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同时存在的中央机构有(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书房 军机处 6西周的制度丰富多彩,在借鉴夏商制度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制度。下列哪一制度充分显示出西周以崭新的政

3、治风格实行统治()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官制 D.郡县制7.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8.史记殷本纪载:(商代)“自中丁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面。这表明当时( )A王位世袭制不复存在 B宗法制尚未完全确立C.分封制造成国家分裂 D郡县制已经开始推行9据分析统计,孟子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有11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的问题。从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A各国减少战争,专力治黄河 B各国

4、加强协调,统一治黄河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D各自为政,分段治理史料出处史料引文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晋襄公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胥臣”左传宣公十一年“楚子县陈”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吴王发九郡兵伐齐”10.研读下表文献史料,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诸侯国之间已出现争霸与兼并战争 B.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郡县度C.西周后期宗法等级制度逐渐瓦解D.当时出现国家统一的政治因素11.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后,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 )A.内阁B.军机处C.三司D.枢密院12.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亭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微皆制也。”材料中的“制”是指( )A.三公九

5、卿制 B.法律制度 C.中央集权制 D.皇帝制度13.司马迁史记评价朝郡县制:“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这说明朝“郡县制”( )A.建立在宗法制度的基础上 B.强化了皇权专制主义制度C.特点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D.导致朝灭亡的根本原因14.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国,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明实行中外朝( )A.有利于中央权力加强 B.旨在终结丞相制度C.有助于维护君主专制 D.加速了西汉的灭亡15.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论中国政治制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唐之于汉的“变动”体

6、现在( )A.皇帝制度的确立 B.郡县制的实行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D.三省六部制的实行16.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不断发生变化,常常出现君主近臣,代起执政(执行政令)”,结果削弱了本朝原有中枢机构的职权。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朝设置三公九卿 西汉设置中朝唐朝实行三省制 清朝设置军机处A. B. C. D.17.说到某项举措实施的原委,史载:“盖以国家事务殷繁,人情弊端种种,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处,故令密陈朕前欲以众人之耳目,为朕之耳目,使民隐得闻,万事就理”。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A.建立通政司 B.建立密折制 C.设立枢密院 D.设立军机处18.文化是

7、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异彩纷呈。明清涌现出著名的四大小说,其中更有一部大历史境界的“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它是()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水浒传 D.西游记19.“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 )A.西汉郡国并行制度 B.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元朝的行省制度 D.明朝的阁制度20.古代中国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中央政府鞭长莫及,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势,通过建立巡视制度,中央对地方情况了解比较全面真实,对典正法度、维系纲纪、改善地方吏治及防分裂割据能够发挥较好的制衡实效。

8、职掌巡察的监察机构通常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不受其他部门干扰,便于独立行使职权。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A.澄清吏治,缓和社会矛盾 B.调节统治阶级部关系C.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D.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1. 非子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该思想强调( )A.官员和将领的选用应遵从宗法血缘关系B.选用人才应随时代发展进行适当的调整C.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选拔德才兼备之人D.文臣武将的选拔应该注重基层工作经验22.康有为在拟免跪拜诏中说:“汉制

9、,皇帝为丞相起(立) ;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这一演变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君臣相见的礼节在不断地完善B.封建等级制度越来越趋向森严C.皇权独尊,专制政治走向极端D.相权逐渐削弱,君权不断强化23.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在吴、楚、齐四国旧地,陆续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王国中的高级官吏由中央任免。上述做法( )A.扩大了王国辖区的围B.以宗室子弟取代异姓诸侯王C.形成郡国并行地方体制D.为汉武帝推恩令提供了借鉴24.唐朝时,掌权的宦官常以枢密使的名义削夺宰相的职权而干预朝政,甚至参与包括宰相在的大臣的任命。后来发展到与宰相共参政事,“宰相掌文,枢密掌

10、武”。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央集权逐渐衰落 B.二府三司制雏形出现C.宰相成为宦官附庸 D.君主专制日益加强25.谈到宋代对外贸易情况,有论著谓:“海洋中的航线取代了沿着海岸的线路。船只配备了密闭舱,航行不再完全依赖顺风,船舵的改进、指南针的运用以及对季风更深入的了解使这样的航行成为可能中国港口城市建有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聚居区。”下列项中与上述材料相对应的史实是()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聚居区严格按坊市制度进行管理宋代彻底放弃了唐代的海外贸易航线 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外销商品A. B. C. D.26.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

11、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微子受封”、“妇功”、“市井”、“司南”政事堂、越窑、夜市、士大夫画“腹里”、木活字、北曲、“赵体”象郡、“直道”、灵渠、小篆A. B. C. D. 27.明成祖时正式设立阁,同时又重用司礼监宦官,并给予宦官“出使、专征、监军”等大权,与阁的权势相抗衡。明成祖此举( )A.表明皇权渐趋衰弱 B.意在加强君主集权C.促使阁取代六部 D.造成首辅权力失控28.皇明祖训记载:“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朱元璋此语意在说明明初( )A.加强中央集权的紧迫性 B

12、.废除丞相制度的合理性C.设立阁制度的有效性 D.中央官职制衡的必要性29.雍正帝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军机大臣处理军机事务,五年后将军机事务移交总理事务王大臣处理,1738年乾隆帝裁撤总理事务王大臣,恢复军机处。这一演变反映了( )A.军机处逐渐成为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B.政治决策具有一定的随意性C.军机处逐渐成为加强君权的工具D.清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30.清代曾侍从过三个皇帝的军机大臣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言事,从政多年竟“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这可用来说明军机处 ( )A.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仅是君主专制的工具C.对宰相有较大的约束力 D.

13、借鉴了欧美制度二、非选择题21. 33.【加试题】古语云:温故知新。重温历史,汲取智慧和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恩格斯曾经指出:“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将战国时代北边诸国的长城整合为“万里长城”。蜿蜒如带的长城横亘在今天的北中国地区,长城以南,“其人耕稼以食”;大漠之间,“畜牧畋渔以食”。西汉之时,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史谓“凿空”。从公元前127年到公元前100年,历20余年,沿河西走廊,曾多次大修长城。有意味的是,唐朝是少数没有大规模修筑过长城的王朝之一,有大臣曾建议唐太宗修复长城,太宗曰:“安用劳民”,一笑置之。 据说

14、中国、历史选修教材等整理材料二关于长城,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长城的线路,几乎与400毫米等降水线相重合。长城的兴与修,取决于实际的社会政治状况。 摘自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等(l)阅读材料一,按照“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思路,分析并概括秦汉修筑长城行动的预期目的及实际产生的结果。(6分)(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解读哪一种认识?侧重解读请结合所学予以阐释说明。侧重解读请结合所学,以唐朝为例,从内政外交两个层面分析指出唐太宗对修复长城建议“一笑置之”的理由。 (4分) 22. (1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元朝行

15、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西两侧,合并辽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之地。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材料二:各地财赋集中于行省,行省把大部分财赋解运京师_上供朝廷,少部分则与各省留用,其中中央与地方财赋分割比例为7: 3 在行政的另一方面命官权和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可以说元代

16、的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通常,从七品至九品的地方官吏由吏部”拟注”,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审核,每月举行一次。正三品至正七品由中书省“自除”。二品以上则“选自特旨”,由皇帝根据需要选拔在军事方面, 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但调动行省所属军队的批准权,集中于皇帝一人,行省只能遵照朝廷的号令行事。军英论元代行省制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的地位和作用材料三:就中国的历史环境具体条件而言,中央集权比地方分权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明显多一些但极端的中央集权很大程度上又是以中央对地方政府“无所分画”和“无所寄任”为基础,是与皇帝专制制度相适应的历史产物,主要是为家天下的王朝大一统服务

17、的。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行省制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作用”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6.官僚政治是中国古代形成并延续两千多年超稳定政体的主要原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材料二、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

18、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分析材料三、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

19、括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带来的变化。(4分)(2)结合秦汉、隋唐的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6分)(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的理由。(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4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0BCDBADBCB11121314151617181920ACCCBD21222324252627282930DDDDABBBCB二、非选择题31.(1)预期目的:阻止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南下侵扰。实际结果:保护了内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沿着长城西

20、进的轨迹,形成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2)侧重解读长城地处北部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长城是联结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侧重解读贞观之治,民族团结政策;外交:积极友好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32. (12分) 示例一:论题: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4分) 阐述:行省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有利于打破地方政府利用自身的地理环境割据自重;中央政府掌握行省的人事权,控制了各级官吏的选拔任命:行省军队的调动权由皇帝控制,抑制地方军阀势力;行省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行省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

21、的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8分)示例二:论题:行省制有地方分权色彩,不利于中央集权。(4分) 阐述:行省可以拥有一定的经济权,可以留用30%的财政用.于地方发展;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行省下设置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事务;行省官对地方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制有地方分权色彩,不利于中央集权。(8分)示例三:论题:行省制度成功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4分)阐述:一方面行省制有地方分权的色彩:如行省可以拥有一定的经济权,可以留用30%的财政用于地方发展;行省是元代

22、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行省下设置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事务。另一方面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如行省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有利于打破地方政府利用自身的地理环境割据自重;中央政府掌握行省的人事权,控制了各级官吏的选拔任命,行省军队的调动权由皇帝控制,抑制地方军阀势力。总之,行省制达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成功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8分)33.(1)变化:从分权到集权;从世袭到任命。(4分)(2)说明:秦朝:实行朝议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或宰相制度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汉朝:儒学成为正统,“天人感应”思想对君主起到制约作用。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对皇权有一定制约。(6分)(3)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部分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理。(4分)(4)官僚政治为中国古代社会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运作机制,有利于稳定政体;官僚政治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和抑制暴政;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4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