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50.58KB ,
资源ID:491526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91526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儿童社会性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儿童社会性发展.docx

1、儿童社会性发展1.埃里克森对个体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划分:1、基本的信任2、自主对羞怯、疑虑3、主动性对内疚4、勤奋对自卑5、统一性对角色混乱6、亲密对孤独7、生殖与停滞8、自我整合对绝望。2.儿童行为的起源:1、直接学习。在直接学习中,儿童的某种行为所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结果直接决定着儿童是否重复这些行为。2、模仿。模仿在儿童行为的习得中是一种更重要的途径或机制。3、强化。在社会学习理论中,强化是儿童获得行为的又一重要机制。3.对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1)社会学习把儿童行为的发展主要看作一种由经验的增加而导致的量变过程。该理论存在的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忽视了生物成熟因素在儿童社会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2、2)在研究方法方面,社会学习理论主要采用的是实验室模拟技术。但是,虽然保证研究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或科学性,但是这种研究的人为性太强,其外部效度难以保证,研究结论难以解释儿童在真实社会生活中的社会性发展。(3)社会学习理论在解释儿童社会性发展时对年龄变量的作用重视不够。4.发展心理生物学的基本观点:1、行为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其中成熟和经验是融合在一起的。2、在社会性发展中,生物成熟引起病保持经验,同时,经验的变化又会改变有机体的行为生物状态和行为潜能。3、对物种不同进化阶段之间的比较必须依据行为的组织原则。4、有机体在其整个一生中都具有适应性和主动性。5.理论主题:一、认知、情感与行为的关系。

3、1、社会认知与社会行为。2、情感与社会行为。二、生物与环境。三、个人与情境。四、儿童的社会互动。五、个人与社会系统。6.当前社会性发展研究的若干新趋势:一、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二、强调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主动性。三、研究课题从分离走向整合。四、注重在多种不同水平上对儿童社会性发展进行分析。7.适应性的进化:一、人脑的进化。二、亲代护养。首先,儿童护养期的延长促成了家庭规模的缩小。其次,整体适宜性原则导致亲代与后代生物利益的竞争。三、不同父母行为的适应性。四、文化的进化。首先,进化创造了文化赖以发展的生物前提。其次,文化又推动进化。总之,生物因素与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在人类进化中发挥作用。五、社会

4、适应性行为的生理机制。8.人类行为遗传学的方法:一是采用相应方式控制基因因素,使之保持个体间的相对稳定,以此观察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二是保持环境条件的相对均衡,考察基因变异所导致的生物性状的变化状态。9.怀孕与生育的危险因素:一、生物性危险。1、非遗传性的染色体异常。2、孕期并发症。3、产期并发症。二、生物危险因素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不良社会环境条件会导致生物性危险因素的增加。母亲情感压力与身体健康状况对儿童机体和行为发生影响的机制是复杂的。另一方面,优越而丰富的社会刺激环境可在很大程度上补偿由生物性危险因素所导致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缺陷。10.亲子互动的双向影响:一、父母对儿童的影响。在

5、一般能力的发展方面,儿童从一出生就受到父母的影响。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父母对儿童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另外,父母的社会交往能力较强、亲子关系较好,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在社会情感的发展方面,父母除给予儿童情感支持,尽力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外,还通过鼓励儿童表达情感,让儿童与情感丰富的人交往等方式促进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二、儿童对父母的影响。首先,儿童的出世。特别是父母第一个孩子的出世往往是父母的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其次,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影响父母的抚养方式。第三,儿童的行为特征也影响父母的行为方式。11.中国与西方不同的特点:第一,国外研究者多认为中国父母对儿童较为严

6、厉,可能严厉型教养方式较多。第二,尽管在中国严格型父母教养方式较多,但是,父母教养方式和儿童发展间的关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却是相似的。12.父母行为的分类:一、以塑造儿童的行为为目的:敏感性、合作、控制、指导、奖励和惩罚、父母的参与、期望、成熟要求。二、以情感表达为目的:温情、接受、情感反射。三、以了解儿童为目的:对儿童发展的认知、对儿童发展的归因。13.父母行为的研究趋势:1、注重研究父母行为的可变性。2、注重研究父母和儿童间的互动过程。3、注重研究父母行为的质量或有效性。4、注重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研究影响父母行为的因素。14.亲子关系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机制:一、态度转变。是父母通过种种

7、方法改变儿童的态度,使儿童接受、内化行为规范的过程。主要的方法有:使用权利、爱的回收、信息内化等。二、模仿。模仿父母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儿童一方面通过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学会新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产生的后果得到替代性强化。三、认同作用。认同发生的首要条件是儿童对榜样感到钦佩,这种情感导致儿童想拥有榜样的行为和情感表现的特征。四、归因方式。儿童的归因方式对其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分为:功能良好的归因和功能不良的归因。15.影响父母行为及教养观念因素的理论模型:一、哈曼的理论观点。一是一般的文化因素。二是个体因素。三是人际关系方面的因素。四是社会情境因素。二、巴斯

8、克的理论观点。一是父母的心理素质。二是儿童自身的特点。三是社会环境因素。三、布朗芬布伦纳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所有影响父母行为及儿童发展的因素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宏系统、外部系统、中间系统、微系统。16.影响父母行为的因素:1、社会文化背景2、社会经济地位3、母亲就业4、压力和社会支持5、父母被抚养的经历6、父母的性别7、父母的个性特征8、儿童的年龄9、儿童的性别10、儿童的出生顺序11、父母的婚姻质量12、家庭结构和规模13、亲子交往的情境。17.同伴关系的功能:1、同伴关系是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2、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3、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自

9、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18.同伴关系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的重大:1、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获得熟练成功的社交技巧。2、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使儿童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情绪的社会化,有利于培养儿童对环境进行积极探索的精神。3、儿童的同伴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总之,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适应学校和社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9.同伴关系与家庭关系的联系:1、父母的社会化策略影响到儿童在同伴关系中的地位。2、父母对于儿童在同伴中如何交往有明确的指导。3、作为孩子社会生活管理者的父母的作用。20.同伴群体关系的测量:一、测量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2、社会测量技术。包括同伴提名法和同伴评定法。二

10、、同伴接纳的类型。1、受欢迎的儿童2、被拒斥的儿童3、矛盾的儿童4、被忽视的儿童5、一般的儿童。21.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儿童青少年的行为特征和社会认知是影响同伴关系的主要因素。一、行为特征。是儿童社会能力的重要体现。二、认知能力。儿童解决社交问题的策略是儿童社会认知能力的一种综合反映。三、身体吸引力。身体没有吸引力的儿童不受同伴喜爱,而不被喜爱的儿童则被感知为身体没有吸引力。四、名字。儿童的名字与同伴群体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五、教师的影响。一个儿童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会间接的影响到同伴对这个儿童的评价。22.友谊关系的测量:分为3个阶段,就是三个水平。第一水平,测量儿童是否具有友谊关系。

11、采用的方法是提名法和量表评定法。第二水平,如果一个儿童在同伴关系中存在友谊关系,那么,进而需要确定有几对友谊关系。第三水平,测量儿童友谊关系的性质。23.友谊关系的功能:一、友谊可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友谊可为儿童提供更多的玩耍、交往和娱乐的机会。三、友谊可为儿童双方提供参照榜样。四、友谊可为儿童提供社会支持和可靠的同盟。五、友谊可为儿童提供获得基本的社会机能的机会。六、友谊可提高儿童的自尊。总之,友谊在儿童社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没有朋友则会导致许多不良后果。24.同伴群体的影响:同伴群体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同伴群体为儿童提供了互相模仿的对象,促进了儿童的社

12、会化。二、同伴群体影响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道德行为,是儿童言行的参照群体。儿童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及其受接纳的程度也影响着同伴群体对他们的社会化作用。25.同伴合作与竞争:一、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1、社会情境。2、游戏规则和年龄。游戏规则对儿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儿童喜欢竞争还是合作还是要取决于年龄因素。二、同伴合作。同伴合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教育意义。分为三类:一是同伴指导,即一个儿童为另一个儿童提供帮助和指导。二是合作学习,所有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相互鼓励和支持,这时的成功依赖于他们共同的努力。三是同伴合作,即在没有教师参与的任务中,所有儿童地位堆成

13、平等,建立在共同的兴趣和信任的基础上,同伴之间积极讨论,交流看法、共享彼此不成熟的观点,最终在分析彼此想法的基础上找到一个最好的办法。26.依恋的特点:1、在对象上,依恋具有选择性。2、在行为表现上,依恋者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的亲近。3、在对个体的心理意义或直接后果上,依恋双方特别是依恋者从中获得一种慰藉和安全感。4、在其所具有的强烈的情感意义上,依恋遭到破坏后会造成依恋双方尤其是依恋者的分离焦虑和痛苦。5、在其赖以形成的基础上,依恋双方具有某种和谐性。27.儿童依恋的类型特点:首先,必须从儿童行为的系统特性而非单一的测量标准判断依恋的性质。其次,依恋类型与儿童自身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各类

14、型的分布受文化因素的制约。再次,仅从外在行为特征确定依恋性质也是不够的。一个儿童所属的依恋类型可能会因测量方法和指标的变化而变化。依恋的性质也会因儿童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28.依恋质量的现实意义:依恋至莲花反应着儿童气质与人际关系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儿童在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反应方式与应对模式,并表现出与其依恋类型相关的能力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不同的依恋质量有着不同的现实发展内涵。儿童特定的心理品质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当前的依恋性质与心理特性也只能在特定条件下对儿童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29.性向假设与早期依恋质量的持久影响:一、在个性特征方面,与不安全型儿童相比,安全型儿

15、童在以后表现出更强的探索的欲望与能力。二、在游戏与社会交往中,安全型儿童也显得更加成熟,表现出良好的个性特征与社会认知能力。三、在特定问题情境中,安全型儿童也表现出较强的问题解决的能力与良好坚持性及挫折容忍力。早期依恋的质量和类型与儿童以后的同伴关系及其成人关系品质之间存在相关。30.习性学理论突出的伟大意义:情感解释,阶段划分奠基础,认知社会发展联系 社会和生物因素,科学性影响力,亲子间双向性1、人类进化与个体发展的意义上突出了依恋 的情感内涵。2、与社会学习理论相比,他能够从认知等内部过程的产生与发展,把依恋作为儿童整体发展的一部分,强调依恋发展与认知发展的紧密联系。3、整合了其他各派理论

16、,兼顾了后天学习经验与先天的人体守恒机制的作用,较全面的论述了社会因素与生物因素对儿童依恋的综合影响。4、注重实验观察等现代研究方法与技术的运动,增强了其理论的科学性与影响力。5、对依恋发展阶段的划分奠定了今日依恋发展理论的基础,对内部工作模型的强调对于更好的解释儿童发展的内在机制有重要的价值。6、在总体上强调了亲子间依恋的双向性及儿童早期社会性表达的重要作用。31.习性学的不足:首先,其依恋理论是建立于习性学的基础之上的,因而高估了习性与生物本能的影响,过分强调了依恋生成的生物基础与进化起源,而相对贬低了人的社会性尤其是儿童的社会能力。其次,在依恋的客体选择上,过分突出了母亲的地位,认为儿童

17、有单恋倾向。第三,对于依恋选择的决定因素,习性学理论强调了亲子双方相互作用的数量的作用,相对的对相互作用的质量不够重视。第四,强调了亲子身体练习的重要性,相对忽略了相互反应尤其是成人对儿童的反应的敏感性等行为品质的影响。最后,对于认知与情感之间的天然的生物关系也未能提供很好打的解释。1 母亲,质量,互相反应,贬低人的社会性 ,认知和情感解释不足.32.陌生情境法的局限性:一、它的实施受到文化的影响。首先,文化会影响参与者对陌生情境意义的认知,从而影响亲子关系的性质,使亲子在实验中的反应方式表现出文化特征。价值观的差异会导致父母对儿童行为的期望不同。其次,文化会影响陌生情境法的具体操作。二、陌生

18、情境法低估了儿童自身特点在亲子依恋关系构建中的贡献。它并不适用任何情境,它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及条件。首先,它的使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其次,作为一种个性研究,陌生情境法的应用需要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的大样本以保证其实验的内部效度。第三,陌生情境法往往容易因无关变量的参与而消弱甚至丧失其可信性,降低预测力。33.影响和制约依恋分类稳定性的因素:(自身发展状况,儿童的气质,生活环境质量,)一、儿童自身的发展状况或水平构成分成类的最重要的基础。二、儿童的气质这一主要由生物因素尤其是高级神经类型决定的心理特征也直接影响着儿童依恋的分类和稳定性。三、影响依恋稳定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儿童生活环境的质量及其一致性,

19、尤其是父母的抚养方式会起到主导作用。34.儿童依恋质量的文化特色:(氛围,家庭结构,抚育方式,富裕期望)一、文化影响父母的抚养方式,使父母的抚养行为特点如敏感性、反应性表现出文化间差异。二、与父母价值观相联系的抚育期望也极大的影响着儿童依恋的发展特点。三、文化价值倾向影响到社会结构与家庭结构,进而影响儿童的依恋对象的选择与人际关系的性质。四、文化还通过创造普遍的社会刺激氛围直接作用于儿童。35.社会性知识与非社会性知识的区别:易变,不因外力变化。他人出现会引起注意和对比。行为随意。活动原则。 一、客体特性。社会性客体和非社会性客体的区别表现在两个维度上:1、静变性易变性。2、变化的动力源。二、

20、知觉者的特性。1、相互主观性2、因果归属3、自我中心评价。人对社会性客体的反应有特别:其一,由于他人对我们的目标可能有影响,所以他人的出现和存在会激起我们队目标的关心,其二,他人可以使我们产生关于自己与对方在态度、能力等方面的社会性比较,而这些则是对物理客体认知中所不存在的。三、人类行为的随意性。四、两类客体的活动原则不同。36.观点采择的特性: 推断,两种心理成分,自我控制。1、独立于刺激输入之外。要判断一种认知活动是否属于观点采择,还是要看它是否具有判断的性质。2、需要把两种以上的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随着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儿童在头脑中能够同时保存的心理成分随之增多。3、需要对自我进行控制

21、。观点采择要求在个体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判断时控制自己的观点。37.观点采择的分类:1、空间观点采择与社会观点采择。依据他人观点所反映的客体的性质,观点采择分为空间观点采择和社会观点采择。空间观点采择是对处于不同于自己的空间位置的他人关于对某一或某些事物的空间特性或空间关系的反应的判断。社会观点采择根据其内容通常进一步分为认知的或观念的观点采择和情感的观点采择。2、情境的观点采择与个人的观点采择。在情境观点采择中,被判断者与判断者观点的差异是由两者所处的不同情境造成的,在个人的观点采择中,两者观点的差异则是由个人特点的不同造成的。38.社会心理学中角色的概念的含义:1、角色是社会对在与其他个体的互

22、动中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望系统。2、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己的期望系统。3、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外显行为。39.儿童观点采择发展研究的两种主要取向及理论模型:一、过程取向。1、存在阶段2、需要阶段3、推论阶段4、应用阶段。在对他人进行判断时,儿童可以把自己作为模型,通过反省自己在相应情境中的反应或观点,来推断他人的观点。二、结构分析取向。它研究所关心的是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儿童进行社会推断的水平对各种观点的协调及其发展问题。在塞尔曼的观点采择模型中,儿童总是被看作处于他人的某种关系中。这一模型的重点就是描述儿童对这种关系的认知发展。40.儿童移情的发展:一、儿童对他人情绪的三种可能

23、的移情反应。1、非判断的或非认知的移情。2、移情的推断。3、非移情的推断。二、儿童移情的发展。阶段1, 非认知的移情阶段。阶段2,自我中心的移情。阶段3,推断的移情阶段。阶段4,超越直接情景的移情阶段。41.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一、4岁以前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区分。1、言语活动中对心理状态的区分。2、理解看见和知道之间的关系。3、理解外表与真实的区别。4、对他人行为的预测。二、4岁以后儿童关于他人心理知识的发展。他们已经能够认识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表征并不一定与实际情况相吻合。42.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伦理:第一、她认为,道德作为一个总的领域,包括许多不尽相同的具体方面,儿童对这些具体方面

24、的判断会有所不同。第二,亲社会道德判断的研究方法。都是采用两难故事作为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工具,都是采用个别交谈法来考察儿童的判断推理过程。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不能用儿童认知结构的变化来说明。她的思想道德范畴:1、对权威和惩罚的畏惧与迷信、避免 和无条件地服从权威本身就是价值。2、享乐主义的推理。3、对他人需要的关注。4、定型作用。第三,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阶段1,享乐主义的、自我关注的推理。阶段2,需要取向的推理。阶段3,赞许和人际取向、定型取向的推理。阶段4.。自我投射性的移情推理和过度阶段。阶段5,深度内化推理。第四,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之比较。1、儿童并不

25、或极少把避免惩罚和权威的强力作为其亲社会道德判断的理由。2、前者成为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最低阶段。后者是第二阶段。3、柯尔伯格提出的第3阶段与艾森伯格亲社会道德判断的第3阶段一致。4、柯尔伯格的后3个阶段与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后2阶段不同。43.吉利根的关怀道德理论 1234:一、在道德判断与道德推理中存在两种道德取向,公正和关怀,不同个体采用的思考方式可能不相同,个体在作出道德判断时有选择某一取向的倾向,同时也可能改变道德取向。二、男性和女性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生活的看法是不一样的,表现在道德观上女性是典型的关怀取向,男性是典型的公正取向。三、不能把女性注重关怀归于她们缺乏教育训练,相反,女性道

26、德推理中的关怀使我们看到公正道德伦理论的不足。四、假设故事由于其具有抽象的特性,易引起被试的公正思想,而真实两难故事,由于受故事发生的背景的影响,易于激发个体的关怀思想。44.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123:社会认知:观点采择和社会规范认知 社会学习,移情, 一、社会认知。儿童社会认知对其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1、社会观点采择。是个体对特定情景中他人思想、情感、动机、需要的认知理解。随着儿童理解他人体验的能力的发展,他们对认知对象的反应能力也应该相应的增强。观点采择训练可以提高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和利他性,儿童观点采择能力对以关注他人为动机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2、社会规范认知。包

27、括社会责任规范,相互性规范,应得性规范。二、移情。移情包含两个认知成分和一个情感成分。三、社会学习。社会学习有助于促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对儿童助人行为具有长远作用。45.榜样学习的特征:第一,高大的榜样形象与身边具体的事迹结合,为儿童塑造了一幅具体的活生生的榜样群像,激发儿童效仿榜样的需要,使他们感到值得效仿。第二,以情境故事的形式呈现榜样事迹,有助于儿童把握榜样助人的情境、助人方式,透过具体的行为表现把握榜样的助人动机。第三,使儿童把榜样在具体情境中体现的助人原则、规范与自己的行为选择相对照,从而减少了榜样学习的难度,增强了学习者与榜样的相似性。46.儿童攻击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攻击是一种

28、习得的社会行为。一、获得机制。儿童的攻击行为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获得:一是观察学习,二是直接学习。儿童对攻击行为的观察或模仿由4个相互联系的子过程组成:1、注意过程2、记忆重现过程3、动作复制过程4、动机过程。二、启动机制。攻击行为的获得与实际表现出的攻击行为不是一回事。启动儿童攻击行为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1、消极时间启动2、诱发性启动3、榜样性启动。三、保持机制。启动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是各不相同的,而且相同或相似的攻击行为对于不同的儿童或同一个儿童在不同的情境中也产生不同的结果。儿童攻击行为的保持机制包括:1、外部强化。2、不恰当的惩罚。3、替代性强化。四、自我调节机制。儿童主体的认知结构对其行

29、为反应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儿童攻击行为的自我调节机制由3个子过程组成:1、自我观察2、判断3、自我反应。47.攻击的归因模型的主要内容:1、个体在受到伤害后首先要对他受伤害的情境进行评估,以确定伤害者应负的责任。2、在评估的基础上,受伤害者进而要确定伤害者因其造成的伤害所应承担的道德上的处罚。3、受伤害者对行为者责任原因的归属反应了他对实际发生的结果的判断。4、对某一情境中应该发生的结果的判断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5、导致受伤害者愤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因受到伤害而产生的唤醒。6、受伤害者进行敌意性报复的愿望的强烈程度取决于他的愤怒程度。48.欺负及儿童欺负发生的一般特点:欺负与一般的攻击

30、性行为相比具有三个特征:1有意性未受激惹性2、重复发生性3、欺负者和被欺负者之间力量的不均衡性。一、儿童欺负发生的普遍性。二、儿童欺负随年龄变化的情况。1、儿童欺负的性别差异。这些差异既表现在男女儿童参与欺负的比率上,同时也存在于欺负的方式中。欺负方式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女生更多的使用语言和心理欺负,而更多男生则更多的使用身体欺负。2、欺负发生的地点、欺负的对象以及儿童对欺负的态度等方面。49.关于儿童欺负产生原因的几种理论假设:一、竞争假设和外部特异性假设。是关于儿童欺负产生原因的两个比较流行的观点。二、心理理论假设。高攻击性儿童之所以攻击他人或者采用攻击的方式来处理人际问题,是因为他人对

31、环境信息的认知加工存在偏差,或者由于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技能的低下。三、依恋理论假设。儿童早期与照看者之间形成的依恋类型影响着儿童将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50.儿童欺负与家庭、学校及同伴群体的关系:一、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基本动因,对儿童早期行为的塑造起了关键性作用。缺乏温暖的家庭,不良的家庭管教方式以及对儿童缺乏明确的行为指导和活动监督等家庭因素都可能造成儿童以后的高攻击性。二、学校。欺负发生率因学校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这显然不是儿童个体或家庭因素造成的,而与学校的文化有重要的联系。三、同伴群体。在影响儿童欺负行为的因素中,同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欺负发生的四种群体机制:1、社会感染

32、机制2、对攻击倾向控制力的减弱机制。3、责任分散机制4、追随欺负者的儿童对受伤害者感知发生变化。51.儿童自我发展的一般趋势:一、自我认知的内容从反应外部的、可观察的、具体的、有明确参照系统的自我特点到反应内部的、不能直接观察的、抽象的、参照系统模糊的自我特点。二、儿童自我的结构从简单的结构到分化得、多重的结构,并逐渐出现层次性,最后形成复杂的、整合的自我结构系统。三、儿童的自我评价一方面从以他人评价为标准发展到独立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儿童又在不断脱离自我中心,自我评价的客观化程度逐渐提高。四、从自我的功能来看,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区分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的能力逐渐增强,儿童渐渐能够比较实际地判断社会交往情境,并根据这些判断而表现出复杂的社会自我。52.自我概念的特征:1、具有一定的组织或结构。2、自我概念是多侧面的、自我概念的特点侧面反映了特定的个体或群体所采纳的范畴系统。3、具有等级性。4、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是稳定的,但随着结构等级的下降,自我概念越来越具有情景特殊性,并逐渐变得不稳定。5、自我概念的维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6、自我概念既包括对自我的描述性内容也包括对自我的评价。7、自我概念能够和其他结构如学业成就区别开来。53.儿童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一、社会互动。儿童的自我概念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发展的。儿童自我概念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自己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