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467.72KB ,
资源ID:4914285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9142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精选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复习声现象附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精选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复习声现象附答案.docx

1、精选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复习声现象附答案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1如图是用小锤敲击同一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一次重敲,一次轻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敲时音调高,甲图是重敲时的声波图B轻敲时响度大,两次敲击音色相同C甲的响度比乙的大,甲的音调也比乙的高D两次音调、音色都相同,乙图是轻敲时声波图【答案】D【解析】【分析】(1)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详解】由图可知,两幅

2、图中音叉振动的快慢相同(都有3个波峰和2个波谷),因此声音的音调相同;由图知,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程度不相同(即振幅不同),因此响度不相同;甲振动时偏离程度大,甲的振幅大,所以甲的响度大,即音量大,所以,甲图是重敲时的声波图,乙图是轻敲时声波图用木槌敲击同一音叉,音色是不变的,只有D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睛】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会观察波形图进行判断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B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C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

3、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以及不同温度下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如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A正确;B声音由振动产生,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故B正确;C蝙蝠利用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故C错误;D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品质特征,可以用来区分声源,所以“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故D正确;故选C。【点睛】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3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

4、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不同B乙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丙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D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答案】B【解析】【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故A错误;B、乙和丙声音振动时偏离中间位置的幅度相同,说明振幅相同,则二者的响度相同,故B正确;C、丙和丁声音的波形形状相差较大,故它们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故选B4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8个相同玻璃

5、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答案】D【解析】【详解】A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烛焰不停晃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最后听不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当乒乓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音色是相同的,但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5已知月球对物体也有引力,“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的成功登陆月球,标志着中国人实现“奔月”的梦想将成为现实,试分析,下列哪种活动在月球上不可实现A利用录音机

6、录下自己的歌声B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C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D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在月球上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不能实现,因为声音传播靠介质,月球上是真空,声音不能传播,所以不能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故A符合题意;B在月球上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可以实现,因为光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能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故B不符合题意;C在月球上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可以实现,因为天平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工作的,月球上也有引力,只要有引力就能利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故C不符合题意;D在月球上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可以实现,因为弹簧测力计能测量力的大小,月球上存在

7、重力,所以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B空气中声速跟音调有关C物体振动的次数叫频率D“低声细语”的低指的是音调低【答案】BCD【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发声体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Hz;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详解】A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振动的物体都能发出声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速与介质种类及介质温度有关,与声音音调高低无关,故B错误,符合题意;C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故C错误,符合题

8、意;D“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响度小,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CD。【点睛】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速影响因素及声音的特性,正确理解概念是解答的基础。7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相同 B乙、丙的音调相同C乙、丙的响度相同 D丙、丁的响度相同【答案】AC【解析】【分析】【详解】A.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和乙波形的形状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它们的音色不同,振幅和频率相同,故音调和响度相同,故A正确;BC、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和丙波形的形状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它们的音色不同,振幅相同,响度相同,频率不相同,故音调不相同,故B错误,C正确;D. 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和丁波

9、形的形状相同,因此它们的音色相同,振幅不相同,响度不相同,频率不相同,故音调不相同,故D错误;8阅读“神秘而恐怖”的声音-次声波回答问题“神秘而恐怖”的声音-次声波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能够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次声的声波频率很低,在20Hz以下,波长却很长,传播距离也很远它比一般的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都要传得远例如,频率低于1Hz的次声波,可以传到几千以至上万千米以外的地方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不仅可以穿透大气、海水、土壤,而且还能穿透坚固的钢筋水泥构成的建筑物,甚至连坦克、军舰、潜艇和飞机都不在话下次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是340m/s,由于次声波频率很低,大气对其吸收甚小,当次声

10、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所以它传播的距离较远,能传到几千米至十几万千米以外1883年8月,南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克拉卡托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绕地球三圈1961年,前苏联在北极圈内新地岛进行核试验激起的次声波绕地球转了5圈7000Hz的声波用一张纸即可阻挡,而7Hz的次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4Hz-8Hz的次声能在人的胸腔和腹腔里产生共振,可使心脏出现强烈共振及肺壁受损军事的次声波武器,就是产生的次声波与人体发生共振,使共振的器官或部位发生位移和变形,而造成人体损伤以至死亡的一种武器只伤害人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其恐怖程度可见一斑1948年初,一艘荷

11、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一场风暴过后,全船海员莫名其妙地死光在匈牙利鲍拉得利山洞入口, 3名旅游者齐刷刷地突然倒地,停止了呼吸50年前,美国一个物理学家罗伯特伍德专门为英国伦敦一家新剧院做音响效果检查,当剧场开演后,罗伯特伍德悄悄打开了次声仪器,仪器无声无息地在工作着不一会儿,剧场内一部分观众便出现了惶惶不安的神情,并逐渐蔓延至整个剧场,当他关闭仪器后,观众的神情才恢复正常这就是著名的次声波反应试验有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也有一些动物能发出次声波能听见次声波的常见动物有狗(15Hz-50000Hz)、大象(1Hz-20000Hz)、鲸(15Hz-10000Hz)、水母(8Hz-13Hz)能发出

12、次声波的常见动物有大象(用脚踩踏地面发出次声波)、鳄鱼(靠震动背部发出次声波)、老虎(虎啸拥有次声波的威力,可以震错位人的耳朵关节,声音由低到高,能传播很远)既能发出次声波又能听到次声波的常见动物有大象和鲸鱼可见,在自然灾害面前,动物往往能提前预警,不是没有道理的(1)苏门答腊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约为120000km,则这次次声波传播的时间约为_h(保留整数)(2)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能量损失很_(选填“大”或“小”),因此,次声波可以传播的很远(3) 次声波武器主要利用了次声波可以很好的传递_(选填“能量”或“信息”)(4)大象可以通过叫声或脚踏大地向同类传递信息,要想给较远地方

13、的同类传递信息,大象应该_(选填“吼叫”或“用脚踩踏大地”)【答案】98 小 能量 用脚踩踏大地 【解析】【分析】【详解】(1)1次声波绕地球三圈走过的路程,次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这次次声波传播的时间约为(2)2由材料“次声波频率很低,大气对其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可知,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能量损失很小;(3)3由材料可以知道,次声波武器可造成人体损伤以至死亡,这主要利用了次声波可以很好的传递能量;(4)4由材料可以知道大象用脚踩踏大地可发出次声波,这次声波能传播的距离较远,可以给较远地方的同类传递信息,而吼叫的声音相对来说传不了多远9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

14、问题。超声波及声呐应用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有限。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体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声呐系统是超声波应用的一种,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

15、明目标远离声呐。(1)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_。(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4)假设开始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此时信号频率不变,此时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为_m(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且传播速度不变)。接下来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说明此时潜艇B在向潜艇A_(选填“靠拢”或“远离”),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请问声波频率变低1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为_m

16、。【答案】20Hz-20000Hz 能量 真空不能传声 7500 远离 8700 【解析】【详解】(1)1由材料可知,人耳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2)2由于超声波具有能量,所以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3)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4)4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总距离为:s=vt=1500m/s10s=15000m,由于声波是反射回来的信号,所以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s1=7500m;5由材料可知,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潜艇A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说

17、明此时潜艇B远离潜艇A;61分钟后,潜艇B行驶的路程sB=vBt=20m/s60s=1200m,潜艇B与潜艇A之间的距离s2=s1+sB=7500m+1200m=8700m。10材料一:人耳朵能分辨两次声音的最短时间间隔是0.1s;材料二:一人在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一个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一次是通过钢管传播的声音,第二次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因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材料三:声音在铁(钢管就是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若敲打钢管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求钢管的长度?(保留一位小数)【答案】。【解析】【详解】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

18、;声音在钢中传播比空气中传播快:;声音在钢中传播的时间:;钢管的长度:。答:钢管的长度。11为了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章杰同学进行了实验研究:(1)在玻璃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个小闹钟,耳朵靠近玻璃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闹钟声,闹钟声是通过_传播的。(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闹钟声。(3)在玻璃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小闹钟,如图乙所示,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闹钟声了,说明声音_(选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

19、音的能力_(选填“强”或“弱”)于玻璃板。【答案】空气 能 强 【解析】【详解】(1)1耳朵在玻璃圆筒口上方清晰地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3)2人看见闹钟,是闹钟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形成的,参照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声音也可以发生反射;(4)3因为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后,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所以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强于玻璃板。12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如果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越大,这个现象说明_(2)如图乙所示,敲

20、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若把甲、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图是_(选填“甲”或“乙”)(3)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_有关【答案】发声体在振动 把音叉的振动放大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空气能传声 乙 一 高 频率 【解析】【分析】【详解】(1)声音由振动产生,为了表示发声体的振动,采用放大法,所以如图甲所示,

21、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音叉的振动是不容易直接看到的,而乒乓球的跳动很容易看到,所以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就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如果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越大,这个现象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右边音叉的振动能通过空气传递到左边的音叉,即空气能传声;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把甲、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是乙图,因为声波不能从右边传递到左边,而敲击甲图的音叉是仍然能够振动的,泡沫塑料球会被弹

22、起(3)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即保证振幅相同,而两次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可以比较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比较两种情况,第一次钢尺伸出短,振动得快,它的音调高,这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13往7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时可发出“1、2、3、4、5、6、7”的音,发出声音的响度_(填“相同”或“不同”),最右边瓶发出的是_(填“1”“2”“3”“4”“5”“6”“7”)音。【答案】相同 “1” 【解析】【分析】【详解】1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时,瓶子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2最右边瓶子装水最多,瓶子和水的质量最大,最难振动,振动最慢,音调最低,所以最右边瓶发出的是

23、“1”音。14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_产生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响度/音调/音色);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常常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_减弱噪声的。【答案】振动 响度 声源处 【解析】【分析】【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振动产生的。2“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大小,即指声音的响度。3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常常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指车辆禁止鸣笛,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15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挂在钟罩内,如图所示:用抽气筒把钟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声音 _;此实验可以推理得出_的结论。实验中

24、声音无法完全消失的原因可能是_ 。(写出一种)【答案】逐渐减小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通过上方的固体传声 【解析】【分析】【详解】1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挂在钟罩内,用抽气筒把钟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传递声音的介质变少,所以将会发现声音逐渐变小;2此实验可以推理得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或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3实验中声音无法完全消失的原因可能是:声音通过上方的固体传声,或空气抽不干净。二、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6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的三种状态分别是冰、水和水蒸气。以下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相同质量0水的体积大于0冰的体积B相同质量0水的内能大于0冰的内能C水蒸气很容

25、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远,几乎没有作用力D今年12月11日我县第一次出现霜林尽染的美景,说明气温已经低于0【答案】A【解析】【详解】A根据和得质量相同的0水的体积小于0冰的体积,故A错误,符合题意;B0水放热凝固成相同质量的0冰,所以相同质量0水的内能大于0冰的内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水蒸气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远,几乎没有作用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而霜的形成需要的温度更低,所以霜的形成,说明气温已经低于0,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17甲、乙两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水温分别为20和70,现将一温度为

26、80的金属球放入甲容器中,热平衡后水温升高到40,然后迅速取出金属球并放入乙容器中,热平衡后以容器中水温为(不计热量散失和水的质量的变化):A65 B60 C55 D50【答案】B【解析】【详解】当将金属球放入甲容器中时,金属球放出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即:Q金=Q水设金属球的质量为m金、比热容为c金、水的质量为m水、水的比热容为c水,则:Q金=c金m金(80-40)Q水=c水m水(40-20)因为Q金=Q水,所以c金m金(80-40)=c水m水(40-20)化简得:;当将金属球放入乙容器中时,乙容器中的水放出的热量与金属球吸收的热量相等,即:Q水=Q金由于甲乙容器中的水的质量相等,又是同

27、一个金属球,所以仍设金属球的质量为m金、比热容为c金、水的质量为m水、水的比热容为c水,此时两者共同的温度为t,则:Q水=m水c水(70-t)Q金=m金c金(t-40)因为:Q水=Q金所以m水c水(70-t)=m金c金(t-40)由于:可得:2(70-t)=t-40解得t=60,故选B18一支刻好刻度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长为4cm;插入1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长为24cm,当温度计的水银柱长为16 cm时,它所测量的实际温度是_;如果实际温度为40,温度计水银柱长_cm。【答案】60 12 【解析】【详解】1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顶端的位置代表0;插入1标准大气压的沸

28、水中时,水银柱顶端的位置代表100,当温度计的水银柱长为16 cm时,它所测量的实际温度可解得;2如果实际温度为40,温度计水银柱长可解得。19甲、乙两物质比热容之比是21,质量之比是21,甲、乙两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物体温度升高了20,则乙物体的温度升高了_。由同样材料组成的丙、丁两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为41,升高温度之比是31,则两物体吸收热量之比为_。【答案】80 12:1 【解析】【分析】【详解】1Q吸=cmt,甲、乙两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c甲m甲t甲=c乙m乙t乙t甲:t乙= c乙m乙: c甲m甲=(11):(22)=1:4t甲=20,t乙=80。2Q吸=cmt,且丙、丁两物体由同种

29、材料做成c丙=c乙,m丙:m丁=4:1,t丙:t丁=3:1两物体吸收热量Q丙:Q丁= c丙m丙t丙:c丁m丁t丁=12:120我国研制的大客机C919于2017年5月5日首飞成功,发动机巡航推力为3.6104N,巡航速度为920 km/h。(1)飞机水平匀速巡航时,受到的阻力是多少?(2)若飞机以巡航速度飞行0.5 h的过程中,耗油1800 kg,求此过程中发动机的机械效率。(燃油热值q取4.610 7J/kg)【答案】(1)3.6104N;(2)20%【解析】【分析】(1)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根据平衡力判断出受到的阻力。(2)根据算出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算出移动的距离,根据 算出发动机传递给飞机的推进功,根据算出发动机的机械效率。【详解】(1)飞机水平匀速巡航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发动机巡航推力与受到的阻力平衡力,大小相等,则受到的阻力(2)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发动机巡航的距离为飞机的推进功(推力所做的功)发动机的推进效率答:(1)飞机水平匀速巡航时,受到的阻力是3.610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