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8.14KB ,
资源ID:491418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9141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docx

1、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案例分析一、西方学者威廉斯在其教师供求规划一文中指出:“尽管有各种新奇的小装置用来改进教学效率,但我们却认为,在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师生之间的直接联系依然是教育过程的支柱,新的技术工具并没有导致教师职责的废除,反而在帮助教师从专制的教的角色变为教学过程的支持者、引导者。因为,在教学手段的组织协调以争取教育的最佳效益方面,教师扮演着一个主角。”试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并说明选择与应用现代教学媒体时的一般原则。答:1、这段话说明了教师、教学媒体等教学要素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关系。(10分)2、对于现代教师而言,我们要求的不仅是会“使用”教育工具,而是会“运用”,现代教育工具不是

2、新鲜的摆设,不是教师资力的标榜,而是服务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在视觉、听觉等方面给学生带来全新感受的教学要素,它同样要体现教师的教育观,并受到教师的教学监控。(8分)3.选择与应用现代教学媒体时应遵循的原则是:(1)依据教学目标(3分)(2)依据教学内容(3分)(3)根据学生变量(3分)(4)依据教学媒体自身的特性(3分)二、这是一则来自光明日报的报道:上海博物馆与上海市实验学校合作开展“六年级文科教学中德育、智育、美育的交汇渗透”教育活动。每月一次,上午由博物馆工作人员去学校讲课,下午由教师带领学生到博物馆参观。一年之内,该校六年级学生六次走进上海博物馆的大门,扩大了知识面,增强了爱国主义思想。

3、学校还把学生写的心得体会汇编成一本学生文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根据你对课程有关问题的理解分析这种教学活动的意义。答:这是上海市中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组织研究性学习的结果。(3分)其意义在于:(1)完善课程体系(2)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5)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上述五项各计3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4分)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课程资源的拥有者应当提高为社会、为教育服务的意识,应当建立一套社会广泛参与

4、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运行机制。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闻名海内外,与他们合作开展教育研究,既扩大了博物馆的影响和使用率,也丰富了课程资源,是双方共同的需要。(5分)(结合个人体会来分析计13分)三、2011年1月题目:下面这段文字,是一位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体会。试运用生成性目标理论对此进行分析。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在于增加有效教学行为,减少无效教学行为,为此我作了些尝试:如教45-30时,生1用摆小棒算,生2拨计算器算,生3想30+15=45,生4想40-30=10,生6上车数一数,生7用妈教的竖式算我及时抓住生3的想法,讲清“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抓住生4的算法来教例题,用板书写清

5、楚,并训练学生说算理,再重点加以训练。我们要学有价值的数学,能促进思维的数学。试想,那些原始的、低价值的、千奇百怪的算法,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吗?答:生成性目标,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像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运用这个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理论,我们可以体验到在教育情境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师生双方由内在价值观引导的关于经验生长的方向感。(10分)这位数学老师的做法,较好地体现了以生成性目标指导安排教学活动的好处。从提高教学行为有效性角度,该老师反思了只是简单教会学会各种算法,其实并不是有价值的教学。在

6、他的实践中,有意将知识的教学和对学生的“训练”、“教学”与“引导”相结合,针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表现,来相互借鉴并给予指导,学生在这种教学中能够实现得到教师切实的指导,教师则可以随时发现新的教学问题和实施教学的机遇,对我们教学改革是有启发的。(15分)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包含于各科教学中的根本问题。在生成性教学目标的观点下,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发掘教学价值,应该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要追求。这方面的探索永无止境。(5分).四、2011年7月题目:下面是一则关于上海某中学的报道,试用学过的课程理论分析这所学校的课程。上海某中学推出了“个性课程”体系,高中开设了选修课23门,活动

7、课34门,初中活动课35门。除了必修课之外,将原来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分化为5个层次的“个性课程”,即“讲座型”、“发展型”、“课题型”、“竞赛型”和“补缺型”。每周按文、理科及综合科开设4至J个讲座,以社会热点和传播新信息为主,聘请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学生可自由选择参加学习。对学有余力和有特长的学生,通过“组织发展兴趣小组”、“导师带研究生”、“强化训练”等各种方式,施以个性化教育。而对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业再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高中的学习任务。答:在传统课程体系中,全国实行统一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使用一套统编教材,课程结构和教学要求也比较单一。学科课程为主,缺少活动课、综合课。新课程改革

8、中非常强调课程结构的调整,强调课程结构的(1)综合性原则(3分)(2)均衡性原则(3分)(3)选择性原则(3分)事实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一种新的课程变革模式,一种新的课程管理模式,作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为学校特色的体现,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3分)(1)完善课程体系(2分)(2)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2分)(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分)(4)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2分)(5)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2分)上海市这所中学的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校课程体系范例。这所中学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学校课程体系,把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结合起来,

9、普通课与职业课结合起来,国家课程与学校的特色课程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课程资源,满足不同资质、特长、发展方向的学生的需要。(5分)五、2012年1月题目:.某校地理教研组教师对本校地理课课程资源进行了评价,认为地理教具只有挂图和地球仪两类,而且全校地球仪只有六个,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距离较大,课程资源缺乏,课程开发困难较大。请用课程评价、课程资源管理等有关理论分析这一案例。答:1、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统称为课程资源,它既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无形的资源。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

10、,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3分)。对于课程资源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课程资源的的丰富性。二是课程资源的适合性。三是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四是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性。(4分)2、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5分)3、该校教师对课程资源认识不够全面,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社会资源未纳入教育资源范畴,其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5分)4、教师不仅

11、应当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提高利用率。还要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5分)六、2005年1月:有一位数学教师,在讲“对数表”一课时,先问学生“一张纸厚度是0.083毫米,现在对折3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果对折30次,请同学估计一下厚度”?学生:30毫米”60毫米”!教师:“我经计算,这厚度将超过10座珠穆朗玛峰的叠起来的高度”。学生惊讶不已,甚至有人认为老师搞错了。教师列出式:0.08310 ,对学生说: 很难计算,不如查对数表。”试用学过的教学理论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策略。答:这位教师运用了巧妙的导课艺术,通过设疑、留下悬念,启发引导学生思考,

12、并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高尔基在谈到创作体会时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教学也是如此,一堂好课如果没有成功的开端,教师会讲得索然无味,学生也很难进入学习状态,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也就很难进行。因此,良好的导课艺术是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导课艺术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导课艺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课艺术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导课艺术有助于学生明确的学习目的。这节课教师运用的是设疑导课,思维起于疑难,这种疑问是启迪学生思维的“启发剂”,它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转人活跃,处于积极探究状态。

13、教师在导课时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达到启迪思维,增长智力的目的。教师在运用设疑导课应该注意的是,问题应有针对性,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设疑。其次要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处于思考状态。在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抓住了学生的认识起点,即对于对数意义的认识,而且通过巧妙的手段形成学生渴望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而不仅仅是遵循讲公式、背公式、练公式的老路子,使学生在疑惑、体验、思考中进人学习,进而提高教学效率。问答简答:如何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第一章)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可以说课程是目标、是学科或教材、是计划。这时,课程与教学既有本质上的区别,又有实践上的联系。课

14、程作为目标、学科(教材)、计划,体现着教育目的的要求,反映人类文明的成果,代表着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与需求,并且最终必然体现为物质形态的文件和材料;它是预期的,先于教学实践而有所规划。什么是教学?(第一章)从广义上讲,教学是指教者指导学习者进行的一切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从狭义上讲,教学是指在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学习活动。简述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理论?(第二章(教材第32页)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后,继承人罗杰斯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被广泛用于教育领域。在培养目标上,他主张教学的目标应该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人真正成为自由独立、有主见、适应性强、具有鲜明个性

15、的人;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知识对学生的个人意义,强调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的适切性;在课程、教学的实施中,强调学生亲自体验各种经验,形成自我概念和独立自主的个性;在课程、教学的评价上,提倡学生的自我评价,主张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倡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试述文化与社会制约课程、教学的维度。(第二章38页)在宏观领域社会系统要素制约着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水平,纵观课程与教学的社会学理论,考察课程与教学的现实状况,我们认为任何时期、何种类型的课程、教学都离不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科技这四种社会系统要素的影响。在微观领域社会系统要素对课堂教学组织、人际关系产生影响。首先,课堂上教师实施的课程不会完全地、一致地

16、表现社会规定的课程文化,其中必然掺杂教师个人对课程的理解,而或多或少地对课程进行改编。其次,不同的学生对同样教师课程的接受也是不一样的。当代课程设计表现出哪些趋势?(第三章教材52页)多种取向的综合。课程内容选择的基础性和时代性。学习活动的探索性与实践性。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简述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第三章58页)美国著名课程学者泰勒认为,在规划课程时,必须回答如下四个问题: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我们要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目标?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有效地加以组织?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已经实现?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即学习者、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简

17、述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特点及评价。(第三章)(教材60-61页)在知识观、学习观上都持与目标模式较为不同的主张。与目标模式相比,在其课程哲学、心理学基础上都是大不相同的。过程模式在对目标模式进行系统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试图解决目标模式所无法解决的问题,直接关注教育过程的不断调适,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学习和发展。没有说明具体的行动方式,让人感到难以把握。如何评价课程设计中泰勒的目标模式?(第三章教材59页)目标模式是合逻辑的。目标模式是合科学的。目标模式合乎民主的需要。目标模式合乎教育的要求。目标模式具有组织和连贯的力量。但目标模式自身的一些缺陷,也招致了众多的批评。如目标模式在本质上含有管理控制

18、的意图,这种模式多指向可预期的目标等等。结合我国不同时期的中小学课程,分析其在课程取向上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第三章66页)1949年以后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基本上是全国统一的课程,课程计划和教学指导。这一时期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表现出这样几个特点。课程设计的体制以统一的模式为主。全国使用统一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课程结构中偏重学科基础课程。特别是数学、语文等学科在整个课程中的比例占得很大。课堂教学过多地依赖教材。2001年6月教育部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以及义务教育阶段各科课程标准。新课改在课程设计取向上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增强课程的适应性。体现基础性与探究性。注重学生

19、发展与贴近生活实际。加强课程的综合性。论述我国现阶段课程设计的特点。(第三章67页)第一:课程设计取向上的特点(1)增强课程的适应性;(2)体现基础性与探究性;(3)注重学生发展与贴近生活实际;(4)加强课程的综合性。第二:课程设计体制、模式上的特点(1)课程设计建立在较充分的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基础上;(2)社会各方参与,构建具有广泛参与性的课程开发共同体;(3)注意吸取多种课程设计模式的优长指导课程设计活动。简述行为取向课程的目标表述要素。教材83页)行为取向课程的目标表述,关键一点是要具体,明确;目标陈述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谁来完成这个行为,即要明确教学对象是谁;用来达成目标的实际行为;行

20、为的结果,如一篇论文;完成行为的适当情境或条件;用来评价作品获成绩的标准简述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第四章83页)目标分解任务分析起点确定目标表述(以及目标层次化)课程内容选择的四个原则;(详见教材第103至112页)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适应学生的需求及兴趣注重内容的基础性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论述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第五章108页)课程目标。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与教学内容本身的性质。什么是螺旋式课程组织?(第六章142页)螺旋式课程组织:是指根据某一学科知识结构的“概念结构”,配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课程

21、发展与设计。隐性课程有哪些特点?(第六章133页)涉及范围的广域性。实施过程的潜在性。影响的持久性。结果的难量化性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含义与内容。(第六章149页)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第六章148页)整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开放行合作性。怎样更好的完善课程的选修制度?(第六章132页)变革教育的意识,即

22、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课程观念,这是课程改革的大前提。保障教育经费,逐步改善相应的教育条件,充实教学设备。确立选修学科的评价尺度,变“单维评价”为“多维评价”,把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列人评价体系之中。全体教师的通力合作和全社会的支援体制。试举例分析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第七章154页)(一)改革本身的因素。包括:(1)地方、学校和教师对改革的需要。(2)实施者对改革的清沂程度。(3)改革本身的复杂性。(4)改革方案的质量和实用性。(二)学校内部的因素。(1)校长。(2)教师。(三)学校外部的因素。(1)社区与家长的影响。(2)政府部门的影响。(3)社会团体的影响。什么是课程管理?(第八章186

23、页)课程管理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试比较中央集权型与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优点与弊端。(第八章188页)(一)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的优点与弊端分析。优点:第一,实行统一的教育标准,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第二,能够实现一种相对的教育平等。第三有益于保证文化的统一,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第四,便于国家对各地区的教育进行管理控制。弊端:第一,不能适应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上的悬殊差异。第二,过分集中不利于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第三,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不利于教育民主化、科学化的进程。第四,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要求过度统一性,削弱了教育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

24、能。(二)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优点与弊端分析。优点:第一,充分考虑了地区、经济、文化差异,有力实现了教育的服务功能。第二,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发挥地方与学校的创造性。第三,有利于达到局部最优化。第四,体现了教育民主化、科学化。第五,能够保证教育实际的平等。弊端:第一,由于它采用分权管理,全国没有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则一种在全国范围内的最基本的教育质量难以保证。第二,由于是分权管理,管理主体多元化,不利于国家对教育的宏观上的统一管理和控制。第三,由于中央很少控制,大多是地方和学校自由自主进行课程实践,容易形成无政府状态,进而造成教育上的混乱,不利于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

25、什么是校本课程?(第八章201页)校本课程: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有哪些?(第八章201页)体现教育的服务性。促进教育民主化的进程。表现反思性的行动研究过程。促进课程资源与权力的重新分配。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试述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第八章204页)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第八章207页)需要评估确定目标组织与实施评价。简述教师如何影响校本课程开发

26、。(第八章第四节)教材210页)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态度起一种观念上的作用,它决定教师对校本课程编制、实施、评价的一系列行动的效果。教师是否具有熟练的课程开发技术影响其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教师要具有精诚合作的精神。教师的行动研究素养影响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列举实例说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支持策略。(第八章220页)政策支持是校本课程开发得以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增强校本课程开发意识,开展广泛的社会动员。完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课程专家的支持策略.加大基础教育经费投人,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经济和物质基础。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第九章)心理准备阶段感知知识阶段理解知识阶段

27、巩固知识阶段运用知识阶段检查与评价学习效果。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第九章)学术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则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原则。列举课堂教学实例,分析其中所运用的教学原则并说明遵循教学原则的重要意义。(第九章240页) 列举课堂教学的实例,可以是自己的亲身实践体会,也可以是阅读过的别人的色验,需要作出适当的描述,如什么教学内容,怎样的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处理有何特别之收到什么效果等。在此基础上,引述学习过的有关教学原则的内容,对照加以分析,说明自的看法,得出遵循教学原则重要意义的认识。涉及的教学原则包括:

28、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术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则;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原则。分析时应结合所典例,侧重一、二个原则来充分论述。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呈现哪些趋势?(第十章)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趋向多样化。由以“教”为主向“学教并重”转化。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模式的目标趋向情意化。简述情境一陶冶教学模式的内涵。(第十章)情境一陶冶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获得知识,同时得到情感陶冶的一种教学模式。结合工作体验,谈

29、谈你对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的认识。(第十章第五节)培养目标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体现了培养21世纪新人的时代特征。(1)继承传统与面向未来。(2)国际的视野和中国的特色。(3)全瞻社会又关爱个体。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课程目标形成体系。(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什么是班级授课制?(第十一章)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简述道尔顿制的主要内容。(第十一章279页)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出现了

30、许多否定班级上课,倡导学生独立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道尔顿制”便是其中之一。它是由美国道尔顿城的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提出并试行的。这是一种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每周进行有限的集体教学,然后指定学习内容,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后,在各专业课堂自学,独立完成作业,然后接受教师考查,又接受新的学习任务。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第十一章)运用先行控制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结合实践分析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第十一章288页)缩小班级规模。心理学研究证明,过大的班级规模,限制了师生交往和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

31、会,阻碍了课堂教学的个别化,有可能导致较多的纪律问题,从而间接地影响学习成绩。小班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气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与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传统的传习形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已经成为目前发达国家教学组织形式的新特点。座位排列多样化,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座位编排方式和学生座位位置的不同制约着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往范围和人际互动,直接影响着教学信息交流的方式和交流的范围。探索现代化、个别化教学。简述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第十二章)学生接受的教学信息更加一致;教学活动更加有趣;提供感性材料,加深感知度;提供有效的交互;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有利于个别化教学;可以促进学习者的发现和探询活动;促进教师作用发生变化;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扩大教育规模。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形式有哪些?(第十二章)教室内的计算机网络.校园网:(1)计算资源;(2)辅助教育资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