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4.65MB ,
资源ID:491370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9137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级工程师职称评审论文赏析关于慢行系统沿线绿化景观设计探讨以厦门健康步道项目为例522.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级工程师职称评审论文赏析关于慢行系统沿线绿化景观设计探讨以厦门健康步道项目为例522.docx

1、中级工程师职称评审论文赏析关于慢行系统沿线绿化景观设计探讨以厦门健康步道项目为例522关于慢行系统沿线绿化景观设计探讨以厦门健康步道项目为例施 文厦门某市政设计院关于慢行系统沿线绿化景观设计探讨以厦门健康步道项目为例施文(厦门某市政设计院,福建 厦门 361000)【摘要】本文以厦门健康步道的设计工作为切入点,探讨慢行系统建设的相关问题。首先对实例项目的工作进行梳理,主要包括对步道沿线绿化景观、配套服务设施、城市家具、指引系统及智能化设施进行分析,其次对绿道慢行系统设计进行思考和总结,期望在城市绿道的建设提供更多的参考。【关键字】绿道;慢行系统;绿化设计;城市家具;指引系统;随着人们生活质量逐

2、渐提高,对生态环境和户外运动的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城市在规划实施绿道的建设,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城市有着各自条件和特色,而绿道的建设涉及的问题多样,其中沿线绿化景观的设计是重要组成部分;在此,通过对厦门健康步道项目的设计,对沿线绿化景观设计进行探讨。一、项目背景概况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2017年厦门市政府加快建设“八山两水”高品质慢行系统,形成城市空间和山水环境有机融合的良好生态格局。步道系统的建设,满足市民健身需求,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提升城市景观水平。健康步道全长22.8公里,西起于邮轮码头,沿线串联狐尾山、仙岳山、园山、薛岭山、虎头山、金山、虎仔山、观音山,东终于观

3、音山梦幻沙滩,其中邮轮码头至园山以新建林中高架为主,园山至观音山以地面改造为主。薛岭山和虎头山为已建成公园,步道利用主园路进行串联;健康步道至东向西有6座具有地标性意义的重要节点桥梁,作为串联山体公园的纽带。图1 步道线位、节点桥梁分布示意图二、总体设计分析2.1 设计依据(1)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4)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令1992100号);(5)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 50420-2007(2016年版);(6)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7)福建省绿道规划建设标准(DBJ/T13-194

4、-2014);(8)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 5132-1995);(9)福建省城市绿地建设导则(试行);(10)福建省绿道规划建设导则(试行);(11)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2 设计原则(1)尊重生态原则:一是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生态条件,尽量利用好现有自然生态资源;二是顺应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进行规划设计,充分考虑水循环、微气候及动植物演替规律对场地的要求,应用自然地材料和环境友好的施工方法进行景观的构筑。(2)尊重场地原则:一是建设休憩空间应利用场地有利因素,将其转化为景观的有效内容;二是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处理,合理消化场地中不利因素。(3)功能化原则:明确服务对象,满足居民

5、的多种需求,步道建设,其服务对象不仅辐射周边居民,还包括观光旅游人群,应考虑多种功能需求,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解决周边停车难等问题。(4)本土化原则:运用现代景观设计的手法,通过乡土化的材料、植物、建筑、色彩等,结合特有的文化营造具有本土韵味的景观引起人们对当地历史人文的联想与回忆。2.3 设计目标(1)基于场地空间: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共同繁荣生长。(2)面相当代生活:休闲与健身、旅游与观光,打造具识别性的城市新名片。(3)重返自然怀抱:人与人共享的城市森林景观。(4)复苏文化记忆:人文历史与艺术的展示窗口。(5)展示城市风貌,传承文化精神,创造独特而现代的城市风格,吸引人气以满足不同人

6、群活动需求。2.4 文化主题分区结合立地条件及已有的景观、人文资源,步道沿线可结合不同文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名片。本次将步道全线分为五大板块:狐尾山体现气象主题文化、海洋文化;仙岳山打造佛教禅文化;园山打造军事主题文化;薛岭山虎头山打造闽南文化、社区文化;金山结合体育公园打造体育文化;虎仔山观音山段打造科技产业文化。图2 步道文化主题分区示意图三、绿廊系统根据福建省绿道规划建设导则(试行)里对绿道的相关规定,为保障绿道的基本功能、营造良好的环境、维护各项设施的正常运转,沿绿道慢行道路缘线外侧一定范围划定并加以管制的空间,其中都市型绿道控制范围一般不小于10米。新建步道导致原有植被因施工建

7、设中不可抗力等因素,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步道沿线绿化景观设计中,以生态恢复、生态保育为主,因此本次步道控制范围尽量满足两侧不小于10米。3.1 步道的类型本次步道沿线主要集中在城区内的山地公园、市政道路,根据步道周边环境及视线等角度分析,将本次绿化景观分为两种类型:山林(高架段)步道景观、城中(贴地段)步道绿化景观。图3 步道总体平面分类示意图3.2 步道沿线植被现状分析本段沿线绿化含山林(高架段)步道景观、城中(贴地段)步道绿化景观。山林植被属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雨林,植被以马尾松纯林和相思树混交为主,但整体长势较为杂乱,植被品种较为单一,主要为马尾松、台湾相思、马占相思、柠檬桉、巨尾桉、

8、木麻黄等速生树种为主,此外还有芒果、龙眼、竹子等,灌木多为野生品种,如桃金娘、黄栀子、野牡丹、胡颓子等,地被多为芒萁、肾蕨、马缨丹等,山体主要土质为赤红壤、红壤和黄壤3个土类;城市景观绿化段现状效果整体较好,步道断面仅虎仔山路段进行改造,本次设计在秉持经济,生态,可持续的原则,基本保留现有绿化景观,仅对局部段进行改造提升。此外薛岭山、虎头山利用现有园路串联,保留原有绿化景观。图4 现状照片3.3 步道绿化景观设计说明根据不同区段的文化主题,将沿线景观分为五大绿化特色风貌,每段采用不同的骨干树种演绎出独特的景观效果。分别为“蓝色花海”、“花香满溢”、“丛林馥郁”、“红花烈焰”“林荫绿脉”。图5

9、步道沿线绿化分区示意图3.3.1林中(高架段)步道绿化景观1、林中(高架段)绿化景观的三种空间模式步道高程、地形坡度的不同,也带来了不同的感官体验,植物的空间序列及种植的不同,也将带来不同的感官体验。图6 步道与坡度关系示意图(1)围合空间,根据林中密度情况而定,保留原生木或长势好的,在林中间隙两侧增加常绿树种;弯道及视线焦点点缀开花小乔丰富季相变化,中层增加灌木搭配,形成围合的空间模式。种植形式以“大乔+小乔+灌木+地被”的形式,营造清新、野趣的围合空间。图7 围合空间效果图(2)半开敞空间,步道经过开阔空间,保留原有长势良好的植物,步道上边坡单侧增加常绿的品种,在弯道及重要视线点点植开花乔

10、木;种植形式以“大乔+小乔+地被”的形式,形成清新、舒朗的景观步道 ,营造半开敞的景观空间。图8 半开敞空间效果图(3)开敞空间,保留场地特征,局部段的步道保留长势较好,造型优美的高大乔木,营造即生态又趣味效果;种植形式以“大乔+地被”的形式,形成通透、舒朗的景观步道 ,营造开敞的景观空间。图9 开敞空间效果图2、分区绿化栽植树种选择(1)狐尾山狐尾山体现以海洋文化、气象文化为主,在步道标准段的基调设计上采用“蓝色”景观突显主题效果。 特色乔木:蓝花楹、山樱花( 广州樱,福建山樱花)、大花紫微、宫粉羊蹄甲、红豆杉; 基调树种:油桐、南洋楹、乌桕、枫香、香樟、黄连木、火力楠、小叶榕、红椎、木棉、

11、鱼木等;灌木地被:紫梅、杨梅、含笑、银叶金合欢、俏黄栌、乌毛蕨、非洲夹竹桃、锦绣杜鹃、细叶棕竹、金毛蕨、八角金盘、巴西鸢尾、肾蕨、巴西野牡丹、希茉莉、山麦冬、吊竹梅,多种草花草籽等。 (2)仙岳山仙岳山体现为“佛、禅文化”主题,在树种选用上以“香花”、“白花”植物为主,白色代表纯净的空间,佛香、花香相融合,体现“代代香传”的主题景观。特色乔木:竹类、白花泡桐、香樟、粉花山扁豆、海南黄花梨、枫香、无患子等;基调树种:香樟、毛竹、木荷、碧桃等;灌木地被:九里香、小叶栀子、黄金榕、葱兰等。(3)园山园山体现为以军事文化,休闲文化为主,在树种选用上以“绿”为主题,表现苍劲、翠绿、休闲的生态景观。 特色

12、乔木:木棉、南洋楹、橄榄等; 基调树种:小叶榕、大叶榕、流苏相思等; 灌木地被:厚叶石斑木、含笑、大花栀子、蜘蛛兰、肾蕨、紫花马缨丹、蟛蜞菊、海芋、巴西鸢尾、山麦冬、鹅掌柴、多种草花草籽等。3.2.2 城市(贴地段)步道绿化景观城市步道多利用现有山地公园主园路或市政道路进行串联,根据步道沿线绿化景观效果,分为新建绿化、绿化提升、绿化修补三类。(1)新建绿化带:主要位于云顶中路至五缘湾段,步道主线横跨云顶中路后,由6米高差逐渐降低高程与市政步道相衔接,在绿化配置上,以开花乔木凤凰木、南洋楹为骨干树种,呼应该区域活力运动的主题,下层以红叶石楠树点缀灌木球,形成舒朗的线性绿化带。 图10 新建绿化带

13、断面示意图 图11 新建绿化带效果图(2)绿化提升:对步道沿线重要节点进行花化、彩化,适当采用减法,形成舒朗、简洁的道路绿化景观进行花化、彩化。 图12 新建绿化带断面示意图 图13 新建绿化带效果图(3)绿化修补:适用区域原有绿化条件基本长势较好,仅对绿化缺失及施工破坏区域进行补缺补漏。四、配套服务设施系统4.1 驿站设计说明及类型驿站是为行人提供停留、休憩、观景及避阳避雨的场所和空间。本次步道驿站的分布建议结合休闲节点、公厕等设置,分为两个等级。一级驿站(涵盖公园管理、综合服务、餐饮售卖、交通乘换等功能),依托原有较为成熟的节点进行结合(如东渡邮轮母港、仙岳山土地庙、薛岭山、虎头山等已建成

14、的山地公园等);二级驿站(涵盖自助售卖点、休憩点、医疗救济点、无障碍设施及生态公厕等,功能可根据具体环境进行调整),也可结合现有的山地公园、街头小游园进行打造,二级驿站其设置间距1000米。此外,步道沿线可设置小型休憩休闲平台,服务间距500米为宜。4.2.驿站选址的原则与要求驿站的设置体量上不宜过大,隐约在山林中;材质上及造型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驿站建筑选用钢格栅仿木结构,根据不同区域的地形地势,形成或开阔、或静谧、具个性特色的休闲体验空间,意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尽量利用现有步道沿线所串联的服务设施外,对新建驿站的选址要求:(1)观景要求:观景视线佳,提供观景休闲空间。(2)地势要求:

15、地势相对平坦,避免大量开挖。(3)服务要求:根据人行走舒适度,复核驿站服务半径的可行性。全线11个驿站的景观节点(其中新建5个驿站,5个与城市公园、广场结合,1个近期内由于用地问题,无法实施),全线驿站空间结合周围环境打造一站一景,使景观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又独有特色。图14 驿站总体平面布置图4.3 驿站分区设计(1)狐尾山(驿站一),主题特色赏云观海场地特征:狐尾山步道起桥段,场地景观视线交好,可远观邮轮母港。设计思路:设计微地形来弱化起桥处生硬的边界,水波纹的肌理作为铺装衔接步道与现有园路,形成较为开敞的空间,水环如同扬帆起航的船支泛起的水波,镜面元素倒影周边环境与云卷云舒。植物选择:现状

16、植被较完整丰富,设计以移植现有苗木品种,如凤凰木、香樟、鸡冠刺桐、黄花槐、风铃木、小叶榕、海南黄花梨等来营造景观。在起桥桥墩处种植鹅掌柴、蜘蛛兰等植被来进一步软化桥墩的生硬感。图15 “赏云观海”效果图(2)狐尾山(驿站二),主题特色观谷台场地特征:位于狐尾山山顶,高程90米,南北为山凹,东西地形坡度较缓。设计思路:在山顶东侧平缓区域建立驿站,南北两侧山凹,地势较陡,通过叠级木平台消化高差,形成停留观景台,通过梳理现状杂木,打通景观视线,形成开敞的观景面。植物选择:整体风格通透清爽。植物选择鱼木、香樟、海南黄花梨等较清新的树种,点植香化植物白兰、含笑等。图16 狐尾山“观谷台”(驿站二)效果图

17、(3)滨北小学公园(驿站三)场地特征:现状为街头小游园,人流量较小,节点桥梁二横跨现有公园,设计思路:设计以绽放的花朵为概念,椭圆形如“花瓣”“花叶”,圆融的造型和场地更为契合,林下园路,过渡空间结合局部地被层,丰富景观层次,背景以常绿树种为主,结合台湾栾树丰富色彩关系,突显秋季景观特点。常绿树种以榕树、秋枫为主,体现大绿量,大冠幅的林下空间,与整体景观相互呼应。图17 滨北小学公园(驿站三)效果图(4)仙岳山(驿站四),主题特色竹林听风场地特征:地形坡度较缓,丛生杂木景观视线受阻,周边有婚恋林、山顶休闲平台等节点。设计思路:通过叠级木平台消化高差,形成休闲平台,通过梳理现状杂木,适当点植色彩

18、协调的中小乔木(紫梅、红豆杉、厚叶石斑木)。平台位置种植竹类与主题呼应,营造静谧、质朴的清新氛围。图18 仙岳山“竹林听风”(驿站四)效果图(5)仙岳山(驿站五),主题特色望城台场地特征:地形坡度较缓,现状丛生杂木景观视线受阻,可见狐尾山气象塔。设计思路:通过梳理现状杂木,打通景观视线,形成开敞的观景面,植物点植粉花山扁豆,海南黄花梨、紫梅、茉莉花形成雅致氛围。图19 仙岳山“望城台”(驿站五)效果图(6)仙岳山(驿站六),主题特色泌芳林场地特征:地形坡度14%,总体较缓,丛生杂木景观视线受阻,周边可见马尾松纯林。设计思路:可向外增加林间休闲活动区域,为了尽量顺应地形,保留现有较好的绿植,设计

19、环状的休息流线空间,可进行林中瑜伽等休闲活动,行人身影分散在林间,领悟人与自然的和谐蕴意。植物选用紫玉兰、假苹婆、无忧树、茉莉等特色香味植物营造静谧、质朴的清新氛围。图20 仙岳山“泌芳林”(驿站六)效果图(7)园山西侧入口公园(驿站七),主题特色和平浪漫场地特征:现状厂房遍布,地块内部自建民砖混建筑、工厂大棚分布纵横交错,缺乏合理规划。设计思路:打造成城市公园节点,及服务于步道系统,又服务于周边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空间。设计以橄榄枝为主要的设计元素,花池如橄榄叶,铺地雕刻橄榄枝的形态,简洁大气的设计风格契合了纪念战争,珍惜和平的时代气息;以秋枫、麻楝、山杜英等常绿为主,更好的与自然山体融合,体现

20、大绿量,大冠幅的林下空间;点缀流苏相思、木棉、无患子、台湾相思等突出秋冬景观色彩。台湾相思有思念之意,与场地的和平、和谐的主题更好的契合。图21 园山西侧入口公园(驿站七)效果图(8)园山东侧入口公园(驿站八),主题特色和平浪漫场地特征:现状为荒地,周边厂房违章搭盖侵占内部地块。设计思路:打造成城市公园节点,及服务于步道系统,又服务于周边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空间。设计椭圆形的树池造型像花朵的花瓣,圆润而饱满,也像水滴和树叶;绿化以黄色为主基调,选用“黄花风铃木”、“黄花槐”、”腊肠树“这几种黄色开花乔木为主色调,局部点缀美人树、大腹木棉、宫粉羊蹄甲等。图22 园山东侧入口公园(驿站八)效果图(9)

21、雷锋公园(驿站九),主体特色雷锋精神场地特征:项目区现暂为绿化管理中心附属绿地,主要作为苗木储备基地。设计思路:将项目区开放进行提升,可与东侧街头公园形成一个完整的休闲活动版块成为周边的居民提供一处休闲活动的场所,同时将公园与步道串联起来。对现状绿化进行梳理,打造“乔+灌”的种植形式,打造舒朗、通透的植物空间。图23 雷锋公园(驿站九)效果图5.4 休闲平台在景观视线交佳的区域可选择外挑方式,钢结构与桥梁主体衔接,简洁大方;在观景面差的区域,可选择半弧型廊架;满足休憩空能的同时,遮雨防晒的需求。 图24 类型一(圆形外挑平台) 图25 类型二(半弧廊架) 五、城市家具设计公共服务设施为行人提供

22、休憩、观赏、娱乐等功能,使行人出行更加舒适、方便。增加步道舒适性的公共设施主要包括:座椅、垃圾桶、直饮水等。图26 配套设施意向图六、标识指引系统标识指引系统类型根据步道类型,分为两大种类:林中(高架段)指引系统和城中(地面段)指引系统。旨通过减少桥上标识牌种类,地面段一部分指引系统可结合地面铺装,来减少林立在步道沿线的指引系统,保证沿路景观界面的整洁、清爽。6.1林中(高架段)指引系统分为:(1)全线导览及方向指示:用于步道主线,对全线介绍、导览及方向指示。(2)景点解说指示:用于步道支线,对沿线景点文化展示及介绍。(3)禁止警示指示:用于步道沿线较危险区域。(4)里程碑:结合步道主线结构(

23、踢脚线)设置,每0.5公里设置一个。 图27 林中(高架段)指引系统汇总示意6.2 城中(地面段)指引系统(1)步道出入口引导:用于步道出入口(与胶囊楼梯接驳处、公园衔接区域等),起到引导、提示作用。(2)全线导览:用于步道沿线退线空间,步道全线介绍、导览。(3)里程碑:结合地面铺装,每0.5公里设置一个。(4)方向指引:结合地面铺装,在沿线景点及分叉路口等区域设置。(5)相关服务设施指引:结合地面铺装,用于胶囊楼梯、生态公厕、公园与步道的接驳口,可与方向指引结合。图28 城中(地面段)指引系统汇总示意七、智能化设计随着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

24、和信息化正日益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人们在生活水平、居住条件在不断提升与改善的基础上,对生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需求日益增长,智能化的内容也不断有新的概念融入。本次步道全线可结合一系列智能措施。八、结语 随着人们对户外运动的需求不断增加,政府对民生工程的重视,构建慢道系统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目前很多其他城市正在积极的建设城市慢道系统。我们希望通过对厦门健康步道项目设计的分析探讨,为慢行系统建设提出一些参考和借鉴。首先,步道经过山地公园、森林等自然环境时,植被改造措施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其他环节和要素相联系,针对不同山林特色、地理条件、环境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来制定具体的改造方案,合理调整现有

25、植物群落和种植模式,形成地域特色显著、生态功能完善、生物物种多样化、文化内涵丰富的生态系统,达到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目标。其次,在节点景观设计中,因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尽量避免对地形的大开挖,尊重自然,保留场地特征,材质及风格需整体协调,融入自然环境。最后,还需要充分考虑技术、功能、景观、造价等因素,力求沿线自然美观和谐,为市民提供一个回归自然、疗养身心、健身康体的公共休闲空间。参考文献【1】李开然.绿道网络的生态廊道功能及其规划原则.中国园林.2010. 【2】陈国平主编.景观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3】李沁. 森林公园游步道体验设计的探讨J. 山西林业科技, 2006, (03): 55- 56.【4】唐锦. 山地型公园游步道设计研究 以长沙桃花岭为例D. 中南林业科技 大学, 2015.【5】杨叶红.“城市家具”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士论文.2007;【6】申勇.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研究 以珠海市为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士论文.2006;【7】李 璠. 亚历山大拱桥与森林步道,新加坡J. 世界建筑,2009 ( 9) : 65 68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