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58.86KB ,
资源ID:491220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9122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客专路基技术交底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专路基技术交底设计.docx

1、客专路基技术交底设计新 建 铁 路合肥至蚌埠客运专线路基施工图技术交底资料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二九年七月 上海目 录一、路基设计基本概况及技术交底范围 1二、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2三、 设计采用规范、标准 2四、 主要设计原则 3五、路基个别设计原则 5六、路基排水设计原则 8七、过渡段 9八、路基变形监控系统 9九、沿线填料分布、利用及路基土石方调配原则 10十、与其他专业设计接口的说明 11十一、路基工点表 12十二、采用的通用图、参考图目录 13十三、 路基施工注意事项 14十四、 关于现场配合施工有关问题处理 15一、路基设计基本概况及技术交底范围(一)路基设计基本概况1、路基长

2、度全线路基长度见下表。 路基分布表设计范围新建长度蚌埠地区线路长度(km)1007.16路基长度(km)26.92.22备注含站场(折合双线)单线延米DK0DK100合蚌客专区间(含站场)新建正线长100km.,其中路基长26.9km(折合双线),路基占比例为26.9。2、路基工点类型本段路基主要设计类型如下表。路基主要工点类型序号工点类型工点数(处)长度(km)主要措施1边坡防护路基41.67边坡绿色防护结合圬工防护2边坡防护及地基加固路基2119.82边坡绿色防护结合圬工防护,地基采用CFG桩复合地基结合预压加固3深路堑20.893扩堑取土,坡面防护4浸水及地基加固路基34.01边坡采用干

3、砌片石、浆砌片石防护,地基采用CFG桩复合地基结合预压加固5水塘及地基加固路基21.03围堰抽水清淤回填渗水土,地基采用CFG桩复合地基结合预压加固6岩溶路基32.72地基注浆加固全线路基基本上都需要边坡防护,一般边坡防护主要分为路堤边坡加固防护和路堑边坡加固防护,在全线范围内根据填挖高度不同采取(空心砖内培土)撒草籽、种植灌木防护或拱形骨架内(培土)撒草籽、种植灌木防护等形式。地基加固路基主要分布在DK13DK15、DK39DK100深厚黏土层地段;浸水路基主要分布于窑河、孔大河、红石河等沿线主要水系的阶地、漫滩区。深路堑主要分布于庙山(DK21+320DK21+928)及小洪山(DK30+

4、084DK30+370)丘陵地区。岩溶路基分布在DK21+928DK23+092和DK27+292.57DK28+893.16的灰岩剥蚀丘陵地区。(二)本次技术交底范围本次路基设计技术交底范围为合蚌客运专线DK0DK100及蚌埠联络线的路基部分。二、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1、正线铁路等级:客运专线;正线数目:双线;线间距:5m;设计速度:300km/h,预留350km/h;轨道结构: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设计活载:ZK活载。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100。2、联络线蚌埠至蚌埠高速站间联络线按100km/h。三、 设计采用规范、标准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新建时速

5、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规)(铁建设200747号);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关于对合蚌铁路初步设计的批复”。当上述规定、指南、初步设计批复未作专门要求时,按下列规范、规定办理: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TB10118200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CJ94-2008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暂行规定(铁建技2

6、0037号)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4157号)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TB10501-98)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提高铁路路基工程设计、施工质量补充规定通知(铁建设200397号文)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文)四、 主要设计原则(一)路基面形状和基床一)轨道及列车荷载换算土柱 路基上的轨道及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

7、和分布宽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无碴轨道板为II型板) 轨道及列车荷载换算土柱表 表1线路等级列车荷载种类计算高度(m)分布宽度道床厚度=19KN/m3=20KN/m3(m)(m)100km/h中活载3.23.03.70.50350km/hZK活载1.41.38.25/二)路基面宽度及形状1、路基面宽度区间电气化直线地段路基面宽度见表2:区间电气化直线地段路基面宽度 表2设计时速km/h路基线间距(m)路堤(m)路堑(m)350km/h无砟双 线13.613.65.0单 线8.68.6100km/h双 线12.813.24.0单 线8.89.2注:1、表中铁路路基面宽度路肩考虑布置电缆槽、接触网立

8、柱时的宽度。 2、无砟地段路基面不考虑曲线加宽、预留填料沉降加宽及地基工后沉降加宽。3、有砟轨道曲线地段路基面外侧按相应速度目标值的现行规范进行加宽。2、路基面形状及横断面型式无砟轨道直线段路基面形状为似梯形,轨道的混凝土底座范围向两侧设0.5%,边缘以外设向两侧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并采用0.08m厚的沥青混凝土防渗层封闭。基床底层顶面、基床以下路基面自中心以外向两侧设4%的横向排水坡。曲线地段路基面为折线形,曲线超高由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调整实现,注意超高部分级配碎石应满足基床表层压实要求。有砟轨道路基面应设计为三角形,由中心线向两侧设4%的横向排水坡。路基面加宽时,路基面仍保持三角形。无砟

9、路基标准横断面见下图。无砟轨道双线路堤标准横断面示意图三)路基基床结构及相关要求1、基床结构(1)路基基床由表层与底层组成,不同速度目标值路基的基床厚度及分部材质要求见表3:表3 路基基床厚度及填料要求300350km/h无砟轨道基床表层厚0.7m(含轨道支撑层0.3m)硬质岩石路堑/土质路基采用级配碎石基床底层厚2.3m路堤采用A、B组填料或改良土级配碎石的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符合铁道部客运专线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基床表层、基床底层填料及压实标准应满足设计要求。(2)车站内正线路基基床标准应与区间正线相同。(三)路堤地基条件、稳定及沉降控制标准1、路堤地基条件无砟轨道土质路

10、基原则上均应进行工后沉降分析。2、稳定及沉降控制标准路基稳定安全系数考虑列车荷载应大于1.25。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按下表执行,路基工后沉降、沉降速率不得大于表4中所列控制值。表4 路基工后沉降、沉降速率控制表 速度目标值(km/h)一般地段工后沉降(mm)桥路过渡段工后沉降(mm)沉降速率(mm/y)200350无砟155-100km/h20010050货场、工区、场坪及支线300无砟轨道路基填筑施工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根据沉降观测资料经系统分析评估,沉降稳定且工后沉降满足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相关要求后方可铺设轨道结构

11、。3、路堤基底处理 路堤高3m地段,应根据设计按“低矮路基”采取地基加固与处理措施。 当地基条件良好时:对水田、雨季滞水或地下水位高(地下水位距地表0.5m)的低洼地段,应清除表层种植土(厚一般0.5m左右),路堤底部填筑渗水性填料(如中粗砂、砂卵砾石土,或碎石土),厚度不小于0.5m,并重型机械振动碾压、冲击压实技术压实至路堤本体压实标准; 对旱地或山地,由于全线表层土大多具有弱中等膨胀性,基底挖除换填表层0.5m种植土,填料材质及压实标准应与地面以上路基压实标准一致。所有未采用复合地基加固的土质路堤基底均需进行冲击压实。五、路基个别设计原则本线路基设计类型主要有:路基边坡加固防护、地基加固

12、路基、岩溶路基和水塘及浸水路基等。分述如下:(一)路基边坡加固防护1、路堤边坡防护(1)全线路堤边坡均需防护,并优先考虑采用绿色防护。(2)路堤边坡高小于3m时,边坡采用混凝土空心砖内(培土)撒草籽、种植灌木防护,每隔5m设平行于坡面的横向排水槽,并在路肩下部设拦水坎与横向排水槽衔接(曲线地段横向排水槽布设时应注意与线间集水井对应,集水井排水管出口处应设置横向排水槽,使排水管的水流入横向排水槽)。路堤边坡高大于等于3m时,一般采用拱型截水骨架内撒草籽、种植灌木防护,灌木窝距0.6m,每窝2株。骨架净间距3.0m,主骨架厚0.6m。(3)路堤填高大于3.0m时,在路堤填筑过程中边坡不小于3m宽度

13、范围内铺设一层双向土工格栅,层间竖向间距0.6m,当路堤高于6m时竖向间距为0.3m。双向土工格栅抗拉强度不小于25kN/m,延伸率10%。一般条件下,于坡脚设M7.5浆砌片石脚墙,并于脚墙外2m设置M7.5浆砌片石排水沟。(4)脚墙至排水沟间种植适宜当地生长的、易于成活的灌木及矮乔木各一列,灌木纵向株距0.6m,乔木纵向株距2.0m,坡脚至防护栅栏种植两排灌木,灌木株距0.6m。2、路堑防护(1)土质边坡:坡残积黏土地层、全风化层路堑边坡,当边坡高小于4m时,采用撒草籽、种植灌木防护;大于4m时采用M7.5浆砌片石拱型截水骨架内撒草籽、种植灌木防护。骨架净间距3m,主骨架厚0.6m,顶面留截

14、水槽。灌木窝距0.6m,每窝2株。(2)灰岩路堑:施工开挖至设计标高后,采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详细查明岩溶发育程度,根据物探及勘探结果对岩溶发育地段注浆加固。对于夹泥质沟、槽和节理、裂隙发育地段基床换填。对路堑边坡上的溶沟、溶槽采用M7.5浆砌片石嵌补。(3)当边坡较高时,路堑边坡采用台阶式边坡形式,在级与级之间设边坡平台,平台宽度不小于2.0m,平台上设截水沟,将坡面上的水引出路基以外。强、弱风化硬质岩路堑边坡一般采用喷混植生防护。(二)地基加固处理路基1、铺设无砟轨道的地段需要对所有土质路基,包括风化呈土状的岩石地基进行沉降分析。2、位于土质地基上的路堤及浅路堑,无论处理与否,原则上均需预压

15、,预压调整放置时间原则上不小于6个月。预压高度:桥路过渡段、车站咽喉区3m,其余地段2.0m;填高大于6m及预压时间受工期控制时,可适当加高至4m及以上。3、预压土卸载:通过沉降观测,并进行工后沉降分析,分析结果满足设计要求时,可分层进行卸载,卸载过程中不得污染已施工完成的路基。卸载完成后进行基床表层填筑和上部轨道结构施工。4、对于填高较高、深厚黏性土地基,采用超(等)载预压处理经沉降分析仍不能满足工后沉降控制标准时,采用CFG桩复合地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5、对人工填土、弃土、种植土等地基,厚度小于3.0m时,挖除换填并按路基相应部位要求分层填筑压实,对厚度较大,挖除困难时,通过沉降分析,采用

16、CFG桩加固处理。6、一般地基路堤整体稳定系数均较高,填筑施工期间在满足路堤填筑质量的前提下,可适当加快填土速率。无砟轨道路基填筑施工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并于路基中心地基面及路基面设置沉降观测设备,进行施工期和工后沉降观测。(三)水塘及浸水路基1、水塘路堤线路通过水塘时,有条件时应尽量架桥通过。当必须路基通过时,应尽量将水塘废除,清除塘底淤泥,或改建塘堤,使水塘位于线路以外;当路基必须穿越水塘时一般采用围堰后抽水疏干清淤,然后填筑路堤,塘埂标高以下原则上填筑渗水土。沉降分析不满足工后沉降控制标准地段的水塘路基在围堰抽水疏干清淤后,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塘埂标高以下原

17、则上填筑渗水土,路堤边坡采用浆砌干砌片石防护,并设2.0m宽边坡平台,坡脚设墁石基础。2、内涝及桥头浸水路堤浸水路堤防护措施如下:(1)设防标高:百年水位波浪侵袭高壅水高0.5m。在防护高度处留2.0m宽平台,其下长期浸水部分填碎石土,采用重型碾压机械加强碾压,且边坡坡率较一般路堤放缓一级。(2)防护措施1)内涝浸水路堤:浆砌片石护坡,厚0.30m,碎石垫层厚0.15m,设脚墙基础。2)桥头浸水路堤:跨越河流的桥头两侧的桥头路基,采用浆砌片石护坡,厚0.3m,碎石垫层厚0.15m,设墁石基础。防护长:中桥30m,大桥、特大桥50m。(四)岩溶路基本线DK21DK30一带分布寒武、青白口灰岩,以

18、中厚层泥质灰岩、泥灰岩夹砂岩、页岩为主,质纯者少,局部地段出露岩层有溶蚀溶沟现象,岩溶发育强度分级为岩溶微弱发育岩溶弱发育,一般以溶痕、溶隙、溶沟为主。上覆黏土(Q3al):灰褐、褐黄色,含有铁锰结核,硬塑。层厚1.08.0m。宜采用下列加固方法:1、对影响路堑边坡稳定的坡面上的溶洞、溶槽和溶蚀凹坎,采取M7.5浆砌片石嵌补支顶加固措施2、对位于路基基底或支挡结构物基底的干溶洞,深度较浅时,宜用砂、碎石或片石等回填夯实,洞口用浆砌片石或片石混凝土封闭。3、深而小的溶洞洞口岩壁完整,不便于洞内加固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4、对于洞径小,顶板薄或岩层破碎的溶洞,宜采用爆破顶板,用片石回填加固;若

19、溶洞较深须保持排水时,宜采用桥(涵)通过。5、对覆盖型岩溶地段,溶洞在安全距离以下时,考虑到地下水波动易对上覆土层潜蚀,易产生土洞,原则上封闭土石界面,形成隔水帷幕。加固措施原则如下:(1)岩溶钻孔注浆整治施工中要贯彻边探边灌、探灌结合的原则,选取钻孔总数的30%做为先导勘探孔,进一步探明岩溶发育情况,以确定合理的岩溶地基处理相关参数和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周围是否有水利设施和地下水位情况,有异常时应及时上报(2)注浆深度:原则上封闭土、石界面,形成隔水帷幕,注浆厚度一般为8m,伸入基岩顶面以下5m,且注浆深度不小于10m,如遇溶洞则应加固至溶洞底下不小于1.0m。(3)注浆水泥采用PO3

20、2.5(或PC32.5)水泥,水玻璃3843Be,模数2.43.0。水泥浆液水灰比为:0.8:11:1。若遇空的岩溶通道、较大溶洞和裂隙处,视具体情况先灌注中粗砂或稀的水泥砂浆对溶蚀腔体进行充填,再采用水泥浆液或双液注浆,全充填溶洞一般采用单液注浆。(4)注浆压力,一般基岩中为不小于0.10.3MPa,岩土界面附近逐步加大至0.30.5MPa。由于单位注浆量与注浆孔距、注浆压力、浆液浓度以及岩溶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注浆施工前应进行现场注浆试验,合理选择注浆工艺,合理确定注浆压力、浆液配比、单位注浆量等相关参数,确定停止注浆的条件等。六、路基排水设计原则路基排水设施应布置合理,与桥涵、隧道、车站

21、等排水设施衔接配合,并有足够的过水能力。对于隔断既有天然排水系统和沿线农田灌溉排水设施地段,一般采取增设排灌涵和引排沟。为避免地表水对路基的侵蚀,路堤地段坡脚根据需要设置排水沟,路堑地段设置侧沟、天沟、边坡平台截水沟、吊沟等,路堑两侧侧沟设平台,平台宽宜为1.02.0m,地面排水系统应视地基条件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冲刷或渗漏。1、路堤地段一般双侧均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平面应尽量采用直线,如必须转弯时,其半径不小于1020m,排水沟的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通常在500m内;路堑地段应在路肩两侧设置侧沟,地面横坡明显地段天沟可仅在路基一侧设置,若地面横坡不明显,则两侧堑坡设置天沟。除个别需按计算流量

22、设计外,排水沟、天沟形式一般为梯形,底宽0.4m,深0.6m,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砌筑。天沟内侧边缘至堑顶距离不宜小于5m。当沟内进行加固防渗时,不应小于2m。边坡平台设置截水沟。2、软质岩路堑、强风化或构造破碎的硬质路堑及土质路堑采用底宽0.6m、深0.60.8m,厚0.2m的C20钢筋混凝土矩形侧沟,局部地段排水量大时,应根据流量,扩大侧沟。靠线路一侧沟壁应预留泄水孔。需要时顶面可加设钢筋混凝土盖板。3、直线地段路基面线间采用横向直排的排水方案;两线中心至轨道板边缘设2.5%人字排水坡,轨道板顶设0.5%排水坡,轨道板边缘以外设4排水坡,并采用0.08m厚的沥青混凝土防渗层封闭,基床

23、表水经护肩顶面汇流于路堑侧沟或路堤两侧拦水坎,路堤地段表水再经路堤边坡的横向排水槽(每隔5m一处)排入排水沟或路堤坡脚外,曲线地段无砟轨道间表水通过集水井及埋设于路基内横向高强度耐压PVC排水管将水引出路堤坡脚外、排水沟内或路堑侧沟内。集水井及排水管的设置位置与边坡排水设施对应。4、电缆槽采用横向排水,分别于中隔板、外侧壁下部设泄水孔,具体按铁路路基电缆槽通用图(通路(2008)8401)办理。5、当路堤边坡采用骨架护坡时,两侧边坡主骨架作为路堤顺边坡向的横向排水槽。采用空心砖客土植草防护地段设顺边坡向的横向排水槽,间距5.0。七、过渡段正线路堤与桥台连接处、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路堤与路堑

24、连接处设置过渡段。(一)路基与桥梁过渡段路基与填方桥台过渡段由于需结合II型轨道板端刺综合考虑设置,过渡段型式及长度与现行规范中的过渡段型式差别较大。需设端刺的桥路过渡段需暂时预留,待部里相关标准明确以后再行设计。(二)其余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路堤与路堑连接处、路基与隧道连接处均需设置设置过渡段,过渡段设计参见大样图,注意过渡段压实度及沉降监测系统的布设。八、路基变形监控系统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路基作为变形控制十分严格的土工构筑物,综合考虑路基填高的差异,地基土成因类型、地层结构的复杂性,地基沉降估算的复杂性和精度,工后沉降控制标准以及有效控制工后沉降的艰巨性,对全段路堤沉降应进行系统的

25、观测与分析评估,并要求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保证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期和调整期,分析评估工后沉降是否满足无砟轨道铺设标准。监测测试项目包括路堤基底沉降监测、路基面沉降观测、深厚层第四系地层地段的深层沉降监测。严格执行铁建设2006158号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1、基底沉降监测:每100m设一个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设置1个沉降板。路堤填筑前,于线路路堤基底地面设置沉降板进行监测。桥路过渡段必须埋设,且需加密。2、路基面沉降监测:路堤地段一般每50m设一个监测断面,共3个监测点,分别于路基中心、两侧路肩各设一个监测桩,路基成形后设置。桥路过渡段必须埋设,且需加密。3、观

26、测资料分析动态分析:对边桩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资料要当天进行整理分析,绘制边桩水平位移、沉降与路堤填高及时间的关系曲线,指导路堤填筑施工,必要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设计,判断分析沉降稳定的时间,以达到有效控制工后沉降的目的。九、沿线填料分布、利用及路基土石方调配原则(一)、沿线填料分布及利用原则本线移挖作填时主要填料分组见表5:表5 移挖作填填料分组表填料分组填 料 组 成附 注A、B寒武系上统猴家山组、寒武系下统馒头组石灰岩强弱风化, 青白口系四十里长山组石英砂岩,弱风化硬质岩A、B下元古界庄子李组、峰山李组、强风化大理岩夹角闪岩(Pt1Z2)不易风化的软块石C寒武系上统猴家山组泥质粉砂岩、泥质砂

27、岩、页岩;Q3及以前的液限小于40的残坡积、冲洪积黏性土。易风化的软块石D强风化全风化的C组岩类;Q3及以前的液限大于40的或具膨胀性的残坡积、冲洪积黏性土。窑河以北段,尽量利用隧道弃砟和路堑扩堑取土,以减少施工方,节约用地;不够的地方可以附近丘坡集中取土,不满足分层填料的质量要求时,进行级配改良。窑河以南段,该段大多分布为弱、中膨胀土,不能直接作为填料,需要进行改良,可采取分段集中征地取土;即对填料采用掺58的石灰进行改良;对于基床底层填料采用场拌法、底层以下填料采用路拌法施工。易风化软质岩不能用于正线路基填筑。硬质岩(硬质岩岩块、弃砟、强风化硬质岩及构造和风化影响呈碎块石土状的填料),属A

28、、B组填料,可通过加强施工控制作为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分层填筑;作为基床底层填料需满足最大粒径及相关检测标准。(二)土石方调配原则1、原则上所有可以利用土方均应移挖做填,一般场内土方运输均应利用路基运输,个别地段可通过既有道路及运输便道运输。2、土方运输不得跨部分障碍物运输,主要有窑河、淮南铁路、合徐高速公路等。3、在满足路基规范前提下,路基开挖的石方应优先满足路基基床底层填料需要。4、CFG桩弃土应尽量用于堆载预压。5、根据全线土石分布状况在以上取土场中以合理集中及平均分布原则确定厂拌改良土土源点及拌合站位置。6、级配碎石拌合站与改良土拌合站合并设置。十、与其他专业设计接口的说明路基与其他专业设

29、计接口主要涉及路基内及路肩上各种附属构筑物(包括电缆槽、接触网、声屏障、综合接地线、过轨管线、防灾安全监控设备)要求与路基填筑同步施工。确保不得因各种设施的施工而损坏和危及路基工程的稳固和安全。1、路基两侧路肩上设置通信、信号、电力电缆槽(执行经规标准200886号铁路路基电缆槽通用参考图),电缆槽位于接触网立柱外侧,电缆槽外侧设C15混凝土护肩。2、声屏障设置于路肩宽度范围以外。3、综合接地电缆两侧各设一根,考虑铺设对路基施工的干扰,具体埋设办法参照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用图(通号(2009)9301)。4、过轨管线埋设办法参照路基相关工程设计图及铁路路基电缆槽通用图。5、电缆槽、线间集水井待路

30、基成型后整体切割施工,线间集水井横向排水管在路基填筑施工中预埋。6、接触网支柱基础、声屏障基础在基床表层施工前完成。7、路基上接触网基础具体位置、型号及数量详见接触网预留平面布置图,声屏障基础位置长度详见路基相关工程设计图,基础结构详见路基插板式非金属声屏障通用图。路基相关工程设置详见路基相关工程设计图及铁路路基电缆槽通用图、路基插板式非金属声屏障通用图(通环(2009)8326),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本次与相关专业接口的预埋件非常之多,在施工前要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做到预埋件不遗漏、不错位,保证下道工序的正常进行!十一、路基工点表:路 基 工 点 表序号起点里程终点里程长度工点名称I标1DK004+039.885DK004+203.000163.12 边坡防护及地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