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82.85KB ,
资源ID:490779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9077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热点题型五 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1.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热点题型五 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1.docx

1、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热点题型五 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1热点题型五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题型解析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是对初中阶段常见的身边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及转化等知识的综合考查,难度较大。解题时需要注意从情境中提炼出“突破口”,利用物质之间的关系逐一突破,最后把推出的答案放回原题去进行检验,确定答案的正确性。常见的“突破口”有以下几方面:物质特征颜色、反应的特征现象、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用途、物质的俗称。常见的题型有:文字叙述型、表格型、框图型、流程图型、与实验相结合型、与化学史结合型。专题突破题型一与实验结合型1.(2016东城一模)甲、乙、丙、丁均为常见物质,由碳、氢、氧、硫4种元素中的23种

2、组成。(1)甲是一种液体,质量分数为98%的甲的溶液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甲是H2。(2)乙是一种温室气体,其水溶液显酸性,乙是。(3)丙是一种氧化物,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乙。丙在高温条件下,能吸收导致酸雨的气体丁,并生成乙和一种单质,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4)已知:。如图2-5-1所示,将生锈的铁丝放入烧瓶,打开K,向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甲的稀溶液后,关闭K,看到烧瓶中的固体完全消失,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此时烧瓶中所得溶液的溶质组成可能的几种情况是ABCD(填字母序号)。图2-5-1A.只有 和和 、和32.(2016西城一模)甲、乙、丙、丁、戊五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氯、钙6

3、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1)甲的溶液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甲是。(2)向乙的溶液中放入铁钉,会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还能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3)如图2-5-2所示,分别取少量丙、丁、戊三种白色固体于A、B、C三支试管中,进行如下连续实验。图2-5-2步骤1:加入一定量水充分溶解,A中固体不减少,B和C中的固体消失;步骤2:再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振荡,A中无明显现象,B和C中无色液体变红;步骤3:继续加入一定量乙的溶液,A和B中产生大量气泡,B和C中红色褪去。分析:丙和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Cl+H2O。若步骤3中,B和C所得溶液除酚酞和水外,还一定

4、含有一种相同的物质,则丁和戊分别是、NaOH。3.实验室产生的废液应该进行无害化处理,尽量实现绿色排放(使废液呈中性排放)。某实验小组在进行如图2-5-3所示的实验之后,将废液收集在一个洁净的废液缸中,进行绿色排放。请分别回答以下问题。图2-5-3(1)写出碳酸钠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2NaOH。(2)若观察到废液缸里的废液澄清,用pH试纸测得废液的pH为2。废液显酸性,废液中溶质为HCl、NaCl、。(3)若观察到废液缸里的废液呈白色浑浊状态,用pH试纸测得废液的pH为13,废液中可能有ABCD(填字母序号)。A.氢氧化钠 B.碳酸钠C.氢氧化钠、碳酸钠 D.氢氧化钠、

5、氢氧化钙E.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如果将此种情况下废液缸里的废液实现绿色排放,加入的试剂依次是无色酚酞溶液和稀盐酸。4.(2014顺义一模)甲、乙、丙、丁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由H、C、O、Cl、Na、Ca、Fe七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用如图2-5-4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2-5-4(1)若A中盛有固体甲,从C放入溶液乙,打开K,观察到A中固体消失,B中有气泡冒出,则溶液乙是盐酸。(2)若A中盛有固体甲,从C放入液体乙,打开K,观察到B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B中液面下降,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中液面下降的原因是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一段时间后A中温度下降,气压减小,B中液体倒吸

6、。(3)若A中盛有物质甲,从C放入溶液乙,观察到B中溶液流入A中,并出现浑浊现象,溶液变浑浊的原因主要是+2NaOH(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题型二框图型1.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回答问题。(1)已知A、B、C有如图2-5-5所示的关系。图2-5-5若A、B、C均为单质,A是最理想的燃料,则A的化学式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合理即可)。若B为一种红色固体,A与C发生置换反应。则B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为。(2)已知D、E、F均含三种元素。取D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然后滴加一定量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取E溶液于试管中,加入F溶液,溶液变浑浊

7、。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2NaOH。将、反应后的液体混合,有气体生成,液体变澄清且仍为无色,则最终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组成为NaCl、或NaCl、HCl(除酚酞外,写出所有可能)。2.AE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2-5-6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生成物均已略去,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已知A、B、C、D、E均为化合物,其中E为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回答下列问题:图2-5-6(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E.,A.。(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E:;C转化为D:+2NaOH。3.如图2-5-7表示初中常见几种不同物质之间的关系,图

8、中“”表示虚线两边的物质可以转化或相互反应,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请根据以下每个问题的具体情况分别进行回答。图2-5-7(1)若A能依次转化为D,A为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则A的化学式为,C的化学式为。(2)若从A到D,相邻物质间可以互相反应,且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C固体在空气中易潮解且溶于水会放热,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或2Al+6HCl,判断B和C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加入的试剂是紫色石蕊试液。(3)若D能依次转化为A,D由三种元素组成,原子个数比为122,则B的化学式为,D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题型三

9、文字叙述型1.(2015东城一模)下列字母AH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由氢、碳、氧、钠、氯、钙中的23种元素组成。(1)A俗称生石灰,则A是CaO。A与B(胃液中含有的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2HCl。(2)B与C在溶液中发生的中和反应可表示为:B+CD+E,其中D是食盐的主要成分。证明B、C恰好完全反应,可选用的试剂是ACD(填字母序号)。A.石蕊溶液 B.酚酞溶液 C.酚酞溶液和锌粒 D.pH试纸(3)F能与B反应,G能与C反应生成H,且F与G反应生成白色沉淀。F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2015海淀一模)下列字母AE表示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它们由氢、碳、

10、氧、氯、钠、钙、铁中的23种元素组成。已知:、NaCl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2NaCl。(1)A由3种元素组成,常用于建筑材料和改良酸性土壤,A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2)B是一种氧化物。向D的溶液中加入固体B,固体溶解同时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B的化学式为。(3)向D的溶液中加E的溶液,产生无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Na2。(4)向D的溶液中加A的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向混合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仍为无色,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可能为或和HCl(写出所有可能)。(5)将(3)和(4)所得溶液混合,得到溶液X,依据混合过程中观察到的冒气泡及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红(答

11、“无白色沉淀且溶液变红”不对)的现象,可以确定溶液X中的溶质。3.(2015海淀二模)已知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水溶液均为无色。(1)取少量A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黑色粉末,溶液冒出大量气泡,经检验该气体有助燃性,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2)B是一种常见的酸,取少量B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白色固体,生成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C、O(填元素符号)。(3)C是小苏打,取少量C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后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OH或NaOH和(填化学式,写出一种可能

12、的情况即可)。加盐酸后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若要确定滤液中的溶质,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BC(填字母序号)。A.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观察溶液是否变红B.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气体,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C.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4.(2015朝阳一模)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由H、C、O、Cl、Na、Ca中的元素组成。(1)A为氧化物,可用于制备改良酸性土壤的碱,写出用A制备碱的化学方程式。(2)B、C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B,B的化学式为。(3)D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取D溶液进行

13、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图2-5-8所示。D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NaOH。图2-5-8(4)从上述物质中任选2种为一组,按如图2-5-9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滴入烧瓶中,关闭活塞。请根据表中现象,写出符合要求的物质。图2-5-9物质现象气球变鼓,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气球变鼓,一段时间后不恢复原状液体盐酸固体CaO5.下列用字母表示的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可能由H、C、O、Na、S、Ca、Fe中的几种元素组成。(1)A和B发生中和反应生成C和D,A、B、C均含有3种元素,D电解可生成两种气体,写出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电解D的化学方程式。(2)E既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又能与氢氧化钙溶

14、液反应生成A,且F与A能反应,则E的化学式为(写一种即可),F和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从上述物质中任选2种为一组,按如图2-5-10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木块漂浮于X中,向X中缓缓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Y后最终木块上浮。图2-5-10友情提示: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称。XYNaOH6.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元素名称氢碳氧氯钠铁元素符号HCOClNaFe(1)若某固体单质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不同的气体。该固体完全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某可燃性气体由两种元素组成,一定含有的元素是碳,可能含有的元素是氢、氧。(3)若X和Y反应生成两

15、种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向X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再滴加Y溶液至溶液变红,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4)若某元素的单质A及其氧化物B均能与D溶液反应,分别生成该元素的化合物E和F。且这种元素在B和F中的化合价相同。B与D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6HCl。工业上用F和在300350 时反应制得D和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7.下列用字母表示的七种物质都是由氢、碳、氧、钠、氯、钙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1)A、B、C都是氧化物。A与B反应的产物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B与C化合后的产物D微溶于水,则A的化学式是,B与C反

16、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比较清洁的燃料。E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A和B,则E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F与G反应的生成物中也有A和B,则F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Cl。(4)D可中和某些工厂污水中含有的G,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8.初中常见的6种物质AF,由H、C、O、Na、S、Ca、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1)常温下,固体A与液体B反应,无气泡冒出,该反应在生活中可用于加热食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固体C常用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则C的溶液的pH(填“”或“”)7,不能用固

17、体C干燥的原因是Na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将固体D久置于空气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E的溶液,得到黄色溶液,同时有气泡冒出。该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4)向F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E中的一种,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溶液变浑浊。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填序号)。a.变化前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一定减少b.F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c.F可能是,加入的物质可能是d.向上述浊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9.(2014东城一模)初中化学常见白色固体甲由三种元素组成。将10 g甲与100 mL水混合,得到混合物A,再将A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得混合物B。(1)若A中有白

18、色沉淀,加入稀盐酸后沉淀溶解,且有气泡放出,则甲是CaCO3。(2)若A中有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后沉淀溶解,且无气泡放出,则甲是Ca。(3)若A为无色溶液,将其分成两等份,第一份加入稀盐酸后有气体放出,第二份加入(2)中的甲2 g,有沉淀生成,此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和NaOH。第一份和第二份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3+2HCl、。题型四流程图型1.(2015西城一模)有一白色固体X,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可能含有碳酸钙、氯化钙、硫酸铜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主要流程及现象记录如下:【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图2-5-11回答下列问题:(1)根

19、据步骤实验现象确定白色固体X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硫酸铜。(2)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Cl+H2O。(3)步骤中产生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4)白色固体X中的物质有氯化钠、碳酸钙和氯化钙。(5)将白色固体X转化成氯化钠固体的实验方案是取白色固体X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将滤液蒸干,便可得到氯化钠固体。2.A、B、C、D、E分别是稀盐酸、石灰水、烧碱溶液、纯碱溶液、氯化钙溶液中的1种。(已知:碱性的纯碱溶液能与中性的氯化钙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1)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填字母序号)。盐酸烧碱纯碱熟石灰氯化钙(2)向A、E混合溶液中加入C

20、溶液,溶液的pH与加入C溶液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2-5-12所示。图2-5-12则图中ab、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HCl、+2NaCl。(3)将C、D溶液混合,溶液变浑浊,过滤,对滤液F进行探究,其过程如下所示。图2-5-13写出C、D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NaOH。若X溶液为C溶液,则滤液F中溶质组成为NaOH、(写化学式)。若X溶液为D溶液,则K溶液中溶质组成为HCl、NaCl(写化学式)。题型五与化学史结合型(2016海淀一模)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1)起初,人们从盐碱地和盐湖中获得纯碱,但远远不能满足工业发

21、展的需要。纯碱的化学式为。 (2)1791年,“路布兰制碱法”取得专利。该方法以硫酸、氯化钠、木炭、白垩石(主成分为)为原料,但在20世纪20年代后被淘汰。因为生产过程中释放出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分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5-14所示。该气体遇空气中的水蒸气易形成酸雾,腐蚀金属设备。该酸雾腐蚀金属铁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图2-5-14(3)1861年,“索尔维制碱法”问世。该方法是在用氯化钠溶液吸收两种工业废气时意外发现的,反应后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再加热碳酸氢钠即可制得纯碱。氯化钠溶液吸收的两种气体为BD(填字母序号)。 (4)“侯氏制碱法”由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先生于1

22、943年创立,是“索尔维制碱法”的改进,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至今仍为全世界广泛采用。用如图2-5-15所示装置可以模拟“加热碳酸氢钠制得纯碱”的过程。当观察到B中出现浑浊时,停止加热,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将A试管冷却至室温,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的pH=5,则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HCl和NaCl。图2-5-15题型六 表格型1.(2016朝阳二模)AF为实验室中未贴标签的6种溶液,分别为:澄清石灰水、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1)A为紫红色,则A中溶质的化学式为。(2)用pH试纸检测其余溶液的pH,测得B的pH=7,则B为N

23、aCl溶液。(3)将C、D、E、F溶液两两混合,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图2-5-16所示(图中“”代表明显现象)。图2-5-16物质D的用途是制肥皂(或作干燥剂或吸收)(写出一条即可)。写出C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4)某同学将如图2-5-17两支试管充分反应后的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得到澄清溶液,则该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NaCl、或NaCl、HCl。图2-5-172.AG为实验室中未贴标签的7种溶液。已知7种溶液分别为: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1)G为蓝色,则G中溶质为(写化学式)。(2)用pH试纸检测其余溶液的pH,测得E的pH=7,E为NaCl溶液。(3)将A、B、C、D、F溶液两两混合,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图2-5-18所示(图中“”代表无明显现象)。图2-5-18图中所发生的反应共有5个。写出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4)取未鉴别出的两种溶液各20 g,分别加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分别加入C溶液,加入C溶液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2-5-19所示(已知P、Q两点溶液呈中性)。图2-5-19图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KOH;图2中R点所示溶液中溶质为NaCl、NaOH(写化学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