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语文专题文言文词类复习初中语文文言文词语专项复习一、一词多义1. 安:1、 (安求其能千里也) 2、 (衣食所安)2. 备: 1、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 (一时齐发,众 妙毕备口技) 3、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3. 毕:1、 (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 (群响毕绝口技)4. 薄:1、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5. 策:1、 (执策而临之马说) 2、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 (成语“束手无策”)6. 长:chng 1、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4、zhng, (吴
2、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7. 称:1、 (不能称前时之闻) 2、 (先帝称之曰能)8. 诚:1、 (帝感其诚) 2、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9. 驰:1、 (愿驰千里足) 2、 (公将驰之)10. 出:1、 (方其出海门) 2、 (计将安出)3、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11. 辞:1、 (蒙辞以军中多务) 2、 (未尝稍降辞色)12. 次:1、 (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3. 当:1、 (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 2、 (今当远离)3、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4、 (木兰当户织木
3、兰诗)14. 道:1、 (会天大雨,道不通) 2、 (伐无道陈涉世家) 3、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15. 得:1、 (二者不可得兼) 2、 (故不为苟得) 3、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6. 等:1、 (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 (公等遇雨) 17. 敌:1、 (恐前后受其敌狼) 2、 (盖以诱敌狼)18. 发:1、 (野芳发而幽香 ) 2、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3、 (舜发于畎亩之间) 4、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5、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9. 分:fn 1、 (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 fn, (男有分大
4、道之行也)20. 奉:1、 (为妻妾之奉) 2、 (奉命于危难之间) 3、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1. 否:1、 (尊君在否) 2、 (陟罚臧否)22. 扶:1、 (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 (出郭向扶将木兰词)23. 拂1、 (行拂乱其所为) 2、 (入则无法家拂士)24. 苟:1、 (苟富贵) 2、 (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25. 固:1、 (固众人伤仲永) 2、 (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 (君子固穷)26. 故:1、 (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2、 (故余虽愚) 3、 (公问其故)27. 过:1、 (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2、 (人恒过)28
5、. 或:1、 (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2、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 (或异二者之为)29. 间:1、 (中间如拉崩倒之声) 2、 (遂与外人间隔)3、 (又何间焉) 4、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 (奉命于危难之间) 6、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30. 见:1、 (路转溪头忽见) 2、 (胡不见我于王) 3、 (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 4、 (子墨子见王/乃入见) 5、 (见往事耳)31. 穷:1、 (欲穷其林) 2、 (而不知其所穷) 3、 (乐亦无穷) 4、 (穷冬烈风) 5、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32. 为:1、 (孰为汝多知乎) 2、 (此不为远者小)3、 (凡可以辟
6、患者何不为也/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4、 (为人五)5、 ,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6、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7、 (不足为外人道也) 8、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33. 行:1、 (性行淑均) 2、 (行收兵,比至陈) 3、 (皆次当行/行阵和睦) 4、 (行深山巨谷中)5、 (大道之行)34. 许:1、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 (时人莫许之/遂许先帝以驱驰) 3、 (高可二黍许) 4、 (曳屋许许声)35. 数:1、 (又数刀毙之狼) 2、 (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 3、 (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二、通假字七年级(上册)1、项为之强 “强”通“ ” 童趣2、诲女知之乎 “女” 同“ ”
7、论语十则3、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 通“ ” 论语十则4、路转溪头忽见 “见” 通“ ” 西江月5、一切乌有 “乌” 同“ ” 山市6、裁如星点 “裁” 同“ ” 山市7、尊君在不 “不” 通“ ” 陈太丘与友期七年级(下册)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 通“ ” 伤仲永9、贤于材人远矣 “材” 通“ ” 伤仲永 10、对镜帖花黄 “帖” 通“ ” 木兰诗 1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 通“ ” 孙权劝学12、孰为汝多知乎 “知” 通“ ” 两小儿辩日13、满坐寂然 “坐” 通“ ” 口技14、止有剩骨 “止” 通“ ” 狼 八年级(上册)15、便要还家 “要” 通“ ” 桃花源记
8、16、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 同“ ” 核舟记17、诎右臂支船 “诎” 通“ ” 核舟记18、虞山王毅书远甫刻 “甫” 通“ ” 核舟记19、左手倚一衡木 “衡” 同“ ” 核舟记2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通“ ” 核舟记21、选贤与能 “与” 通“ ” 大道之行也22、矜、寡、孤、独 “矜”通“ ” 大道之行也 23、荡胸生曾云 “曾” 通“ ” 望岳24、略无阙处 “阙” 通“ ” 三峡 八年级(下册) 25、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 ” 与朱元思书26、窥谷忘反 “反” 通“ ” 与朱元思书27、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 通“ ” 马说28、才美不外见 “见” 通“ ”
9、 马说29、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 ” 马说30、其真无马邪 “邪” 通“ ” 马说31、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 通“ ” 送东阳马生序3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通“ ” 送东阳马生序33、百废具兴 “具” 通“ ” 岳阳楼记34、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 通“ ” 岳阳楼记35、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 同“ ” “直”同“ ” 行路难九年级(上册)36、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適”通“ ” 陈涉世家37、为天下唱 “唱”通“ ” 陈涉世家38、固以怪之矣 “以”通“ ” 陈涉世家39、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 通“ ” 陈涉世家40、故不错意也 “错”通“ ” 唐睢不辱使命41、仓鹰击于
10、地上 “仓”通“ ” 唐睢不辱使命42、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 ” 隆中对43、自董卓已来 “已”通“ ” 隆中对44、是以先帝简拔 “简”通“ ” 出师表45、必能裨补阙漏 “阙” 通“ ” 出师表九年级(下册)46、子墨子九距之 “距”通“ ” 公输47、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通“ ” 公输48、公输盘诎 “诎”通“ ” 公输49、亲戚畔之 “畔”通“ ”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50、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1、困于心,衡于虑 “衡” 通“ ”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52、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 ”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53、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 ” 鱼我所欲
11、也5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 通“ ” 鱼我所欲也55、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通“ ” 鱼我所欲也56、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 ” 鱼我所欲也57、小惠未徧 “徧” 通“ ” 曹刿论战58、始一反焉 “反”通“ ” 愚公移山59、汝之不惠 “惠”通“ ” 愚公移山60、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 ” 愚公移山61、一厝朔东 “厝”通“ ” 愚公移山三、虚词 在初中阶段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一)之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2、代词
12、,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注:此处作实词)(二)以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
13、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 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 译为:凭,靠。例:何以战。(曹刿论战) 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三)而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关系。 表示并列关
14、系,译为:并且,而且。例:中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 表示顺承关系,译为:就,然后。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可是。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2、作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例: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观潮)(四)于文言文中“于”一般用作介词,表示处所、时间、对象、被动、比较等。1、表示处所,译为:从,在。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2、表示目的,译为:到。例:出于秦川。(出师表)3、表示对象,译为:对,向。例:胡不见我于王。(公输)4、表示比较,译为:比。例: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五)其1、 作人称代词,代人/物,译为:他/它,
15、他们/它们,他的/它的,他们的/它们的。例:百姓多闻其贤。(陈涉世家)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货恶其弃于地也(大道之行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2、作人称代词,译为:自己的。 例:蹲其身。(童趣)3、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其中。例:其一犬坐于前。(狼)4、作指示代词,远指。译为:那。例: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5、用于句首,表示委婉语气、反问语气等。译为:难道,恐怕,大概。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吗马也。(马说)练一练:1、 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水陆草木之花 B 劳其筋骨 不独亲其亲C 委而去之 面山而
16、居 D 皆朝于齐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2、与“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以”意思基本相同的一项:( )A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B 不以物喜C 能以径寸之木 D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于是鸱得腐鼠A 相同,不同 B 不同,相同C 不同,不同 D 相同,相同四、成语1、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2、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7、论语十则)。3、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4、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5、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6、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桃花源记)。7、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8、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9、吴
18、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10、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11、老骥伏枥:老了的好马,伏在马房中却还想去跑千里的远路。比喻人虽然老了,但仍有雄心壮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12、源头活水:比喻生活气息浓厚,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13、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愚公移山)14、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现在多用来形容外强中干的事物。(闲情记趣)15、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余忆童稚
19、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闲情记趣)。16、不求甚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入。(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17、犬牙交错: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18、鸿鹄之志:比喻远大的志向。(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19、披被坚执锐:身披坚硬的护甲,手上拿着锐利的兵器。比喻投身战斗。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20、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水落石出醉翁亭记)。21、得道多助,
20、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方面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则必然陷于孤立。(孟子二章)。2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愁患害能使人奋斗而获得生存,安逸快乐使人沉迷于享乐,反而容易导致死亡。(孟子二章)。23、百废俱兴:指任事振作有为,凡有荒废者,皆整理兴举起来。(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宋。范仲淹岳阳楼记)。24、气象万千:谓景象宏伟绚丽,非常壮观。(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25、心旷神怡:心胸旷达,精神愉快。(宋。范仲淹岳阳楼记)26、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27、箪食壶浆:(老百姓)用箪盛了饭,用壶装了汤来欢
21、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后来用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28、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29、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曹刿论战)。30、辙乱旗靡: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曹刿论战。31、三顾茅庐:东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山名,在今湖北襄阳)聘请隐居于草庐的诸葛亮出来帮助打天下。后用来指诚心诚意再三邀请或访问。(出师表)。32、妄自菲薄:不知自重,轻视自身价值。(出师表)初中语文文言文词语专项复习(答案)一、一词多义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
22、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3.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4.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5. 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6. 长:ch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3、) 5、zh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7. 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8.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9.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0.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产生(计将安出)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11.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2.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
24、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3. 当:1、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14.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15.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6.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17.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 敌人(盖以诱敌狼)1
25、8. 发:1、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2、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5、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9. 分:f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f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20. 奉:1、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1.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22. 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23.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24. 苟:1、如果(苟富贵)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25.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 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巩固(固国不以山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