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70.34KB ,
资源ID:489672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8967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全国高考届高三考前猜题卷十九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全国高考届高三考前猜题卷十九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

1、全国高考届高三考前猜题卷十九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全国高考2018届高三考前猜题卷(十九)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

2、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史料记载:“殷民六族”、“怀姓九宗”等原属于周王室的臣民,被分封给鲁、卫、晋等,成为诸侯的臣民,但同时他们依然为周王臣民。原属诸侯、贵族之臣也普遍成为周王之臣。这改变了商代各地方国里的臣民只属于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的局面。“王臣”范围的扩大A. 扩大了诸侯国君的统治范围B. 逐步巩固了周王臣民的地位C. 强化了西周的中央

3、集权制度D. 有利于周王天下共主的形成【答案】D点睛:本题考查了西周的分封制的相关内容,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分封制的含义、特点等,明确分封制下,诸侯掌握地方实权,但周天子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2. 汉武帝时,任用品级低下的少府尚书处理奏章,参与内朝事务。魏晋时期尚书职权不断扩大,尚书令日益尊贵,又新设立中书省、门下省。隋唐时期,尚书省成为重要的行政机关。这一变化体现出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B. 尚书省长官拥有部分决策权C. 相权被君权侵夺与复位D. 尚书从位卑权重到位高权轻【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汉武帝时期实行内外朝制度,削弱了丞相的权力,魏晋隋唐时期尚书省的权力逐渐扩大,丞相权力扩大,由

4、此可知C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是中央机构的调整,没有涉及地方问题,A不正确;古代中国最高决策权均掌握在皇帝手中,B不正确;材料表明隋唐时期尚书省权力较大,D“位高权轻”说法不正确。3. 宋以后散市制代替坊市制,工商业活动从特定区域的“市”区扩散到全城区,“市人”(指在比较固定的市场中谋生的人群)与一般城市居民混居,以“市”字命名的人群,也从“市区”活动者扩展到全城居民。到明代中叶“市民”逐渐成为城市居民的泛称。这一现象反映了A. 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 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升C. 城市主体人群发生变化D. 城市布局由封闭到开放【答案】A【解析】材料所述的是宋代以后商品经济发展,坊市界线被打破,“

5、市民”内容的变迁等,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涉及商人地位的升降等,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城市主体人群的变化,C不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商品经济发展,坊市界线被打破,没有涉及城市布局的封闭与开放的问题,D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相关内容,关键在于掌握商品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等,宋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表现为商业发展突破了时空限制,以此作答即可。4. 中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文化遗产是长城。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长城曾经是隔离墙,也是封锁线。17世纪以来,长城逐渐失去其“边界”的意义。这主要缘于A. 盟旗制度的建立B. 明成祖迁都北京C. 岭北行省

6、的设立D. 金瓶掣签制完善【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长城失去了边界的意义在于长城以北地区也被纳入了中国版图,盟旗制度是清朝控制蒙古上层贵族的政治制度,A符合题意;B与材料无关;C是元代的行省制;D是对西藏的制度。5. 晚清光绪年间,官员周德润上书朝廷,指出“泰西诸国专尚机器,如织布、挖河等事,皆明以一器代数百人之工,暗以一器夺数百人之业,夺之不已,又穷其巧而为铁路,非外夷之垄断哉?”主张“留此余地以役吾民而养吾民”。他的主张反映了A. 玩固势力抵制工业文明B. 经济结构变动导致社会阵痛C. 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深远D. 发展外资企业成为时代主流【答案】C 6. 1927年9月中共

7、中央的一项决议中指出工农暴动要在“左派国民党旗帜之下”进行,而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又明确指出“党的主要口号就是苏维埃”。对这一重要战略口号的改变,认识合理的是A. 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了成熟B. 说明党组织思想混乱的状况C. 体现了对俄国革命道路的照搬D. 反映出党独立领导革命的方向【答案】D【解析】从“左派国民党旗帜之下”到“党的主要口号就是苏维埃”说明中国共产党字啊逐渐摆脱国民党控制,实行独立领导革命的战争,D正确;A是遵义会议;B是八七会议;C中照搬错误。7. 英国某记者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说:“一般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战争主要是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么多中国

8、人支持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支持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该记者的看法A. 揭示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意义B. 反映了抗日政权具有人民民主性C. 带有美国人的意识形态色彩D. 揭示了当时中国政局变动的本质【答案】D【解析】材料分析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共获得支持的原因,实际上是中共支持人民政权获得了民众的支持,反映出了将来中国政局变动将朝中共一方倾斜,故D正确;材料没有分析抗战胜利意义,故A错误;抗日政权是民主联合政权,故B错误;材料是站在客观立场上分析,不带有美国意识形态,故C错误。8. 1959年我国城镇人口增加了1650万人,城市化水平提高了2.2%,到1960年全国城镇人口达13073万,

9、城市化水平达到19.8,三年净增31.4%。材料表明A. 生产力发展推动城市化B. 城乡社会结构严重失衡C. 城市化脱离城市承受力D.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大跃进时期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加快,超过了城市承受力,C符合题意;A与当时是历史史实不符;材料所述城市化水平达到19.8,不能说明城乡社会结构失衡,B不正确;材料中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大跃进的结果,不是生产了发展的产物,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限,D不正确。9. 美国学者波内克斯说:古欧洲有好几个里程碑式的变革,智者学派恰好产生于这些变革中期的希腊文化背景之中。这些变革包括伯里克利民主

10、改革,这次改革把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统治的规则转变为多数人统治的规则,雅典由此从一个小城邦变为一个海洋帝国。材料表明A. 雅典成为地跨欧亚非大帝国B. 思想变革得益于政治民主化C. 智者学派的产生植根于经济D. 伯里克利改革完善民主政治【答案】B【解析】由材料“智者学派恰好产生于这些变革中期的希腊文化背景之中”可知材料意在表达古代欧洲的思想运动受政治运动的影响,B符合题意;A与史实不符,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经济,C不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伯利克利改革对民主政治的影响,D不正确。10. 1852年屈维廉、诺斯科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各级文职官员,

11、严格文官工作考核,以此作为文官晋升的依据等。报告为以后文官制度改革提供了基本准则。这一做法A. 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B. 有利于建立稳定的经济秩序C. 表明资本主义发展遇到阻力D. 适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答案】D【解析】材料所述文官制度的产生通过考试的办法选取官员,有利于人才的选拔,结合题干所给的时间信息可知,处于工业革命之后,分析选项可知,D符合题意;垄断资产阶级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A不正确;材料涉及的是选官制度的变化,与经济秩序的建立无关,B不正确;材料所述文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C不正确。11. 20世纪30年代,国统区人士形成一股了“苏联热

12、”。史学家钱穆曾对苏联农业集体化描述:“孤独的农民从前对着疲马叹息,从朝到暮在一小块土地上流汗,现在是用着机器伴着愉快的歌声,在一种友谊的态度上工作了”。这一描述A. 准确记述了苏联农民的生产状况B. 表明知识阶层发展计划经济的意愿C. 说明历史叙述受主观情感的影响D. 说明当时意识形态的矛盾逐步弱化【答案】C【解析】材料“用着机器伴着愉快的歌声,在一种友谊的态度上工作了”明显带有感情色彩,并非准确记述苏联农民的生产状况,故A错误;国统区人士形成一股了“苏联热”,这并不能说明知识阶层发展计划经济的意愿,故B错误;钱穆曾对苏联农业集体化描述带有主观情感,故C正确;20世纪30年代处于国共十年对峙

13、时期,当时意识形态的矛盾没有弱化,故D错误。故选C。12. 英国经济学家哈耶克说,“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所以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如果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对于哈耶克的主张,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念一致B. 赞同罗斯福新政时期经济政策C. 在20世纪70年代后受到重视D. 捍卫民主政治并反对极权统治【答案】C【解析】“独立行动”等字眼足以证明哈耶克是反对干预经济的,这种经济思想的确在在20世纪70年代后受到了重视,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念是相反的,

14、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不赞同罗斯福新政时期干预经济的经济政策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工业革命有一个非常惊人的“胚胎发育”模式,大多数工业化成功的国家都经历了这个阶段。在16-18世纪的英国,乡村企业在当时的重商主义政府支持下实现繁荣;它们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力,以远距离贸易为生产目的。正是这个原始工业化阶段最终在政府正确的产业政策(尤其是全面扶持纺织业)支持下启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用劳动密集型的规模化大生产方式(工厂体制),来生产终端的轻工消费品或小商品并倾销到全球,19世纪晚期,美国、德

15、国采用电力与化工等新技术,大力发展重工业,通过巨型私企有效调控重工业的资金投入、生产规模和产品销售,从而引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的改革开放老老实实地从乡镇企业开始补课。19781988年,中国乡镇企业数量增长了12倍,生产总值增长了将近14倍,GDP占比从14%上升到将近50%。1988-1998年,中国终于在原始工业化的基础上引爆(复制)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遍布城乡各地的劳动密集型工厂应运而生,农民工开始大规模流动,生产了大量轻工业产品,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从1998年至今,中国政府主导国内、国外大市场建立,以渐进精致的国家行为,通过基础设施升级、高新技术创斯、高铁联网大动脉,逐步克

16、服能源、动力、交通、通讯等瓶颈,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崛起现象,是人类经济史上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最为壮观的历史事件之一。工业革命到现在接近250年,但目前只有10%的人口生活在完全工业化的国家。如果中国能够完成自己的工业革命,意味着又多了20%的人能够进入现代工业文明。摘编自文一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2)根据材料,指出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意义。【答案】(1)同:都经历乡村(镇)企业发展的原始工业化阶段;都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厂;都以轻工业为中心;都大力拓展商品市场;都得到政府支持。异

17、:英国以市场为主导,中国主要依靠政府引领;英国经历工场手工业的长期发展,中国经历了建国以后工业化探索的曲折;英国依靠自身进行技术积累,中国借鉴西方科技成果以及成功经验。(2)特点:起步晚,尚未完成;政府主导;与第三次科技革命交叉进行。意义: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国力提升,和平崛起;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有益探索;有利于世界工业化的整体发展。【解析】本题考查中英两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和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1)中英两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可以根据材料中英国的“乡村企业在当时的重商主义政府支持下实现繁荣,它们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力,以远

18、距离贸易为生产目的”“用劳动密集型的规模化大生产方式(工厂体制),来生产终端的轻工消费品或小商品并倾销到全球”和中国的“遍布城乡各地的劳动密集型工厂应运而生,农民工开始大规模流动,生产了大量轻工业产品,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中英两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2)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可以根据“从1998年至今,中国政府主导国内、国外大市场建立,以渐进精致的国家行为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等信息分析归纳得出。其意义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初,明太祖发布诏令禁止白银流通,但是到了明代中期,白银逐渐成

19、为民间流通中的主要货币。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这标志着白银货币化基本完成。但是,历来国内采纳银两皆不多。社会上巨额的白银需求,造成银贵金践的局面在欧洲,其金银比价完全相反。这种悬殊的金银差价,使外国以白银对中国进行贸易,更为有利可图,因而大量流入中国。正是由于此时大量外银流入国内,非常及时地补充了国内白银的供给,缓解了银荒。据统计,仅明朝后期流入中国的白银就超过三亿两。材料二明清之际就有对白银货币化的研究,其中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人的著作中都提到了明代白银的流通情况,并以“银力竭”即白银供不应求为由提出了废止金银流通的一些主张。摘编自浅

20、论明代白银货币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白银货币化问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或观点),并就所拟论题(或观点)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答案】示例观点:白银作为主要货币,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给国家经济造成了很大的风险性。论证:(1)白银作为贵金属,自身具有较大的价值。比其他金属铸币拥有重量轻、便于携带等优点,比纸币的购买力更加稳定。事实上,明代民间贸易冲破政府的禁令,既有白银自身属性的原因,也是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然选择。(2)白银作为货币,其购买力必须与经济总量相适应。当市场上的商品丰富而白银总量较少时,它显得特别贵重;反之,白银总量较多而

21、商品供应不足时,白银就会贬值。因此,白锒的购买力也是随着商品数量和白银总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不是十分稳定的价值尺度。(3)明代在对外贸易过程中,有大量白银流入。表面上看,这是对外贸易顺差的表现,值得肯定,但是中国以外来的白银为主建立了银本位制,实际上中国市场上的白银主要依赖外国的输入。一旦外国减少或停止对中国的白银输入,必然造成国内白银的缺乏,从而造成中国经济的损失,加大中国经济的风险性。评分说明:(1)确定观点或给出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进行适当归纳与论证的能力。本题主要以白银货币化为切入口考查学生的论文撰写能力。回答此类解析

22、题时更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表述成文。它是论文,不是问答题,不能像回答问答题一样。第二,要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材料题的最大特点就是“历史”性。不论论据还是观点都应与“历史”有关,抛开所提供的材料、抛开历史知识乱发挥,是不可取的。因此,历史小论文不管是评述题,还是论证题,都应紧扣材料,从材料出发进行回答。第三,文章应体现论说文的三要素。观点要鲜明,中心要突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清清楚楚;论据要充分,有理有据;论证要有力,有逻辑性,分清层次,条理清楚。例如本题首先要摆明自己的观点:白银作为主要货币,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给国家经济造成了很大的风险性

23、。然后从白银作为贵金属,自身具有较大的价值;白银作为货币,其购买力必须与经济总量相适应;明代在对外贸易过程中,有大量白银流入等角度论证。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的商业白银货币化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唐代长安城是一座“国际都会”,但实施的是以坊里封闭为基础、以彻夜宵禁为手段、依靠强力警治禁卫力量的“封闭式静态管理”。宋代街市敞开之后,城市面临严重的治安问题:繁华商业区鱼龙混杂,流氓无赖横行街巷;流民、难民、退伍军卒及失业工匠流散社会,威胁社会安宁;一些商贩买卖货物以假充真骗取钱财。宋政府为适应形势需要,推出了一系列配套的改革措施。京城在“都巡检使”统领下,

24、划分成若干治安责任区,称做“厢”。厢下设有“军巡铺”,是基层治安机构,主要负责疏理交通、清理路沟、洒扫路面、处置打架斗殴结伙吵闹、追捕盗贼、逃犯等。宋代将居民以街巷为单位编列起来进行管理,并推行“户牌制”,每户设置户牌,便于查找、控制。宋政府下令缩短宵禁时间,缩小宵禁范围。宵禁期间,由防隅巡警和居民实行联巡。摘编自陈鸿彝宋代城市治安管理模式杂谈(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治安管理面临挑战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城市治安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答案】(1)商品经济发展,坊市界限被打破;城市公共生活空间扩大;城市人口流动性增强。(2)思路:完善配套措施,构建完整的

25、治安管理体系;发动基层力量,警民合作;管理上宽严相济,适度放松对市民的公共生活的限制。【解析】(1)据材料“繁华商业区鱼龙混杂,流氓无赖横行街巷;流民、难民、退伍军卒及失业工匠流散社会,威胁社会安宁;一些商贩买卖货物以假充真骗取钱财。”加以归纳概括即可得出所面临的问题所在。(2)据材料“推出了一系列配套的改革措施。”、“厢下设有军巡铺,是基层治安机构,”、“宋代将居民以街巷为单位编列起来进行管理,”、“宋政府下令缩短宵禁时间,缩小宵禁范围。宵禁期间,由防隅巡警和居民实行联巡。”加以归纳概括,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掌握。16.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期,聂

26、荣臻被确定为领导新中国科技工作的负责人。他亲自参与领导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并向中央军委建议:研制少量的导弹、核武器,以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核讹诈。聂荣臻认为: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赶上发达国家,应该迅速掌握世界科学技术现有的成就,避兔不必要地从头研究国外早已解决的问题、走弯路。越是强调自力更生,越应该注意学习和掌握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否则将浪费许多时间和力量。聂荣臻结合革命战争年代组织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将“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用于科学技术工作,对“两弹”技术攻关。“两弹”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其威慑力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摘自邵青文聂

27、荣臻与中国国防科技建设(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聂荣臻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的主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历史意义。【答案】(1)重点研发“两弹”代表的国防尖端科技;引进技术和自主研发相结合;集中科研人才进行科技攻关。(2)推动了新中国国防的现代化,为后来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堅实的基础;提高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巩固国家政权;带动国家整体工业水平的发展,推动民用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解析】(1)据材料“研制少量的导弹、核武器”、“越是强调自力更生,越应该注意学习和掌握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用于科学技术工作”加以归纳概括即可得出聂荣臻的科技发展主张。(2)据材料“两弹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其威慑力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国家安全,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加以回答即可。请在此填写本题解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