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茂租中学数学课程实施方案数学学科课程实施方案数学学科组撰写团队:宋先贵 刘金平何孝国 姜 杰罗光富 张聪荣何昌府巧家县茂租镇中心学校在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昭通市学校内涵发展项目建设的氛围中,我们都希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追求一种理想的全新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了结合实际,找出问题,确定今后的课堂教学方向。我们巧家县茂租镇附中7位数学教师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通过访学培训、深入课堂一线了解教学现状;认真学习、解读数学课程标准,中考数学科考试说明。进而对我镇数学学科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剖析,重新对我镇数学学科的发展目标进行了切实、科学的定位。并最终制定出我镇数学学科课程实施方案
2、(暂行稿)。一、茂租镇数学学科发展现状分析初中数学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学科,它同时也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以及参加生产、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对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总体目标。然而,受地理环境、办学条件的影响,我镇作为巧家县仅有的8所九年一贯制附属中学,从生源质量、教学评价到教师职称评聘都没有获得教育主管部门、人事职改部门与其它完全中学对等的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九年一贯制附属中学教师的积极性!但我镇教师师德高尚,作风严谨,多年来数学学科教学
3、成绩足以说明老师们所付出的一切。(一)数学科教学质量分析2010年学业水平检测(中考),我镇中考数学平均分为87.83分,排全县第四名;2011年学业水平检测(中考),我镇中考数学平均分为99.76分,排全县第六名;2012年学业水平检测(中考),我镇中考数学平均分为49.98分,排全县第七名;2013年学业水平检测(中考)排名还未公布。但综合这几年的情况而言,我们茂租镇附中的数学科教学质量在全县19所初级中学中一直稳居前七名,最好成绩达到全县第四名。这些好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得益于我校教研教改,得益于我校学科资源库建设。 (二)数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茂租镇附中为九年一贯制附属
4、中学,位于金沙江畔大凉山对面,三个级部12个教学班级共七名数学教师,从年龄结构来看:七位教师平均年龄36岁,年龄最长者也才44岁,正是致力于教学工作的黄金年龄;从专业成长来看:本科学历科2人,专科学历5人;学历合格率100%;从教师任职资格来看,5人具备初级中学数学教师资格,2人为小学数学教师资格,教师任职资格达标率为71%。但七位数学教师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能胜任不同班部、不同层次的数学科教学工作。(三)数学科资源建设情况茂租镇附中12个教学班,合计600余名学生,大多数班级的人数都在50人左右。每个班级都实现了电子白板进校园,为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网点覆盖学校。建有简易图书室一个(由教室临
5、时改装),各类藏书2500余册,配备初中数学科二类教学仪器一套。 (四)数学科教学教研情况教研教改是教育事业的百年大计,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源动力,充分挖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落实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我镇通过集体备课,开展听评课活动。推动教师更加关注教学,反思教学,研究教学,把提高教学质量真正落实在实处。二、茂租镇数学学科发展目标2013年秋季学期,昭通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同步启动昭通市学校内涵发展项目建设,茂租镇中心学校认清形势、紧跟市局内涵发展建设步伐,成立了茂租镇中心学校内涵发展项目工作领导组,指导中学部开展内涵发展建设的
6、相关工作。数学学科组在领导组指导下,积极开展工作: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从教与学的建模、从现代化资源运用、从学生评价等方面都做了一些有益尝试,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校实际出发,立足农村学校的现状和特点,创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追求评价目标多元化。这对我们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为继续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落实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意见,促进数学学科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促使教师专业知识、业务素质再提升,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数学科发展目标:(一)教学质量发展目标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是社会、家长评价学校办学能力的重要指标。我校数学科教学质量发展目标首先是争取在市级进入前50名
7、;在县级前5名。为此,数学学科组必须充分挖掘人力资源。利用专家组成员入校指导工作、借班上课之机,让学科组教师感悟新课改、感受新课堂。(二)数学科资源建设目标以昭通市学校内涵发展项目建设要求为依据,以学校内涵发展项目本地专家入校指导工作为楔机,以提高我校数学学科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网络资源,远程教育资源,真正发挥电子白板使用价值。同时,要整理、编辑、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单元教学目标、优秀导学案、课件、参考资料、拓展资料等,构建我镇数学学科资源库特色。(三)教师队伍发展目标茂租镇附中为九年一贯制附属中学,共有七名数学教师,从年龄结构来看:七位教师平均年龄36岁,正是致力于教学工作的
8、黄金年龄;从专业成长来看:本科学历科2人,专科学历5人;学历合格率100%;从教师任职资格来看,5人具备初级中学数学教师资格,2人为小学数学教师资格,教师任职资格达标率为71%。需要提高任职资格的达标率。继续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培训、促使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高。(四)数学科教研发展目标1、在课堂教学方法上,需要扭转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加强对新数学课程标准学习,加强对数学考试说明学习。2、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强化建模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个别教师的堂课找不出新课标的痕迹,完全照旧。对于初中数学来说,新课标主要体现在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上,但实际效果不是很理想,有的教师不是水平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怕麻烦,认
9、为让学生讨还不如由教师讲来得方便,习惯成自然,这样,新课标就难以实施,也就谈不上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了。3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还停留在一些混乱和肤浅的形式上。 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运用,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习惯,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通过互帮互助、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提高学生学科成绩合格率。但在实际运用中,一些学生还没有学会分组协作,有的学生把持着整个操作过程,而有的学生则处于观望状态,还有的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参与机会而相互发生争执;还有一些没有必要小组合作研究探讨的问题,教师为了课堂的“热闹”,动不动就小组合作。
10、所有这些表明,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尚不完善,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4提高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利用率。我镇的教学环境较之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电子白板进教室、教室网络通,信息技术的便捷让绝大多数的教师在教学上如虎添翼但更多的时候也就是在上展示课、优质课评比时摆摆门面,缩短老师们备课时间信息技术的运用还不能成为教师们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日常行为。5、对老师们的迷惘、困惑和担忧给予理论上上的支持与指导(1)、是否每一节课都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中应关注什么?(2)、部分学生厌学数学的现象较严重,并且这种厌学面还有逐步扩大的的趋势,对待这部分学生到底有何良方?(3)、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怎样定位、怎么把握
11、?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孰轻孰重?强调过程体验、经验获得,知识技能能否落实,不太清楚(4)、上课热热闹闹,学生思维活跃,但一考试,分数不高,中考怎么办?(5)、学生学业水平的两极分化加大,怎么看待?这种分化是否正常,是否允许?(6)、理念好心动,做做有难度,班级人数不多,但活动有困难;教师工作忙负荷重,想创造,想搞教科研,想节节课创设问题情境确没时间(7)、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班级组织管理上有难度,教师难以调控,驾驭,感到困难解决上述问题,引导教师重新学习:带着问题学习,学习数学专业知识,更好的理解数学本质;学习新课标、新教材,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现代技术与数学课
12、程整合的能力;学习研究因材施教的能力。采取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办法;研究反思、反思研究;大胆实践、改善行为。 三、初中数学单元(模块)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初中数学,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方面的学习领域。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其中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动词刻画知识技能目标;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动词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明确了第三学段(79年级)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 一、四个学习领域的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经历从具
13、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2、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基本性质、变换、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三解形、四边形、圆的基本性质,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等的基本性质,初步认识投影与视图,掌握基本的识图、作图等技能;体会证明的必要性,能证明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初步掌握基本的推理技能。3、从事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判断并进行交流的活动,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掌握必要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知道频率与
14、概率的关系,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二)数学思考目标:1、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合情的推断,能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刻画事物间的相互关系。2、在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相互转换的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思维。3、能收集、选择、处理数字信息,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4、能用实例对一些数学猜想作出检验,从而增加猜想的可信程度或推翻猜想。5、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三)解决问题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2、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
15、差异,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3、能用文字、字母或图表等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4、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四)情感与态度目标:1、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某些数学话题,能够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2、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3、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4、认识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
16、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5、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五)、新人教版各年级上册单元教学目标七年级上册单元教学目标第一章 有理数一、教学内容本章的主要内容 对正、负数的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数轴的概念、画法及其与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关系;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及相关运算律;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求法。 重点: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难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结果符号的确定及对科学
17、计数法、有效数字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生活实例,了解有理数等知识是生活的需要 2、理解并掌握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等有关概念 3、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全章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训练和增强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2、通过本章知识的学习,给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运算,这一章的主要学习目标都可以归结到有理数
18、的运算上,诸如有理数的有关概念、数的有关概念、运算法则、运算律、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等内容的学习,直接目标都是落实到有理数的运算上 2、难点:负数概念的建立,对有理数中的有关概念以及有理数法则的理解,绝对值意义和运算中符号的确定 四、课时安排:本章共安排了5个小节,教学时间约需24课时(供参考):1.1正数和负数. 2课时1.2.1有理数 . 1课时1.2.2数轴.1课时12.3相反数.1课时1.2.4绝对值.2课时1.3.1有理数的加法2课时1.3.1有理数的减法.2课时1.4.1有理数的乘法.3课时1.4.2有理数的除法.3课时1.5.1乘方.2课时1.5.2科学计数法.1课时1.5.3近似数
19、.1课时小结.1课时复习题.2课时第一章 整式的加减一、教学内容本章由数到式,承前启后,既是有理数的概括与抽象,又是整式乘除和其他代数式运算的基础,也是学习方程、不等式和函数的基础。主要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以及整式加减运算等。与华东师大版的教材相比,本章省略了用字母表示数, 列代数式,代数式的值,添括号等知识,根据我们学校学生的情况,我们增加了用字母表示数, 列代数式,代数式的值,添括号等的内容。二、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 1、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含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和多项式的项数、次数)。 2、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
20、并同类项的方法,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能正确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和去括号。3、能灵活应用法则、运算定律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回忆和交流,经历对已有知识的归纳;对本章内容的认识更全面、更系统化。2、通过应用与实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的习惯。3、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章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基本技能(主要是计算)的掌握。(三)、情感态度: 1、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用已知解决未知的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与交流,从中获益;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从而获得
21、成功的喜悦。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单项式、多项式的相关概念;熟练进行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运算,整式的加减运算。2、难点:准确地进行合并同类项,准确地处理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整式的加减运算及探索规律列式。四、课时安排:本章共安排了2个小节,教学时间约需11课时(供参考):2.1正数和负数. 3课时2.2整式的加减. 4课时数学活动. 1课时小节. 1课时复习题2. 2课时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一、教学内容方程就是将众多实际问题“数学化”的一个重要模型,本章主要内容涉及方程和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其地位及作用:方程和方程组是第三学段
22、“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之一。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最基本的代数方程。它不仅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且是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等后继知识的基础。可以说它承前启后,有重要地位。还能培养学生的方程思想和建模能力,发展数感和符号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方程和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会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2.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及其在方程中的作用(二)、过程和方法: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会解一元一次方程。2、能以一元一次方程为工具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包括列方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
23、价值观: 1、在经历建立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方程思想、建模思想,并体会方程的应用价值。通过学习培养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2、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和他人合作的意识。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是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是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四、课时安排:本章共安排了4个小节,教学时间约需15课时(供参考):3.1.1一元一次方程.1课时3.1.2等式的性质.2课时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2课时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3课时3.4解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3课时数学活动
24、. 1课时小节. 1课时复习题2. 2课时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一、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内容有几何图形,直线、射线、线段,角的度量,角的比较与运算 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与平面图形入手,通过实例,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使学生经历对几何体的研究的数学活动过程, 线、 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及点、 面的一些特征和性质;通过裁剪、展开、制作及从不同方向看等活动,在几何体与平面图形的转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实例,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使学生经历对简单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与角的研究的数学活动过程,通过动手画图、线段的大小比较及角的度量、比较与运算等活动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些图形的一些简单性质,感受丰富
25、多彩的图形世界,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究物体的形状与几何体的关系过程,能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得出立体图形。 2、经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换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互相转化的技能。3、经历对点、线、面、体关系的研究的数学活动过程,建立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 4、经历画图等数学活动过程,掌握直线和角的一些简单性质;掌握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表示方法;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5、在现实情境中,探索两条线段、两个角的比较方法及比较的结果,探索线段与线段之间、角与角之间的数量关系。 6、认识线段的等分点,角的平分线、角角和补角的
26、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会用掌握的几何体知识描述现实物体的形状,在探索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中,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会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概括出数学原理。 3、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能在现实物体中,发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5、能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5、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实验验证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能独立地或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运用数学知识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2、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培养和提高抽象概
27、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体验数学活动中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掌握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学会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会用符号表示直线、射线和线段,会比较线段的大小,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了解两点距离的定义。 (3)、会用符号表示一个角,学会度量一个角,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理解角的平分线的定义,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确定几个角的运算关系。 2、难点: (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互相转化。(2)、从现实情境中,抽象概括出图形的性质,用数学语言对这些性质进行
28、描述。四、课时安排:本章共安排了4个小节,教学时间约需13课时(供参考):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2课时4.1.2点、线、面、体.1课时4.2直线、射线、线段2课时4.3.1角.1课时4.3.2角的比较与运算 1课时4.3.3余角和补角 1课时4.4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1课时数学活动. 1课时小节. 1课时复习题2. 2课时八年级上册单元教学目标第十一章:三角形一、教材内容本章主要内容有与三角形的有关线段、角,多边形及内角和,镶嵌等;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是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有内角、外角;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29、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论证,从而得出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接着由推广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介绍了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利用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研究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这些知识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既是学习特殊三角形的基础,也是研究其它图形的基础。最后结合实例研究了镶嵌的有关问题,体现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二、单元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边、高、中线、角平分线)。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2、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内角、外角),会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角的定义说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探索并了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以及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3、了解与多边形的有关概念(边、内角、外角、对角线、正多边形)探索并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