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24.46KB ,
资源ID:48780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8780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禅宗公案的创造性思维智悲佛网 手机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禅宗公案的创造性思维智悲佛网 手机版.docx

1、禅宗公案的创造性思维 智悲佛网 手机版禅宗公案的创造性思维 智悲佛网 手机版 作者:王立文萧丽华 公案这种密意商量,可以视为心灵之创造性思考活动,是纯粹化、净化的知觉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对创造力的训练,对真理的发现,应有积极的意义。 一. 前言 禅宗是中国佛教中的重要派别,所以称为“教外别传”,完全以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特殊方式,形成在佛教本体论与方法论上一个敢于标新立异,具积极创造性的教派。 关于禅宗的思维,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它是直感的、印证的、非理性的、下意识的,是排斥语言逻辑的瞬间认识,因为禅宗在研究认识对象佛、法等问题时,反对言语文字,也反对逻辑思维,完全采用主宾相分、机锋交错、

2、雨棒雷喝等非语言文字可索解的印心方式。就禅悟的本身来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是无限量的、广阔的、自由的、十全的,是不能以任何思维模式范限的,然而也唯其如此,禅宗才更具不可周延的创造性。 本文尝试从唐宋五家七宗的禅宗历史源脉中找寻历代祖师们相互问答提撕的语录,如汾阳录碧岩录空谷集虚堂集无门关等等,这些语录是禅师们禅悟的内在经验,内容或呈解或请益,或察辨或探拔,实、假、动、默、征、审篇篇是剖断迷悟、对机垂示的语言和动作,充满着极精致细密的逻辑的和反逻辑的各种思维方式,可与西方创造性思考的相关理论比对参究,归纳分析。相信一方面能有益于开发人的潜能,提升创造力;一方面对参禅悟道也能提供机趣横溢

3、的参悟途径。 二. 关于创造性思维 关于“创造性”思考是西方心理与教育学界自十八世纪中叶以来屡屡涉及的问题,陈龙安认为Alex F. Osborn应是推动创造性思考及问题解决教学的第一人,因为他在一九五五年发表了应用想象力一书,并于Buffalo大学创立“创造性问题解决机构”(Annual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Institute),成为创造性思考提倡的先期人物(陈龙安,民79)。 近二十年来,许多研究教育理论者都实验性地试用不同的方法来改善个人的状态尤其是语意单位的扩散性思考(DMU)、语意类别的扩散性思考(DMC)和语意转换的扩散性思考(DMT)的能力,这些都是

4、开发创造性思考的各种教育实验。广泛运用这种教育实验的是Sidney J. Parnes和Rarth B. Noller在Buffalo州立大学学院的实验,其结果显示“创造性思考”教育能增强人的扩散性思维、认知能力,甚至也有益聚敛性思考及自信心。(陈龙安,民79) 如果要简单定义“创造性”思考相当困难,因为创造本身以新奇为尚 ,代表不可周延不可范限的新创发,而且是对每一个不同个体而言,譬如某甲的创造,对某甲是新的开创,对某乙可能是不新奇的。郭有遹定义“创造”为:“创造是个体或群体生生不息的转变过程,以及智情意三者前所未有的表现。其表现的结果使自己、团体或该创造的领域进入另一更高的转变时代。”(郭

5、有遹,民78) 要了解创造思考需从人类智力结构了解起。基尔福特(T.P.Guilford,1967)认为智力乃处理资料(information)的能力或功能。资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事物,因为其内容有所不同,处理的方式亦有区别,其结果也有差异,因此人的智力应分为内容、结果和运作三个面,内容是思考的材料,结果是资料的组织,运作乃智力的功能。(T.P.Guilford,1967) 基氏这种“智力结构”(The Structure of Intellect,简称SOI)模式,最能看出创造思考活动进行时,这些要素共同的运作关系。陈龙安先生根据基氏这种模式列表名为SIPS的“问题解决的智力结构模式”(如表一

6、),可以供我们检查任何疑惑和任何困境的information输入到被输出之间的各种影响因素。 表一:问题解决的智力结构模式 (图略) 日本学者山本通隆曾由禅学的观点来分析创造性。他将意识分为十个层次称之为“十在意”,来观察创造性意识之发展过程。“十在意”包括:无知(意识以前的领域)、幼智(意识领域)、理智(理论意识的觉醒)、开创(聆听教训而有所领悟)、缘创(由于某些机缘而得到灵感)、行创(顺应需要所导致的灵机)、空创(顺应一切行为的灵机)、真创(所作均为真实)、至创及极创(最高的创造领域)。(陈昭仪,民79)这种说法使禅之创造性能初步被分析出来,但仍然只是意识层次的各种不同开发境界,与禅悟的最

7、终目的破生死牢关应不相同。然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禅在趋向超悟障碍的道路上能予人智力上的开发是可以肯定的。 “量子理论”之父Max Panck认为:“科学家应该对新构想有活泼的想象力,不是由演绎法推论出新构想,而是一种艺术性的创造想象。”(哈佛管理丛书,民79,p.11)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创造性虽为智力之开发,但不等于智商(IQ),它只是一种统合与利用左右脑的开发工作。人的左脑与右脑各有所司,如表二,创造性思考教育旨在开发这种统合应用的能力,禅修训练也是能带来这种开发。因此有高智商低创造力的人,也有高创造力低智商的人。(卢雪梅,民79) 表二:人类左右脑分司图 左脑右脑说读写分析思想的联贯摘要分类

8、推论说理判断计算的数学能力字句的记忆使用符号管理时间不经描述,即能知晓立即看出整个事物看出相同之处了解类推和隐喻直觉洞察力感觉剧情内容综合想象空间的认知视觉的记忆分辨类型以自己的方式感觉 使所有的事物与目前相结合三. 何谓公案 所谓公案是指禅宗祖师们内在禅经验被记录下来的语录,内容多为佛法示机的问答。这些问答妙旨不在文字,所以碧岩集云:“参得一句透,千句万句一时透”(碧岩集定本p.13),其间“棒如雨点,喝似雷奔”“一机一境,一言一句,且图有个入处 ”(同上P.1 P.9)。 巴壶天综合碧岩录云栖正讹集及中峰广录山房夜话的解释,定义“公案”是:“公府的案牍,所以剖断是非;祖师们对机垂示所用的语

9、言和动作,所以剖断迷悟。”“公案是能喻,祖师的垂示是所喻。”(巴壶天,民67) 据无碍禅公案的意义与价值云:“禅学上的公案是于一般佛学中很难看到的特色”,“可以认为是禅学的中心”,“颂古、拈古或评唱等公案的提撕、解释,为禅僧的一重要事业”(无碍,民67)。因此,历代祖师的教法是成为后来禅僧参学与教育的重要材料,公案语录的编著也就成了禅门重要工作,今日可见的重要公案如下: (1)汾阳录(汾阳善昭颂古、慈明楚圆集百则 (2)碧岩录(雪窦重显颂古、圜悟垂示着语评唱百则 (3)空谷集(投子颂古、林泉从伦评唱百则 (4)虚堂集(丹霞颂古、林泉从伦评唱百则 (5)从容录(宏智颂古、万松示众著语评唱百则 (

10、6)无门关(无门慧开颂古评唱四十八则 (7)宗门拈古汇集(清净符编)一千三百则 (8)禅苑蒙求(宋志明编,元德谏注)五百则 除此而外,颂古、拈古仍多,元善俊曾以五灯会元为中心辑成禅林拔类聚二十卷,集得公案八百十三则。日人乙部魁芳编禅门公案大成,集得五千五百公案(以上见无碍,民67)。现今佛典今译的整理中,也有廖阅鹏禅门公案三百则,有白话新唱与分析(廖阅鹏,民85) 。 四. 禅宗公案的创造性促媒与思考关碍 美国教育家荷姆(O. W. Holm)提出人类智能发展的三层楼理论(如表三),其中第三层楼人是较具创造力的人,是以统合一、二层楼的认知,进入创发性的作为。换句话说,创造力的基础是通过吸收、记

11、忆和理解的智能,加上不拘泥传统旧说、不断求新的思考而有的灵感。(陈树勋,民78,P.422) 表三:O. W. Holm三层楼理论 一楼人他除了吸收过去的智识以外,别无其他目的。读书好比为了消遣或好读书不求甚解。遇有困难即行躲避,所谓食古不化,或是学而不思,只为消磨时间而已。二楼人他要求理解,而且把各种智识予以比较,分辩真伪,加以推断。他利用了古人的努力,同时加上自己的努力,去伪存真,发掘真理,做到格物致知的地步。 三楼人他不以致知为满足,还要运用思考构成理念。运用想像力产生新的观念,运用新的方法解决旧的问题,或是改良旧的产品,甚或创造出前所未见的产品,这才是智识的果实。 陈树勋归纳这种创造性

12、思考的促进剂(The Impetus Of Creative Thinking)包括:“充份准备、广泛想象”、 “高度热忱、强烈好奇”、“交换环境、触发灵感”、“运用联想、伸缩组合”等,特别是想象力的开发,包括:臆测想象(Speculative Imagination)、重现想象、构造性想象(Structural Imagination)、代替性想象(Vicarious Imagination)、预期性想象(Anticipative Imagination)。(陈树勋,民78,P.5968) 从这些具联想、代替、重现、想象等特质的创造性思考,可以对应公案的各种问答形态来看。汾阳集中,汾阳善昭设

13、十八问如下: (1)请益问:乞请师家解决胸中疑团。(2)呈解问:问自己见解是非。 (3)察辨问:提出难解问题,要评价师家轻重。 (4)投机问:试问自己所证与师家所证同别。 (5)偏僻问:急迫师家验问。 (6)心行问:虽得悟更问师家 。 (7)探拔问:探查他人见解深浅。(8)置问:直即利用古人问答而问。 (9)故问:质问故事。 (10)不会问:未会得的质问。 (11)擎担问:妆似敬他人而愚弄的问。 (12)备事问:借故事譬喻或世间一般事情而问宗乘。 (13)实问:由事实上问而检查师家。 (14)假问:以假设问其目的。 (15)默问:不以言语表现而依动作进问。 (16)明问:明一事后,更向他事。

14、(17)审问:呈不审之点而问。 (18)征问:征诘难问师家。 从这十八问(无碍,民67)可知,禅宗公案中充满对传统及师教的挑战性,这正符合创造思考促媒之“高度热忱、强烈好奇”。其问答法中有各种虚实、动默、明暗,征审的假设、譬喻、联想,也符合创造思考促媒之“广泛想象”、“触发灵感”、“运用联想”等,因此公案这种密意商量,可以视为心灵之创造性思考活动,是纯粹化、净化的知觉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对创造力的训练、对真理的发现,应有积极的意义。 另一方面,我们从创造思考关碍与禅修障碍、禅门三关对应来看,也可以看出公案的创造性能。 创造思考的关碍(The Blocks To Thinking)一般可分为“认

15、识”“感情”“习俗”三部份。由于人在认知基础上的不足,如真相不够清楚、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原因与结果不分、习惯性作风影响等等,造成认识上的关碍,将阻碍创造性思考的活力。感情上人的自卑、成见、骄傲、私心、急切、惰性或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等心理因素,也是思考的一大关碍。另外如倚靠常识、相信经验与社会风俗或习惯、相信权威等等,属于习俗性关碍,也妨碍创造力。(陈树勋,民78) 禅公案参悟的障碍与上述创造思考的关碍也有相应合处。巴壶天认为公案索解不得的原因一是禅理障,二是摹写障(巴壶天,民67)。禅理障因个人情执未净、真象未明,可算是“认识”与“感情”方面的关碍;摹写障因譬喻与象征的语文难明、谚语方言的阻

16、隔,可算是“习俗”方面的关碍。打破关碍,才能开启创造力,在禅公案来说也就是除盖去障,“打破漆桶”、“忽然碎地破”、“扫破太虚空”的证悟工夫。 公案并非被理解的,公案是参证的,参禅看话,其实是要起疑情,“大疑大悟,小疑小悟,无疑无悟”,疑情现前,正是关碍现前,才能扫荡疑情,尽除关碍,证得与公案完全一致的瞬间体悟。因此禅宗有初关、重关、末后关之说。清世宗御选语录以为初关是前后际断,重关是常住不动,末关无生无灭。融熙认为初关是下品转识成智的欢喜地,重关是后纯无漏的远行地,末后牢关是上品妙观察智的八地以上菩萨(融熙,民67)。惟觉老和尚说,初关是破本参,一下子把第七识参破、把疑团打破,也就是破我执,属

17、于见道位的开悟;但开悟尚未了生死,悟后起修,破法执,除去八识田中的种子,此时就入圣位,能了生死、有感应、有神通,这是破了重关;如果再继续用功,破除无始无明,契入清净法身,才是破生死牢关。(释惟觉,民83,P.1315) 有关禅宗三关的说法纷纭,因证悟浅深难以语言文字传,但三关之说可以看出禅修对自我境界的除垢布新,层层开展,是禅宗公案具创造力的事实证明。 五. 公案的创造性思维举隅 近年来创造思考教学在毛连塭及陈龙安等人的提倡下,已在国内中小教育界推介开来,市立台北师范学院甚至有创造思考教育的年刊杂志发行。但禅宗教法之多元、活泼、具创造性却乏人问津,截至目前,有关禅与创造性的文章只有赖国根(民7

18、9)禅与创造思考、府宪展(民84)禅宗的创造性思维形式二文,但讨论禅问答的文章倒不少,如吴怡(民69)禅宗公案问答的十个格式、杨新瑛(民73)禅宗公案的基本法则及语言价值、张育英(民84)谈禅宗语言的模糊性、杨惠南(民75)论禅宗公案中的矛盾与不可说等等。本文兹综合诸家之说,归纳思维方法,分类撮举公案为例,说明禅宗公案各种创造性思维的大端。 1. 直指式 直指式思维即“当下即是”,是一元的,单指向的,突发性的思维形式。是快刀斩乱麻,去掉纷杂的假象,直接抓住中心和本质。例如传灯录载道明问法:(道明)乃曰:“我来求法,非为衣也,愿行者开示于我”。祖(慧能)曰:“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阿那个是明

19、上座本来面目”。 六祖对道明的指示不存在别的地方,不需要繁琐的方法,道明即识本来面目。又五灯会元载俱胝一指禅的公案:俱胝和尚凡有诘问,唯举一指,后有童子因外人问和尚说何法要,童子亦竖指头,胝闻,遂以刀断其指,童子负痛号哭而去,胝复召之,童子回首,胝欲竖起指,童子忽然领悟,胝将顺世,谓众曰:“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受用不尽”。言讫示灭。 天龙一指禅也是直指人心的一种方法,“一指”本身没有意义,只是象征“直指本心”,当童子“无指”自然明白。 2. 平行式 平行式思维是运用对比、借喻的形式,由彼即此的一种方法,如金刚经和中阿含经中的“筏喻”。传灯录载怀让“磨砖”的譬喻也是:有沙门道一住法院,常日坐禅

20、,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磨砖作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耶?”师曰:“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耶?” 这段对话中马祖坐禅,怀让以“磨砖”为喻,点醒他冥思枯坐无益本心。“禅坐不能成佛”与“磨砖不能成镜”,形成平行的对照。 3. 双关式 双关式指运用同音、同形予以联想,也就是一语双关的方式,如马祖道一警告到石头希迁处参学者“石头路滑”,大梅法常禅师得道,马祖道一说“梅子熟也”等等,以“石头”路暗指石头希迁,以梅子熟也暗指大梅法常已得道,都是双关语的应用。六祖坛经也有一则“风动幡动”的公案:六祖因风扬剎幡,有

21、二僧对论,一云幡动,一云风动。六祖云:“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这则公案中,从“动”之相关,把心应不动点出来,也是“动”字相关下的思维。 4. 遮断式 禅宗有名的“德山棒”、“临济喝”都属于遮断式的思维形式,如: (1)僧问:“如何是菩提?” 德山打曰:“出去,莫向这里!” (2)僧问:“如何是佛?” 洞山回答:“麻三斤。” (3)僧问:“和尚还得否?” 慧能回答:“我不会佛法。” (4)梁武帝:“对朕者谁?” 达摩回答:“不识。” 这些“不会”、“不识”、“喝”、“棒”和“麻三斤”等,都是对原问的阻断,令其无言开显,造成人和境的改变,临济禅师曾说:“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

22、,有时人境两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便是这种遮断式思维的教法。 5. 反馈式 反馈式是投桃报李的方式,以原问者之问答回去,也就是一种同义的反复,如“佛就是佛”、“禅就是禅”等。例如: (1)僧问:“如何披露,即得与道相应?” 文益答:“汝几时披露,即与道不相应?” (2)僧问:“祖师西来,当为何事?”睦州答:“你道何事?” (3)僧问:“如何是曹溪一滴水?”法眼答:“是曹溪一滴水。” 6. 背理式 禅师常以违背逻辑、违背常理的方式另辟蹊径,这种可称为背理式思维,是二元的,逆向的,用超乎常识、反逻辑造成荒谬,于荒谬中见真理,是对既有的公理成义的背反,寻求出超越性的新见。例如“南泉斩猫”: (南泉

23、普愿)因东西两堂各争猫儿,师遇之,白众曰:“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众无对,师便斩之。赵州自外归,师举前语示之,赵州乃脱履安头上而出,师曰:“汝适来若在,即救得猫儿也。” 南泉斩猫是一种激烈的阻断,赵州倒置鞋子则是反常背理的示道,使垢净之间、内外之逆转一时显现,而“道”得,“道”不得正好是“倒”字的双关语,这则公案中同时显现多种创发性思维,学人使容易随机受教。又如“牛过窗棂”之教,五祖曰:“譬如水牯牛过窗棂,头角四蹄都过了,因什么尾巴子过不得?”这则公案也须在常理之外倒着一只眼,才能转缠缚得开壑。 7. 矛盾式 六祖慧能提醒门人教导弟子要动用“三十六对”法(坛经,付嘱品第十),所谓三

24、十六对指各种矛盾概念如有无、动静、阴阳、圣凡、虚实等等,矛盾相因,可以破除边见,生中道义。有名的善慧大士诗偈:“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就是展现这种矛盾之调和。公案中多矛盾性思维: (1)帝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师曰:“廓然无圣。” (2)神秀诗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慧能诗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3)赵州和尚因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 州云:“无!” (4)兴善惟宽问:“狗子还有佛性否?” 师云:“有。” 从这几则公案中可知有无相生、中道义立的思维方式。凡夫求圣,故梁武帝问圣谛,达磨以无圣去其执;神秀执有修善,慧能以无遗执;赵州论佛性有无,因机不同,不沾滞在有无边上,这当是矛盾中的开显。 六. 结论 坛经中指出:“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一切经书因人说有。”可见一切经典、说法皆为权说,皆无实相,公案中多吊诡、矛盾、背反的各种说法,多是为了免于文字相,让学人因机见性。因此公案中的思考形式不一而足,难以周延指陈,只能窥豹一斑,见其创造性功能与思维端倪而已,相信如果能以禅公案实验教法,对学人开创自我的启示应无可限量。本文谨以举隅方式就教先达,开启后学,敬祈各方指正。 选自第一、二、三、四届佛学与科学研讨会论文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