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6 ,大小:56.22KB ,
资源ID:4874610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8746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沪教版二年级美术教案下册全.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沪教版二年级美术教案下册全.docx

1、沪教版二年级美术教案下册全小学美术二年级课程教学计划(2015学年第二学期)一、本学期教学内容分析上海教育出版社第四册,全册包括“有趣的想象”、“我的玩具世界”、“动物天地”、“走进大师”、“多彩的生活”、“我们的故事”、 “小小设计师”、“我和电脑交朋友”8个单元,由20节课组成。本册教材以绘画和动手制作为主,也包括写生、剪纸等。二、本学期教学总目标1、保持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进一步接触各种各类的工具与材料,愉快地参与美术活动与游戏,激发学生美术的兴趣。2、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可以多角度的展开联想,从而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观察的能力。3、欣赏国外名家范画和自己的以及他人的作品,尽情地表达自己

2、的情感和个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4、进一步学习彩泥的制作技能,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热爱艺术的情感。5、体验色彩,知道色彩、笔触可以表达不同的心情,利用色彩抒发自己的情感。6、了解中国民族花灯的基本造型,学会一些基本方法制作花灯,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单元目标单元主题目的与说明知识要素技能要求学习准备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有趣的想象通过对手、文具盒、玩具的添加和联想,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概括能力。1、 学会观察和概括物体的大致形体和结构。2、 观察手形变化产生的不同形象。1、学习用流畅的线条来表现物体。2、在用线描写生的基础上进行添加和想象。2

3、我的玩具世界通过小玩具的制作让学生体验造型游戏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动手的能力。1、能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并抓住特征来制作不同的玩具。2、知道不倒翁的特点。1、 泥工、纸工的多种技法。2、 运用不同材料和方法装饰有趣的形象。3动物天地通过欣赏和制作浅浮雕,写生家禽,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热爱动物的情感。1、知道一些动物浮雕的知识。2、了解家禽的基本结构和外形特征,能用基本形概括其造型。1、 尝试用浅浮雕塑造喜爱的动物造型。2、 初步掌握写生动物外形与羽毛表现的简单方法。4走进大师初步了解马蒂斯、摩尔以及他们的作品风格。1、 初步了解马蒂斯、摩尔以及他们的作品风格。2、 感受人物的外形美。1、临摹

4、大师作品,学习其造型和色彩。3、 抓住人物轮廓线,运用剪纸的方法剪出人物作品。5多彩的生活通过回忆来、感受生活中创造的乐趣,发现生活中的美。1、感受生活中创造的乐趣,发现生活中的美。2、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来感受、发现生活的美好1、学习剪、画装饰物品的方法2、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表现休息的开心生活6我们的故事通过故事画创作发现自己与同学的才能,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情趣。1、 学习构思情节、抓住主体。2、知道创设情景和组织画面。3、知道色彩能表达情绪1、学习画连环画的方法。2、学习夸张的方法。3、学习色彩表达情绪的方法。7小小设计师通过整体组合的方法,感受生活中的美和集体活动的乐趣。1、了解面具要点及搭配

5、色彩。2、学习整体组合的方法。3、知道用纸张可装饰衣服。1、剪、贴、玩的创意制作2、画、穿绳连接方法3、学习灵活用报纸做衣服的方法。8我和电脑交朋友通过电脑复制,体验电脑绘画的乐趣。1、知道鱼地特征及画面组织。2、学会把握形象特征和结构。学习使用并掌握电脑的各种工具和功能的综合运用。提高排列组合的能力三、本册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概括物体的显著特征,并加以表现。选择合适的装饰手法表现特定的事物。启发开拓学生思维,设计有创意的数字联想。根据水迹的形状添加特征,创造有创意的画面。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特征来画。抓住动物特征大胆创作,不拘泥于细节。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人和动物的表情、动态。抓住轮廓的特

6、点,概括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剪纸或涂色时,要求边线整齐,画面内容设计要和学生生活贴近。能根据画面创造性添加。捏泥时,提醒学生左右手一定要配合。能区分男、女外形,并配上相应的服饰。利用各种造型方法,装饰夹子。引导学生回忆、想象生活,构思画面。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五官,用明亮的色彩装饰面具或自己的脸。用各种方法制作、组合花挂毯。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出有创意的衣服。封面、画面、内容、文字能有机结合。启发学生把小的东西放大,把自己缩小,编故事并组织画面。学习色彩表达情趣的方法。用基本形概括地画鱼。蜻蜓的各种姿态。难点:有创意地使用材料。注意作品的重心。玩具特征的把握。数字设计既要生动可爱,又要简单不复杂。体会

7、发现和创造的乐趣。富有情趣的画面组合。能夸张,变形动物的特征,形象在意会之中展现。用自己的绘画手法尽量表现动物的特点。表现物体前后遮挡。一剪刀剪出物体的轮廓。指导学生把能找到的漂亮颜色和自己的画面结合起来。结合马蒂斯的用色特点,注重画面的整体风格体现。人体的基本结构和比例,形象要生动,夸张而富有情趣。人物头部能稳稳的装在纸盒(空瓶)上。巧妙利用废旧材料,做一个有创意的夹子。画面的创作具有一定的主题。用综合材料操作。图案的设计和色彩的搭配。利用报纸特点变化制作的手段与方法。描述一个有内涵的主题故事。启发学生从各种事物去产生联想创作画面,避免雷同。表达情绪时加入相应的笔触。鱼的排列组合。排列组合,

8、组织完整画面。四、教学实施措施:1、 培养学生美术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2、 注意对学生学美术兴趣的培养,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3、 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写生的能力。 5、 做好特殊学生的辅导工作,让他们也喜欢上美术课。特别是画脏、勾图小、画面内容空洞等,正确地引导孩子如何去克服这些小毛病,从而促使学生有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好的学习方法。五、任教班级学生情况分析班级人数学生学习基础情况分析二(4)班36学生对于美术科目有很大兴趣,能够认真模仿,完成作品,但创新能力不足。教学进度表周次日期内容课时12/7-2/10多功能文具盒222/13-2/17写

9、生小书包232/20-2/24我喜欢的玩具会动的玩具242/27-3/2鼓儿响起来253/5-3/9压印的图形263/12-3/16塑个浮雕动物273/19-3/23色彩的搭配283/26-3/30彩纸片的组合294/2-4/6装饰小夹子2104/9-4/13报纸变花衣2114/16-4/20小人国里大世界2124/23-4/27故事画里趣味多2134/30-5/4五一放假145/7-5/11画画我的休息天2155/14-5/18漂亮的扎染2165/21-5/25学学做蜡染2175/27-6/1巧妙的编制2186/4-6/8图形的排列2196/11-6/15复习考试206/18-6/22第1课

10、 多功能文具盒 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能用线描的形式写生文具盒,并通过想象进行添加与组合,画出具有多种功能的文具盒。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和讨论中发现不同角度文具盒的外形变化,能用流畅的线条来表现。能针对自己文具盒的外观和实用等方面,选择多种合适的功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结合生活经验发表自己对文具盒功能的设想,激发创意的热情和关注生活、勇于创新的精神,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2 作业要求(分层) :基础层面:了解文具盒的基本功能及外形特征,能够运用流畅的线条画出打开或合拢的文具盒,并表现出一定的厚度。拓展层面:能够仔细观察并写生出不同状态、不同角度的文具盒。结合生活经验展开想象,设

11、计出自己需要的多功能文具盒。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写生文具盒并想象表现文具盒的多种功能。教学难点设计表现具有独特功能的文具盒。4 教学准备:教师 学生优秀作品、课件等。 学生 文具盒、铅画纸、油画棒、记号笔等绘画涂色工具。5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1课时)一、 交流与发现:(约3分钟)1)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用品具有多种功能?多功能的事物有哪些优点? 从生活中的事物去发现,调动学生的经验体验。并在交流中扩大相互的经验范围,潜在地为后面的教学环节作铺垫。2) 揭示课题二、启发与讨论:(约7分钟)1) 说一说:出示一些造型和功能比较典型的文具盒,也可以针对自己的文 具盒,平时使用文具盒主要

12、是起什么作用?文具盒的基本造型是什么?还需要增加什么功能? 还是围绕学生的亲身体验展开教学,在平时使用文具盒的过程中,能发现和感受文具盒的方便之处和不足之处,交流促进了学生的思考,为之后的表现做好准备。2) 看一看:出示图片进行观察、比较。讨论发现表现得更形象的方法。 出示图片观察、思考,了解添加的功能部分与文具盒的协调与趣味性要求。多组图片的观察比较,在讨论中让学生自己发表对图片的见解,从而逐渐完善思考的诸多方面,在写生加创意之前对自己的作品有比较完整的概念,表现之前能够做到胸有成竹。3) 画一画:教师与学生合作演示,也可以请几个学生分组在黑板上进行绘画。 可以示范文具盒的部分,让学生进行添

13、加完整作品。不仅可以了解绘画步骤和要求,还可以发现一些容易出现的问题或者有趣的表达。 三、写生与创作:(约20分钟) 1) 学生绘画:教师巡视指导。四、展示与欣赏:(约5分钟)1) 作业展示:可设计小组展示,也可全班展示在黑板上。尽量扩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量,让更多的学生敢于、乐于表现自己、欣赏评价他人。 2) 生生互评:发现他人作品中有特点、有创意的表现。3) 教师简评:依据分层的要求进行分别评价4) 课后拓展:思考生活中的其他器物,能否添加新功能组合。第2课 写生小书包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学习用“整体局部”绘画原则画书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把观察的感受表现出来。2、教学重点:指导学生

14、观察表现物体的某些细节,同样凭感觉精细地表现出来,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3、教学难点:学生习“整体局部”绘画原则。4、教学教具:书包实物、书包线描定性写生范画。教学过程:一、指导观察:1、在教坛上摆放几个书包,让学生从各角度进行观察,然后由几个学生分别讲述各自位置上所见到的书包的样子。2、教师提问:“为什么各人所见都不相同呢?是书包自身的变化吗?”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3、不是书包自身的变化,而是因为作画者的位置不同,所见到的书包外形也就不同了。写生就是把自已所看到的感觉,准确地画出来,看得越细,理解越深,要画的内容就越多。4、教师提问:“除了刚才见到的外形不同,还能看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5、?有些什么与别的物品不同的细节?” 5、待学生表述观察的感觉后出示范画,指点学生观看,教师作小结:观察能力是绘画中多种能力之一,观看时要边看边比较,加深认识和理解,把对象的形象特征、结构、色彩以及细小的地方都看透,作画时便会画得真实。要画得好,首先要观察好。所以观察能力是绘画的重要能力,要认真锻炼。此外还有一种能力与观察能力同样重要,这就是表现能力(描绘能力),它能把观察到的感觉画出来。表现能力是靠多练习而取得的,从三年级开始,绘画练习就是训练“观察与表现”的能力,只要认真学习,就会画出很好的作品。二、讲解书包结构:1、教师拿出一个立方体方盒向学生提问:“这个盒子的形状和书包的形状相同吗?”2

16、、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盒子的形状在绘画中叫“立体体”或“六面体”。书包是由多个平面方形(六面体)组成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书包的组合结构,即各种大小、宽窄的方形组合成。3、什么是整体?什么是外形?什么叫局部?这些专业术语要向学生讲解清楚,绘画时先画大形,再画小的部分。4、教师在黑板上示范,边讲边画,按课本所示图例说明:先勾出外形轮廓按照结构特点,逐步深入刻画。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分四组布置书包让学生写生。在学生绘出书包的基本形后,指导学生进出口细致观察书包的某些主要部分的结构、形状及外表的细节特征,用流畅的线条作精细的描写,如有学生愿意填上色彩,可同意并鼓励学生着色。四、讲评:根据作业

17、要求评价优劣。通过对照自己的书包写生,学生能较好的把握书包的结构。勤思栏:第3课 我喜欢的玩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观察和分析玩具的组成部分,尝试用基本形去表现玩具的大致形体和结构,写生自己喜欢的玩具,添加自己的想象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和概括,了解写生的基本方法,在观察中学会发现特征和细节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玩具的童趣,在写生和共同玩耍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绘画热情,增进友谊,培养分析概括的能力和想象力教学重点:画出玩具的特征和形状教学难点:把握玩具造型,细节描绘作业要求:基础层面:观察玩具并且分析基本结构,运用基本形去概括写生玩具的特征拓展层面:深入观察,画出玩具的特征,并能表现玩具的

18、色彩、小零件等细节,可适当添加相关背景教学环节:一. 感受与体验1. 将各自喜欢的玩具拿出来布置一个“玩具世界”的展台,介绍名称2. 教师简介自己喜欢的玩具(布娃娃)i. 组成部分ii. 特征iii. 功能iv. 作用或意义3. 揭示课题二. 观察与交流1. 学生仔细观察玩具i. 玩具的结构ii. 玩具的外形功能iii. 玩具的颜色iv. 玩具的材质2. 学生交流3. 教师示范写生步骤i. 摆放玩具,选择角度,仔细观察ii. 画出玩具基本结构,从最有兴趣“点”开始写生玩具,表现外形特征(边观察边画,线条慢慢走,用笔果断)iii. 注意细小部分的描绘,“找找你还发现玩具上有哪些细小的部件?”4.

19、 欣赏同龄人作品,观察运用不同表现手法来写生玩具i. 铅笔线描 ii. 油画棒表现 iii. 勾线涂色 三. 写生与想象1. 作业要求:选择合适的表现方法,写生自己喜欢的玩具2. 学生尝试写生3. 小组交流,大胆想象,为写生玩具添画背景四. 展示与评价1. “写生画廊”展示作业2. 共同欣赏,学生交流感受i. 能否画出玩具的基本结构ii. 能否画出玩具的外形特征iii. 能否细致的观察iv. 绘画方法的选择是否能表现玩具的质感v. 背景的添加是否合理vi. 色彩的运用五. 拓展与启发用纸、泥等熟悉的材料表现制作喜欢的玩具第4课 会抖动的玩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泥工、纸工多种技法,抓住

20、动物的特征,尝试制作会抖动的玩具过程与方法:通过摆弄弹簧玩具,启发创作兴趣。在制作过程中发现和运用新材料,体验创作玩具时的乐趣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体验造型游戏的乐趣,能交流和分享他人及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抓住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弹簧、彩纸、橡皮泥的连接方法作业内容:制作会抖动的玩具教学准备:学具:两头光滑的弹簧、火柴梗、彩纸、彩笔、橡皮泥和玩具等教具:同上,并准备弹簧的玩具或作业若干教学环节:一、 发现与引导1. 猜谜语导入 在一个圆上逐步添加动物的特征,请学生猜猜会是什么动物。说明添加什么会变成什么动物概括:每种小动物都有自己的特征2. 揭

21、题二、 交流与认知a) 想法子,如何让这些动物象有生命力一样动起来?b) 欣赏书本玩具学生发现玩具特点:会上下左右摇晃、抖动,究其原因是因为有弹簧。c) 出示弹簧,交流弹簧的作用,摆弄弹簧进行想象可作为动物的脖子、尾巴、腿等i. 注意弹簧的安全问题,检查两头是否有尖刺ii. 保持重心的稳定,根据需要适当减小弹簧的弹性(可稍拉松弹簧)iii. 弹簧连接的各部分可用橡皮泥d) 示范制作一个会抖动的玩具i. 用橡皮泥做一个底座,能稳住整个玩具只有“头轻脚重”才能站得稳ii. 把弹簧旋转入橡皮泥中,注意不要把手刺破,注意安全iii. 制作精彩的摇晃部分,要求动物形象可爱,色彩鲜艳,能吸引人e) 欣赏同

22、龄人作品,问他们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动物的?答:撕贴、剪贴、纸折、橡皮泥捏塑f) 学生交流确定自己制作的主题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可以是自己的生肖或者今年的生肖三、 选材与表现a) 提供学生材料,学生选择适合表现这一玩具的材料b) 作业要求:i. 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具有不同主题ii. 根据主题用撕贴、剪贴、纸折、橡皮泥捏塑等方式制作一个会抖动的玩具四、 展示与交流a) 学生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用故事情节方式展开介绍)b) 推荐其他小组的作品,并评价c) 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收获五、 启发与拓展a) 欣赏民间玩具“七品芝麻官、兔儿爷”等会抖动的玩具,启发学生可用这样的方式制作其他会抖动的玩具b) 欣赏现

23、代的会抖动的玩具,启发学生寻找其他的可以制作活动玩具的材料勤思栏:第5课 鼓儿响起来1、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生活中鼓的结构以及设计原则,培养实用造型能力。2、技能:掌握制作纸鼓的方法和要求。3、情感:培养学生对应用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2、教学重点:能运用撕、剪、画、印等方法制作漂亮的鼓。3、作业 要求:发现和选择恰当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意愿,运用合适的方法制作一双纸拖鞋。4、教学准备:1、学具:铅画纸、彩色纸,彩色笔、油画棒、剪刀、胶水等。2、教具:拖鞋实物,纸拖鞋若干,课件,小奖品。3、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拖鞋带回课堂。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以故事引出课题,激发兴趣。1、出示课

24、题(二)分析结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探讨。1、拿实物鼓看一看,摸一摸。谈话: 请你们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这些鼓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拿出自己准备的拖鞋观讨论)2、指名提问。3、欣赏鼓(课件演示)。(1)实物:“前几天,老师也去鞋店里看了一下,找了一些拖鞋,请你看看他们是怎么样的?”(2)鼓:(课件和范作)大家想了、看了,知道鼓是由什么做成的?。下面来看一下老师制作的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怎样装饰的?(三)、引导探索制作方法。谈话:“大家想不想也来做一双?如果请你做,你可以分为哪几步?(四)、观摩欣赏,表演购买拖鞋的情景。1、鼓展示:小脚丫拖鞋店里纸拖鞋一只也没有,看谁最先帮老板解决困难。”指

25、名购买自己最喜欢的鼓,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和提出自己改进的办法。并发智慧星给设计者。(六)激励发散。这节课大家设计了很漂亮的纸鼓。我希望通过这一节课之后,大家能够多想办法用我们学到美术知识去打扮我们的生活,做个聪明的孩子。第6课 压印的图形教学目标:1、用硬物在泥板上压印出图形。2、初步学会物件压印不同造型方法。3、让学生感受做泥工的愉悦。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用身边各种物件,巧妙压印成机器人或其它。教学难点: 物件选择。教学过程:1、引入1、 分发泥团,压成泥板。2、 学生在垫板上捏捏、搓搓、团团、窝窝、压压,感受一下做泥土的乐趣。3、 用带来的多种多样的东西在泥板上进行压印出来的摸,同时告诉学生

26、压印时要注意为量大小。二、新授1、 欣赏书本P18上的压印机器人,看看学生带来的东西能压印什么图形,你准备做工什么样的图形。2、 教师演示。让学生欣赏,并讲解分别用什么工具来表现某某地方。3、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巡视。a. 把泥团放在垫板上,用圆棍或铅笔压滚成一块泥板(演示一下)b. 没想要压印的图形,选用不同的东西在泥板上压印的图形的主要一部分。c. 用适合的东西印图形的细节部分完成作业。d. 同时进行学生环境整洁教育。 利用物体合理运用。 发挥想象,大胆想象。三、小结1、 把几幅较好的画系统展现。2、 让作者讲述伤口分别用什么东西压印成的。3、 回家观察家中罐子。勤思栏:第7课 塑个浮雕小

27、动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有关浅浮雕的知识,能运用已学过的泥工基本技能,尝试用浅浮雕的方法来捏塑自己喜爱的动物造型。(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浅浮雕的特点。在了解相关动物基本造型特征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浅浮雕的制作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欣赏浅浮雕作品,感受其独特的形式美。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提高对浅浮雕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泥工浮雕的制作方法。(2)、难点:表现动物的造型特征。作业要求:(1)、基础层面:能运用已经掌握的泥工技能,用浅浮雕的形式制作出一个教学过程与分析:一、导入1、 观察、比较(欣赏:同一个动物的泥塑

28、作品。一件用浅浮雕来表现,一件用圆雕来表现。)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地方。2、简单介绍浅浮雕。3、揭示课题 用浅浮雕的方法来塑个可爱小动物提问:我们可以用以前学习过的哪些泥塑方法来表现这种浅浮雕?2、方法的简单演示:方法:搓圆或条-压扁-组合成形-添加完成。方法:压成一整块泥片-刻形-添加成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相应的演示方法,边演示边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问题。)3、成形演示让学生看一个外轮廓,猜猜它会是什么动物。教师演示:根据同一个外形,进行添加后,可以变成不同的动物。3、指导创作1、欣赏一些常见动物的图片。请学生说说它们的不同特征。(我们也可以对动物进行夸张、变形。)2、和自己的小伙伴说

29、说打算用什么方法来做小动物,它的特征是什么。3、出示作业要求4、请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5、及时展示、表扬和鼓励优秀学生作品。8 色彩的搭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心对称图案的特点,选择用绘、剪、印的方法来设计制作单独花纹,通过编、串、贴完成集体作业。过程与方法:在欣赏比较中感受中心对称图案的秩序美。学会用米字格为骨架,以不同的点和线,进行对称描绘和涂色设计。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制作、交流、评价、使学生拓宽视野、感受生活中的美和民族民间艺术的美,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利用中心对称的方式设计图案。教学过程:1、打开书本,找规律。看看书上各种各样的图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反复多次的对称形成了一个个如同花瓣状的造型)2、 让学生从万花筒中感受到对称图案的创意(让学生明白可以利用对称的方式创作出无穷的美丽图案):(1) 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欣赏万花筒千变万化的效果。然后提问这些效果是怎样产生的?万花筒的结构是怎样的?(2) 教师解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