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7.32KB ,
资源ID:487361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8736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课件资料第四章投资需求.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课件资料第四章投资需求.docx

1、课件资料第四章 投资需求第四章 投资需求第一节 投资需求及其取决的因素一,概念:投资主体为获得预期收益而投入资本要素,形成各种资产的活动。投资的特点:1、投资数量的集中性:由规模经济效益、投资目的、竞争机制决定,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要求;2、投资领域的广泛性:各部门、各产业、各行业、各企业;3、投资空间的流动性:在不同地区、国别流动、转移,主要由投资收益率高低决定。4、投资产业的转移性:不同产业间竞争、自由转移,导致平均收益率的形成;5、投资收益的风险性:投资决策不当、经营管理不当、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投资收益与预期收益的偏差。 二,投资需求分析的重要性1,投资往往剧烈变动,是影响宏观经济运

2、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2,投资具有二重性短期:占用大量人财物,影响社会总需求长期:形成社会总供给3,投资是增加社会资本总量的唯一途径Kt=Kt-1+(It-Dt)4, 投资可以有效地改变资本结构。调整折旧费的使用方向,使原有资本转移控制新投资的使用方向通过投资主体的转换,调整资本的所有权结构三,投资取决的因素1,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2,投资成本 (1)投资资金的成本投资资金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如自有资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租赁、BOT、TOT等,不同的融资方式其成本不同。在相同的投资客体、同等的投资回报率的条件下,不同的资金成本必然影响其最终收益,而收益的高低决定了投资

3、需求的规模。因此,要建立和完善资本市场,创新金融产品,积极探索新的融资形式,改变单一的融资方式,使投资资金结构合理化。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债息率和银行利息率提高,会使投资资金成本增加,将会限制投资需求规模的膨胀,(2)投资项目生产要素的成本当投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时,投资者对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这些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投资成本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投资者所获利润的增长减缓,当其成本增加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盈利下滑甚至亏损,这不符合投资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所以,投资者会在要素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时不再扩大投资规模,由此决定了投资需求的“上限”。3,资本的预期收益率和预期的通

4、货膨胀率4,市场需求 本期投资规模扩大必然导致当期乃至以后时期生产能力的迅速扩大,只有当投资所形成的产品与整个社会对其产品的需求相适应时,不断扩大的投资所形成的生产能力才不会被闲置,扩大生产能力才可能是持续的。否则,由于市场容量的限制,迅速扩大的生产能力所生产的产品会出现滞销,这将会严重影响投资效益的提高和利润的增长。 5,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率 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高,同期投资需求会减少;相反,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较低,同期投资需求会增加。可见,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率与同期投资需求成反比。6,在建投资规模 在建工程是正在建设中的固定资产或改良工程,包括成套或单项建设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固定资

5、产以及维修、安装、扩建、改建和大修理工程。一般情况下,在建投资规模与投资需求成正比。在建项目所处的不同阶段投资需求不同:在建项目处于设备购置和建筑安装阶段投资需求大,反之,投资需求会相对减少。7,折旧率与折旧的资本量8,其他影响因素: 自然条件; 经济发展阶段; 技术进步; 组织要素四,投资需求的制约条件 1,资本边际净收益率0 资本边际净收益率=边际投资收益率-利息率 2,边际投资收益率下降的趋势3,边际投资收益率下降的抵销因素 产品价格上涨短期因素 技术进步长期因素五,投资的影响(一)对经济总量的影响:乘数效应 1,投资乘数的含义:投资乘数是指自发性投资增长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长的倍数。 K

6、=Y/I=1/(1-c)2,投资乘数的效应:正向效应与负向效应 投资乘数是以投资作为初始的自发性需求需求由供给满足并产出国民收入新的国民收入形成新一轮需求进一步又产生新的国民收入又形成新需求-y/I 3,投资乘数形成的条件1)正常的消费和储蓄: Y=C+S 消费率、储蓄率的取值在01之间的正常范围内。所以,K=1/1-c总大于1。2)适度的投资环境: 指投资渠道畅通,有利于资金流动的金融市场。这有利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有利于自发性投资需求形成 3)存在放宽供给与资源的机制: 乘数的作用,会使需求接近供给和资源量,足够的供给能力和宽松的资源约束,是乘数发生作用的前提,三者具有同向性。还有一个制度

7、性条件,即经济要内涵型增长,而不是数量型增长。 4,投资乘数的作用结果1)促使需求水平逐渐提高:在需求没有受到供给约束条件下,投资乘数作用的结果,会产生数倍于初始需求的引致性需求。每一次刺激需求都会使消费需求水平上升和生活质量提高,产生消费需求刚性。因此,每次刺激需求都会产生新需求。2)促使国民收入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投资乘数作用数倍的引致性需求储蓄转化为投资生产能力增加,供给扩大。3)导致经济运行波动幅度增加:经济高涨时期,投资增长国民收入增长;经济下滑时期,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减少,关键取决于投资的继续增长,但前期投资过大,后继的储蓄难以维持,原有规模的投资继续下滑;或者资源或供给不足使投资减

8、少,导致经济衰退。投资需求膨胀社会总需求膨胀经济过热物价上升,资源配置错位;投资需求不足社会总需求不足经济过冷失业增加,资源闲置。(二)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1. 投资影响生产结构 一方面,投资影响经济存量:对现有项目实行关、停、并、转,调整其存量离不开投资行为,投资的倾斜影响现成生产结构改变的方向。另一方面,合理安排投资增量将使形成新的生产结构,决定着未来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必须考虑以下因素:第一,现存生产结构的制约。例如,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要求由自给自足型向集中生产区域内某些具有优势的产品生产和项目转移;提高农业的专业化水平,培育主导产业;这些都向投资提出了要求。第二,产业结构的现状制约投资的

9、规模和投资结构。因为现有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等投资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总量和构成是投资得以实现的前提。可见投资既改变现有产业结构,又依赖于现成的产业基础。第三,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进轨迹指明投资的方向。即投资的方向要符合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产业结构的升级依赖于投资。2. 投资影响分配结构 投资结构与分配结构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分配结构主要表现为国家、集体、个人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分配比例和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之间的比例。分配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分配政策、税收政策、所有制结构等。但是,投资规模的倾斜、投资结构不同和投资效率的高低同样会影响这两种主要的分配结构;相反,分配结构的不同,在利益诱导下,投资方向

10、将会改变。3. 投资影响消费结构 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消费引导生产,从而引导投资。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的升级、消费者消费倾向的改变均会影响投资方向,决定着投资规模。投资使这一切得以实现,投资影响消费结构。4. 投资影响地区结构 从空间上分析,投资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空间布局极为重要,投资政策的空间倾斜使各地区生产力不同程度提升,从而构造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受投资资源的限制,投资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大,在投资规模一定时,一些地区投资的增加意味着其他地区投资的减少,使一些地方发展较快,另一些地区发展缓慢,从而拉大地区间发展的差距,形成不同的生产力布局。 第二节 适度投资总量与合理投资结构的确定一

11、,适度投资总量的确定 1,适度投资总量的概念 适度投资总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又能为国力所能承受,并有利于国民经济宏观目标实现的投资规模。 2,适度投资总量的标准 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有利于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有利于实现当前消费与长远消费的最佳结合。具体标准:1)投资供求平衡,投资品价格稳定,视为投资规模适度; 投资品价格上涨,视为投资规模膨胀; 投资品价格下降,视为投资规模萎缩。2)适度的投资率 (= 投资总额 / GDP),有利于生产、消费协调发展。 投资率过高,投资挤了现

12、行生活,表明投资规模膨胀; 投资率过低,生活挤了建设、投资,表明投资规模不足。3)ICOR指标:用投资率除以经济增长率就是3.4,经济学中称为ICOR指标。简单地说,这个指标越高说明依赖投资的程度越大,投资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相对来说就比较低。二,合理的投资结构投资结构:指投资总量在多部门的构成与分布比例。1,投资结构合理化的标准 有利于促进社会总供给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 有利于实现投资整体效益最大化。 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 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 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 有利于扩大开放。 具有动态化的最优投资比例。2,实现投资结构合理化的原则和途径原则: 投

13、资项目规模适度化原则 地区结构均衡化原则 生产率上升原则 重点投资与协调发展原则 存量调整与增量调节相结合原则途径: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企业的投资主体作用。 正确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引导投资流向。 合理运用财政、货币政策调节投资结构。 通过政府投资调节投资结构。 利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调节投资结构。三,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是指政府为购置满足公共需求所必需的固定资产而花费的财政支出。 政府投资与非政府部门投资的特点政府投资的特点非政府部门投资的特点以宏观调控为主要目的;不以微观盈利为主要目的以实现盈利为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项目投资规模较大,建设周期较长总体上项目投资规模较小,建设周期较短投资项目的

14、效益一般具有外溢性,社会效益明显。投资项目的效益主要是内部性的货币收益,社会效益较低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范围项 目竞争性(轻工、纺织、机械、电器等加工工业)基础性(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讯等等;基础工业:能源、石油等基础原材料)公益性(文化、教育、科学、福利、行政、国防等)非政府投资投资主体部分投资部分投资政府投资重点项目、高科技开发等有选择参与集中必要资金进行投资,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应为投资主体,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政府投资的作用: 市场机制条件下政府对公益性项目和对基础产业的投资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政府投资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投资总量调节 投资结构调节 导向性

15、的作用 第三节 我国的投资需求分析一,我国投资体制的演变投资体制,是指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的总和。主要包括投资主体行为、资金筹措途径、投资使用方式、项目决策程序、建设实施管理和宏观调控制度等方面。 投资活动的总量、结构和运行质量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劳动就业、稳定通货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有着极为现实和深远的影响,这使得投资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因投资体制属于综合性体制,它的改革与财政、金融、企业制度等多方面改革密切关联,因此,经济体制的整体改革制约投资体制的改革进程。 (一)传统投资体制特征及其历史评价我国的投资体制基本上是随着建国初期大规模济建

16、设开始而逐步形成的。我们把这一时期的投资体制称为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投资体制。它最典型、最集中地代表和反映了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全部特征,成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有如下主要特征: (1)投资主体:政府(主要是中央政府)是唯一的投资主体。企业(当时绝大部分是国有国营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 (2)投资决策:投资决策权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只有建议权、执行权;无论是扩大再生产项目,还是简单再生产项目,都须按照一定限额,由中央或省政府审查批准。 (3)投资渠道:投资资金基本上来源于单一的财政拨款,其特点是使用的无偿性。国内银行信贷资金极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国外信贷资金也十分有限。

17、(4)投资运行:传统经济体制是条条(各部门) 或块块(各地方)分割的行政隶属体制,投资要素(包括资金、投资品和劳动力) 由中央政府集中计划分配和统一安排使用。 (5)投资管理:政府对投资的管理是直接管项目、管企业(包括建设单位、设计、施工企业),管分钱、分物、分配施工队伍,综合管理、宏观管理十分薄弱。政府管理投资的方式是以单一的指令性计划为手段,以行政命令(红头文件)为中介的直接管理方式。 (6)投资责任:传统投资体制是没有责任约束的 “大锅饭”体制。大到全国投资总量、投向、布局的决策失误,小到具体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施工的决策失误,都无法明确责任者,没办法追究责任。传统投资体制归结起来,就

18、是以中央政府为主体、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为手段、直接控制全社会投资活动全过程的相对完整的体系。 应当指出,在我国建国初期工业基础近乎空白,现代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为了加快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这种由政府直接组织经济的体制发挥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传统的投资体制逐步发展演变成一种僵化的模式,以至于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绊脚石。(二)改革开放以来投资体制改革的回顾1.第一次高潮(19791987年) 这次改革高潮出现在投资体制改革的起步阶段,简政放权、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和投资项目建设实施的市场化是这次改革高潮的基本特点,主要内容包括: (1)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事权初步划分。 (2

19、)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 (3)出现投资来源多渠道局面。 (4)改进投资计划管理体制。 (5)发展投资中介组织。 (6)在建设实施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7)鼓励跨行业、地区和企业的横向投资流动和联合2.第二次高潮(19881991年) (1)对重大长期建设投资实行分层次管理,初步划分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资范围,加重地方的重点建设责任。 (2)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用产业政策的形式明确了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重点支持和限制的产业及产品,提出产业发展序列,并以此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进行宏观调控的依据。 (3)为保证重点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建立了基本建设基金制。 (4)结合基础

20、产品价格调整,在电力、石油、铁道、交通、邮电、民航等基础产业部门建立了专项建设资金。 (5)开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6)成立国家专业投资公司,用经济办法对经营性投资进行管理。 (7)扩大建设债券发行规模,建立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市场,发行股票为直接融资开辟了渠道。 (8)在建筑安装、勘察设计、材料设备供应领域全面推行招标、投标制,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3.第三次高潮(1992年2004年7月)(1)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基本内容。(2)财政体制改革,开始实行经常性预算和建设预算相分离的复式预算管理。金融体制改革,组建国家开

21、发银行,实现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3)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建立和规范投资主体风险约束机制。(4)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企业依法享有包括投资决策权在内的一系列权益做出了具体规定。(5)国家发布股份制试点企业宏观管理暂行规定、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资本市场发育明显加快。(6)国务院颁布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及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逐渐形成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核心、以资金源头控制为主要手段的投资宏观调控体系。(7)银行开始推行独立审贷。“谁投资,谁决策,谁承担风险和责任”的原则逐步建立。(8)政

22、府投资行为逐步规范,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社会领域,用于加强公共产品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技术产业化。(三)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2004年7月)1.改革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的管理制度,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改革原则,变审批制为核准制和登记备案制2.改进和完善政府投资的管理制度3.以间接调控为主,加强和改进对全社会投资的宏观调控4.建立和完善各项监管制度,进行政府投资项目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面监管5.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还就放宽社会资本投资领域,扩大股权融资市场、企业

23、债券飞行审批改为核准等提出了有一定力度的改革意见二,我国当前投资规模与结构分析1,国内投资的规模与速度我国的投资率与投资增长率投资率高的原因:第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扩大带来更多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及相关行业快速增长。第二,工业化推动。工业化必然伴随着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必然意味着大量的设备投资。第三,地方政府相互攀比,把增加投资作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手段。第四,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投资规模过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一,加剧了煤、电、油、运等方面供求关系紧张的矛盾。 第二,影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投资的增速远快于消费的增速,使二者之间

24、的比例关系失衡。第三,加大了通货膨胀压力。投资规模过大使投资品价格高位运行,成为推动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第四,增大了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增速过快与货币信贷投放偏多相互推动、互为因果,如果任其发展,一旦市场需求变化,势必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银行呆帐、坏账增加,金融风险加大,下岗和失业人员增多,影响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 投资与过剩:投资具有双重“性格”,它既是当期的需求,又是下一期的供给。虽然投资消化着当期总产出的资本品或生产资料,从而作为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但是,投资将形成下一期的生产能力,创造出更多的产品供给。如果下一期更多的产品需要再用更多的投资去消化的话,那么,这种经

25、济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最终将被严重的生产过剩所中断。2,投资结构分析投资主体结构分析按用途划分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各地区城镇投资情况按资金来源渠道看投资结构第四节 融资机制:储蓄投资的转化基础知识:融资的方式 一、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所谓直接融资,是指融资双方在金融市场上借助于各种融资工具的发行及交易实现的融资活动。间接融资指指商业银行通过开展存贷款及投资业务实现的融资活动。由于在这种融资方式中,货币资金的所有者(存款人)与货币资金的最终需求者(银行贷款或投资的对象)系通过银行开展负债与资产业务间接的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称之为间接融资。二、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所谓债权融资,是指通过各种信用工具的发行及

26、交易活动发生的融资活动。在债权融资活动中,融资双方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投资者为债权人,筹资者为债务人。而股权融资指股份公司通过股票的发行及交易活动发生的融资。三、短期融资和中长期融资短期融资一般是指融资期限不超过一年的融资活动,而超过一年不超过五年的融资为中期融资,超过五年的则为长期融资。四、有保证的融资和无保证的融资保证融资,系指在融资活动中用筹资者或与第三方的物质资产向持有该工具者或债权人提供还款保证的融资,而仅由筹资者的资信做出的还款承诺的融资为无保证融资。五、原生融资和衍生融资按融资活动的标的工具不同,又可分为原生融资和衍生融资,即以原生工具为标的物的融资活动为原生融资,而与衍生工具为

27、标的物的融资活动为衍生融资。一,储蓄投资转化的三个阶段 改革开放前:“政府财政主导型”。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银行主导型”。 未来:“金融市场主导型”。二,国有银行主导机制的弊端1,增加银行债务风险间接融资企业负债率偏高,过度负债使企业本息不断积累,资金成本上升,企业亏损而陷入偿债困境。银行坏帐增加,只能用新增储蓄来偿还本息。若出现挤兑,中央银行只能大规模发现货币,引发通货膨胀。2,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期限错配突出 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短期化,资金运用长期化趋势明显,存贷款期限错配问题日益突出。 资金来源方面,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一般存款活期化趋势明显。资金运用方面,贷款呈长期化趋势。3,阻碍国有企业

28、改革。国有企业维持生存和获利的捷径就是获得银行贷款,且可将资金使用风险转嫁给银行,使用资金不受成本与收益的制约,形成“高投入、高成本、低产出、低收益”的粗放运行轨道。4,削弱货币政策调控功能。中央银行难以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削弱了宏观调控效果。5,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融资困难三,改革和完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基本思路1,深化国有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银行制度。2,调整银行信贷结构。3,促进居民部门实物投资比重的提高。4, 加快农村金融改革。5,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第五节 资源与投资一,资源与经济增长在经济学的框架内,资源约束所导致的稀缺资源最优配置是常见问题。 资源约束的两种形式 资源

29、的“流量约束”形式。主要特征是资源受到技术经济条件的制约,无法全面地由潜在资源向现实资源转化,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担心的是资源获取的流量与质量,而不是资源存在与否。 资源的“存量约束”形式。即考虑资源供给的可持续性问题。 中国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较少的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资源存量与经济总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以说,在几十年间,中国的资源约束已经从流量约束迅速转为存量约束。二,资源价格与投资(一)我国资源价格存在的问题1,资源价格基本上是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只反映了资源开发成本,没有全面覆盖环境破坏成本和安全生产成本。资源税很低

30、,没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致使资源价格偏低。2,资源性产品之间比价关系不合理。(二)资源价格改革滞后的影响1,不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我国偏低的资源价格不能及时和充分地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缺乏对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源的过度开发、过度需求和过度浪费。2,偏低的资源价格加剧了资源供求紧张的矛盾。从需求来看,资源价格偏低导致资源需求的过快增长,特别是不正常的投机性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从供给来看,资源价格偏低,影响了资源企业的生产积极性3,资源价格扭曲带来国际收支失衡和汇率上升的压力。由于国内的资源价格

31、被人为地压低,多数资源价格低于国外水平,使得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很低。出口产品的价格水平始终保持在全球较低的水平,刺激了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贸易顺差扩大,带来结汇压力和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际投机资本也会因此迅速流入,造成资本项目顺差,最终带来国际收支失衡和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压力。(三)资源价格改革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取向,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关系,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 全面推进水价改革。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推行面向农民的终端水价制度,逐步提高农业用水价格;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尽快把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调整到保本微利水平;合理提高水利工程和城市供水价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