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36.45KB ,
资源ID:486661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8666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七章 教学14年.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七章 教学14年.docx

1、第七章 教学14年第六章 教学一、选择题1、中小学实施双基教学,其中双基包括( A )。 A.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B.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C.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D.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2、在我国,教学的基础是( A )。 A.知识的授受 B.技能的训练 C.品德的发展 D.个性的完善 3、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 D )人。 A.有个性的 B.有特长的 C.片面发展的 D.全面发展的 4、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B )。 A.课外活动 B.教学活动 C.班主任活动 D.实践活动 5、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C )。 A.

2、练习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讲演法 6、分组教学的类型主要有( A ) 。A.外部分组,内部分组 B.知识分组,能力分组 C.年龄分组,性别分组 D.学科分组,兴趣分组 7、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称( B )。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跨学科能力分组 D.学科能力分组 8、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 B )。 A.教学方案 B.教学模式 C.教学方法 D.教学手段 9、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教学组

3、织形式是(C )。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班级教学 D.设计教学 10、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 B )。 A.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11、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B )。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考试成绩 12、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 )。 A.课程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13、不是根据教学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划分课的种类的是( A )。 A.新授课 B.实验课 C.练习课 D.演示课 14、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

4、基本途径是( D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思想政治教育 C.课外活动 D.教学 15、对学生的研究通常包括:一是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二是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差异;三是了解( C ) 。A.学生个体的动机 B.学生个体的追求 C.学生个体的需要 D.学生个体的目标 16、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率先提出的观点?( B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17、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 A )实现的。A.间接经验 B.生产活动 C.直接经验 D.生活经验 18、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 A )。 A.学习动机 B.学习兴趣 C.学

5、习目的 D.学习内容19、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A )。A.教学 B.课外活动 C.生产活动 D.社会劳动20、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A ).A.教与学的矛盾 B.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 D.主体与客体间的矛盾21、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能力,这遵循的是( C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22、教学工作中心环节是( B )。A.备课 B.上课 C.作业布置与批改 D.教学评价23、“拔苗助长”违背了什么教学原则?( C )。 A. 量力性

6、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2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出自( B )。 A.学记 B.论语 C.五经四书 D.说文解字 25、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C )。 A.孔子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凯洛夫 2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B )。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27、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教学工作的总要求是( C )。 A.教学规律 B.教学规则 C.教学原则 D.教学细则 28、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经过事物本身来教学,体现了( B )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直观

7、性 C.巩固性 D.循序渐进性 29、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这是哪一条教学原则?( C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30、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 ( B ) 。A.概括性 B.灵活性 C.具体性 D.抽象性 31、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练习可分为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和( C ) 。A.模仿性练习 B.创造性练习 C.实际操作练习D.独立性练习 32、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

8、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这是哪一条教学原则?( C )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33、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 )。 A.演示法 B.讨论法 C.练习法 D.实验法 34、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 )。A.谈话法 B.讲授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35、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主动探求知识,

9、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指教学原则中的( C )。 A.直观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6、课的类型是指根据( D )划分课的种类。 A.教学规律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任务37、“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 D )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A.自觉积极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38、下列不是贯彻直观性原则要求的是( D )。 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D.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9、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体

10、现了教学的( B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村施教原则 40、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 D )。 A.了解学生 B.融洽的师生关系 C.先进的教学设备 D.备课 41、启发的首要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 D )。 A.创造性 B.交往性 C.多样性 D.主动性 42、“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 C )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巩固性 D.循序渐进性 43、课外辅导是上课必要的( A ) 。A.补充 B.环节 C.延长 D.部分 44、按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练习可分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和( B ) 。A.口头练习 B.创造性练习 C.

11、书面练习 D.实际操作练习 45、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称 ( B )。 A.课的模式 B.课的结构 C.课的内容 D.课的形式 46、根据某一年级的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分成不同的A、B、C组称为( A ) 。A.学科能力分组 B.跨学科能力分组 C.内部分组 D.外部分组 47、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教室的一节课内向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B )。 A.小班教学 B.复式教学 C.班级授课 D.分组教学 48、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 D )。A.一种实践活动 B.一种主体活动 C.一种文化活动 D.一种认识活动 49、“教学与发展

12、”的思想是( D )提出来的。A 赫尔巴特 B 巴班斯基 C 布鲁纳 D 赞可夫50、“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 C )首先提出的。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劝学篇 51、“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 B )提出的。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凯洛夫 52、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A )。A.讲述、讲解、讲演 B.讲述、讲解、讲读C.讲读、讲演、讲评 D.讲述、讲解、讲评、 53、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及活动方式的总称是( A )。 A.教学策略 B.教学方法 C.教学过程 D.教学原则54、

13、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A。 A.孔子 苏格拉底 B.孔子 亚里斯多德 C.孟子 柏拉图 D.朱喜 苏格拉底55、极力提倡使用发现法的人是( B )。 A.杜威 B.布卢姆 C.布鲁纳 D.罗杰斯56、教学史上最古老的和教学实践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是( A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57、非指导性教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D )。 A.杜威 B.布卢姆 C.布鲁纳 D.罗杰斯58、为班级授课制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的是( D )。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B、英国牧师贝尔 C、苏联教育家凯洛夫 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59、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B

14、)。 A.复式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 个别教学 D.分组教学6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称为( C )。A.内部分组 B.学科能力分组 C.外部分组 D.目标分组 61、班级授课制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 B )。A.分组教学 B.因材施教 C.个别辅导 D.个别教学 6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段话描述的是对师生关系的哪个要求?( D ) A.民主平等 B.尊师爱生 C.心理相容 D.教学相长 63、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C )。 A.引起学习动机 B.巩固

15、知识 C.领会知识 D.运用知识 64、不是因教学过程的某个构成因素为中心,而是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开展的教学策略是( C )。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综合型策略 D.方法型策略 65、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分为不同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B )。 A.活动课时制 B.分组教学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66、在教学测验中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其结果前后一致,表示分数的稳定和可靠,说明这次测验的( B )较好。 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67、体现测验是否达到测验目的程度的指标是( A )。 A.效度 B.难度 C.信度

16、D.区分度 68、衡量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是( B )。A.效度 B.难度 C.信度 D.区分度 69、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的指标是( D )。 A.效度 B.难度 C.信度 D.区分度 70、CIPP评价模式包括四个步骤:一是背景评价,二是输入评价,三是过程评价,四是( B )。A.目标评价 B.成果评价 C.目的游离评价 D.学生评价 71、测验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较强的客观性的测验是( A )。 A、标准化测验 B、教师自编测验C、客观性试题测验 D、主观性试题测验 72.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是( B )A.备课 B.上课 C.课后辅导 D.练习73.下列能体现循序

17、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D )A.时教必有正业 B.君子之教,喻也C.藏息相辅 D.不凌节而施74.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以传授( B )A.直接经验为主 B.间接经验为主 C.生活知识为主 D.生产知识为主75.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式是( A )A.讲授法 B.谈话法 C.实验法 D.演示法76 “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主要说明的是( D )A. 教学内容 B. 教学原则 C. 教学方法 D. 教学过程77.学记提出“学不躐等”、“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揭示了教学中的(C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78.教学过程中,

18、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这说明学生的认识具有特殊性,表现在( D )A.认识的间接性 B.认识的交往性 C.认识的教育性 D.有领导的认识 79、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80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的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 C )高。 A效度 B难度 C区分度 D信度81 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B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82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 )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83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学时间的安排要

19、体现( A ) A以上课为主 B以课外活动为主 C以智育活动为主 D以体育运动为主84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 C ) A唐朝中期 B明朝中期 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以后85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是( D )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现场教学 D复式教学86.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过程申,布鲁纳提出了( A ) A发现学习教学法 B探究研讨法 C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D暗示教学法87. 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C ) A复式教学可以在同一年级内进行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 C复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

20、对较弱88. 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的教学环节是( B ) A检查复习 B组织教学 C讲授新教材 D布置课外作业89. 教学过程中首要事件是( A ) A.引起学生注意 B.提示教学目标 C.引起先前经验 D.呈现教学内容90. 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D ) A主要部分 B基本部分 C主要途径 D.基本阶段91. 19世纪末一些国家为了解决班级上课不易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缺陷,采取了( B )的教学组织形式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现场教学 D复式教学92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是( B ) A.苏格拉底 B夸美纽斯 C卢梭 D杜威 93. 把学习过程概括为“

21、学一思行”的统过程的是( A )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韩愈94.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 ) A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B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C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D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95目的在于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了解学生接受情况,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的教学环节是( B ) A组织教学 B检查复习 C讲授新教材 D布置课外作业 96. 下列关于智育与教学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 B智育是教学要完成的任务 c二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D教学就是智育97. 设计教学法的创立者是( C )A杜威 B

22、布鲁纳 C克伯屈 D赫尔巴特二、填空题1_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2备课受到三备,具体讲就是钻研教材、_、考虑教法。了解学生3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有课堂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现场教学、_。复式教学4.我国班级授课制最早是在清政府开办_采用的。京师同文馆5“坏的老师奉送真理,好的老师引导发现真理”,这说明了教学的_原则。启发性6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_和_。基础知识,基本技能7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直观有3种:实物直观、模像直观、_。语言直观8. _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课的结构9. 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_过程。认识10. 实践证明,

23、学校工作必须坚持_的原则。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1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教学申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的_的关系。感性知识12教师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环节是_。 上课13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_而采用的方法。教学任务14.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 所组成的双边活动。学生的学15. 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理解教材16. 学生以学习 为主。间接经验17.学生是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 作用。主导18.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 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

24、识能力。教师语言19. 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现场的观察要与教师的 相结合。言语指导20. 启发性原则是依据将教学活动中 的规律提出来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21.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 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个别差异22.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预定的要求,利用指定的设备,采用特定方法而进行独立操作,并在观察研究中获取直接经验、培养技能技巧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称为 。实验法23. 钻研教材是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具体可包括研读 、钻研教科书和阅读教学参考资料。课程标准24. 课外辅导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对学生

25、进行的学习指导。它是课堂教学的一种_形式。补充25. 学业成绩的检查,主要是通过 和考试两种方法来进行。考查26. 评定学生的成绩,一般采用记分和 两种方法。写评语27. 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称为 。教学组织形式28. 教师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的形式称为 。现场教学29. _是教学阶段中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30.一个老师教授新课之前让学生复习了以前的内容,“跃”这个字,右边的“夭”正好是今天学的这个字“笑”的下面的部分,于是当学生再学“笑”这个字的时候就容易多了,这个老师是运用_原则来进行教学的。巩固性三、简答题1简述教学的任务。(1)传

26、授和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能、创造才能和体力 (3)陶冶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美感,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2、教学过程应遵循哪些基本规律?要点:(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的发展性规律) (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 (教学的教育性规律)(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3、简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教学活动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但也要辅之以直接经验,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

27、验为基础 。学生要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必须有一定的直接经验作基础,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作基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只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一是只强调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去发现、积累知识,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教师的系统讲授。4、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1)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力的发展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2)只有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能力。(3)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必须防止单纯地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视能力发展的片面做法。5、简述传授知识

28、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首先,科学的世界观和先进的思想都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作基础。其次,知识学习的本身是艰苦的劳动,可以锻炼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认识过程,他们的思想品德状况对学习的积极性起着重要的作用。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要防止两种倾向 。一是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二是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6、简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学生这个主体是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7、简述我国目前主要的教学原则。要点:(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8、简述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